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方法與步驟是什麼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首要任務是明確自己的工作動機。比爾·蓋茨大學未畢業便投身商海,憑借獨特的智慧獲得了成功,他的職業生涯支點在於事業的發展。
而鄰居的老夏則不同,他退休後仍活躍在郊區的合資企業,每周五回家時,我都會勸他享受退休生活,去旅遊放鬆。但老夏卻堅持說:「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如果不工作,我可能會生病。」這表明他的支點在於尋找工作的快樂。
職業生涯規劃可分為三個層次的支點:生存支點、發展支點和興趣支點。以生存支點規劃職業生涯,將薪酬作為主要導向。這類人在工作時總是關注能否獲得更高的薪酬,一旦有更高薪酬的機會,便會選擇跳槽,但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成長。當面臨職業瓶頸時,他們可能會發現薪酬增長空間有限,而技能卻未得到提升,這使得他們的職業價值逐漸降低。在知識更新迅速的時代,僅關注眼前高薪,忽視長期發展,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
以發展支點規劃職業生涯,將自身的進步作為導向。即使在不喜歡的職業中,他們也能努力工作,從中積累經驗與技能,提升自我價值。除了物質收獲外,他們還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如榮譽和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成為職場上的搶手人才。但這種職業發展需要不斷挑戰自我,承受工作壓力。
以興趣支點規劃職業生涯,將快樂作為導向。他們不在乎眼前薪酬多少或未來能否獲得高位,只要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能全身心投入,享受工作的樂趣。就像老夏一樣,工作成了享受,工作成了娛樂,不知不覺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興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也是成功的最大驅動力。
在職場競爭激烈的當下,興趣工作往往被許多人所追求。因此,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制定合適的策略,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職業規劃需內外兼修,既要考慮外部因素,如就業環境、家庭狀況、個人發展狀況等,又要考慮內部因素,如能力、專業知識、興趣愛好、性格等。根據外部因素確定合適的支點。如果目前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儲備豐富,可以以發展支點或興趣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選擇有潛力或感興趣的職業。如果初出茅廬,經濟條件有限,建議以生存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從簡單職業做起,避免好高騖遠,等到職場修煉到一定程度後,再重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