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度怎麼測量
測體溫前,應用拇、食指握緊體溫表上端,手腕急速向下向外甩動,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腋下測溫時,要解開病人胸前衣扣,擦去其腋窩部的汗水,將體溫表的水銀頭放在腋窩當中,並緊貼皮膚,水銀頭不能伸出腋窩外,讓病人屈臂,手扶對側肩部以夾緊腋窩。測試時間為10分鍾。
肛門測溫時,應先在水銀頭塗少量油類物質進行潤滑,再慢慢將表的水銀端插入肛門2.5~3厘米(嬰兒僅放入水銀頭即可),並用手握住體溫表的上端,以防脫落折斷。3分鍾後取出,用軟手紙將表擦洗,然後再檢溫。
其他方法:
玻璃液體溫度計這種溫度計由溫泡、玻璃毛細管和刻度標尺等組成。從結構上可分三種:棒式溫度計的標尺直接刻在厚壁毛細管上:內標式溫度計的標尺封在玻璃套管中;外標式溫度計的標尺則固定在玻璃毛細管之外。
溫泡和毛細管中裝有某種液體。最常用的液體為汞、酒精和甲苯等。溫度變化時毛細管內液面直接指示出溫度。
㈡ 氣溫是什麼 氣溫怎麼測量
一、氣溫概念
1、氣溫,空氣的溫度。我國以攝氏溫標℃表示。
2、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國際上標准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3、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中國用攝氏溫標,以℃表示攝氏度。一般一天觀測4次,分別為02、08、14、20四個時次;部分測站根據實際情況,一天觀測3次,分別為08、14、20三個時次。
二、氣溫測量方法
1、氣溫是衡量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氣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的大小。通常用攝氏溫標(t)來表示,也有用華氏溫標(F)表示的,理論研究工作中常用絕對溫度(T)表示,其換算關系為:
t = 5*( F—32 ) /9 t = T — 273.15
2、地面氣溫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處的大氣溫度。測量時,為了防止太陽輻射對觀測值的影響,測溫儀器必須放在百葉箱或防輻射罩內,並且還要滿足測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3、氣象台站用來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的主要儀器是裝有水銀或酒精的玻璃管溫度表。因為溫度表本身吸收太陽熱量的能力比空氣大,在太陽光直接曝曬下指示的讀數往往高於它周圍空氣的實際溫度,所以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時,通常都把溫度表放在離地約1.5m處四面通風的百葉箱里。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㈢ 測體溫的方法有哪幾種,測出的體溫有沒有差別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發燒的情況,嬰幼兒是發燒的易發人群,如果孩子出現發燒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准確的掌握孩子的體溫,如果有必要的話,需要及時的就醫治療!那麼怎麼給孩子測量體溫呢?我們一般會採用腋下測量體溫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的測量體溫的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五、額溫的測量
額溫的測量主要是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溫度。但由於額頭的體表溫度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准確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並不廣泛。但是由於其測量速度快,不緊密接觸人體,所以常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溫度的普查和初篩,以減少疾病的傳染和疫情蔓延。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常用的測量體溫的方法,無論孩子是否發燒,我們都要注意孩子的體溫,如果感覺孩子體溫過高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准確的給孩子測量體溫!
㈣ 溫度的測量方法有幾種
1、接觸式測溫法
接觸式測溫法的特點是測溫元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兩者之間進行充分的熱交換,最後達到熱平衡,這時感溫元件的某一物理參數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測對象的溫度值。
這種方法優點是直觀可靠,缺點是感溫元件影響被測溫度場的分布,接觸不良等都會帶來測量誤差,另外溫度太高和腐蝕性介質對感溫元件的性能和壽命會產生不利影響。
2、非接觸式測溫法
非接觸式測溫法的特點是感溫元件不與被測對象相接觸,而是通過輻射進行熱交換,故可以避免接觸式測溫法的缺點,具有較高的測溫上限。此外,非接觸式測溫法熱慣性小,可達1/1000S,故便於測量運動物體的溫度和快速變化的溫度。
由於受物體的發射率、被測對象到儀表之間的距離以及煙塵、水汽等其他的介質的影響,這種方法一般測溫誤差較大。
(4)用三種方法測量溫度擴展閱讀:
為了定量地進行溫度的測量,首先必須確定溫度的數值表示方法,然後以此為根據對溫度計進行刻度。溫度的數值表示法叫做溫標。所謂數值表示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確定溫度數值大小的依據;二是標度方法。具體說來又包含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選定測溫物質及其測溫屬性,此屬性用數值表示即某種物質的測溫參量X(如鉑的電阻;熱電偶的溫差電動勢等。)
第二,確定測溫參量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在尚未確立任何溫標之前,這種關系只是在一定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假定關系)。
例如確定為線性關系
t=aX+b式中的a、b需要由所取的兩個標准溫度點的數值確定;又如確定溫度與測溫參量間為正比關系
T=aX式中的a只由一個標准溫度點即可確定。
第三,確定標准溫度點並規定其數值,此即標度方法。
㈤ 測量溫度的方法
1、溫室的溫度是測量氣溫,用非接觸的測量,但是對空氣來說也算是接觸式的了,最好多點採集取平均.
2、風速感測器,可以用美國TSI風速感測器,咨詢一下這里
http://www.zx17.net.cn/zx17_Proct_3261958.html
㈥ 溫度要如何測量
18世紀是熱學的真正開端,首先是計溫學在這一時期迅速地發展起來。盡管伽利略、蓋利克、讓·萊伊以及西門圖學院的院士們已在17世紀發明了第一批驗溫器並不斷做了改進,但它們仍不便於得出定量測定的結果,不同驗溫器中的不同測溫質、不同固定點以及刻度的隨意性等,使這些驗溫器只適於對該處溫度漲落作相對的估計。
出生於巴黎的阿蒙頓,先後獨立研究過天體力學、物理學、數學、建築學。他早年失聰,這給他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使他無法確定職業。但阿蒙頓並沒有為這個不幸而感到痛苦萬分和悲觀失望,他認為能不能聽到聲音都無法阻擋他從事心愛的研究工作,他甚至樂觀地從這不幸中看到了有幸的成分,因為可以不受外界干擾,而專心致志地從事實驗研究。
1703年,阿蒙頓提出了氣體測溫計的一個有趣的結構,這是一個外形呈U形的固定體積的溫度計,主要利用空氣的壓強來測量溫度。
阿蒙頓在U形玻璃管的較短的一臂上連接一個空心玻璃球,較長的一臂長114厘米(45英寸),將水銀注入U形管中並進入玻璃球的下部。測溫時使水銀始終保持球內空氣的體積不變,而用兩邊水銀面的高度差——球內定容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強之差來量度溫度。
阿蒙頓將玻璃球先放入冰中,然後再放入沸水中,記下了這兩種情形下的水銀面的差值(以英寸為單位),並假定玻璃球內空氣的壓強正比於溫度而變化,從而使他能夠依據長臂中水銀面的位置來確定任意溫度。
但是,由於阿蒙頓只選擇了水的沸點作為一個固定點而並不了解水的沸點受大氣壓的影響,所以他的溫度計並不十分准確;加之這種溫度計的結構,用於實際目的也不方便,所以還不是實用的溫度計。
在計溫學的發展史上,第一隻實用的溫度計是由德國遷居荷蘭的玻璃工匠華倫海特於1709年開始製造的。華倫海特遷居荷蘭後,學習和掌握了製作玻璃器皿的技術,成為一個氣象儀器製造商。1708年,他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旅行,看到了羅默製作的溫度計。回到荷蘭後,他就開始製作羅默溫度計。在了解到阿蒙頓利用水銀製造的溫度計後,華倫海特也改用水銀代替酒精,並開始研究溫度計的精密結構。
華倫海特製造實用的溫度計深受阿蒙頓工作的影響,這從他提交給《哲學學報》的一篇論文中充分地反映出來。華倫海特寫道:「我從巴黎皇家學會出版的《科學史》獲悉,著名的阿蒙頓曾用自己發明的溫度計發現水能在某一固定溫度下沸騰的原理。我心中立即產生了一種願望,很想自己做一個類似的溫度計,能親眼看到那瑰麗的自然現象並證實他的實驗的正確性。」
然而製造出實用的溫度計雖不是一件易事,卻是一件十分迫切需要的事。當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出現了少有的嚴寒,幾乎每條街面上都是皚皚白雪。
華倫海特家來了兩位老人,一進屋就發生了爭論。一位說:「即使年歲再大的老人也不記得有過這樣的嚴寒了。」另一位則不服氣地說:「可是到底誰知道今年是不是最冷呢?很可能,幾百年前的冬天要比我們今年的冬天還要冷呢?要是我們不在人世的話,不知道今後是什麼情況呢?」此時,年僅23歲的華倫海特也加入到爭論中來。他目光炯炯,頗動感情地說:「我找到了一個辦法,有了這個辦法,在許多年之後,我們的子孫們可以說出到底哪個冬天最冷了。」
兩位老人都笑了起來,異口同聲地問:「你有什麼好辦法呢?」華倫海特很有禮貌地站起身,用手向外一指,說:「請原諒,到我的小工廠去參觀一下吧!」兩位老人隨華倫海特向一所房子走去。他們所見到的東西使他們大為吃驚。一個很大的熔鐵爐佔去了大半個房間,爐旁是成堆的大大小小的管子、一個小熔爐以及許多五花八門的玻璃儀器。
華倫海特把老人領到桌前,桌上擺著一些器皿,器皿上安裝著一些細高細高的、底部封閉的玻璃管。管子里有的裝著帶色的酒精,有的則裝著水銀。「請看!」華倫海特用手摸著一個小管子說,「我在這根玻璃管里充滿了酒精。」他用手指著另一個小管子說,「在這根管子里注入了水銀。」華倫海特繼續說,「請注意,在這兩個管子上都有刻度。當我把這兩個管子浸到熱水裡時,酒精或水銀都會升高。而我標定 0點的地方是我把管子浸在冰、水、氯化銨的混合液體里時,酒精和水銀停止的地方,這是我所能得到的最低溫度。因此,我認為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溫度也可用這些溫度計表示出來。」
「不可思議!」其中一位老人聳了聳肩,「怎麼能拿玻璃皿里的冷與上天安排來折磨整個世界的嚴冬相比較呢?」
「可以比較,可以!」華倫海特一點兒也不讓步,「溫度計中的酒精或水銀是活動的,將溫度計放在室外可以顯示溫度的變化。酒精或水銀柱的高度在冬天比夏天要低,沒有一個冬天能使酒精或水銀下降到像在這個混合液里一樣低。」……
華倫海特送走了兩位老人,繼續進行溫度計的研究。1724年,他在皇家學會的刊物《哲學學報》上發表了製造溫度計的方法,即發表了關於實用溫度計的第一篇論文。他那時所設計的溫度計選用了兩個固定點:結冰的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和人體血液的溫度,並把它們之間的間隔分為96度。在華倫海特後來發表的論文中,他又採取了不同的刻度法,其中最後一個刻度法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刻度法規定了三個固定點:冰、水和氯化銨的混合溫度;冰、水混合溫度;水的沸點。
當華倫海特的溫度計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採用時,其他國家卻遲遲看不到它的價值。而法國博物學家列奧米爾為了消除刻度不一致的困難,致力於製造一個既方便又能達到精確要求的溫度計。他只取一個定點,即雪的熔點為0°,而把酒精體積改變1/100的溫度變化作為1°,這樣水的沸點就為80°。
但是,列奧米爾溫度計的實用效果並不很好,各種各樣難以置信的讀數都被顯示出來。1742年,瑞典天文學家攝耳修斯在《對一個寒暑表上兩個固定點的觀察》一文中引入了百分刻度法。他用水銀作測溫質,研究了雪的融化點和水的沸點與大氣壓力的關系。在進行這個試驗時,他將溫標上這兩個點之間分成一百個格並把水的沸點定為0°,冰的熔點定為100°。後來他接受同事斯特雷姆的建議,也可能受到植物學家林耐的提醒,把這兩個定點的標度值對調過來。
以上各種溫度計中,攝氏溫度計較實用、方便。1948年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把百分刻度法定名為攝氏溫標。它有兩個定點:純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冰在標准大氣壓下與由空氣飽和的水相平衡時的熔點。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把水的三相點溫度作為熱力學溫標的單一定點,並定為273.16K。
㈦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體溫測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測量法、腋下測量法和肛門測量法三種。用於口腔測量的體溫表叫口表,用於腋下測量的體溫表叫腋表,用於肛門測量的體溫表叫肛表。無論用哪種測量方法,測量前都應將體溫表內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
測量體溫的具體方法如下:
(1)口腔測量法:將口表消毒、擦乾,將水銀頭端放於患者舌下,讓患者緊閉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鍾後取出,在光亮處,將體溫表橫持,並慢慢轉動,觀察水平線位置的水銀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溫度為36.2~37.2℃。
(2)腋下測量法:擦乾患者腋下,將腋表輕輕放入患者 腋下,使水銀頭端位於腋窩的頂部,讓患者夾緊腋窩。5~10 分鍾後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
(3)肛門測量法:讓患者屈膝側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將塗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4厘米。3分鍾後取出,用軟紙擦凈體溫表後,讀出體溫刻度。正常肛門體溫為36.5~37.7℃。
㈧ 常用的量體溫的方法有幾種
1腋窩下量體溫。這是中國家庭中可以說最常見的方法了。操作很簡單,取來體溫計,觀察下顯示多少,將裡面汞柱甩至35度一下,然後用腋窩夾住,注意那個金屬頭要放在腋窩中間,靜候十分鍾,取出觀察即可。此外,現在還出現了電子體溫計,大約一分鍾就可以取出觀察。
2測口腔體溫。取來測口腔溫度的體溫表,將頭部伸入口中,壓在舌頭下面,嘴部放鬆,牙齒不要咬合。大約3分鍾以後拿出觀察結果。這種方法在歐美一些國家用的比較多,在中國不太常見。
3測直腸溫度。取相應的溫度計,在水銀端塗抹一定的潤滑劑,然後插入肛門約5厘米,3分鍾後取出。注意這三分鍾內要扶住體溫計。這是測量體溫最准確的方法。
㈨ 怎麼測量溫度
測體溫前,應用拇、食指握緊體溫表上端,手腕急速向下向外甩動,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腋下測溫時,要解開病人胸前衣扣,擦去其腋窩部的汗水,將體溫表的水銀頭放在腋窩當中,並緊貼皮膚,水銀頭不能伸出腋窩外,讓病人屈臂,手扶對側肩部以夾緊腋窩。測試時間為10分鍾。
肛門測溫時,應先在水銀頭塗少量油類物質進行潤滑,再慢慢將表的水銀端插入肛門2.5~3厘米(嬰兒僅放入水銀頭即可),並用手握住體溫表的上端,以防脫落折斷。3分鍾後取出,用軟手紙將表擦洗,然後再檢溫。
口腔測溫時,應將體溫表放於病人舌下,囑病人將口唇閉起,但不要「咬牙切齒」。測試3分鍾後,可取出查溫。
查看所測得溫度度數時,應一手橫持體溫表緩慢轉動,取水平線位置背光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
用畢體溫表後,應用冷水及肥皂進行清洗,不要用熱水沖洗。擦乾後插入表套中存放。必要時,可用75%酒精或60。白酒消毒,時間為30分鍾。
使用測溫儀表對物體的溫度進行定量的測量,測量溫度時,總是選擇一種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物理量作為溫度的標志,根據所依據的物理定律,由該物理量的數值顯示被測物體的溫度。
溫度測量的方法已達數十種之多。根據溫度測量所依據的物理定律和所選擇作為溫度標志的物理量。
(9)用三種方法測量溫度擴展閱讀:
其他方法:
玻璃液體溫度計這種溫度計由溫泡、玻璃毛細管和刻度標尺等組成。從結構上可分三種:棒式溫度計的標尺直接刻在厚壁毛細管上:內標式溫度計的標尺封在玻璃套管中;外標式溫度計的標尺則固定在玻璃毛細管之外。溫泡和毛細管中裝有某種液體。最常用的液體為汞、酒精和甲苯等。溫度變化時毛細管內液面直接指示出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