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年級數學平十法方法是什麼
平十法:15-8,個位的5不夠減8,所以先把個位的5減完,就變成一個整10,再用10去減3(因為8=5+3),答案就是10-3=7。相對於平十法,破十法更為普遍,可以從下圖更好的表明平十法:

擴展資料:
1、湊十法
湊十法在進行20以內加法運算時經常使用。
例如:計算9+6=15
可以將6拆開成「1」和「5」,用9+1=10,再用10加上剩下的5,即10+5=15。
2、破十法
十幾減幾,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例如:計算13-8=5
我們先從10裡面,減去掉8,剩2,再用這個2加上個位上的3,就可以得到5。
即:10-8=2,3+2=5。
㈡ 一年級數學豎式計算方法加法豎式如何計算
1、加法豎式計算方法:數位對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加號往前移,計算先從個位算起,個位數和個位數相加,得數寫在個位上,十位數與十位數相加,得數寫在十位上。
2、減法豎式計算方法:數位對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減號往前移,計算先從個位起,個位相減,得數寫在個位上,十位相減,得數寫在十位上。
3、豎式計算是指在計算過程中列一道豎式計算,使計算簡便。加法計算時相同數位對齊,若和超過10,則向前進1。減法計算時相同數位對齊,若不夠減,則向前一位借1當10。
㈢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法秘訣
加減法是小學數學最基礎的部分,不過這是對於我們來說,對於剛開始接觸他們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學起來並不那麼容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剛進入新的學習環境還是會有些害怕,在學習上估計不會立馬就從幼兒園的自由狀態切換過來,所以給小學一年級學生輔導功課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方法。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對學生來說有什麼有用的學習方法嗎?小編整理了一些內容,估計對大家教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有幫助!

一、概念的認識
1.基礎數字的認知:先要讓孩子熟練的說並,認,寫1-20這20個數。要達到一下程度:1.家長任意指一個數,孩子能迅速認出,說出。2.家長任意說一個數,孩子能快速准確的寫出。把最基礎的一步完成後再進行下一步,不要急於求成。
2.大小的概念:孩子對這20個數的說,認,寫都掌握熟練了,接下來要教孩子大小,讓其有大小,多少的概念。從1開始,其後面的數越來越大,20是最大的,中間的數均比1大,比20小。可先按順序三組,三組的教孩子。例如:123,789等。而後再打亂順序,隨意抽出3個數讓其辨別大小。最好拿實物來表出『大』,『多』的概念。
3.個位十位的概念:教孩子個位,十位。讓其明白1位數小,2位數大,能幫其快速判斷大小。
4.加減的概念:把『加』,『減』的概念教會孩子,讓其知道加會讓數變多,變大;減會讓數變少,變小。可用簡單的吃東西來教。例如:桌子上放3個蘋果,讓爸爸吃了一個,孩子就容易明白爸爸吃了一個蘋果,蘋果就少了一個,這時再引入『減』的概念。
二、加減怎麼算?
1.一位數+一位數=一位數
這種最簡單,例如:3+2=5
先讓孩子伸出3根指頭,『加』就是在3的基礎上再伸出2根指頭,也可在3後讓孩子往後多數2個數,即4,5。這里就體現了大小和加減的作用。因此要讓孩子知道3後面的數大,前面的數小。要明白加是越來越多。
2.一位數+一位數=2位數。例如:4+7=11
這個在雖然涉及個位,十位的內容,但因為是一位數加一位數,所以不用考慮照位的問題,又因為20以內的數記得熟練,所以按前面的方法,就能直接寫出答案。
3.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例:6+12=18
這個就要注意照位了。不過這個不涉及進位,退位,因此只需讓孩子分清個位,十位,注意照位,然後按前面的方法即可。
4.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進位)如:8+13=21
在3的基礎上教給孩子滿十向前進1,同時注意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減法同樣適應。也可藉助算數棒等工具幫助孩子理解。
三、總結:
1-20 20個數,1最小,20最大,其餘均比1大,比20小;相鄰的數,後面的比前面的大。
加=多,減=少
兩位數比一位數大;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個位滿十進一。
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後,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清楚明了,運用以上的方法給小學一年級學生教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應該可以更加方便和順利,預祝大家的數學學習有進步!
㈣ 一年級破十法怎麼算
「破十法」是小學一年級數學用在20以內退位減法中的計算方法。運用「破十法」可將20以內的退位減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減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簡。
那麼「破十法」在具體計算中是如何「破」十的呢?
例如: 15-8,
在計算15減8時,先考慮個位5減8,不夠減,於是把15分成10和5,先用從15裡面分出的10去減8,10減8得2,再用2與個位剩下的5相加等於7,具體就是15-8=5+10-8=5+2=7,所以,15-8=7。
分解如下圖:

㈤ 一年級數學計算有什麼方法
列豎式計算好
㈥ 一年級數學小竅門知識
破十法:
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見五
數字拆分法
9+6=9+(1+5)=(9+1)+5=15
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組成沒遺漏。
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組成記仔細。
一七8,二六8,三五8,四四8,五三8,六二8,七一8;8的組成記全它。
一八9,二七9,三六9,四五9,五四9,六三9,七二9,八一9;
9的組成全都有。
一九10,二八10,三七10,四六10,五五10,六四10,七三10,八二10,九一10;10的組成共九句。
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退位減法
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連續退位的減法
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
例如1:加法8+5 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如2:減法15-9
第一種: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第二種: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運用湊十法與破十法解答下列各題
7+8= 6+9= 9+4= 11-4= 6+7= 7+4=
12-9= 14-8= 2+9= 13-6= 14-5= 8+8=
4+9= 5+7= 14-6= 15-7= 8+4= 14-7=
5+8= 6+8= 7+4= 14-7= 12-8=
13-9= 12-8= 3+9= 4+9= 12-9=
5+6= 2+9= 12-9= 14-7= 13-8=
2+9= 4+7= 6+4= 3+7= 13-7=
( )+5=10 ( )+4=7 ( )-3=3 ( )-6=2 9-( )=2
3+( )=10 6-( )=1 ( )-7=3 ( )+2=5
0+( )=4
( )-0=6 10-( )=8 4+( )=9 7-( )=6 ( )-3=0
( )+7=8 5-( )=2 ( )-5=5 ( )+6=9 1+( )=8
7-( )=7 6+( )=10 ( )+2=8 ( )-3=4 3+( )=4
9-( )=0 ( )+6=7 4+( )=8 ( )-9=1 ( )-3=5
( )+1=4 ( )-7=4 ( )+8=10 9-( )=4 ( )-5=1
4+( )=10 ( )+5=5 ( )-2=5 10-( )=2 ( )-6=4
學習10以內數加減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二、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孩子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20以內加減法竅門
20以內不進位加減法
1、11-20的數可以和孩子玩猜數游戲。用3種方式描述數:
① 個位是2,十位是1 。
② 1個十,5個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這些方式描述數,讓孩子猜,或者反過來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練。
2、用計數器撥數。
家長說數,孩子撥數。邊撥邊說數的組成。如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般的孩子在學前班時就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進入小學後,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稍加練習也能熟練掌握。但是,孩子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不是那麼輕鬆了,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大下滑,計算的准確率也降低了,兩極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以及退位減法的困難呢?小編認為,這和我們運用的計算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演算法有關。演算法不外乎數數法和數字推理法,數數法就是通過數數來計算,包括藉助實物數數和單純數數兩種。數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湊十法、拆分法等的運用數字進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數字推理法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需要的思維步驟也多,並不利於學生熟練掌握最終到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以運用最為廣泛的湊十法為例,求9加6等於幾,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就需要這幾個思考過程:一、判定該題是不是進位加法;二、如果是進位加法,怎樣才能湊成10。這樣確定方法後才能進行下面的運算:
9+6=9+(1+5)=(9+1)+5=10+5=15
從上面的運算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一個過程,而且屬於不能直接運用題中數據,需要拆分才能進行簡便運算的一類。所以,看似簡單的湊十法,其思維是不簡單的,包含著一系列邏輯推理過程,它的認知基礎與一年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計算的困難。那麼,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呢?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呢?其實只要將其轉化為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減法就行了,歸納下來口訣是:「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怎樣用口訣,以「加九減一」為例,「加九減一」是指一個數與9相加,將這個數減去1作為它們和的個位。
例如:8+9=( )就拿 8減去1結果7,用7來作和的個位,即8+9=17, 5+9=( )就拿5減去1等於4,用4來作和的個位,即5+9=14。
「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的方法同上
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與20以內進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內退位減法轉化為10以內加法。口訣是:「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如何用口訣,以「減九加一」為例,「減九加一」是指一個數減去9,將這個數的個位加上1所得的結果就是它們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個位7加上1結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個位3加上1結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個是個位,哪個是十位,先看個位數能不能減,7-2如果夠減,就用十以為的減法,7記在心裡,然後倒數6,5,得5,然後十位的1不變,就得了15.
「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與「減九加一」的方法一樣。
一年級學生還不能正確的進行抽象思維,採用以上方法,能使習慣依賴擺實物來計算的學生脫離實物也能快速准確的算出結果,避免了死記硬背,盲目多練,提高了運算速度,降低了出錯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㈦ 一年級數學計算怎麼提高
上課時的課堂記錄本。老師在講台上邊講課,你就可以結合教材,把所學知識點記錄下來。老師板書的你卻沒做出來的例題也可抄在後面,供你下課後重新思考,重新做一遍,整理解題邏輯,總結做題的方法技巧。
2、課後的錯題本。每做一套題要有做一套題的效果。對於練習中不會做的題和做錯的題都可以記錄在錯題本上,後面寫本題的答案,並總結思考的方向。以便後期復習。若實在沒有時間,這把練過的練習題放在一個文件夾里,方便整理。對於做錯了主題一定要有經常性規律性的回顧,真正地做到寫一題懂一題。
3、有規律的練習。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隔一段時間不做數學,會讓你的解題速率減慢,錯誤率明顯增加。在規定的時間內,每天做一定量的題。比如每天兩小時一張試卷……這不僅讓你的手感良好,而且每天的積累會從量變終到質變。
4、不懂就問。無論是誰,誰能幫我答疑解惑,弄懂題目,我就問誰。最好是能夠跟老師溝通,畢竟老師的經驗豐富,可以提醒你應該注意些什麼,應該怎樣去思考。
5、經常總結反思。 對於不會做的題或做錯的題,弄懂之後一定要思考,自己當時為什麼就沒有這樣想?應該從哪個方向思考?並從題目下方寫出自己的反思心得。
㈧ 一年級數學的運算方法有哪些
一年級的時候數學運算方法是比較簡單一些的加減法。這個要具體題目具體分析。加法有進位法。減法有退位法。
㈨ 一年級數學算題的快速方法
如果是計算題的話:
1.講算理。
先結合實物或學具操作,再讓孩子閉眼想操作過程和結果。
2.在會算理的基礎上要求背口訣。
如果是應用題的話:
1.讓孩子知道什麼情況下用加法,什麼情況下用減法。
2.讀懂題意,選擇演算法。
㈩ 一年級的加法減法怎麼教
一年級的加法減法怎麼教?
1、熟背10以內數的分成組合,為小學數學加減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為10以內的加減法是小學數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就好像二年級背乘法口訣一樣,讓孩子背熟10個數的分成組合。
比如2和4組成6,就可以知道2+4=6;3和5組成8,就可以知道3+5=8等等。
另外背熟數字10的分成和組合為「湊十法」打基礎。
比如8+6=?看到有8,想到和2湊成10,就把6分成2和4,10加上4,得數就是14。
記住,不要讓孩子養成數指頭的習慣,指頭數不過來怎麼辦?
2、學會拆分數字,湊成整十
大於10的數加減,教孩子學會拆分數字,湊成整十,方便計算,也就是常用的「湊十法」。
比如16+3=?把16分成10和6,6+3=9,10+9=19。
16+37=?把16分成10和6,37分成30和7,裡面出現了兩個整十10和30,只需算6+7就行了,孩子掌握方法後口算就能算出來。變成了40+13=53。
80-36=?把80分成70和10,36分成30和6,用70-30=40,10-6=4,這樣80-36就很容易算出等於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