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氮氣測量溫度的方法

氮氣測量溫度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3 22:14:57

1. 溫度測量器怎麼使用

1、到被測地點,從箱中取出紅外測溫儀;

2、右手握住測溫儀手柄,食指扣動一下開關,將聽到「BI-BI」的聲音,電源接通,屏幕將顯示你正對物體的溫度,測量時要注意距離系數K,本機K=D:S=12:1,通俗理解為測量范圍為12m遠時,被測物體面積為直徑1米的圓,如果大於12m處存在一個1m直徑的物體,測量的物體溫度將不準確。

3、要測量物體,將鏡頭正對被測物體,按住開關將進行測量,這時屏幕左上側將出現掃描(SCAN)符號,表示正在測量,松開開關,屏幕左上側將出現保持(HOLD)符號,這是屏幕上顯示的即是被測物體溫度。

4、在視線不清或者黑暗的環境中使用該儀器,先松開電源開關按鈕,然後按一下鐳射/背光燈(LASER/BACKLIT)按鍵,這是屏幕上將顯示鐳射/背光燈符號,這是按下開關測量,將會看到被測物體上出現紅色小點,表明正在對該區域進行測溫。不用時,松開電源開關鍵,再按鐳射/背光燈按鈕,按一下無鐳射,按兩下無背光燈,按三下沒有背光燈和鐳射。

5、在檢測一個面(如密閉)時,可用定點法,每次測定時必須及時記錄。測量數據自動保持7秒,沒有操作,30秒自動關機。背光燈延遲十秒後自動關閉。

2. 檢驗氮氣的方法

1、將燃著的鎂條(Mg)伸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鎂條(Mg)會繼續燃燒,提取出燃燒剩下的灰燼(白色粉末Mg3N2),加入少量熱水,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氨氣)如燃燒後的雜質不能使石蕊試紙變色,那麼就不能說明是氮氣。

2、將鎂在氮氣里燃燒,若生成淡黃色固體(氮化鎂),則氣體就是氮氣。

(2)氮氣測量溫度的方法擴展閱讀:

物理性質

氮氣在常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熔點是63 K,沸點是77 K,臨界溫度是126 K,難於液化。溶解度很小,常壓下在283 K 時一體積水可溶解0.02體積的氮氣。

氮氣是難液化的氣體。氮氣在極低溫下會液化成無色液體,進一步降低溫度時,更會形成白色晶狀固體。在生產中,通常採用黑色鋼瓶盛放氮氣。

由於氮的化學惰性,常用作保護氣體,如:瓜果,食品,燈泡填充氣。以防止某些物體暴露於空氣時被氧所氧化,用氮氣填充糧倉,可使糧食不霉爛、不發芽,長期保存。液氮還可用作深度冷凍劑。

作為冷凍劑在醫院做除斑,包,豆等的手術時常常也使用,即將斑,包,豆等凍掉,但是容易出現疤痕,並不建議使用。高純氮氣用作色譜儀等儀器的載氣。用作銅管的光亮退火保護氣體。跟高純氦氣、高純二氧化碳一起用作激光切割機的激光氣體。

氮氣也作為食品保鮮保護氣體的用途。在化工行業,氮氣主要用作保護氣體、置換氣體、洗滌氣體、安全保障氣體。用作鋁製品、鋁型材加工,鋁薄軋制等保護氣體。用作迴流焊和波峰焊配套的保護氣體,提高焊接質量。用作浮法玻璃生產過程中的保護氣體,防錫槽氧化。

3. 氮氣檢測儀的原理是什麼

氮氣檢測儀可以用色譜測,但是價格太貴。
如果是測量氮氣的純度,可以反測氧含量
像氮氣檢測儀一般用於制氮機和反應釜這些場合,測量的氧氣量程一般為0.01~10%VOL左右

AGA1000d可以實現氮中氧的過程量分析

4. 溫度測量屬於哪種測量方法答案

溫度測量的方法有多種,用熱電偶測量溫度是利用金屬的熱點效應進行測量,當金屬絲兩端的溫度不同時,會產生對應的熱電勢,對此我們把熱電偶測溫稱為熱電式溫度檢測元件;用熱電阻測溫是利用熱電阻變應特點進行對溫度的檢測,當溫度變化時,金屬絲的電阻值就發生變化,根據不同溫度對應變化的電阻值可檢測出溫度的變化,我們也把熱電阻稱之為熱電阻測溫元件;利用金屬的熱脹冷縮特點,用不同兩種不同材質的金屬片繞製成螺旋形狀,其測溫端為固定點,當溫度發生變化時,螺旋金屬片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旋轉,由此帶動溫度計的指針指示溫度值,我們把它稱之為變應力溫度計;同樣利用液體、氣體的熱脹冷縮特性,製成的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水銀溫度計以及氮氣等氣體的溫包溫度計,液體溫度計可以從玻璃管上直接讀出被測物體的溫度值,溫包溫度計是利用氣體膨脹、收縮時,驅動包體內的活塞,由活塞推、拉軟絲桿來驅動表頭指針進行指示,我們把它們稱之為膨脹式溫度計;任何物體在大於熱力學溫度零度以上時,其分子的熱運動都會產生紅外線,溫度越高其紅外線的輻射也越大,利用紅外線接收器就可檢測到物體的溫度,我們就把紅外線溫度計稱之為熱輻射溫度計,紅外線溫度計是面前唯一的不與被測物體接觸的溫度檢測器。所謂溫度元件就是,熱電偶、熱電阻是感應溫度變化而發出的熱電勢、電阻值,它本身不能顯示溫度值,需要通過與此相連的溫度變送器進行轉換成標准電信號,由顯示器進行指示,因此我們把它們稱之為溫度檢測元件。

5. 用氮氣做壓力試驗。如何測瓶中氮氣的溫度了

溫差電偶溫度計,插到密閉的容器里就行了 。實驗室都應該有這樣的配套設備啊

6. 氮氣檢測儀具有什麼功能

很簡單可以檢測氮氣的純度啊

國內一般都轉化為反測0.01~10%VOL的氧氣

7. 怎樣檢測氮氣瓶里裝有多少氮氣

檢測氮氣瓶里裝有氮氣量的方法是採用壓力表和溫度計,
通過測量得到的壓力和溫度,並且已知氣瓶體積,
採用氣體狀態方程計算氮氣質量。

8. 怎麼測溫度

什麼是溫度?
維基網路的定義是: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把這句話拆成前半句和後半句分開解釋好了。

—————————————————熱力學的分割線—————————————————

前半句很好理解,一個東西,用手摸過去,溫度高的熱,溫度低的冷。很直觀。但是你可能會進一步問,為什麼會感覺冷,為什麼會感覺熱?
具體的人體對溫度的感知,我記得知乎貌似有其它問題,解釋的挺好。簡單來說,所謂冷的東西,就是會從人體吸收熱量的狀態;熱的東西,則是會將熱量傳遞給人體。

看起來還是很直接很廢話是不是,但為了解釋這么一句話,其實需要好幾個熱力學的理論:
1.什麼是熱量?
2.熱量在什麼情況下會傳導?

先討論第二個問題。這里就要祭出大名鼎鼎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維基網路 熱力學第二定律 開爾文表示(熱力學每一條定律都有好多等價的表達,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網路):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等等,怎麼又回到對溫度的定義上來了……
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種熱力學上的不可逆過程(即熵增大原理)。我們把這句話換個肯定的表達方式:在沒有其他影響的情況下(其它影響的典型例子:空調),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傳導到低溫物體。

問題2解決~雖然現在的邏輯是這樣的:
你感覺到物體比你的手熱==熱量從物體傳導到了你手上==物體比你的手熱。
╮(╯_╰)╭
遺憾的是,從熱力學的角度,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經驗定律,無法解釋和證明。
好在我們有統計力學。

對於第二個問題的討論先放一放。我們來看看第一個問題:什麼是熱量?
維基網路 Heat (中文的已經不能看了……):熱量是不同於做功或是物質轉移之外的,一種能量的轉移。
深入的討論的話,這里又有一堆細節可以說了。
能量是什麼?物體對外做功的能力。比如我們說一個人有正能量,就是說他能對外做很多功(大誤)。
能量要如何轉移呢?這句話說的很清楚。1)做功。我打你一拳,我就給了你一大坨能量;2)物質轉移。你吃了一斤肉,除了長胖之外也獲得了大量的能量(嚴格來說,這里不能考慮消化吸收的過程,不過暫時就不討論這個了);3)熱量。你玩了一個晚上的小米,獲得了大量的熱量。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熱量是能量的【轉移】,它是一個過程量,不是一個狀態量。什麼意思呢?請跟我做下面幾個判斷正誤:
A. 某物質溫度高,所以它的能量高。
B. 某物質溫度高,所以它的熱量高。
C. 某物質溫度高,所以它與低溫物體接觸時,傳輸的能量高。
D. 某物質溫度高,所以它與低溫物體接觸時,傳輸的熱量高。
在不咬文嚼字的前提下,四句話裡面,唯一錯誤的是B。
不是狀態量的意思就是,」一個物體的熱量「這種說法是不存在的。這也是日常口語中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但是,我們可以說物體得到了多少熱量,溫度變化了多少。
Q=CvT. 熱量=熱容x溫度變化。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動力學的分割線—————————————————

接下來說說微觀的定義: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熱運動是什麼?
簡而言之,圍觀尺度上的,無規則的運動。
比如一滴墨水在清水裡面的擴散,在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就是一種熱運動的表現形式。而溫度越高,擴散的越快,也就是熱運動越劇烈(為了理解溫度的定義,請把這句話的推導倒過來);
而溪水的流動,空氣的流動(也就是風),則不屬於這一類。

為什麼會熱運動?
因為分子有能量。一般來說,能量就分兩種,一種是勢能,一種是動能。
勢能,諸如重力勢能mgh,跟所在的場是有關系的,脫離了場(比如太空中)就可以不予考慮。
(順便說一句,勢能的零點是不好確定的,比如你在遙遠的太空的重力勢能究竟應該是0呢,還是mgh從0積分到無窮呢。)
動能,1/2mv^2,也都耳熟能詳是不是。
好了,接下來是動力學,或者說統計力學入門(憑回憶手打,可能有誤):

我們說,分子都是有動能的。
分子有沒有可能沒有動能呢?有可能。溫度越低,動能越小。這個極限,就在絕對零度。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什麼有-273.15℃這個數字存在了。實驗和理論都給出了這個數字。在這個溫度下,分子的熱運動停止了,動能為0。絕對零度的完美晶體,熵亦為0.
(要不要解釋一下熵……算了關系不大,先留個位子好了。)
分子的動能不可能為負值,也就是說,不可能實現比絕對零度更低的溫度了。
而絕對零度本身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是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內容了。
(繼續留下一個坑。)

接下來一個問題:要如何描述分子的動能?換句話說,微觀上的動能,要如何與宏觀上的物理量聯系起來?
這里,便引入了溫度的概念。
很直觀的想法,我用溫度表示動能,乘以一個系數表示正比關系,不就可以了?
先不考慮和前面熱力學部分的銜接問題。假設分子擁有E=1/2mv^2的動能,不妨就認為……

我知道手打的你們看不清……這是維基網路上面的公式。
k就是大名鼎鼎的玻爾茲曼常數。(記錯了不要怪我)

關於這個公式的兩點說明,不想深究的可以不看:
1.有人可能看到了v的下標,這里就有一個自由度的問題:一個分子,我的平動動能很好理解,就是一般我們理解的1/2mv^2。問題是,考不考慮轉動呢?轉動也是有能量的啊?乃至還有其它的運動形式?
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引入自由度的概念。三維空間的速度,可以分解為x,y,z三個方向上的向量,也就是三個方向上的動能。這每一個方向,便是一個自由度。再考慮旋轉呢?復雜分子還有可能有很多個軸呢?沒關系,每一個當成一個自由度就好了,每一個都是一個1/2kT。最後加一起,就是總的動能。反正你也只關心溫度是不是。
還有一點,低溫情況下,有的自由度可能不納入計算。你可以理解為……溫度太低凍的動不了。這個結果就是低溫情況下用3/2kT,溫度高了可能就是5/2,7/2,等等了。
2.這個公式可以推導出更加大名鼎鼎的pV=nRT。理想氣體常數R正是玻爾茲曼常數k乘以一個阿伏伽德羅常數N。(微觀到宏觀)

———————————————熱力學與動力學統一的分割線———————————————

現在的問題是,說了一堆圍觀的動力學,也定義了溫度的概念,然而這些分子的熱運動,和我們日常見到的冷熱究竟是如何聯系起來的?
前面的討論已經說過了,分子的溫度和熱運動的動能有個很簡單的正比關系。那麼很自然的,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用在這里,我們能得出結論:動能大的分子和動能小的分子相遇時,會發生動能的轉移,也就是宏觀上觀測到的熱量,從而導致了溫度的變化。圍觀層面上,這一點也很好理解:

能量高的分子與能量低的分子相遇,在無數次彈性碰撞中,發生了能量的交換,最終實現了能量的平均分布,也就是相同的溫度。(應該是有具體的計算證明的,不過找了許久沒找到,以後發現了再加上。)

————————————————人體對溫度感知的分割線————————————————

記得知乎上有過這個問題:如果說溫度的實質是分子的不規則運動,那麼我們的皮膚是如何感知溫度的? - 生活
為了方便我就順便總結一下好了:

1.人體皮膚下面有三種溫度感受器:冷感受器、溫熱感受器和痛感受器——分別感受冷熱和極端溫度,並將其傳輸給大腦;
2.這些感受器由神經細胞組成,修飾以專門用途的蛋白質;
3.這些蛋白質包含有特定的離子通道。在特定溫度下,離子通道會被打開,使得離子得以通過。這些通過的離子便通過其特定的化學反應或是電勢來傳輸溫度的信息;

到這一步就已經是微觀的尺度了。為什麼溫度能改變蛋白質的形態?(感覺是廢話……但還是寫一點好了)
形態的變化,本質上不是因為溫度,而是因為溫度差帶來的熱傳導,從而導致能量上的變化。能量不僅僅被用作熱運動,還可以用來發生其它的反應,諸如晶體的融化,諸如蛋白質的變形。

9. 氣溫是什麼 氣溫怎麼測量

一、氣溫概念

1、氣溫,空氣的溫度。我國以攝氏溫標℃表示。

2、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國際上標准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3、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中國用攝氏溫標,以℃表示攝氏度。一般一天觀測4次,分別為02、08、14、20四個時次;部分測站根據實際情況,一天觀測3次,分別為08、14、20三個時次。

二、氣溫測量方法

1、氣溫是衡量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氣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的大小。通常用攝氏溫標(t)來表示,也有用華氏溫標(F)表示的,理論研究工作中常用絕對溫度(T)表示,其換算關系為:

t = 5*( F—32 ) /9 t = T — 273.15

2、地面氣溫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處的大氣溫度。測量時,為了防止太陽輻射對觀測值的影響,測溫儀器必須放在百葉箱或防輻射罩內,並且還要滿足測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3、氣象台站用來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的主要儀器是裝有水銀或酒精的玻璃管溫度表。因為溫度表本身吸收太陽熱量的能力比空氣大,在太陽光直接曝曬下指示的讀數往往高於它周圍空氣的實際溫度,所以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時,通常都把溫度表放在離地約1.5m處四面通風的百葉箱里。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10. 液氮罐內溫度的分布如何測量

如何測量液氮罐內溫度的分布

摘要:對裝有少量液氮的液氮罐內的溫度分布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溫度分布模型。研究表明,在10L容積的液氮罐內注入少量液氮時,罐內溫度可保持低於-130℃持續約25天,適用於多種場合的超低溫保存。通過調節距離液氮面的高度,可選擇保存樣品的溫度范圍並控制樣品的升降溫速度。理論計算的溫度分布與測量的結果符合較好,證實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為測量液氮罐內溫度的分布,驗證所建立模型的正確性,選擇常用的10 L 的液氮罐( 內徑0. 115 m) ,往罐內注入約4—5 L 液氮,靜態放置2
天,待液氮罐系統徹底穩定後,實測液氮罐內上部空間( 約0. 12 m高) 中的溫度分布。鑒於所需測量的溫度較低,范圍廣,測量溫度的溫度計選用數字式鉑電阻溫度計(
昆明特普瑞儀表有限公司生產) ,它根據鉑絲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的規律來測量溫度,最低可測- 200℃,該溫度計的標稱誤差為± 0. 5 ℃。

由於鉑電阻溫度計在超低溫段的響應時間較長,而液氮的揮發又快,如測量時間過長,熱交換將導致液氮罐內的液氮減少,罐內低溫氮氣所佔的空間及相應的溫度分布也會隨之而改變。

為此,特殊設計了測量裝置、液氮罐蓋板和控制架。在蓋板上方設計了一個角度盤,方便測量不同徑向的空間溫度;
還在蓋板下方添加一個泡沫塞,減少測量時罐內空間與外界的熱交換,泡沫塞的中心開一個小孔,方便鉑電阻溫度計導線的通過。控制架的設計則包含支架、讀數直尺和探頭固定3
個部分,其中,固定溫度計探頭的鋼絲伸入液氮罐的一端特別設計有一定的彎角,方便將探頭伸入液氮罐以精確測量不同半徑點上的溫度。

在每次測量前,用水平儀進行水平校準,從而保持液氮罐系統的平正,做到溫度測量點在同一平面內,且操作簡便,讀數快捷,確保測量的准確性和重復性。

閱讀全文

與氮氣測量溫度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登山杖使用方法圖 瀏覽:729
皮膚發黑快速恢復方法 瀏覽:237
用什麼方法解題最好 瀏覽:965
登錄微信的第二種方法該如何操作 瀏覽:998
解方程方法與步驟四年級 瀏覽:764
觸寶撥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6
買手套掌圍測量方法 瀏覽:810
接發球的技巧和訓練方法 瀏覽:149
感冒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639
什麼方法祛斑效果又快又好 瀏覽:655
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 瀏覽:541
有什麼治痔瘡的土方法 瀏覽:14
汽車暖風水箱堵塞的解決方法 瀏覽:262
小型潛水泵的安裝方法 瀏覽:411
使用肥皂洗衣服的正確方法技巧 瀏覽:288
解決渾身沒勁的特效方法 瀏覽:96
治耳鳴的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101
高敏感方法測定肌鈣蛋白有哪些 瀏覽:994
蠶殼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25
柳楷訓練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