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年金是怎麼計算的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B. 企業年金怎麼計算
工資部分個人所得稅=(8692.34-1951.78-3500)*10%-105=219.056元
企業年金部分企業所得稅=486.56*3%=14.5968元
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219.056+14.5968=233.6528元。
你的實發工資=8692.34元-1951.78元-233.65元-114.25元=6664.66元。
企業年金計稅不與你的工資相合並,而是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不扣除起征點計稅。
因此你的個人所得稅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薪金收入的個稅(按照原來辦法計算),一部分是企業年金公司繳費部分的個稅(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不扣除起征點計稅)。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年金不僅是勞動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補充形式,也是企業調動職工積極性,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至少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分配功能
企業年金既具有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質,也具有國民收入再分配性質。因此,企業年金形式的補充養老金計劃又被視為對職工的一種延遲支付的工資收入分配。
激勵功能
企業年金計劃根據企業的盈利和職工的績效為職工年金個人帳戶供款,對於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保障職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職工為企業服務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取最大經濟效益,又是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手段。
保障功能
建立企業年金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解決由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而造成的職工退休前後的較大收入差距,彌補基本養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滿足退休人員享受較高生活質量的客觀需求,發揮其補充和保障的作用。
C. 單位年金怎麼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一位員工去年一年的工資總額是72000元,現在每月從工資中劃出 100元存到其個人的企業年金賬戶中,同時企業為他存300元(繳費比例為 1:3)。
如果不計年收益,不計工資漲幅,那麼30年後,這位員工退休,一次性可拿到 100(元 )x12(月)x 30(年)+ 300(元)x 12(月)x 30(年)=144000元。
1.企業年金一般是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按月或者按年,轉入由企業年金受託人指定的「賬戶管理人」建立的個人賬戶,然後再由投資管理人進行投資和管理。
2.企業年金因為是DC計劃,DC計劃即繳費確定型計劃「DefinedContributionPlans簡稱「DC」」,所以它不能確定每個人到退休時可以拿到多少錢,因為從繳費到退休將會有很長的時間,這期間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等都會影響未來養老金領取的多少。
D. 企業年金個稅怎麼計算
1.關於年金,主要是針對企業繳納的部分,要依法計算個稅,但是不是加入工資計稅,而是單獨計算個稅。
具體規定如下: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部分:
(1)按月繳納企業繳費的,視為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與正常工資、薪金合並),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當期應納個人所得稅款,並由企業在繳費時代扣代繳。應納稅額=年金的企業繳費×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對企業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繳納企業繳費的,在計稅時不得還原至所屬月份,均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適用稅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2.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部分計入職工個人賬戶時,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與計入個人年金賬戶的企業繳費之和未超過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但加上計入個人年金賬戶的企業繳費後超過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其超過部分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另外,你單位目前尚未建立個人賬戶,只是在賬面反映該項目,暫不需要計算繳納個稅,個稅是在員工取得所得時才扣繳的。
E. 退休時領取企業年金的多少怎麼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一位員工去年一年的工資總額是72000元,現在每月從工資中劃出
100元存到其個人的企業年金賬戶中,同時企業為他存300元(繳費比例為
1:3)。
如果不計年收益,不計工資漲幅,那麼30年後,這位員工退休,一次性可拿到
100(元
)x12(月)x
30(年)+
300(元)x
12(月)x
30(年)=144000元。
1.企業年金一般是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按月或者按年,轉入由企業年金受託人指定的「賬戶管理人」建立的個人賬戶,然後再由投資管理人進行投資和管理。
2.企業年金因為是DC計劃,DC計劃即繳費確定型計劃「DefinedContributionPlans簡稱「DC」」,所以它不能確定每個人到退休時可以拿到多少錢,因為從繳費到退休將會有很長的時間,這期間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等都會影響未來養老金領取的多少。
F. 年金計算方式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一、企業年金的個人繳費部分,不得在個人當月工資、薪金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二、工資收入高於費用扣除標準的職工年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部分(以下簡稱企業繳費)是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在計入個人賬戶時,應視為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與正常工資、薪金合並),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當期應納個人所得稅款,並由企業在繳費時代扣代繳。對企業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繳納企業繳費的,在計稅時不得還原至所屬月份,均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適用稅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三、企業為月工資收入低於費用扣除標準的職工繳存企業年金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一)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部分計入職工個人賬戶時,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與計入個人年金賬戶的企業繳費之和未超過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二)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但加上計入個人年金賬戶的企業繳費後超過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其超過部分按照第二條繳納個人所得稅。四、對因年金設置條件導致的已經計入個人賬戶的企業繳費不能歸屬個人的部分,其已扣繳的個人所得稅應予以退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應退稅款=企業繳費已納稅款×(1-實際領取企業繳費/已納稅企業繳費的累計額)。 五、設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和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實行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制度。企業要加強與其受託人的信息傳遞,並按照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供相關信息。對違反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按照稅收征管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G. 企業年金工齡如何計算
企業年金屬於企業內部的補充養老保險,運行規則應該是企業內部自己制定,可以參照社會上的連續工齡計算方法,也可以按照本企業工齡計算,總之,企業內部的規定只要不違法,通過一定的程序制定出來,就是有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