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裙頭長怎麼算腰圍
標准腰圍計算方法:標准腰圍=身高 X 0.34 例如:身高160cm的標准腰圍=160cm X 0.34=54.4cm。中國人的腰圍參照亞洲標准,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就表示肥胖。男性腰圍超過94厘米,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會增高,腰圍超過102厘米被視為高風險。女性腰圍81厘米是危險臨界點,89厘米是高風險臨界值。腰圍測量方式:正確量腰圍的方法,是在自然站立、兩腳分開30-40厘米的情況下,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測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終點(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一周。測量時、皮尺要緊緊的貼在皮膚上,但不能勒著皮膚;在正常呼氣末尾測量腰圍的長度,精確至毫米。最好請家人幫助測量,以避免視覺誤差。3.換算方法: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市寸換厘米—1市寸=3.3厘米(2 市寸X3.3 厘米=66厘米)。
② 准確測量腰圍的方式
測量腰圍的正確手法應該是以肚臍處為准,正確量腰圍的方法,是在自然站立、兩腳分開30-40厘米的情況下,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髖骨上部和胸腔下部中間的地方(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
准備:
測量腰圍正確方法:
1,拿出准備好的尺帶,要那種長一米的那種皮尺帶最好,一般有專用的測量尺。脫掉外衣並松開皮帶,注意不要穿著衣服測量腰圍,會產生一定的誤差。
③ 量腰圍都有哪些方法
量腰圍有的以腰帶的位置為准,有的是買衣服時常用的方法,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也發不了官方的腰圍測量方法,相比較來說後者更為精準,是最科學的方法。
1、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腰圍(WC)的測量方法,就是經肚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雙腳,經過肚臍點的水平圍長。
2、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准精細但更具實操性的方法。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5毫米(0.5厘米)的軟尺,在空腹時測量,除去腰部覆蓋的衣物,雙手自然下垂站立,兩腳分開30~40厘米,使體重均勻分布,腹部放鬆,自然呼吸,軟尺放在經肚臍點(om),沿水平方向繞腹部一周,緊貼而不壓迫皮膚,正常呼氣(吐氣)狀態下測量腰圍的長度,讀數准確至0.5毫米。
3、以腰帶的位置為准,這種量法誤差值極大,特別是肚腩偏大的男士,有人會把褲腰系在下腹邊緣,避免勒緊肚子不舒服,有人習慣乾脆拉高褲腰在上腹邊緣,這一上一下之間誤差增大。最新的標准,是以肚臍為水平量測點,但實際操作過程較為復雜。
4、買衣服時常用的方法,除去你腰部的覆蓋衣物,輕松地站立,將皮尺放在胯骨上緣(別告訴我不知道哪裡是胯骨)與肋骨下緣(別告訴我哪裡是肋骨)連線的中點與地面平行繞腹一周,緊貼而不擠壓皮膚,在正常呼氣末時測量腰圍的長度。
注意事項:
1、男性腰圍大於 90 厘米,女性大於 80 厘米,為有腹部肥胖。
2、腰圍換算的公式,即1尺=10寸=0.33米=33.33厘米。
④ 腰圍怎麼量
正常量腰部尺寸的方法。用准備好的軟尺,身體挺直站立,兩腳呈25cm至30cm左右的距離分開。挨著身子,在腰部的最細處繞上一圈,得出的尺寸就是腰圍。
腰圍的4種量法:
1、低腰:與肚臍下2英寸的位置沿量腰圍。
2、中低腰:於肚臍下1英寸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低腰腰圍。
3、中腰:齊肚臍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腰腰圍。
4、高腰:於肚臍上1英寸(即人體腰圍最細處)沿量腰度即為高腰腰圍。
(4)裙子腰圍測量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腰圍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歐洲科研人員對超過35萬人進行的一項大規模醫學調查發現,一個人的腰圍如果過大,不僅不美觀,還暗藏健康隱患:大腰圍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最高可達到正常人的兩倍。
⑤ 如何測量衣服尺寸
[A]肩寬: 從左肩點到右肩點的直線長度
[B]背中+袖長: 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C]袖長: 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D]上衣總長: 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E]裙長: 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F]褲長: 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G]檔長: 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H]褲腿長: 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I]身圍: 前身、左右腋下袖攏縫線之間的寬度
[J]底檔寬: 底檔線位置的褲腿寬度
(5)裙子腰圍測量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服裝尺寸"通常也叫服裝尺碼,但包涵的意義更廣泛,是用來衡量人體著裝標準的一系列規格單位
主要部位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
⑥ 腰圍大小怎麼量
腰圍怎麼量
1、姿勢很重要
測量腰圍的時候要注意姿勢,人最好是直立,很多人說我很胖找不到腰,其實你只要找到肚臍眼,在肚臍眼往上方3個手指寬度,那就是准確的位置,用皮尺圍成一圈,縮量出來的數據,根據自己的胖瘦程度,加減3公分,這樣量出的腰圍就是很准確的,買衣服時使用這個數據就應該,買的衣服很合穿。
2、按比例計算
人的腰圍多少是有一定規律的,首先量好自己的身高,從腳一直到頭頂,身高量好後有一個計算腰圍和胸圍的方法,這屬於一個國際標准。一般女人的計算三圍的方法:胸圍=身高(厘米)×0.535,腰圍=身高(厘米)×0.365,臀圍=身高(厘米)×0.565。這個方法一般非常准確,當然有很多人的身材不太成比例,這樣要根據自身的身材,單獨測量。
人們要多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常常測量自己的腰圍,腰圍怎麼量圖解的很簡單,只要找好工具,找一個皮尺子,自己就可以量出腰圍了。腰圍的粗細能夠體現出,腹部的肌肉是否發育良好,腰圍粗跟身體不成比例,往往伴隨著身體排泄不暢,脂肪堆積腹部,這樣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所以經常測量自己的腰圍是對身體的一種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