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內徑千分尺測量圓直徑方法

內徑千分尺測量圓直徑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10 15:11:25

❶ 內徑千分尺怎麼測量內孔

資源網
內徑千分尺的結構規格、使用方法及校正
思誠資源網 2015年06月02日
內徑千分尺概述及規格

內徑千分尺是用來測量零件的孔徑、溝槽等的內尺寸,以判定與其公稱尺寸的偏差數。它的規格有50一300mm、50一550mm等。

1.內徑千分尺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構造及刻線原理

內徑干分尺由測量桿、活動套管、內部帶有螺紋外部刻有基線的固定套管、制動螺釘和測顯頭等組成,如圖5—13(a)所示。

內徑干分尺的刻度原理與外徑千分尺相同。它的基本測量頭的最大測量限度為50一75mm。為了增加測量范圍.可在內徑千分尺上旋入加長桿,如圖5—13(b)所示。成套的內徑千分尺附有一套加長桿,根據測量范圍進行選用,在加長桿上刻有測量范圍的數字。為測量精確起見,內徑干分尺的兩端與機件接觸的部位都帶有弧形。

2)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如圖5—14所示。使用前先用卡鉗或直尺量出被測零件的大概尺寸,再選用合適的內徑千分尺。使用時,用左手將固定套管與被測零件孔壁相接觸,右手轉動活動套管,使其測量頭與孔壁接觸後,再將制動螺釘擰緊,讀測量尺寸。

使用內徑干分尺時,要注意把千分尺拿平。在轉動活動套管時,要一邊轉動一邊在水平位置左右稍微擺動,以便量取最大直徑。

❷ 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內徑千分尺
1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
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2 誤差分析
內徑尺直接測量誤差包括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和一般測量所具有的示值誤差,讀數瞄準誤差、接觸誤差和測長機的對零誤差。影響內徑尺測量誤差,主要因素為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

❸ 求外徑千分尺及內徑百分表的讀數方法!

精度相同,但測量的方式不同,內徑千分尺是直接用手拿著去卡,而內徑千分表是拿著表桿進行測量,更重要的是數據顯示方式不同,內徑千分尺是讀尺上的刻度,而內徑千分表是直接讀表盤上指針的讀數。

閱讀全文

與內徑千分尺測量圓直徑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古學的研究方法五 瀏覽:917
學生如何克制自己不玩手機的方法 瀏覽:129
無器械翹臀訓練方法 瀏覽:500
前列腺癌骨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332
孕婦靜脈血栓治療方法 瀏覽:766
中葯治療方法的葯方 瀏覽:964
手機注油使用方法 瀏覽:667
手工製作方法步驟教程 瀏覽:812
紅星歌的教學方法 瀏覽:822
如何撰寫幼兒園教育隨筆的方法 瀏覽:337
昆體良改進教學方法 瀏覽:27
魅藍手機懸浮窗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2
摔到後腦勺腫了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31
乘法口訣轉盤製作方法怎麼固定 瀏覽:573
如何克服手疼的方法 瀏覽:312
加速長身高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70
有什麼方法讓白菜長得快 瀏覽:445
怎樣做面具的方法圖片 瀏覽:719
責任准備金的計算方法是 瀏覽:830
以非法方法收集的憑證怎麼處理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