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吊筋長度怎麼計算鑽孔樁的鋼筋籠吊筋怎麼計算
(一)
吊筋是設在主、次梁相交處的加強筋,如圖4-92所示。根據吊筋長度計算分析的方法,其具體的公式如下所示:
吊筋長度一次梁寬度+100+2x辯段長度+40d
上面公式中的d,應理解為吊筋的直徑。
吊筋長度計算分析的斜段長度是與彎起鋼筋的斜段長度計算相同的。當粱高度≤800mm時,斜段長度按1.414h計算:拉筋長度計算規則規定,當梁的高度>800mm時,斜段長度按l.155h計算。h為梁高減2倍保護層厚度。
(二)
吊筋的長度分兩部分相加
1、凈長=吊筋頂部固定位置的高程(一般墊枕木+鋼扁擔 就是護筒頂高程+到扁擔頂的高度)-鋼筋籠籠頂標高
2、吊筋與鋼筋籠主筋的搭接長度=一般雙面焊5D 單面焊10D
B. 樁基鋼筋籠吊筋怎麼計算
樁基一般都每孔做個標高點,吊筋要焊接在上錨筋上:標高點標高-樁頂標高-上錨筋長度
吊筋焊接在加強圈上:標高點標高-樁頂標高
一般掛吊筋的鋼管和標高點都有高差,注意調整;吊筋別忘了留焊接長度;吊筋要比較粗的,鋼筋直徑也可以計算在內;要地面松軟,吊筋可以適當短一些。
(2)框架吊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吊筋的計算規則有三:
1. 上平直段的長度為該吊筋直徑的20倍。
2. 當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45度;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60度;
斜邊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護層厚度。
3. 下平直段的長度等於次梁寬度每側加上50毫米。
計算公式:吊筋長度=(次梁寬度+2x50)+2×斜段長度+20d×2 【ps:d:吊筋直徑】
並且所有抗震等級,從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以及非抗震等級的構造是一樣的。
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產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主梁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
C. 吊筋的計算規則
吊筋的計算規則有三:
1. 上平直段的長度為該吊筋直徑的20倍。
2. 當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45度;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60度;
斜邊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護層厚度。
3. 下平直段的長度等於次梁寬度每側加上50毫米。
計算公式:吊筋長度=(次梁寬度+2x50)+2×斜段長度+20d×2 【ps:d:吊筋直徑】
並且所有抗震等級,從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以及非抗震等級的構造是一樣的。
D. 建築框架梁吊筋斜段長度怎麼算
這個就是圖集上的演算法,沒有別的演算法了。2*50是次梁下部鋼筋延伸出來的每邊50,斜段傾角一般為45度和60度,對應的系數是1.414和1.155.斜邊長度就用系數乘以(梁高-2*25)。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作用
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產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主梁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為防止這種破壞,在次梁兩側主樑上設置附加橫向鋼筋,位於主梁下部或主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
E. 吊筋長度怎麼計算
吊筋長度計算公式:吊筋長度=(次梁寬度+2x50mm)+2×斜段長度+20d×2(d指吊筋直徑)
F. 鋼筋吊筋的演算法
吊筋一般設立在主梁與次梁的交接處。
吊筋長度=2*錨固(20d)+次梁寬度+2*50
其中框梁的高度:大於800mm 夾角等於60°
小於等於800mm 夾角等於45°
G. 梁吊筋怎麼加怎麼計算的
梁高小於800時,吊筋的斜邊長就是框架梁骨架高的根號2倍,框架梁如果梁高大於800,吊筋的斜邊長就是框架梁骨架高的1.732倍.然後在加上平直段的2乘以20倍的吊筋直徑。再加上次梁寬加上100就好了。。。見詳圖11G101-1的87頁附加吊筋構造。
H. 吊筋的計算公式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I. 吊筋怎麼計算
Asv=F/(fyvsina)
Asv--承受集中荷載所需要的附加橫向鋼筋的總面積;當採用附加吊筋時,Asv應為左、右彎起段截面面積之和;
F--作用在樑上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設計值;
fyv--鋼筋強度設計值;
a--附加橫向鋼筋與梁縱向軸線的夾角。
如果還不清楚,參閱《簡明鋼筋混凝土構造手冊》中「 鋼筋混凝土梁」 的有關內容
J. 裝修吊頂吊筋的長度怎樣計算
吊筋長度計算公式:吊筋長度=(次梁寬度+2x50mm)+2×斜段長度+20d×2(d指吊筋直徑)
計算規則:
1、上平直段的長度為該吊筋直徑的20倍。
2、當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45度;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60度;斜邊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護層厚度。
3、下平直段的長度等於次梁寬度每側加上50毫米。
(10)框架吊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架立筋和吊筋的主要區別是:
1,架立筋是樑上部的鋼筋,只起一個結構作用,沒實質意義,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不能缺少。(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外邊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
(1)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
(2)架立筋的作用
架立筋是指梁內起架立作用的鋼筋,從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設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將箍筋架立起來的縱向構造鋼筋。
2,吊筋是將作用於混凝土梁式構件底部的集中力傳遞至頂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載抗剪能力的一種鋼筋。
(1)在連續梁中,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在負彎矩作用下截面上部處於受拉區使混凝土出現裂縫,故可以在主樑上用附加鋼筋或吊筋。吊筋設置於集中荷載處,以增強局部抗剪能力,如主次梁交接處的主梁設置吊筋,或梁生柱處的梁設置吊筋。
(2)吊筋的作用
是由於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載作用,為了使梁體不產生局部嚴重破壞,將該集中力傳遞到梁頂部,同時使梁體的材料發揮各自的作用而設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變部位,防止該部位產生過大的裂縫,引起結構的破壞,總而言之,吊筋作用對抗剪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