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公務員個稅計算方法

公務員個稅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3 14:38:27

如何計算公務員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公務員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通一般企業人員相同,起征點3500元,超過3500元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具體如下: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㈡ 請問,公務員工資的個稅是如何計算的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以每月收入額減除2000元費用後的余額計算。結合上述各項規定,除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的工資、薪金、津貼、補貼等收入及離休、退休人員的工資外,一般在職公務員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應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確定工資薪金總額。目前,公務員的工資由職務工資、級別工資、生活性補貼、工作性津貼及艱苦邊遠地區津貼五部分組成。除此之外,對個別職工還有按國家和當地政府統一規定發放的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生育保險性津貼補貼、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及獎金等,這些都應列入公務員工資薪金總額,即:首先應確定出公務員各項工資薪金應發總金額。
第二步:剔除各項免稅的補貼、津貼。根據上述規定,公務員工資總額中的生活性補貼、工作性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生育保險性津貼補貼、廉租住房貨幣補貼等及在規定比例內繳存(扣繳)的住房公積金都應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從所得總額中剔除。
第三步:確定工資表以外福利和工會等部門發放給職工應計入計稅所得額的應稅所得。根據上述規定,公務員如有從超出國家規定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取得的各種補貼、補助應列入工資薪金所得額之內。此外,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等也應列入工資薪金所得總數之內。
第四步:計算應繳納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
例如:某位科長2008年10月份領取職務工資510元,級別工資847元,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950元,艱苦邊遠地區津貼75元,獨生子女補貼10元,一般性獎金200元。此外,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取得人人有份的福利用品金額300元,從應領取的工資中扣繳住房公積金360元,通過非營利組織向地震災區捐款100元,則該科長的工資總額為:
510+847+950+75+10+200=2592元
計稅所得為:
2592―950―75―10―360-100+300=1397元
因該科長10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為1397元,不足2000元的扣除費用額,故該科長10月份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按目前一些機關掌握的計算方法,該科長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592-2000)10%-25=34.20元。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有的國家機關還沒有完全執行新的公務員工資政策,對這些單位的公務員工資薪金中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而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職工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等亦不能徵收個人所得稅。

㈢ 公務員個稅計算方法

一、公務員工資的個稅是如何計算的
公務員「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有些單位盲目地將公務員的工資、薪金總額全部作為計算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基數,致使本來工資水平就很低的公務員又因此多繳納了一部分個人所得稅,殊不知,我國對公務員「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是有特殊優惠政策的。
二、新個稅下年終獎個稅怎麼
1、年終獎金應納稅額
年度獎金的個人所得稅適用的稅率:年終獎金總額/12後再對應適用稅率
年終獎應納稅額=年終獎金總額×年終獎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個稅免徵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三、減免稅優惠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七項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及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規定: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規定:
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 8號)規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於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24號)規定:對個人按《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建設部等9部委令第162號)規定取得的廉租住房貨幣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6、《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共產黨黨員交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60號)規定:黨員個人通過黨組織交納的抗震救災「特殊黨費」,允許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7、《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向地震災區捐贈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 55號)規定:個人通過扣繳單位統一或直接通過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向災區的捐贈,憑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捐贈憑據、扣繳單位記載的個人捐贈明細表等,允許扣繳單位代扣代繳或個人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據實扣除。
8、《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7號)規定: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取得
的按國家有關規定統一發放的工資、薪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徵個人所得稅。
四、征稅政策
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規定:對從超出國家規定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或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等一並列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㈣ 公務員工資超過5000怎麼扣稅

法律分析:個人工資超過5000元扣稅的話稅率一般是百分之十的稅率。
超過5000納稅,是有分級的,每一個級別的納稅比例和速算扣除數都不一樣。超過5000的工資納稅情況如下: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不超過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000元不超過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169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00元不超過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為319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20000元不超過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529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60000元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859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8192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㈤ 公務員交個人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呢

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免徵個人所得稅。

㈥ 公務員個人所得稅繳納標准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㈦ 個稅計算公式是什麼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的舊費用標准和舊的稅率表

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7400×20%-555=925元


資料擴展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㈧ 公務員一年交稅一萬工資多少

15萬左右。
每月的應發工資-可以扣除的社會保險費-公積金可以扣除部分-可以扣除的補貼-個人所得稅=你發到手上的部分個人所得稅=(每月的應發工資-可以扣除的社會保險費-公積金可以扣除部分-可以扣除的補貼-2000)*適用的稅率+速算扣除數按你的情況發到手12000元,一般需要交納個稅2531.25元計算公式假設個稅為X那麼X=(12000+X)*20%-375X=2531.25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個稅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0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86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23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29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07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2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83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84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67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2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39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6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28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0
哪些激勵方法可以激勵員工 瀏覽:336
達爾文作用什麼方法得出進化論 瀏覽:632
鼓樓區干貨離心機操作方法有哪些 瀏覽:393
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視頻 瀏覽:286
球圓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