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鐵路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檢驗時,混凝土的齡期如何計算
齡期計算:砼(混凝土)齡期自加水攪拌開始,砼所經歷的時間,按天或小時計。
砼齡期與強度的關系
在正常養護的條件下,砼強度將隨齡期的增長而不斷發展,最初7~14d內強度發展較快,以後逐漸緩慢,28d達到設計強度,並根據28d抗壓強度確定砼的強度等級。28d後強度仍在發展,其增長過程可延續數十年之久。
普通水泥製成的砼,在標准養護條件下,砼強度的發展大致與其齡期的常用對數成正比關系(齡期不少於3d):
fn / f28=lgn / lg28
式中 fn——nd齡期砼的抗壓強度(MPa);
f28——28d齡期砼的抗壓強度(MPa);
n——養護齡期(d),n≥3。
根據上式,可以由所測砼早期強度,估算其28d齡期的強度。或者由砼的28d強度,推算28d前後砼達到某一強度需要的天數,如確定砼拆模、構件起吊、放鬆預應力鋼筋、製品養護、出廠日期。但由於影響強度的因素很多,此式計算結果僅作參考。在一般情況下,普通砼在35d後的強度增長極小,故此時計算式也不太適用。
② 混凝土強度推算
齡期混凝土強度經驗計算公式
1、以兩個相鄰早期強度推算任意一個後期強度的經驗公式
()nabaRRmRR
式中:Rn——任何一個後期齡期(常用齡期為14、28、60、90d等)nd的抗壓強度;
Ra——前一個早齡期(常用齡期為3、4、5、7d等)ad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Rb——後一個早齡期(常用齡期為7、8、10、14d等)bd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log(1+logn)-log(1+loga)
m=
log(1+logb)-log(1+loga)
常數值
此公式以兩個相鄰早齡期混凝土強度,推算一個任意後齡期混凝土強度,較為符合實際強度發展規律。曾通過多次試驗校正,不論是普通水泥,還是礦渣水泥的混凝土強度發展,均與此式接近(尤其是60d以前強度均達±10%精度),所以推薦此公式進行混凝土強度發展的推算式。
2、以7d強度推算28d強度經驗公式:
2877RRnR
式中
n――系數值,對於中等標號的水泥(如325、425等),約取6.0~7.5。 此公式經多次驗證,適合普通水泥混凝土標養條件下的強度推算。
③ 混凝土強度計算方法
混凝土的強度就是標准強度(是在養護溫度20;時間28天取得的抗壓強度值),一般7天就達到標准強度的70~80%;所以,任意一天的強度是沒有計算公式的,只有相對比的,就是按配合比做28組甚至更多,每天去取強度數值,之後進行對比!
④ 混凝土計算方法
原標准混凝土配製強度的計算公式為:R配=R標/-t·Cv
新標准混凝土配製強度計算公式為: fcu,o=fcu,k+t·σ 式中:fcu,o—混凝土配製強度MPa; fcu,k—混凝土設計齡期的強度標准值MPa;
t —概率度系數
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MPa。
發展歷史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牆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牆體的支撐柱,然後填埋紅燒的土塊,並在牆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
⑤ 混凝土強度標准值如何計算
混凝土抗壓強度標准值計算方法如下:
⑥ 混凝土的強度怎麼計算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普通混凝土劃分為十四個等級,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強度等級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混凝土強度標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通過試驗得出的,我國最新標准C60強度以下的採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作為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標准尺寸試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製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在標准養護(溫度20±2℃、相對濕度在95%以上)條件下,養護至28d齡期,用標准試驗方法測得的極限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標准立方體抗壓強度,以fcu,k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在立方體極限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具有95%強度保證率的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MPa計),用fcu,k表示。依照標准實驗方法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抗壓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等級。影響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因素主要與水泥等級和水灰比、 骨料、齡期、養護溫度和濕度等有關。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通過試驗得出的,我國最新標准C60強度以下的採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作為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標准尺寸試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製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在標准養護(溫度20±2℃、相對濕度在95%以上)條件下,養護至28d齡期,用標准試驗方法測得的極限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標准立方體抗壓強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在立方體極限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具有95%強度保證率的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MPa計),用fcu,k表示。
依照標准實驗方法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抗壓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等級。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普通混凝土劃分為十四個等級,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強度等級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響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級和水灰比、 骨料、 齡期、 養護溫度和濕度等。
⑦ 混凝土強度和砂漿強度計算公式
混凝土強度計算:150*150的試塊:1450/(150*150)*1000=64.4 MPa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劃分。採用符號C與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N/mm^2; 或 MPa計)表示。
砂漿的試配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m,0=f2+0.645σ
式中 fm,0 ——砂漿的試配強度,精確到0.1MPa;
f2——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精確至0.1MPa;
σ——砂漿現場強度標准差,精確至0.01MPa。
(7)現齡期混凝土強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混凝土強度影響因素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
一般來說,水灰比與混凝土強度成反比,水灰比不變時,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所以說,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質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
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所以,工程開工時,首先由技術負責人現場確定粗骨料,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製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徑控制與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適應;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施工中,嚴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內,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
由於施工現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並根據現場砂石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
同時,混凝土質量又與外加劑的種類、摻入量、摻入方式有密切的關系,它也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強度只有在溫度、濕度適合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展,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予以養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夏季要防暴曬,充分利用早、晚氣溫高低的時間澆築混凝土;盡量縮短運輸和澆築時間,防止暴曬,並增大拌合物出罐時的塌落度;
養護時不宜間斷澆水,因為混凝土表面在乾燥時溫度升高,在澆水時冷卻,這種冷熱交替作用會使混凝土強度和抗裂性降低。冬季要保溫防凍害,現冬季施工一般採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法。
參考資料:網路-混凝土強度等級
⑧ 混凝土現齡期強度推定值是如何算的,有公式嗎
Rt=R28[1+mLn(t/28)]
根據你配方的強度做出大約這樣的一個方程式推導
Rt為t天強度 R28為28天強度 m為一個系數 t代表t天
⑨ 如何計算 現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Mpa)
回彈法計算:用平均值減去1.645標准差。
計算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摘要 :
1.回彈儀使用方法要點:緩慢施壓,准確讀數,快速復位。
2.構件的抽查數量:不得少於同批構件總數的30且構件數量不得少於10件。
3.測區 1)每一結構或構件測區數不應少於10個,對某一方向尺寸小於4.5m且另一尺寸小於0.3m的構件,其測區數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少於5個; 2)相鄰測區的間距應控制在2m以內,測區離端部,邊緣的距離不宜大於05m且不小於02m 3)測區應均勻分布,在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須布置測區,並應避開預埋件; 4)測區的面積不宜大於004m2; 5)檢測面應清潔、平整。 6)對彈擊時產生顫動的薄壁、小型構件應進行固定。
4.測點:在測區范圍內宜均勻分布,相鄰兩測點的凈距不宜小於20mm;測點距外露鋼筋、預埋件距離不宜小於30mm。測點不應在氣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測點只應彈擊一次。每一測區應記取16個回彈值,估讀至1。 5碳化深度值測量 1)測量值測量完畢後,應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測量碳化深度值,測點不應少於構件測區數的30,取其平均值為該構件每測區的碳化深度值,當碳化深度值極差大於20mm時,應在每一測區測量碳化深度值。 2)可採用適當工具在測區表面形成直徑約15mm的孔洞,其深度應大於混凝土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未和碎屑應除凈,並不得用水擦洗。同時應採用濃度為1的酚酞溶液滴在孔洞內壁的邊緣處,當已碳化與未碳化界線清楚時,再用深度測量工具測量已碳化與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測量不應少於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讀數精確至05mm。
⑩ 混凝土強度計算
配製混凝土強度計算公式的變更 :
原標准混凝土配製強度的計算公式為:
R配=R標/-t·Cv
新標准混凝土配製強度計算公式為:
fcu,o=fcu,k+t·σ
式中:fcu,o—混凝土配製強度MPa;
fcu,k—混凝土設計齡期的強度標准值MPa;
t —概率度系數
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MPa。
原標準的公式和變更後本標准採用的公式所設計的配製強度沒有實質上的差別。主要引自美國混凝土學會的ACI214-77《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評定的推薦方法》(1989年重新批准發布)。ACI214-77稱:對於任何設計,其需要的平均強度fcr,可根據使用的離差系數(CV)或標准離差(б)由公式(1)或(1a)計算求得。
Fcr=Fc′/1-t·Cv
(1)
Fcr=Fc′+tσ
(1α)
式中:Fcr —需要的平均強度
Fc′—規定的設計強度
t —概率度系數
Cv—以小數表示的離差系數預測值
σ—標准差的預測值
計量單位的變化 :
過去我國採用公制計量單位,混凝土強度的單位為kgf/cm2。現按國務院已公布的有關法令,推行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制,在該單位體系中,力的基本單位是N(牛頓),因此,強度的基本單位為1 N/m2,也可寫作1Pa。標號改為強度等級後,混凝土強度計量單位改以國際單位製表達。由於N/m2(Pa),數值太小,一般以1N/mm2=106N/m2(MPa)作為混凝土強度的實際使用的計量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在以標號表達混凝土強度分級的原有體系中,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用「R」來表達。
根據有關標准規定,建築材料強度統一由符號「f」表達。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為「fcu」。其中,「cu」是立方體的意思。而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fcu,k」表達,其中「k」是標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時,fcu,k=20N/mm2(MPa),即立方體28d抗壓強度標准值為20MPa。
水工建築物大體積混凝土普遍採用90d或180d齡期,故在C符號後加齡期下角標,如C9015,C9020指90d齡期抗壓強度標准值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強度等級,C18015則表示為180d齡期抗壓強度標准值為1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