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計算兩個整數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求A是B的幾分之幾就用
A÷B
同樣的
求A是B幾倍也是用
A÷B
『貳』 如何在二進制方式下完成里兩個整數的乘法和除法
乘數、被乘數都要先轉化為二進制,二進制的乘法遠比十進制簡單,比如乘數是1011,只需將將被乘數分別左移3位、1位,移動後補入0,並將這三個數(被乘數左移3位的、被乘數左移1位的及未移位的被乘數)在累加器中相加,所得總和就是積,根據需要積可再轉化為十進制。除法與乘法類似,只不過將左移改為右移,加改成減。實際上減也是通過取補碼後再加,因此計算機晶元上的累加器是最繁忙的部分
『叄』 整數的比值怎麼算
整數的比值的計算方法是:
1、如果是整數比則寫成整數除以整數。
2、用被除數除以除數,並寫成分數形式。
3、如果有公因數要進行約分。這就是要求的比值。
4、如果要求最簡整數比,就將分子寫在比的前項位置,將分母寫在比的後項位置。
『肆』 整數和小數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
1、整數和小數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弧的算式要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
2、注意哈,如果能簡便計算的就用簡便方法計算。
『伍』 給定兩個正整數,計算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大數是小數的整倍數,最小公倍數就是大數;如果大數不是小數的整倍數,將兩個數分別分解因數,標記公共的因數,把兩個數的因數相乘,公共的因數只乘一次,就可以了。
例如:
6和36,36是6的整倍數,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36。
12和18
12=6×2 18=6×3 有公共的因數6
將兩個數的因數相乘,6×2×6×3,公共的因數是6,只計算一次,劃掉一個6,變成6×2×3=36 。最小公倍數是36。
1、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求法:
(1)、列舉法:是把兩個數的所有因數都寫出來,通觀察、對比,最大的那個共有因數就是最大公因數。
(2)、分解質因數法:就是將兩個數各自分解成質因數的形式,把公因數相乘就可以得出最大公因數。
(3)特殊情況
①兩個數成倍數關系的:如果較大的數是較小的數的倍數,那麼較小的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②兩個數是互質關系的: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麼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2、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1)列舉法(這種方法一般用於較小的兩個數或初學者):就是將這兩個數的倍數都按次序列舉,直到首次出現相同倍數為止,這個數就是最小公倍數。
(2)分解質因數法:就是將兩個數各自分解成質因數的形式,把公因數只乘一遍,其他因數都乘上所得的積就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3)先求最大公約數法:利用: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兩數相乘的積的關系來求得。
『陸』 整數混合運演算法則
1、加法交換律:在兩個數的加法運算中,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另一個加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加另一個加數,和不變。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的乘法運算中,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積不變。字母表示:
a×b=b×a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字母表示:
(a×b)×c=a×(b×c)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再乘另一個數,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兩個加數(減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相減),得數不變。字母表示:
①(a+b)×c=a×c+b×c;a×c+b×c=(a+b)×c;
②a×(b—c)=a×b—a×c;a×b—a×c=a×(b—c)
6、連減定律:
①一個數連續減兩個數, 等於這個數減後兩個數的和,得數不變;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個數的加減法運算中,交換後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7、連除定律:
①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 等於這個數除以後兩個數的積,得數不變。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個數的乘除法運算中,交換後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柒』 整數乘法的計演算法
整數乘法法則:
(1)從右邊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每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到哪一位,得數的末尾就和第二個因數的哪一位對齊;
(2)然後把幾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整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後看各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乘法也可以被視為計算排列在矩形(整數)中的對象或查找其邊長度給定的矩形的區域。 矩形的區域不取決於首先測量哪一側,這說明了交換屬性。 兩種測量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測量,例如,將矩形的兩邊的長度相乘給出其面積,這是尺寸分析的主題。
。(n為正整數)
註:零和正整數統稱自然數。
整數也可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
整數中,能夠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則叫做奇數。即當n是整數時,偶數可表示為2n(n為整數);奇數則可表示為2n+1(或2n-1)。
偶數包括正偶數(亦稱雙數)、負偶數和0。所有整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在十進制里,我們可用看個位數的方式判斷該數是奇數還是偶數:個位為1,3,5,7,9的數為奇數;個位為0,2,4,6,8的數為偶數。
『捌』 七年級數學題:題中兩個數都是整數,能整除,用哪個法則計算簡便
可用約分法,約去最大公約數,本題的最大公約數即除數
『玖』 (1)51除(負17), 題中兩個數都是整數,能整除,用哪個法則計算簡便
摘要 若兩個整數是相加相減,利用乘法分配律。 若兩個整數是相乘,直接計算。 若兩個整數是相除,直接用小數作除數。
『拾』 整數的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 =(a+b)+c=a+(b+c)=(a+c)+b;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a×(b×c) =(a×c)×b ;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1、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同級運算時,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兩級運算時,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有括弧時,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有多層括弧時,先算小括弧里的,再算中括弧裡面的,再算大括弧裡面的,最後算括弧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除法是減法的簡便運算。減法與加法互為逆運算,除法與乘法互為逆運算。
幾個加數相加,可以任意交換加數的位置;或者先把幾個加數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等於從這個數中依次減去和里的每一個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