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測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什麼和什麼.測量時,i放正確,0刻度
測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測量時,
1、放正確:0刻度線對准被測物體一邊,刻度線盡量緊貼被測物體;
2、看正確:視線跟刻度尺垂直;
3、讀正確:測量值包括准確值和一位估計值,不要忘記單位。
(1)105米尺的正確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使用時
使用時應注意正確放置和正確觀察。
正確放置的關鍵是做到: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
正確觀察的關鍵是視線在終端刻度線的正前方,視線與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數。
讀取結果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學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長度,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記錄結果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② 量身高的尺子量臀部是105是多少
105是105厘米,是一尺三寸五
③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如何讀數
1、認清刻度尺的量程(即測量范圍)、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數值)和零刻度線(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可從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線開始測量)。
(3)105米尺的正確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長度單位有光年(l.y.)、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費米(fm)、阿米(am)等。
他們同米的換算關系如下:
1光年= 9.46PM(約)
1PM=10×10^15m
1Mm=1×10^6m
1km=1×10^3m
1dm=1×10^(-1)m
1cm=1×10^(-2)m
1mm=1×10^(-3)m
1dmm=1×10^(-4)m
1cmm=1×10^(-5)m
1μm=1×10^(-6)m
1nm=1×10^(-9)m
1pm=1×10^(-12)m
1fm=1×10^(-15)m
1am=1×10^(-18)m
④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計應靠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測試人員要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松動,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測試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檢驗。常用方法是採用「標准鋼尺」放置在身高計底板上,檢驗身高計刻度,最小刻度不得大於0.1厘米,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厘米。
使用電子身高計時,測試人員打開電源開關,將水平壓板移至擋板處,按「按鍵」,顯示屏顯示90.0,表明身高計已進入工作狀態。
測試時,受試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前方,保持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兩腿伸直,兩足跟並攏,足尖分開約60度。
足跟、骶骨部、兩肩胛間與立柱相接觸,呈「三點一線」站立姿勢。
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
讀數時,測試人員雙眼與水平壓板水平面等高;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記錄時,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使用電子身高計測量時,受試者應按要求站立在身高計底板上,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顯示屏顯示身高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身高計測量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值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1)受試者頭頂上的發辮、發結未放開,飾物未取下,應讓其放開發辮、發結,取下飾物後再測。
(2)受試者頭過低或過高,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未與立柱相接觸,或穿鞋站立於身高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測試人員讀數完畢後,要將水平壓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壞水平壓板或碰傷受試者。
(3)智能型身高計的水平壓板是自動升降的,測試人員不要強行將其停止或上下移動。測試時,嚴禁拔卡。
體重項目介紹
體重是反映學生身體重量的常用指標,與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與營養狀況。該指標的測試適用於小學至大學的各個年級。
測試方法
體重採用電子體重計或杠桿秤進行測量,不允許使用彈簧式體重計。
體重計應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測試前,應對體重計進行檢驗。靈敏度檢驗的方式是將備用的100克標准砝碼加到體重秤上,如果顯示屏上顯示的讀數增加了0.1千克,表示儀器靈敏度符合測試要求。准確度檢驗的方式是採用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准砝碼分別進行稱量,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千克。
測試時,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赤足,自然站立在體重計中央,保持身體平穩。
測試人員讀數時,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使用電子體重計時,受試者按要求站立在體重計中央,3—5秒後,顯示屏顯示體重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體重計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據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受試者沒有站立在體重計中央,穿鞋站立於體重計上或持物品站立於體重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不要大量飲水;
(2)杠桿秤每天都要按照要求進行校驗,避免系統誤差。
什麼是BMI?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舉例說明: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⑤ 如何正確地測量三圍包括工具方法
如何測量三圍:
1、將雙腳靠攏,輕松但挺直地站著,臉要面向正前方(最好在鏡子前)稍微抬高你的下顎;
2、先量胸圍(也就是突起點),再量胸下圍:將皮尺(與地面)水平地圈在胸圍並緊貼著,不過剛開始時不要一下子就拉得緊緊的,要由松開始再慢慢收緊;量時應先用一手將乳房輕輕地托高一些,就好像穿著胸罩一樣,這時便可以開始量自己實際的胸圍與胸下圍了,而所謂的胸線(乳房底部面積所呈現的線條)也可以很輕易的找到了;
3、腰圍當然是量自己腰部覺得最細的地方了,一般在骨盆側邊的鎖骨上方約一寸左右;
4、臀圍一般是量自己臀部最突出的地方,不過,請記得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臀部是屬於什麼形狀的,是很翹的,還是有點下垂,或有點扁平。
下胸圍 上胸圍 上下胸圍之差距 杯型 尺碼
70cm 80cm 10cm左右 A 70A
70cm 82.5cm 12.5cm左右 B 70B
70cm 85cm 15cm左右 C 70C
75cm 85cm 10cm左右 A 75A
75cm 87.5cm 12.5cm左右 B 75B
75cm 90cm 15cm左右 C 75C
80cm 90cm 10cm左右 A 80A
80cm 92.5cm 12.5cm左右 B 80B
80cm 95cm 15cm左右 C 80C
85cm 95cm 10cm左右 A 85A
85cm 97.5cm 12.5cm左右 B 85B
85cm 100cm 15cm左右 C 85C
90cm 100cm 10cm左右 A 90A
90cm 102.5cm 12.5cm左右 B 90B
90cm 105cm 15cm左右 C 90C
⑥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什麼
(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要從其它整數刻度開始測量;
(2)讀數時視線與刻度線垂直,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物體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6.46cm,物體長度為6.46cm-5.00cm=1.46cm.
故答案為:
(1)使用時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要從其它整數刻度開始測量;
(2)視線與刻度線垂直,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1.46.
⑦ 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
要正確地測量物體的長度,就要正確地使用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並掌握測量的方法和要點。一.對刻度尺要「三查」。在實驗的測量以前,應養成首先檢查測量工具即刻度尺的習慣,對刻度尺的檢查包括三點:一查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勻,刻線是否清晰;二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頭,應檢查端頭是否已磨損;三查,即弄清相鄰兩條刻線所代表的長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以及刻度尺一次能測出的最大長度(量程)。二.使用刻度尺要「五會」(1)會認。即正確認識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測量范圍;(2)會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盡可能與被測物體接近,不能歪斜;(3)會看。讀數時,視線應垂直於被測物體與刻度尺;(4)會讀。除讀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數字外,還應估讀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數字;(5)會記。記錄的測量數據,包括准確值、估計值以及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毫無意義的)。三.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應做到「五要」一要根據被測物體的實際情況和所要達到的測量准確程度,選擇適當的測量工具,例如,要測量桌面的長度,只需估讀到毫米,可選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要安裝窗玻璃,需准確讀到毫米,就應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鋼板尺或者鋼捲尺等。此外,工廠中或實驗室中還有用「游標卡尺」和「千分尺」即螺旋測微器來精確測量的。二要根據被測物體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有「基本測量法」和「特殊測量法」。例如,欲測物理課本的長或寬,就可用刻度尺對它進行直接測量,這種方法是基本測量法,還有一些情況,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測量,而需用刻度尺對物體的長度進行間接測量,或利用特殊工具進行測量,這種方法,是特殊測量法,例如,欲測圓錐體的高或墨水瓶的高,則要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欲測曲線的長度,則先用棉線量出曲線的長度,然後再用刻度尺測量棉線的長,就是曲線的長度(化曲為直測量法);將圓紙板在曲線上滾動,記下始點、終點和圈數,測出圓紙板的周長,就可算出這條曲線的長度(滾輪測量法);欲測出教科書每頁紙的厚度,可將教科書壓緊,測出書的厚度就可算出每頁紙的厚度(積累測量法),等等,這些都屬於特殊測量法。三要能正確地讀數,測量時,刻度尺刻度的一面要緊靠被測物體,並且不要歪斜;讀數時,視線與尺面刻度的一邊要垂直,不要偏左、偏右,也不要偏高、偏低,要能根據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確讀出測量結果的准確值和估計值。四要能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記錄測量結果必須寫出單位。五要能正確地計算平均值,為使測量准確,測量長度常用多次測量必須注意L1、L2……Ln的讀數都要使用同樣的單位。]
⑧ 怎樣測量腰圍正確的腰圍測量方法
測量腰圍的正確方法,當然使用米尺來進行測量的。將米尺圍在人的腰上進行測量。
⑨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需要准確的測量,才能夠監測到孩子的生長速度是不是正常。准確的測量身高的技巧如下:
1、保證測量的工具是精準的,就是測量孩子不同時期的身高所用的工具盡量是同一個工具;
2、負責測量的人盡量的是同一個人,因為不同的人測量時手法會有差異;
3、測量的對象要有一個標準的姿勢,要求孩子將頭、肩胛間、臀部盡量貼在同一條直線上面;
4、測量的時間的選擇上面,需要盡量在大概的同一時間。比如說在上午測量的盡量的都在上午測量,在下午測量的盡量都在下午測量,因為對同一個孩子而言,他一天中的身高在早晨、中午、晚上是有差異的,差異大的孩子早晨和晚上的身高甚至有1cm以上的差距。
正常體重計算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公式:身高(cm)-105來計算 ,正負10%為體重正常,正負10%-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另一種計算方法: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BMI≥24為超重,≥28為肥胖。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建議代謝綜合征中的肥胖的標準定義為BMI≥25。男性腰圍≥85cm和女性腰圍≥80cm為腹型肥胖。
⑩ 衣服尺寸怎麼量的正確方法
衣長和褲長
衣長和褲長的測量很簡單,將上衣或者褲子平鋪,不要有褶皺,褲子是從腰部垂直量到褲腳最下方,上衣則是從衣領的最上部量到衣服衣襟最下方,也一定要垂直測量。
02
胸圍和臀圍
測量胸圍的時候,將衣服平鋪,兩個腋窩處整理好,從一個腋窩處橫著量到另一個腋窩處。而測量臀圍的時候, 褲子臀部最寬處測量,從一側測量到另一側。
03
肩寬和前後襠
肩寬比較好測量,衣服翻過來鋪平,從肩部一側測量到另一側,褲子前後襠的測量要注意一些,具體測量方法是從腰部垂直到前襠部,與腰部垂直到後檔接縫處。
04
腰圍和褲腳測量
腰圍比較好測量,和測量胸圍相同,只不過把位置從熊弄不移到腰部,褲腳測量的時候直接用米尺圍著褲腳繞一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