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中超額累進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超額累進稅率:綜合所得是適用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經營所得是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 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如何區別,如何計稅 請舉倒說明。。。。
一、超率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區別
1、超額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的絕對額累進計算;超率累進稅率是以征稅對象的相對量作為累進計算的依據。
2、超額累進稅率是把征稅對象按數額的大小分成若干級距,每一級距規定一個稅率,稅率依次提高。當征稅對象的數額每超過一個規定的級距時,僅就超過的部分按高一級的稅率計算徵收,分別計算各個級距的稅額。一定數量的征稅對象可以同時適用幾個級距的稅率,各級距稅額之和,即為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如: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採用這種稅率。
3、超率累進稅率是把征稅對象數額的相對量劃分為若干級距,分別規定相應的稅率,在征稅對象比率增加,需要提高一級稅率時,僅對增加的部分按規定的等級稅率計征。如:我國現行的土地增值稅採用這種稅率。
二、計稅
1、超額累進稅率是在計稅基礎達到一定金額的時候,稅率遞增;如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辦法;
2、超率累進稅率實在計稅基礎比例達到一定數字的時候,稅率遞增;如土地增值稅的計算辦法。如:增值額200萬元,在成本不同的情況下,增值率不同,對應的土地增值稅稅率也不會相同。而如果是超額累進稅率,則絕對金額相同,適用的稅率相同。
(2)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累進稅率是根據征稅對象數量或金額的多少,分等規定遞增的多級稅率。應稅數量越多或金額越大,適用稅率也越高。累進稅率能體現量能負擔原則,使納稅人的負擔水平與負稅能力相適應,但稅款計算較復雜。累進稅率具體可分為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全率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超倍累進稅率等多種形式。我國現行的集體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中工資、薪金所得等,均採用超額累進稅率。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實行超率累進稅率。而個人收入調節稅則實行超倍累進稅率。
超額累進稅率是指把同一計稅基數劃分為相應等級,分別適用各等級的稅率分別計算稅額,各等級稅額之和才是應納稅額。
超率累進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的一種。超率累進稅率是一種特殊稅率形式。實行這種稅率,選取課稅對象的某一百分比指標為計稅起點,將其按百分比高低劃分為若干個等級部分,並分別規定每一個等級的稅率。當課稅對象的百分比增加到需要提高一級稅率時,僅就超過百分比的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課稅。同一課稅對象可以同時適用幾個等級的稅率。課稅對象的百分比愈高,適用稅率也就愈高。我國現行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便採用這種稅率;資源稅也曾實行過此種稅率。
3. 超額累進稅率
超額累進稅率是把征稅對象的數額劃分為若乾等級,對每個等級部分的數額分別規定相應稅率,分別計算稅額,各級稅額之和為應納稅額。超額累進稅率的"超''字,是指征稅對象數額超過某一等級時,僅就超過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計算征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4. 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
4000元在3500-10000之間,適用最高稅率為30%;
對於1000元部分,稅率為10%;1000-3500,稅率為20%;3500-4000,稅率為30%;
故:應交稅:
1000*10%+(3500-1000)*20%+(4000-3500)*30%=100+500+150=750元
均稅率:750/4000=18.75%
應交所得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為執行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稅率。
超額累進稅率是把征稅對象的數額劃分為若乾等級,對每個等級部分的數額分別規定相應稅率,分別計算稅額,各級稅額之和為應納稅額。超額累進稅率的「超』』字,是指征稅對象數額超過某一等級時,僅就超過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計算征稅。
為解釋超額累進稅率,在此先說明累進稅率和全額累進稅率。
累進稅率是指隨著征稅對象數量增大而隨之提高的稅率,即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為若乾等級,不同等級的課稅數額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課稅數額越大,適用稅率越高。
累進稅率一般在所得課稅中使用,可以充分體現對納稅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無收入的不征的稅收原則,從而有效地調節納稅人的收入,正確處理稅收負擔的縱向公平問題。
全額累進稅率,是把征稅對象的數額劃分為若乾等級,對每個等級分別規定相應稅率,當稅基超過某個級距時,課稅對象的全部數額都按提高後級距的相應稅率征稅。
5. 超額累進稅率怎麼計算
應交所得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為執行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稅率。
特點
(1)計算方法比較復雜,征稅對象越大,包括等級越來越多,計算就越復雜。
(2)累進幅度比較緩和,稅收負擔較為合理。特別是征稅對象級次分界上下,指就超過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計算,一般不會發生增加部分的稅率超過增加的征稅對象數額的不合理現象。有利於鼓勵納稅人增產增收。
(3)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不一致,稅收負擔透明度差。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解決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稅款這一比較復雜的問題,採取了「速算扣除法」。超額累進稅率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稅率。
(5)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1994年8月1日發出的《關於個人對企事業單位實行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取得所得征稅問題的通知》規定,承包(租)經營其適用稅率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承包、承租人對企業經營成果不擁有所有權,僅是按合同(協議)規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稅,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
2、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協議)的規定只向發包、出租方交納一定費用後,企業經營成果歸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征稅。
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6. 急:一道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時限24H)
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級速算扣除數=上一級最高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當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2000元,故他的應納所得額=4000-2000=20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2000*10%-25=175元
7. 超額累進稅率的演算法
超額累進稅率指將應稅所得額按照稅法規定分解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對應的稅率計算出該段應交的稅額,然後再將計算出來的各段稅額相加,即為應稅所得額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
註:(1)流行演算法——應交所得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稅所得額
(2)工資薪金所得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執行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編輯本段超額累進稅率的特點(1)計算方法比較復雜,征稅對象越大,包括等級越來越多,計算就越復雜。(2)累進幅度比較緩和,稅收負擔較為合理。特別是征稅對象級次分界上下,只就超過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計算,一般不會發生增加部分的稅率超過增加的征稅對象數額的不合理現象。有利於鼓勵納稅人增產增收。(3)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不一致,稅收負擔透明度差。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解決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稅款這一比較復雜的問題,採取了「速算扣除法」。超額累進稅率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稅率。①對工資、薪金所得按月徵收,采有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具體規定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1)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500元的50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②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所得,按年徵收,採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具體規定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5000元的52超過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超過50000元的部分35
8. 超額累進稅率怎麼計算,有計算公式嗎
4000元在3500-10000之間,適用最高稅率為30%;
對於1000元部分,稅率為10%;1000-3500,稅率為20%;3500-4000,稅率為30%;
故:應交稅:
1000*10%+(3500-1000)*20%+(4000-3500)*30%=100+500+150=750元
均稅率:750/4000=18.75%
9. 超率累進稅率具體是怎麼計算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一、超額累進稅率指將應稅所得額按照稅法規定分解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對應的稅率計算出該段應交的稅額,然後再將計算出來的各段稅額相加,即為應稅所得額應交納的稅額。目前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承包經營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經營所得,以及勞務報酬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二、超率累進稅率。即以征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劃分若干級距,分別規定相應的差別稅率,相對率每超過一個級距的,對超過的部分就按高一級的稅率計算征稅。目前,採用這種稅率的是土地增值稅。 三、從以上兩個稅率的概念可以看出區別。 四、現舉例說明一下: 1、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某人09年9月工資收入6000元,扣除費用2000元後,應納稅所得額4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500*5%+1500*10%+2000*15%=475元。 為計算方便,在計算時引進了速算扣除數,這樣計算起來就比較快捷方便。 如上例,應納個人所得稅=4000*15%-125=475元 2、土地增值稅的計算: 某房地產開公發企業2009年銷售房屋取得收入5000萬元,支付地價款1000萬元,支付開發建造成本1200萬元,相關稅金200萬元(不含印花稅),發生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其他費用800萬元,當地稅局規定費用扣除的比例為10%,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加計扣除土地成本及開發成本之和的20%,當年應納土地增值稅額計算如下: 可以扣除費用=(1000+1200)*(10%+20%)=660(萬元) 可扣除總額=1000+1200+200+660=3060(萬元) 增值稅=5000-3060=1940(萬元) 增值率=1940/3060=63.4% 應納土地增值稅額=1940*40%-3060*5%=623(萬元) 或: 應納土地增值稅額=3060*50%*30%+(1940-3060*50%)*40%=459+164=623(萬元)
10. 工資應該交的個人所得稅用超額累進稅率如何計算
超額累進稅率就是根據工資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設置不同的稅率,每超過一個規定的額度,超過部分的稅率就提高一點。目前工資的超額累進稅率如下: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的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在實際計算工資所得稅時,要分段計算。為方便計算,稅法裡面採用速算扣除法計算,在此我就不多講了。
我介紹大家在EXICE表格中設置好公式,算這個比較方便。在此我將的實際操作方法介紹給大家分享:
假設設置的EXICE表格B列為工資,C列不應納稅額。其中B3單元格為張三的月工資總額,則C3就是張三的應納稅額,在C3中輸入「=IF(B3>2000,(B3-2000)*0.05,0)+IF(B3>2500,(B3-2500)*0.05,0)+IF(B3>4000,(B3-4000)*0.05,0)+IF(B3>7000,(B3-7000)*0.05,0)+IF(B3>22000,(B3-22000)*0.05,0)+IF(B3>42000,(B3-42000)*0.05,0)+IF(B3>62000,(B3-62000)*0.05,0)+IF(B3>82000,(B3-82000)*0.05,0)+IF(B3>102000,(B3-102000)*0.05,0)」回車後就得出張三應交所得稅了,然後將C2單元格往下復制到C4,C5,C6...,就可以很方便地算出其他人的所得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