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腳手架承重計算方式
1、計算依據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3)海灣浪琴工程設計圖紙及地質資料等 2、腳手架的計算參數 搭設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桿縱距la=1.5米,立桿橫距lb=1.1米,連牆件為2步3跨設置,腳手板為毛竹片,按同時鋪設7排計算,同時作業層數n1=1。 腳手架材質選用φ48×3.5鋼管,截面面積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轉半徑i=15.8mm,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基本風壓值ω0=0.7 kN/m2,計算時忽略雪荷載等。 3、荷載標准值 結構自重標准值:gk1=0.1248kN/m (雙排腳手架) 竹腳手片自重標准值:gk2=0.35kN/m2 (可按實際取值) 施工均布活荷載:qk=3 kN/m2 風荷載標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查《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並用插入法得39.6米為1.12 μ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全封閉式為1.2 ω0——基本風壓值,為0.7 kN/m2 則ωk=0.7×1.12×1.2×0.7=0.658 kN/m2 4、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計算 橫向水平桿計算 腳手架搭設剖面圖如下: 按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每縱距腳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1.1=0.5775 kN 每縱距施工荷載NQk=qk×la×lb =3×1.5×1.1=4.95 kN MGk= kN•m MQk= kN•m M=1.2MGk+1.4MQk=1.2×0.07+1.4×0.605=0.931 kN•m <f=205 kN/mm2 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v]=lb/150=1100/150=7.3 mm v<[v] 橫向水平桿撓度滿足要求。 縱向水平桿計算 按三跨連續梁計算,簡圖如下: 腳手片自重均布荷載G2k=gk2×lb/3=0.35×1.1/3=0.128 kN/m 施工均布荷載Qk=qk×lb/3=3×1.1/3=1.1 kN/m q=1.2G2k+1.4Qk=1.69 kN/m MGk max=0.10G2k×la2=0.10×0.128×1.5×1.5=0.029 kN•m MQk max=0.10Qk×la2=0.10×1.1×1.5×1.5=0.248 kN•m M=1.2MGk max+1.4MQk max=1.2×0.029+1.4×0.248=0.382 kN•m <f=205 kN/mm2 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v]=lb/150=1500/150=10 mm v≤[v] 撓度滿足要求。 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 R=(1.2NG2k+1.4NQk)/2=(1.2×0.5775+1.4×4.95)/2=3.812 kN Rc=8.00 kN R≤Rc 扣件抗滑承載力滿足要求。
呵呵 計算有點麻煩!自己悠著點!
『貳』 建築中的腳手架及模板量的計算方法
1、計算依據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3)海灣浪琴工程設計圖紙及地質資料等
2、腳手架的計算參數
搭設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桿縱距la=1.5米,立桿橫距lb=1.1米,連牆件為2步3跨設置,腳手板為毛竹片,按同時鋪設7排計算,同時作業層數n1=1。
腳手架材質選用φ48×3.5鋼管,截面面積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轉半徑i=15.8mm,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基本風壓值ω0=0.7 kN/m2,計算時忽略雪荷載等。
3、荷載標准值
結構自重標准值:gk1=0.1248kN/m (雙排腳手架)
竹腳手片自重標准值:gk2=0.35kN/m2 (可按實際取值)
施工均布活荷載:qk=3 kN/m2
風荷載標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查《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並用插入法得39.6米為1.12
μ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全封閉式為1.2
ω0——基本風壓值,為0.7 kN/m2
則ωk=0.7×1.12×1.2×0.7=0.658 kN/m2
4、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計算
橫向水平桿計算
腳手架搭設剖面圖如下:
按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每縱距腳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1.1=0.5775 kN
每縱距施工荷載NQk=qk×la×lb =3×1.5×1.1=4.95 kN
MGk= kN·m
MQk= kN·m
M=1.2MGk+1.4MQk=1.2×0.07+1.4×0.605=0.931 kN·m
<f=205 kN/mm2
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v]=lb/150=1100/150=7.3 mm
v<[v] 橫向水平桿撓度滿足要求。
縱向水平桿計算
按三跨連續梁計算,簡圖如下:
腳手片自重均布荷載G2k=gk2×lb/3=0.35×1.1/3=0.128 kN/m
施工均布荷載Qk=qk×lb/3=3×1.1/3=1.1 kN/m
q=1.2G2k+1.4Qk=1.69 kN/m
MGk max=0.10G2k×la2=0.10×0.128×1.5×1.5=0.029 kN·m
MQk max=0.10Qk×la2=0.10×1.1×1.5×1.5=0.248 kN·m
M=1.2MGk max+1.4MQk max=1.2×0.029+1.4×0.248=0.382 kN·m
<f=205 kN/mm2
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v]=lb/150=1500/150=10 mm
v≤[v] 撓度滿足要求。
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
R=(1.2NG2k+1.4NQk)/2=(1.2×0.5775+1.4×4.95)/2=3.812 kN
Rc=8.00 kN
R≤Rc 扣件抗滑承載力滿足要求。5、立桿計算
單立桿豎向承載力:
N=1.2(NG1k+ NG2k)+0.85×1.4∑NQk
=1.2(H·gk1+7·gk2·la·lb/2)+0.85·1.4·n1·qk·la·lb/2
=1.2(39.6×0.1248+7×0.35×1.1×1.5/2)
+0.85×1.4×1×3×1.1×1.5/2
=11.3 kN
kN·m
長細比:
式中 k取1.155
查JGJ130-2001表5.3.3,並用插入法得u=1.51
查JGJ130-2001附錄C表C得=0.182
N/mm2<f=205 N/mm2
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
6、連牆件計算(按兩步三跨設置)
Nlw=1.4×ωk×Aw=1.4×0.658×2×1.8×3×1.5=14.92 kN
Nl=Nlw+N0=14.92+5=19.92 kN
Nl>Rc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採用電焊。
(註:按規范計算,連牆件與架體連接採用扣件的,很難滿足要求)
焊縫高度取h=4mm,焊縫強度設計值τ=170N/mm2
焊縫長度L=29.3 mm
取焊縫長度大於等於50mm,焊縫長度滿足要求。
7、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fg
式中 ——立桿基礎底面平均壓力,;
N——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11.3 kN
A——基礎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本工程原地基為粘土,fg=kc×fgk
kc——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粘土取0.5
fgk——地基承載力標准值,查工程地質報告為85kPa
則A= m2 <[A]=1.5×1.1/2=0.825 m2
根據計算,腳手架基礎採用100厚C15素砼連片基礎,寬度1200,立桿地基承載滿足要求。
8、地下室頂板承載力驗算
『叄』 橋梁碗扣式腳手架承載力計算方法
說個大概吧
首先計算最大斷面的面積s
根據斷面圖
中能找到最大的受力范圍
比如腹板總是最重的,翼板和底板+頂板比較輕
假設腹板為n
則計算荷載p=1.2*n+1.4*n(n為活載)
假設支架方木為一層縱向一層橫向
則先計算縱向方木
縱向方木的支點間距為60cm,支點有m個,方木間距為w
那麼按均布荷載進行分布q=p/w
然後按跨數w-1跨進行連續梁受力計算
計算出pmax和mmax
在計算出i、w、e
最後mmax/w<極限應力
還要算出繞度</1400l(i值根據方木大小進行計算,i=bh^2/6)
那第一層方木就算計算完了
然後往下計算
跟上面查不多
第二層方木的支點是90cm
最後結果根據支點的反力傳遞到桿件上的最大力來判斷桿件能不能滿足要求
步據1.2的碗扣支架18米最大隻能承受35kn的力(工具書上查的)
『肆』 腳手架計算規則
一、腳手架工程量計算一般規則:
1、建築物外牆腳手架,凡設計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兒牆上表面)的砌築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單排腳手架計算;砌築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築高度雖不足15m,但外牆門窗及裝飾面積超過外牆表面積60%以上的,均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2、建築物內牆腳手架,凡設計室內地坪至頂板下表面(或山牆高度的1/2處)的砌築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腳手架計算;砌築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3、石砌牆體,凡砌築高度超過1m以上時,按外腳手架計算。
4、計算內、外牆腳手架時,均不扣除門、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佔的面積。
5、同一建築物高度不同時,應按不同高度分別計算。
6、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7、圍牆腳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圍牆頂面的砌築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腳手架計算;砌築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8、室內天棚裝飾面距設計室內地坪在3.6m以上時,應計算滿堂腳手架,計算滿堂腳手架後,牆面裝飾工程不再計算腳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鋼筋混凝土煙筒、筒倉,不另計算腳手架。
10、砌築儲倉,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11、儲水(油)池,大型設備基礎,凡距地坪高度超過1.2m以上的,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12、整體滿堂鋼筋混凝土基礎,凡其寬度超過3m時,按其底板面積計算滿堂腳手架。
二、砌築腳手架工程量計算:
1、外腳手架按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外牆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突出牆外寬度在24cm以內的牆垛,附牆煙筒等不計算腳手架;寬度超過24cm以外時按圖示尺寸展開計算,並入外腳手架工程量之內。
2、里腳手架按牆面垂直投影面積計算。
3、獨立柱按圖示柱結構外圍周長另加3.6m乘以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套用相應外腳手架定額。
三、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腳手架工程量計算:
1、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按柱圖示周長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計算,套用相應外腳手架定額。
2、現澆鋼筋混凝土梁、牆,按設計室外地坪或樓板底之間的高度,乘以梁、牆凈長以平方米計算,套用相應雙排外腳手架定額。
四、裝飾工程腳手架工程量計算:
1、滿堂腳手架,按室內凈面積計算,其高度在3.6-5.2m之間時,計算基本層,超過5.2m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不足0.6m的不計。表達式如下:
滿堂腳手架增加層==[室內凈高度-5.2]/1.2(m)
2、挑腳手架,按搭設長度和層數,以延長米計算。
3、懸空腳手架,按搭設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4、高度超過3.6m牆面裝飾不能利用原砌築腳手架時,可以計算裝飾腳手架。裝飾腳手架按雙排外腳手架乘以0.3計算。
五、其他腳手架工程量計算:
1、水平防護架,按實際鋪板的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2、垂直防護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層橫桿之間的搭設高度,乘以實際搭設長度,以平方米計算。
3、架空運輸腳手架,按搭設長度以延長米計算。
4、煙筒、水塔腳手架,區別不同搭設高度,以座計算。
5、電梯井腳手架,按單孔以座計算。
6、斜道,區別不同高度,以座計算。
7、砌築儲倉腳手架,不分單筒或儲倉組均按單筒外邊線周長,乘以設計室外地坪至儲倉上口之間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8、貯水(油)池腳手架,按外壁周長乘以室外地坪至池壁頂面邊線之間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9、大型設備基礎腳手架,按其外形周長乘以地坪至外形頂面邊線之間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10、建築物垂直封閉工程量按封閉面的垂直投影面積計算。
六、安全網工程量計算:
1、立掛式安全網按架網部分的實掛長度乘以實掛高度計算。
2、挑出式安全網按挑出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七、裝飾工程腳手架
1、抹灰中零星項目:普通腰線、如陽欄板板抹灰、壓頂抹灰、樓梯側面抹灰;復雜腰線,外牆3道棱及以上的抹灰;黑板抹灰;溝壁抹灰;裝飾線條抹灰。
2、樓地面中定額規定「二十、樓地面零星項目適用於樓梯側面、台階側面、小便池、蹲台、池槽以及每個平面面積在1m2以內定額未列項目的塊料工程。
3、混凝土中定額規定:」(10)零星構件,適用於現澆混凝土扶手、柱式欄桿及其他未列項目且單件體積在0.05m3以內的小型構件,其工程量按實體積計算,如壓頂抹灰、挑檐、腰線抹灰、面積在1平方內的抹灰等。
(4)腳手架承載力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外腳手架統指在建築物外圍所搭設的腳手架。外腳手架使用廣泛,各種落地式外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吊式腳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築物外圍搭設。外腳手架多用於外牆砌築、外立面裝修以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地基與基礎
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p≤fg
式中 p----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取N=
A----基礎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kc.fgk=
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對岩石、砼應取1.0。
由此可得A=
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高於自然地坪50mm。
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要求放線定位。
搭設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以上兩步
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後,應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
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
底座、墊板均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墊板宜採用長度不小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的木墊板,也可採用槽鋼。
4. 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
5. 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採用搭接外,其它各層各步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搭接長度不應於1M,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100MM。
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牆件安裝穩固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當搭至有連牆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後,應立即設置連牆件。
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牆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伍』 腳手架立桿受力怎樣計算
腳手架立桿受力計算:
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 不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1.4ΣNQK
2、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0.85×1.4ΣNQk
式中:
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構配件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ΣNQk——施工荷載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離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5)腳手架承載力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扣件式腳手架的優缺點
1、優點
1)承載力較大。當腳手架的幾何尺寸及構造符合規范的有關要求時,一般情況下,腳手架的單管立柱的承載力可達15kN~35kN(1.5tf~3.5tf,設計值)。
2)裝拆方便,搭設靈活。由於鋼管長度易於調整,扣件連接簡便,因而可適應各種平面、立面的建築物與構築物用腳手架。
3)比較經濟,加工簡單,一次投資費用較低;如果精心設計腳手架幾何尺寸,注意提高鋼管周轉使用率,則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扣件鋼管架摺合每平方米建築用鋼量約15公斤。
2、缺點
1)扣件(特別是它的螺桿)容易丟失;
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N·m,且不應大於65N·m;
2)節點處的桿件為偏心連接,靠抗滑力傳遞荷載和內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載能力;
3)扣件節點的連接質量受扣件本身質量和工人操作的影響顯著。
『陸』 腳手架及模板支撐計算方法及公式
計算方法為根據建築圖紙,計算可支撐空間尺寸;公式為高度=層高-頂板厚度-模板厚度。
模板支撐施工方案根據建築圖紙,計算可支撐空間尺寸;根據支撐結構庫存和建築物結構尺寸計劃用料;將所需部件運到施工現場;調整有關部件尺寸。
高度=層高-頂板厚度-模板厚度,當地面不平時要考慮底部鋪墊物的厚度;房間東西、南北長度=兩軸間距-一個牆體厚度-兩個梁幫模厚度,在剪力牆結構中,只減去一個牆體厚度;在框架、框剪結構中減一個梁厚度和兩個梁模厚度,便於施工。
(6)腳手架承載力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模板支撐施工計算要求規定:
1、立桿步距的上下兩端應設置雙向水平桿,水平桿與立桿的交錯點應採用扣件連接,雙向水平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2、支架周圍應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支架長度或寬度大於6mm時,應設置中部縱向或橫向的豎向剪刀撐,剪刀撐的間距和單幅剪刀撐的寬度均不宜大於8m,剪刀撐和水平桿的夾角宜為45-60度。
3、立桿、水平桿、剪刀撐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0.8m,且不應少於2個扣件連接,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不應小於100mm。
『柒』 腳手架立桿承載力怎麼計算
在保證立桿橫向約束2m以內的前提下,單桿承載力可參照經驗值核算。
單桿承載30kN。
『捌』 完整腳手架計算方法
完整腳手架的計算方法:
雙排腳手架採用密目網全封閉,搭設高度m H 20=,立桿橫距b (架寬)m 05.1=,大橫桿步距m h 5.1,鋪竹腳手板4層,同時施工2層,施工荷載2/3m KN Q K =(砌築架),連牆桿布置為兩步三跨(t h 32),計算腳手架整體穩定。
立桿長度為腳手架的步距h ,因腳手架為雙排,所以還要乘以2,再乘以每米長鋼管重量就等於一步一縱距的立桿自重。
大橫桿長度為腳手架立桿縱距t ,因腳手架里、外排各有一根大橫桿,所以乘以2,再乘以每米的鋼管質量。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開發了多種新型腳手架,如插銷式腳手架,CRAB模塊腳手架、圓盤式腳手架、方塔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至2013年,國內專業腳手架生產企業百餘家,主要在無錫、廣州、青島等地。從技術上來講,我國腳手架企業已具備加工生產各種新型腳手架的能力。但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施工企業對新型腳手架的認識還不足。
隨著我國大量現代化大型建築體系的出現,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已不能適應建築施工發展的需要,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新型腳手架是當務之急。實踐證明,採用新型腳手架不僅施工安全可靠,裝拆速度快,而且腳手架用鋼量可減少33%,裝拆工效提高兩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顯下降,施工現場文明、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