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算盤加法口訣是什麼
加法口訣可分四類:
1、直接加。即加數在本檔直接加上,不變動已靠梁的算珠。只須按照加數撥珠靠梁。其口訣為一上一至九上九。
2、補五加。即本檔下珠不夠用,需要動用上珠,而把多加的數從下珠中減去。其口訣如:二下五去三等。
3、進十加。兩數相加的和滿10或大於10時,本檔的上、下珠不夠用,就在本檔撥去加數的補數,在左檔進一,其口訣如:一去九進一等。
4、破五進十加。兩數相加的和超過10,進位時,本檔下珠不夠,「去九」的數,就要聯系減法口訣中破五的方法,撥去上珠,加添下珠,再向左進一。其口訣如:六上一去五進一等。
(1)算盤計算方法及口訣視頻擴展閱讀
算盤最早當屬北宋年間的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里出現,作者張擇端。畫卷里都城汴京長街的店鋪櫃台上,擺放的算盤與現代算盤一模一樣。載有算盤圖的專業文獻是明洪武四年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一書。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演算法》。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演算法統宗》。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朱世傑《算學啟蒙》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⑵ 算盤怎麼算
轉載:我國傳統算盤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採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1」。依此每一檔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夠了,為什麼我國傳統算盤是上二下五珠呢?
原因之一我國古代計算重量時採用的是「16兩制」即一斤等於十六兩。我們現在常說某兩個人半斤八兩,這是指他們彼此一樣,不相上下。但是半斤是半斤,八兩是八兩,怎麼會相等呢?原來,我國古代重量單位制中規定一斤等於十六兩,所以半斤就等於八兩了。上二下五珠,每一檔可計算到「15」,這樣「滿16」就向前一檔進一,所以我國傳統的上二下五珠算盤是為適應十六進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是古代乘法採用「留頭乘」,上一珠不夠用,必須要上二珠,到目前止一些老財會人員受了長期習慣影響,仍喜愛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盤,但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盤。
⑶ 五珠算盤怎麼用,計演算法決是什麼
1、五珠算盤的使用:
下4珠每個代表1,上1珠代表5,從左到右依次為,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大拇指往上撥,食指往下撥,依據法則進行運算。
2、計算口訣(法則):
(1)加法口訣:
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2)減法口訣:
不退位的減退位的減
直減破五減退位減退十補五的減
減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減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減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減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減五:五下五,五退一還五
減六:六下六,六退一還四,六退一還五去一
減七:七下七,七退一還三,七退一還五去二
減八:八下八,八退一還二,八退一還五去三
減九:九下九,九退一還一,九退一還五去四
(3)乘法口訣:
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4)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5)開乘方:
珠算乘方可以直接乘,也可以根據公式,高次方若冪是質素,就只有直接乘,若可以分解因式,則可分解因式再來算。
珠算開平方,一般有半九九開平方法,積差開平方法,公式開平方法,增乘開平方法。
開三次方,有三倍根開立方法,過大商開立方法。
開五次方,有多種,常見的有增乘開五次方。
開高次方一般很少在珠算上用。
(3)算盤計算方法及口訣視頻擴展閱讀:
1、算盤計算相關術語:
(1)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2)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3)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4)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5)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6)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7)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8)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9)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10)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11)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12)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13)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14)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15)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16)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17)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18)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19)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20)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2、算盤的收藏價值:
(1)高檔材質的算盤值得收藏。據國家文化藝術品網介紹,按算珠和邊框材料,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立柱材料,包括鐵、木、銀、銅、鋁、竹等。算盤材質越好,收藏價值越高,升值潛力自然就強。舉例來說,普通木質算盤的身價低於象牙算盤,而貴金屬製成的算盤,價值就更高了。
另外,算盤上的立柱,即俗稱的「檔」,也有高低之分。算盤的價值還可以通過做工和品相來衡量。
(2)上乘木質算盤升值前景好。國家文化藝術品網訊,如果收藏木質算盤,紫檀、紅木、花梨木的藏品為上乘。上乘木質的算盤不會上油漆,因為木質好的算盤更注重原色,經過歲月的洗禮,好的木頭會越用越亮,算珠也會越來越光滑。只有一般材質的木算盤,才會塗上厚重的油漆以遮蓋木質的平庸。
梨木、松木、沉香木、柏木屬於中等材質,雜木則屬於低檔材質。
(3)異形算盤身價逐漸走高。圓形、扇形、拱形、筒形、寶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盤,因為工藝考究、妙趣橫生,是收藏家追捧和尋覓的對象。
由於算盤的檔數通常都是奇數檔,例如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等,帶有賞玩性質的偶數檔算盤的身價就比奇數檔的高。而小巧玲瓏的袖珍算盤以及21檔以上的大型算盤,無疑豐富了算盤的文化內涵,也值得收藏。
⑷ 算盤怎麼打口訣是什麼
算盤口訣: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除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⑸ 算盤怎麼算乘除法
珠算乘除法口訣如下:
乘法口訣:
仍然用《九九乘法表》作乘法口訣,只是在需要加的時候用加法口訣。
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1、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2、按歸除口訣求出試商後,被除數余數內不夠減去商與除數第二位以下各數的乘積,則將商減少1,並按除數首位的數字加在下一檔.在口訣中"無除"是"不夠減"的意思,"下還幾"就是除數為幾就下加幾.口訣中的"去1",也可念"退一"。
3、九歸,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個"個位數"為除數的除法,如"逢六進一",就是六除六商一;"六三添作五",就是六除三十商五。
4、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關算盤的起源問題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東漢、南北朝說。清代數學家梅啟照認為算盤起源於東漢、南北朝時期,依據在於東漢數學家徐岳《數術記遺》中記載了十四種演算法,其中第十三種既珠算,後來北朝數學家甄鸞對珠算做出了詳細的註解。但是一些學者認為此珠算只是一種簡單的加減演算法,與我們後來提到的珠算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其二,元明說。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算盤起源於元朝中葉,在明朝時期使用已經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已經有關於使用算盤場景的記載,明朝的很多書籍中都有關於算盤的記載,可見在這個時期算盤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了。不過算盤是否是出現於這個時期,部有些學者認為有待商榷。
其三,唐宋說。隨著對史料研究的深入,不少學者認為算盤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依據一,在於宋代的《清明上河圖》之中,在一家商鋪的櫃台上就已經出現了算盤,宋元的很多書籍之中的記載的算盤使用已經非常純熟。大唐盛世,經濟已經非常發達,算盤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⑹ 打算盤的口訣
打算盤加法口訣: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五上五,六上六,七上七,八上八,九上九。
一下五去四(4+1),二下五去三(3+2,4+2),三下五去二(2+3,3+3,4+3),四下五去一(1+4,2+4,3+4,4+4)。
一去九進一(9+1),二去八進一(8、9+2),三去七進一(7、8、9、+3),四去六進一(6、7、8、9+4),五去五進一(5、6、7、8、9+5),六去四進一(4+6,9+6),七去三進一(3+7,4+7,8+7,9+7),八去二進一(2+8,3=8,4+8),九去一進一(1+9,2+9,3+9,4+9)。
六上一去五進一(5、6、7、8+6),七上二去五進一(5、6、7+7),八上三去五進一(5、6+8),九上四去五進一(5+9)
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北宋串檔算珠。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 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
⑺ 算盤怎麼算乘除法
乘法口訣:
仍然用《九九乘法表》作乘法口訣,只是在需要加的時候用加法口訣。
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1、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2、按歸除口訣求出試商後,被除數余數內不夠減去商與除數第二位以下各數的乘積,則將商減少1,並按除數首位的數字加在下一檔.在口訣中"無除"是"不夠減"的意思,"下還幾"就是除數為幾就下加幾.口訣中的"去1",也可念"退一"。
3、九歸,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個"個位數"為除數的除法,如"逢六進一",就是六除六商一;"六三添作五",就是六除三十商五。
4、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⑻ 打算盤的方法,手法和口訣
打算盤是需要口訣的:
1、加法口訣表: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2、珠算術語:
(1)術語一:
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時,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2)術語二:
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置數:也叫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如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3)術語三: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後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120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如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4)術語四: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調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確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余數,叫做除盡。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5)術語五:
余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減剩的數叫做余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餘的數,通常也叫做余數。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商,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演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
⑼ 打算盤的口訣是什麼
加法口訣
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減法口訣
不退位的減退位的減
直減破五減退位減退十補五的減
減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減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減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減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減五:五下五,五退一還五
減六:六下六,六退一還四,六退一還五去一
減七:七下七,七退一還三,七退一還五去二
減八:八下八,八退一還二,八退一還五去三
減九:九下九,九退一還一,九退一還五去四
乘法口訣
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三、大九九口訣表
一一01一二02一三03一四04一五05一六06一七07一八08一九09
二一02二二04二三06二四08二五10二六12二七14二八16二九18
三一03三二06三三09三四12三五15三六18三七21三八24三九27
四一04四二08四三12四四16四五20四六24四七28四八32四九36
五一05五二10五三15五四20五五25五六30五七35五八40五九45
六一06六二12六三18六四24六五30六六36六七42六八48六九54
七一07七二14七三21七四28七五35七六42七七49七八56七九63
八一08八二16八三24八四32八五40八六48八七56八八64八九72
九一09九二18九三27九四36九五45九六54九七63九八72九九81
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一歸如一進見一進成十
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四進二十六進三十八進四十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成十六進二十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成十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進成十
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成十
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進成十
九歸隨身下逢九進成十
南宋數學家楊輝在他的「日用演算法」(1262年)中編造了斤價求兩價的歌訣
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更被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記;(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兩價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轉身變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退商口訣共9句: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又叫撞歸,是除以以9開頭的數,商用大了,退商的時候用的)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除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開乘方
珠算乘方可以直接乘,也可以根據公式,高次方若冪是質素,就只有直接乘,若可以分解因式,則可分解因式再來算。
珠算開平方,一般有半九九開平方法,積差開平方法,公式開平方法,增乘開平方法。
開三次方,有三倍根開立方法,過大商開立方法。
開五次方,有多種,常見的有增乘開五次方。
開高次方一般很少在珠算上用。
⑽ 算盤的口訣及打法是怎麼樣的
1、算盤從右往左依次是個,十,百,千,萬,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