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2021年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2021年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4 02:08:15

1. 小微企業所得稅計算

法律分析: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1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優惠,引用超額累進計算方法,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按照相當於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按照相當於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2. 2021年小規格企業所得稅徵收規則是什麼

一、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
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20%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15%
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15%
線寬小於0.25微米的集或電路生產企業15%
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15%
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15%
廣東橫琴、福建平潭、深圳前海等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15%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
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1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10%
拓展資料:
一、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中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1)國有企業;(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4〉聯營企業;(5)股份制企業_(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_提供勞務所得_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_特許權使用費所得_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二、納稅人
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_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是指按國家規定注冊_登記的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依法注冊、登記的,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獨立經濟核算是指同時具備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_獨立計算盈虧等條件。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使用本法,這兩類企業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可,避免重復征稅。

3. 2021年企業所得稅稅率2.5%

2021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而以下企業存在例外:
1、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稅率為15%;
2、小型微利企業,稅率為20%;
3、非居民企業,稅率為20%。不同企業存在不同的所得稅稅率是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的。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4.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1年最新

2021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小型、微型企業及高新技術型企業減免稅率,主要有如下幾條:
1、對於小型及微型企業,如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的部分,給予二次減免計算稅率,計算方式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25%)*20%。對於超出100萬但不超過300萬部分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方式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50%)*20%。
2、高新技術企業或是已經認定的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初創型的微小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國家在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有了優惠的稅收政策,可大大減輕微小企業的資金壓力,促使中小企業更加快速地發展,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建議初創企業可往高新技術型企業的方向發展,在減免稅負的同時,也能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5.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1

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2021優惠政策:

1、對於小微企業,其增值稅的起征點從原來的十萬提高到十五萬;
2、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在現行5%優惠的基礎上,再減半徵收;
3、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小微企業,繼續給予政策支持;
4、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政策。鼓勵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

相關法規: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

第一條、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第二條、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小微企業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1、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

計算方法:年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0%

2、應交企業所得稅額=200000*10%=20000(元)

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30萬元的企業

計算方法: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3、基本的計算公式為:

4、其實文件規定的意思是把全年利潤平均分成12份,9份(即前9個月)按20%計算,3份(即10-12月)按10%計算,綜合平均後是17.5%的稅負。

5、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9/12*20%+年應納稅所得額*3/12*50%*20%=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6. 企業所得稅2021最新政策

企業所得稅2021最新政策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具體如下:
1、通過降低稅率和放寬稅前扣除標准,降低了企業稅負,增加了企業的稅後盈餘,有利於加快企業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提升的進程,促進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2、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抵免限額內抵免。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三十條 企業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一)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二)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第二十六條 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四)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第二十七條 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7. 2021年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021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方法是應納稅所得額即利潤乘以25%,再乘以40%即你減免後應該交的所得稅。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通知》顯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拓展資料】一、2018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即利潤乘以25%,再乘以40%即你減免後應該交的所得稅。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通知》顯示,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是什麼

從2008年1月1日起至今,現行稅制中的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兩類,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其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除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非居民企業是適用20%的稅率,其餘一般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都適用25%的基本稅率。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抵扣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8. 2021年企業所得稅徵收規則是什麼起征點是多少

現行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法定稅率為25%,無起征點的規定。國務院日前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提出29條具體意見,其中在稅收方面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至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拓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納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企業所得稅採取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相結合的雙管轄權,把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分別確定不同納稅義務。
1.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2.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閱讀全文

與2021年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35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58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72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16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06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0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87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24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29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08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4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84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86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67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6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2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5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1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0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