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你一根線,一輛自行車,一把米尺,如何量操場的周長
二位回答都是推車!也太麻煩了吧!人家也沒說自行車不能騎,幹嘛要推!請看我的方法:先騎車繞操場轉一圈,注意在騎行的過程中要記下腳踏的圈數,而不是車輪轉的圈數,假設為74圈。都說用線量自行車輪的周長,好量嗎?其實有點常識的人也知道,自行車無外乎也就24、26英寸兩種常見車輪型號,24英寸*2.54=60.96厘米(直徑),26英寸*2.54=66.04厘米(直徑),不過此方法只適合於會換算英寸單位的人(既不需線、米尺),如果不會換算那就要用到線和米尺,直接測量車輪的直徑,假設為66厘米。最後再數一下自行車牙盤的齒輪數和飛輪的齒輪數,假設牙盤為42齒(最常見),飛輪為16齒(非變速車都為16齒)。計算條件已經充足了,公式:操場周長=74*0.66*3.1415*42/16=402.75m,此結果只會大於實際值,因為實際值是指內道周長,而騎車不可能不偏離內道。聰明人建議用此方法!充分利用到了所學知識,而不是一味的靠車輪*車輪圈數來得出數據,這樣誰也知道算!希望你能用我的思維方式去想問題!物理、數學成績全校第一者作答
⑵ 要量學校的操場有多長,應該用〝米尺〞還是〝捲尺〞
米尺。人們通常認為以厘米為計量單位測量長度的尺子就是米尺。因為操場是整米,用米尺。
米尺木製或塑料制,只有一米的量度長度,不可曲,圖為物理米尺,教學用。如果總長度不是整米的。
可以用「幾米多一點」「幾米少一點」「大約是幾米」來表述(shu),想得到精確的結果的話,那就用「幾米幾厘米」來表述,比如課桌高一米,還剩下20厘米,就是1米20厘米。
要進行測量其實很簡單,無外乎以下幾種:
1、刻度尺(各種形狀),單位分米。
2、米尺,單位米。
3、捲尺,單位厘米。
4、游標卡尺(不常用),單位0.01毫米
以上工具常用的為直尺,也就是厘米刻度尺,小學之後對各種圖形的測量也是會用到厘米刻度尺。
其次,要認識和熟悉刻度。對所需要用到的工具進行熟悉,熟悉的內容包括工具的刻度,使用方法,讀數方法等。家長可以通過示範來去進行測量方法的代入。
⑶ 測量操場長度的五種測量方法
1、用皮尺量;
2、先用一百米跑(慢跑)測出自己的速度,然後用相同的速度沿著操場跑一圈。
3、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車後輪的半徑r,再根據周長公式c=2πr算出車輪的周長,騎自行車繞操場一周,數出車輪轉動的圈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2nπr;
4、用刻度尺先測量人走一步的距離s,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數出人所走的步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ns;
5、測量出人步行的速度v,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測量出人的行走的時間t,根據速度公式v=st
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vt。
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在機械工程裡面,測量指將被測量與具有計量單位的標准量在數值上進行比較,從而確定二者比值的實驗認識過程。
(3)測量操場的方法擴展閱讀:
1、測量的客體即測量對象:
主要指幾何量,包括長度、面積、形狀、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誤差等。由於幾何量的特點是種類繁多,形狀又各式各樣,因此對於他們的特性,被測參數的定義,以及標准等都必須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進行測量。
2、計量單位:
我國國務院於1977年5月27日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試行)》第三條規定中重申:「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採用國際單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確定米制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
在長度計量中單位為米(m),其他常用單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測量中以度、分、秒為單位。
3、測量的准確度:
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由於任何測量過程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測量誤差,誤差大說明測量結果離真值遠,准確度低。因此,准確度和誤差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由於存在測量誤差,任何測量結果都是以一近似值來表示。
⑷ 用什麼可以測量操場跑道的長度
工具:鋼尺、計算器
方法:先了解——現在跑道的組成基本上都是兩個半圓,加上兩個直道。半圓和直道相接的地方,我們都叫他曲直分界線。
知道上面這個就容易測量出跑道長度了。
用鋼尺量一下跑道的第一條跑道線兩個曲直分界線之間的直道長度,計錄下來為 L;然後再用鋼尺量一下跑道的第一條跑道線兩個曲直分界線之間的內部寬度,計錄下來為 D(其實就是彎道半徑);
計算方法:跑道周長=2×L+2∏(D/2+0.3)
值的注意的是:在計算跑道周長的時候,不是計算跑道第一條線的周長,而是計算跑道實跑線的周長(實跑線:在跑道線外側0.3米處)。
⑸ 要知道學校操場有多長,應該用什麼尺量
有一種專門梁。長度的尺叫線尺,應該可以量操場的長度。
⑹ 如何測量操場跑道的長度 急用
工具:鋼尺、計算器
方法:先了解——現在跑道的組成基本上都是兩個半圓,加上兩個直道。半圓和直道相接的地方,我們都叫他曲直分界線。
知道上面這個就容易測量出跑道長度了。
用鋼尺量一下跑道的第一條跑道線兩個曲直分界線之間的直道長度,計錄下來為
L;然後再用鋼尺量一下跑道的第一條跑道線兩個曲直分界線之間的內部寬度,計錄下來為
D(其實就是彎道半徑);
計算方法:跑道周長=2×L+2∏(D/2+0.3)
值的注意的是:在計算跑道周長的時候,不是計算跑道第一條線的周長,而是計算跑道實跑線的周長(實跑線:在跑道線外側0.3米處)。
⑺ 要知道學校操場有多長,應該用什麼尺量
要知道學校操場有多長,應該用50米以上鋼或皮捲尺量。
人們通常認為以厘米為計量單位測量長度的尺子就是米尺,因為操場是整米,用米尺。
米尺木製或塑料制,只有一米的量度長度,不可曲,圖為物理米尺,教學用。如果總長度不是整米的。
可以用「幾米多一點」「幾米少一點」「大約是幾米」來表述,想得到精確的結果的話,那就用「幾米幾厘米」來表述,比如課桌高一米,還剩下20厘米,就是1米20厘米。
(7)測量操場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首先是尺子的使用方法要正確,比如界劃材料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塑料尺子,這樣會很容易被刮花的。
2、尺子最好不要與小刀或金屬文具混在一起放,與筆混在一起一定要套上筆蓋。
3.尺子有尖銳部分,使用時應注意,以免劃傷。
4、一定要防止暴曬和長期的日照,遠離火種,以免影響量器准確及引起危險。
5、最好不要用刷子清洗,意思就是盡量不要弄臟尺子。
⑻ 測量操場的寬用什麼尺
捲尺。
量操場的方法:
(1)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車後輪的半徑r,再根據周長公式c=2πr算出車輪的周長,騎自行車繞操場一周,數出車輪轉動的圈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2nπr。
(2)用刻度尺先測量人走一步的距離s,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數出人所走的步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ns。
(3)測量出人步行的速度v,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測量出人的行走的時間t,根據速度公式v=s除以t。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vt。
注意事項:
1、首先是尺子的使用方法要正確,比如界劃材料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塑料尺子,這樣會很容易被刮花的。
2、尺子最好不要與小刀或金屬文具混在一起放,與筆混在一起一定要套上筆蓋。
3、尺子有尖銳部分,使用時應注意,以免劃傷。
4、一定要防止暴曬和長期的日照,遠離火種,以免影響量器准確及引起危險。
5、最好不要用刷子清洗,意思就是盡量不要弄臟尺子。
⑼ 請設計三種測量操場跑道周長的方法
(1)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車後輪的半徑r,再根據周長公式c=2πr算出車輪的周長,騎自行車繞操場一周,數出車輪轉動的圈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2nπr;
(2)用刻度尺先測量人走一步的距離s,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數出人所走的步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ns;
(3)測量出人步行的速度v,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測量出人的行走的時間t,根據速度公式v=
s |
t |
⑽ 要知道學校的操場有多長,應該用()來量。A三角尺B米尺C捲尺
量操場。自然是用最長的尺,而這三種尺,只有捲尺最長,所以選擇C捲尺。
使用方法:一手壓下捲尺上的按鈕,一手拉住捲尺的頭,就能拉出來測量。
讀數方法:測量時鋼捲尺零刻度對准測量起始點,施以適當拉力,直接讀取測量終止點所對應的尺上刻度。
(10)測量操場的方法擴展閱讀:
捲尺上的數字分為兩排,一排數字單位是厘米/CM,一排單位是英寸,1CM約=0.3937英寸,1英寸約=2.54CM。
所以兩個數字相距較短的數字單位是厘米,較長的為英寸,單位厘米的數字字體也比英寸的小,100厘米=1米,使用中一般用單位是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