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学习烹饪为什么要学会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 自己买本素描书,书店很多 ,按照上面的基本步骤学习
2 不要完全相信书上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3 写生和临摹同时画
4 用笔和拿笔的动作其实没有固定要求,如果是大学里面的老师,就会说随便怎么都可以,只要你自己顺手
5 关于拿笔姿势,我最反感的就是有些所谓的“专家”,一上来就告诉你,“不能用写字的姿势”,要怎么怎么,通常教材上的那个姿势我一般只有打形的时候才用几分钟,其他时间都是随便拿的,尤其是画细节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是在“写字”。
6 还有工具很重要,你千万不要按照有些人说的,开始就用2B的,这是一个误区,我就吃过大亏。
你能买到多大号的铅笔,就用多大的,比如常见的 中华牌的,就就从6B开始用,现在和你说多了没用,但是你学深了就知道为什么了,还有中华牌有一种专门的素描铅笔,8B ,比较好的文具商店,或者大商场、大超市的文具区都有的,也不贵。
7 先学习结构分析和光影分析,这才是基础,画直线当然是第一部,但是
以后怎么画呢?
你最好能买到“结构素描”类型的书,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顺便解决透视的问题。
8 不要相信各种教条,画素描根本就不是全部用“平行、均匀、斜向交叉的、首尾淡化的、不带连钩的,平行线”画出来的,这是一种很恶心的教学。
素描本质就是,用单色的材料,来表现或者再现做画者眼中的物体和场景,只要用结构、明暗、体积、光影来表达就是了,笔触、线条什么的纯粹是扯淡。
如果需要把一个暗面涂黑,你为什么要用铅笔慢慢填呢?可以直接用手蘸着削铅笔的铅笔灰在纸上抹,然后用卫生子使劲擦匀,这样速度快,而且暗部有透气感。
画素描的关键就是表现一种“关系”。首先要学习观察物体的比例,然后是怎么在纸上表达这种比例的关系,大小、高低、长短、倾斜等等。做到这些以后是明暗、深度、肌理、质感的关系。
千万注意,素描不一定是完全求“真”,画得像,固然是一个目标,但是既然有照相机,我们学素描干什么呢??绘画的魅力就在于做画者的主观感受怎样表达出来,然后给观众造成什么样的映像。素描的魅力在于做画者的主观“取舍”和“权重”,抓住一种空间感受。
就说这么多吧,够你学一阵子了。
㈡ 食品雕刻的学习食雕
雕刻技术大多是厨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摸索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学好这门技艺,一方面要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掌握表达形象的能力,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使之精益求精,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艺,在工作中发挥其二.食品雕刻的原料及储存。 食品雕刻方法:所谓的零雕组装,就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原料雕刻成整部件和零部件,然后集中组装拼接成完整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零雕整拼(或组合雕)。?
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为的是解决某些雕刻原料在体积、大小、长短等方面的不足和颜色上的单调,以使作品显得更加完整大气,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加了食品雕刻构图造型的艺术想象空间,为创作雕刻大件作品奠定了基础。零雕组装,工艺复杂,对各个部位的零雕部件与整雕部件比例要适当,即大小、长短、高矮要比例协调。组装时,还要按所构思物象的特定位置准确组装,使作品更加完美统一,从而突出作品的艺术效果。? 零雕组装采用了食品雕刻中多种技巧进行创作,其主要是先雕刻主体形象,再采用添加的手段,弥补主体雕刻原料形状、长短、颜色上的不足部分,也就是主体部分加陪衬部分与点缀部分的整体组合拼装。它采用了切、削、掏、挖、旋、刻、镂、凿、对接等多种技法与技巧,来完成主体和陪衬的组合。?
1.零雕组装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拼装技法。?
①在整体形象上添加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在主体形象上通过添加翅膀、尾羽等手段来完成组装的作品,如“凤戏牡丹”,首先整雕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单独取料雕刻出一对展开的双翅,然后单独雕刻一朵牡丹花点缀以花草,最后通过对接、安插技巧进行组装完成。 ②.单雕与整雕相互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通过各自独立的零雕小组合后,再配以整个作品的大组合装配而组合成完整的意境形象。如创作雕刻“百鸟朝凤”作品,此作品形态各异、复杂多样、组合性强,又要求协调统一于“朝凤”的主题之中,即要求用整雕加组装的技法,又要用零雕小组装再配合整个主题意境大组合装配的要求。先组装雕刻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分别取料小组装雕刻出鸳鸯、仙鹤、白鹭、锦鸡、相思鸟、鹦鹉、杜鹃、天鹅、黄鹂、孔雀等众多禽鸟形体,再雕刻出所需陪衬点缀物,将主体形象摆放在中心位置,然后摆放形态各异的禽鸟再配以陪衬物和点缀花草,从而突出主题作品“朝凤”的意境来。?
③.纯整雕形体的组合技巧手法:其特点是各自独立,又自成整体的组合装配,例如象“群象嬉戏”、“群鹿奔逐”、“金鱼戏水”等作品都采用单独零雕(独立整雕),将各种不同形态的大象、大鹿、小鹿、金鱼分别独立雕刻出各自独立的整体形象,然后根据主题意进行组合搭配,再配以花木、水草陪衬点缀,力求使整个作品题意相称、形象生动、自然有趣,给人以意趣昂然的生机活力。? 零雕组拼可采用对接、安插、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进行组拼整装,如:对接,可用于大型的龙头、龙尾及龙爪,采用竹筷、牙签等进行对接相连,使整个龙身造型完整大气;安插:主要用于大型的禽鸟羽翅、丹冠、腿爪的安装;粘连:可用502瞬间粘合剂或能直接粘住原料的胶水,使零雕部件粘接在特定的位置上进行组装的技巧;镶嵌主要通过零雕部件在整雕部件的夹缝接口处,采用木楔子的原理直接插入夹缝中的组装技巧,此技法主要运用于各种禽鸟的羽翅、腿爪的组装。摆放是最常用的技巧,主要根据主题构思意图进行艺术性的放置安排所雕各部件,力求达到主题完整协调统一、合乎题意,使组合形体比例协调自然。?
综上所述,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讲究构图造型艺术的完整统一,要求造型构图协调、自然、和谐,组装时要注意零部件与整部件,主体与陪衬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构思主题进行安插、对接、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必须按照事物形态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合理的组装和安排。雕刻时先雕主体部件后雕次要陪衬部件,组装时也按先主体后陪衬进行组装。零雕组装也就是在整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装饰,但添加部分不能强加,更不能生硬,而且要符合造型自然美的规律,达到合情合理让人可信。添加装饰就是要根据被表现的物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形象的主要特征有意识的组合拼装在一起,力求达到一种新的形象和意境。总之要学会和掌握零雕组装的雕刻技法与技巧,平时除了要加强食雕造型的技法与技巧的实践操作外,还要加强个人艺术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增强对造型艺术美的规律和法则的掌握,在雕刻创作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熟练自如的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来。基础学习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又“在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食品雕刻是烹饪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在运用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食雕教学模式是“以师带徒”式:即老师会雕几个品种,就教学生几个品种。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与科学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食雕课。本文遵循“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培养劳动者,社会经济要求职教高质量、高效益培养“货真价实的、适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本位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强调的是“四基”教学,即“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在该理论指导基础上,通过近十年的食雕教学体会对食雕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了相应的整理与调整。 烹饪职业教育从发展到成熟近二十年的时间。重视食雕这门课可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初烹饪师资严重缺乏,这门课只是聘请一些社会上的在职厨师进行食雕教学。而且内容单一(以月季花、凤凰为主),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示范式),课时安排时间少(每周二课时,学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雕刻是很难学的一门课,时间一长便放弃了对雕刻的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雕作品逐渐被人们接受与青睐。因此我编排食雕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的宗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一些基础的食雕作品,让那些在食雕技术上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能在“质”和“量”上进一步升华。根据以上所述将食品雕刻课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刀法板块,基础花卉雕刻板块,鸟类雕刻板块,动物、人物雕刻板块,瓜盅、镂空雕刻板块和创新变通板块等六个板块。每个板块既是独立的个体,但彼此又有紧密联系。梯度渐进,逐渐引向深入。
1、基本刀法板块
食雕技术中的基本刀法如:旋、刻、挖、戳、镂、削、切等。用原料进行训练时,可以先从握刀姿势、原料的打片(厚薄一致,越薄越好)、削皮、各种胚形的削制、大刀花雕刻、玲珑球雕刻进行练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训练时的原料可以将萝卜、薯仔、南瓜等交替使用),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雕刻打下结实的基础。
2、基础花卉雕刻板块
(1)直刀法系列。即用雕刻工具中的主刀一直头尖刀直接雕刻而成的花卉。如月季花、大丽花、蔷薇花、荷花、牡丹花等。以教授月季花为主。要求学生通过月季花的学习后能变化到其它花卉的雕刻。
(2)戳刀法系列。用食雕工具中不同形状的戳刀(“U”形或“V”形戳刀)进行花卉的雕刻。如:西番莲、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花卉的雕刻外,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戳刀的作用。与其配套训练的可以是乌的翅膀、鱼的鳞片、龙的外表。
3、鸟类雕刻板块
着重讲授和练习各种鸟类雕刻。鸟类可以以凤凰为代表进行授课训练,在此基础上掺入仙鹤、喜鹊、寿带鸟、天鹅等雕刻手法相同的品种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鸟类在不同大小的胚形上的比例分配。如头与脖子的比例:脖子与胸的距离尺度;身体与脚的位置摆放等等。逐步实现作品逼真动人、有灵气,且要有自己的构思。
4、动物、人物雕刻板块
重点讲练典型品种和复杂雕刻手法。在教学中可以用龙和寿星为范例进行教学,从而延伸到十二生肖、渔翁、仙女、牧童等作品的雕刻。要求学生从模仿成雏形到临摹、最后会设计与组合。
5、瓜盅、镂空雕刻板块
两者可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先练瓜盅(即平面雕),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将图案复印到瓜盅上:用笔画到瓜皮上:或者直接用刻线刀进行雕刻),合理、科学地分配整个原料的表皮,而且作品需要一定的主题,最后进行刻划,将主题凸出来。在平面雕的基础上进行镂空技法的训练,可以用“群鹤飞翔”、“果篮”、“龙凤呈祥”等主题,旨在让学生的雕刻技术达到更高境界。
6、创新变通板块
重点是通过对新事物的吸收消化进行雕刻技术灵活和变通的运用,最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掌握新的雕刻方式,如:黄油雕、冰雕等。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从不会拿雕刻刀,不知雕刻刀的用途,到能雕出完整、逼真的花卉,或各种整雕作品。这其中自有一番成功的乐趣。
1、强调基础,促进迁移
关键是把握好基本刀法与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节课开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恰当的位置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让他们感到学雕刻不难,而且有趣,建立信心。以后再确定逐步升级,鼓励大多数学生达标,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是必然的。如果对初学者直接进行整雕教学,此时学生如何握刀、如何使用工具、原料性能等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从基本功(握刀 运刀 打片 削皮 制胚)开始练习,逐渐向各种花卉雕刻发展,逐步平稳过渡到鸟类、动物、人物等等的雕刻。如:凤凰的教学大致可分以下步骤:学会头的雕刻,其中包括各种摆头造型;接下来将头、身子结合起来雕刻;然后是头、身子、翅膀的雕刻,接下来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的雕刻;最后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 假山 饰物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训练中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工艺流程规律的认识和基本技法的熟练。掌握了~定的基本功,在某些方面可以熟练运用。
2、“多”、“快”相结合
食品雕刻是配合各种菜肴和宴席用来进行点缀和烘托气氛的,因此,在食品雕刻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食品雕刻教学的“多、快”是十分重要的。
“多”,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多请教、多交流、多动手、多使用、多参赛、多总结。多观察、多积累:食品雕刻作品是世间万物的再现,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实物标本、美术图案及各类文字等,都是雕刻的好素材,平时要求学生多积累,就能使学生在设计食品雕刻作品时显得得心应手。多思考、多学习:作品的主题、构思、意境、造型等全靠多思考、多学习。思考的过程就是产生灵感的时机。多学习是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的源泉。食雕美,先在于
人美,人美在学识。多参赛、多总结:只有多参赛、多总结才能加深理解,分析归纳提炼,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才能不断的进步。
“快”,即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选题快、构思快、选材快、定形快、组装快。食品雕刻虽然称不上瞬间艺术,但它在使用时间和原料保质上都有一定的短暂性和局限性,因此,在雕刻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有速度上的要求,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满意的雕刻作品。选题快、构思快是指雕刻操作和创新的心中计划,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求作者进入角色。定型快是指在选题、构思、选料后,操作下刀要稳、要准、要快。既要快,又要保证质量和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展”与“艺”相结合
从单纯以雕刻作品衡量技术掌握为唯一标准的“结果型”教学转化为以技能的各个环节、原理、过程掌握为标准的“过程型”教学,“展”、“艺”是必备的两个组成部分。
“展”,即雕刻技法的展示、技术环节展示及工艺流程展示。“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十分重视作品展示,因此,将雕刻技法各个环节和工艺流程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展示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雕刻,更重要的获得了对原理进行深层次分析认识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在月季花雕刻工艺流程展示中,通过对“制胚” “定花瓣” “刻花叶” “修废料” “雕花苞”等五个技术环节的展示和分析,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每片花瓣的定位、修改废料的关键、修成花苞的胚形、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各操作环节对成品质量的影响等。如果选派几位技术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示范,对其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和失败的现象作全面剖析,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月季花”的雕刻,而是掌握了以月季花为代表的直刀法雕刻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和培养了分析的习惯。
“艺”,即食雕教学的艺术设计、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食雕作品的构思、布局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十分重要。
例如,在完成花卉阶段的教学任务时,可在课堂中进行插花考试。要求学生用真假结合的手法(真,即真的花篮、花泥、绿草;假,即所有花卉均由学生雕刻,并进行花卉染色和布局),将花卉雕刻以插花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会了鸟类或动物的雕刻后,结合前面所学的技术进行零雕整装的学习。如:凤凰配牡丹,称“凤戏牡丹”;龙配凤,称“龙凤呈祥”等等。充分体现食雕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大量收集阅读各种图案、专业书籍等等,从而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升华,而学生亦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提高了审美情趣。
㈢ 热菜造型有哪五种点缀形式呢
热菜造型有垫底、围边、点角、掐花、盖帽这五种点缀形式。
最后一种就是几何图案了,这种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利用菜肴以及一些辅原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进行构图烹饪。在装盘的过程当中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必须要按照相应的顺序和方向进行规律的排列组合。
㈣ 从季节的因素考虑,什么图案适合季冷拼的构图
工艺冷拼应该在创造之前就被构想出来。在感悟和生活需要的启发下,在产生了清晰的思想之后,就要进行作文。构图是基于布局的思想,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器皿的要求,对设计中的形象进行适当的推荐,使其更合理地表现主题,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冷拼的生产工艺不能随意摆放在器皿中。一般来说,第一步是在板的外侧画一个草图,结合原材料,经过反复考虑,选出最佳方案。所以成分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白石的果蔬小品写意写实。现实主义意味着设计和生产需要大、多、细、复杂;写意画在设计制作上小、少、简、快。也就是说,主体在构成中要占很大的比重,生产量要多,生产要充分、分层,生产要慎重,生产难度大、复杂。但在成分中所占比例小,生产时间少而薄,生产简单、快速、困难。可以说,主体是一个生命的盘片,而辅助主体是生命的延伸。在具体构图中,除了以上规则外,还要注意重量、意境等元素。作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寒潮的艺术水平。构图是烹饪美学的一种形式,是一门规律性和艺术性的科学。
㈤ 阐述冷盘造型美的几种分类法则
结合实例论述设计美的几大规律。
设计之美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设计之美的第二要义是“合理”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设计之美的第三要义是“人性”
归根揭底,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这三条规律,使得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他们注定的命运,就是带着镣铐而舞蹈。
㈥ 烹饪美术到底怎么教是否教他们画菜肴
烹饪美术是根据现代餐饮烹饪专业就业对艺术所需,针对现今烹饪专业学生美术水平和专业实际情况,把“学”与“用”结合起来,通过与常用烹饪工艺造型需要结合造型训练,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审美能力,为烹饪工艺造型制作打下基础。
主要课程有:烹饪美术概述、烹饪美术的基本知识、图案纹样及写生变化、图案的构图拼摆及宴席菜肴的设计、食品雕刻造型艺术等
㈦ 如何在烹饪图案构图中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
想要在烹饪图案中更好的灵活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必须要对这个法则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理解,然后结合图案的设计特点才会更好。
㈧ 什么是烹饪工艺美术
通过烹饪产生活动,对烹饪原料进行审 美加工,制成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种实用美术,是烹饪原料 加上美的结合体。
以烹饪构图首尾相接的龙凤纹样来说,其形态上有虚实,轻重的对比,色彩上也在向于统一的色调中追求局部色彩的差异性。再如回行纹样,则是在凹凸形式上体现了对比的形式美法则,而连绵延展的组成态势则是体现统一法则的最好诠释。
(8)烹饪图案构图的要求和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洗菜时间不能过长,尤其不能将蔬菜长期浸泡在水中,因为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是属于水溶性的,因此还要做到先洗后切。
对于蔬菜的吃法,要做到能带皮吃的最好不去皮,如南瓜、黄瓜、洋芋、萝卜之类,因为有些蔬菜的皮中含更多的维生素和叶酸。
㈨ 烹饪图案的构图方式有哪些
从立体方面来看着手上部依次到底部,因为实体菜品都是把最好的部分呈现在高部。
㈩ 中国菜系中有哪些雕花
食品雕刻的历史国在食品上加以雕刻,历史悠久,大约在春秋时已有。《管子》一书中曾提到“雕卵”,即在蛋上进行雕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其技后世沿之,直至今天。至隋唐时,又在酥酪、鸡蛋、脂油上进行雕镂,装饰在饭的上面。宋代,席上雕刻食品成为风尚,所雕的为果品、姜、笋制成的蜜饯,造型为千姿百态的鸟兽虫鱼与亭台楼阁。虽然反映了贵族官僚生活豪奢,但也表现了当时厨师手艺的精妙。至清代乾、嘉年间,扬州席上,厨师雕有“西瓜灯”,专供欣赏,不供食用;北京中秋赏月时,往往雕西瓜为莲瓣;此外更有雕为冬瓜盅、西瓜盅者,瓜灯首推淮扬,冬瓜盅以广东为着名,瓜皮上雕有花纹,瓤内装有美味,赏瓜食馔,独具风味。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厨师高超的技艺与巧思,与工艺美术中的玉雕、石雕一样,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至今被外国朋友赞誉为“中国厨师的绝技”和“东方饮食艺术的明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寒食......镂鸡子。”隋杜公瞻注:“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镂,递相饷遗,或置盘俎。《管子》曰:‘雕卵熟斩之。’斩,刻、削。唐韦巨源《食谱》:”玉露团“原注:”“雕酥”。又“御黄王母饭”原注:“遍镂卵脂盖饭面,装杂味。”宋林洪《山家清供.香圆杯》:“谢益斋不嗜酒......一日,书余琴罢,命左右剖香圆作二杯,刻以花,温上所赐酒以劝客,清芬霭然,使人觉金尊玉斝皆埃溘之矣。”香圆,也作香橼。宋孟元老《江京梦华录.七夕》:“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取西瓜,皮镂刻人物、花卉、虫、鱼之戏,谓之西瓜灯。”陶文台《江苏名馔古今谈》:“清代扬州有西瓜灯,在西瓜皮外镂刻若干花纹,作为筵席点缀,其瓤是掏去不食的。到了近代,扬州瓜刻瓜雕技艺有了发展,席上出现了瓜皮雕花、瓜内瓤馅的新品种(凡香瓜、冬瓜、西瓜均有之),作为一种特殊风味,进入名馔佳肴行列。西瓜皮外刻花,瓤内加什锦,又名玉果园,是在‘西瓜灯’的基础上创新的品种。”按:什锦,以糖水枇杷、梨、樱桃、菠萝、青梅、龙眼、莲子、橘子、青豆拌西瓜瓤丁组成。
[编辑本段]食品雕刻的常用原料
品雕刻的常用原料有两大类,一类是质地细密、坚实脆嫩、色泽纯正的根、茎、叶、瓜、果等蔬菜;另一类是既能食用,又能供观赏的熟食食品,如蛋类制品。但最为常用的还是前一类。
现将常用的蔬菜品种的特性及用途介绍如下:
1、青萝卜:体形较大、质地脆嫩,适合刻制各种花卉,尽禽走兽 ,风景建筑等 ,是比较理想的雕刻原料。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
2、胡萝卜、水萝卜、莴笋:这三种蔬菜体形较小 ,颜色各异,适合刻制各种小型的花、鸟、鱼、虫等。
3、红菜头:又称血疙瘩,由于色泽鲜红、体形近似圆形,因此适合雕刻各种花卉。
4、马铃薯、红薯:质地细腻、可以刻制花卉和人物。
5、白菜、圆葱:这两个品种的蔬菜用途较为狭窄,只能刻一些特定的花卉,如菊花、荷花等。
6、冬瓜、西瓜、南瓜、茭瓜、玉瓜、黄瓜:因为这些瓜其内部是带瓤的,可利用其外表的颜色、形态、刻制各种浮雕图案。如去其内瓤,还可作为盛器使用,如瓜盅和镂空刻制瓜灯,黄瓜等小型原料可以用来雕刻昆虫,可可以加工后起来装饰、点缀的作用。
7、红辣椒、青椒、香菜、芹菜、茄子、红樱桃,葱白、赤小豆:这些品种主要用来作雕刻作品的装饰。
2).选用食品雕刻原料的原则
在选择食品雕刻仪器的原料时,注意以下几条原则就可以了。
1、要根据雕刻作品的主题来进行选择,切不可无的放矢。
2、要根据季节来选择原料,因蔬菜原料的季节性很强。
3、选择的原料尤其是坚实部分必须是无缝瑕,纤维整齐、细密、份量重、颜色纯正。因为食品雕刻的作品,只有表面光洁,具有质感,才能使人们感受它的美。
3).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半成品的保管。
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由于受到自身质地和万分的限制,保管不当极易变质,既浪费原料又浪费时间,实为憾事,为了尽量延长其贮存和使用时间,现介绍几种贮藏方法。
1、原料的保存:瓜果类原料多产于气候炎热的夏秋两季,因此,宜将原料存放在空气湿润的阴凉处,这样可保持水分不至于蒸发。萝卜等产于秋季,用于冬天 ,宜存放在地窑中,上面覆盖一层0.3米多厚的砂土,以保持其水分,防止冰冻,可存放至春天。
2、半成品的保存:它的保存方法是把雕刻的半成品用湿布或塑料布包好,以防止水分蒸发,变色。尤其注意的是雕刻的半成品千万不要放入水中,因为此时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吸收过量水分而变脆,不宜下次雕刻。
3、成品的保存: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雕刻好的作品放入清凉的水中浸泡,或放少许白矾,以保持水的清洁,如发现水质变浑或有气泡需及时换水;另一种方法是低温保存方法,即将雕刻好的作品放入水中,移入冰箱或温库,以不结冰为好,使之长时间不褪色,质地不变,延长使用时间。
[编辑本段]食品雕刻的类型及特点
食品雕刻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品种也多种多样,采用•的雕刻形式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种。
一.整雕
整雕又叫立体雕刻,就是把雕刻原料刻制成立体的艺术形象,在雕刻技法上难度较大,要求也较高,其具有真实感和使用性强等特点。
二。浮雕
浮雕,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料的表面上,表现出画面的雕刻方法。又有阴纹浮雕和阳纹浮雕之分。阴纹浮雕是用“V”形刀,在原料表面插出“V”形的线条图案,此法在操作时较为方便;阳纹浮雕是将画面之外的多余部分刻掉,留有“凸”形,高于表面的图案。这种方法比较费力,但效果很好。另外,阳纹浮雕还可根据画面的设计要求,逐层推进,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此法适合于刻制亭台楼阁、人物、风景等。具有半立体、半浮雕的特点,其难度和要求较大。
3.镂空
镂空,一般是在浮雕(形成)的基础上,将画面之外的多余部分刻透,以便更生动的表现出画面的图案。如,“西瓜灯”等。
4.模扣
模扣,在这里是指用不锈钢片或铜片弯制成的各种动物、植物等的外部轮廓的食品模型。使用时,可将雕刻原料切成厚片,用模型刀在原料上用力向下按压成型,再将原料一片片切开,或配菜,或点缀于盘边,若是熟制品,如:蛋糕、火腿等等可直接入菜,以供食用。
食品雕刻新手最好的练习用具是主刀,U型刀,插刀和白萝卜,水果拼盘时要注意填满盘子.镶边时镶嵌部分要小于整个盘子的 3分之1.
如果学好食品雕刻?
雕刻技术大多是厨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摸索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学好这门技艺,一方面要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掌握表达形象的能力,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使之精益求精,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艺,在工作中发挥其二.食品雕刻的原料及储存。
食品雕刻方法 --- 之 --- 零雕组装
食品雕刻方法:所谓的零雕组装,就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原料雕刻成整部件和零部件,然后集中组装拼接成完整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零雕整拼(或组合雕)。
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为的是解决某些雕刻原料在体积、大小、长短等方面的不足和颜色上的单调,以使作品显得更加完整大气,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加了食品雕刻构图造型的艺术想象空间,为创作雕刻大件作品奠定了基础。零雕组装,工艺复杂,对各个部位的零雕部件与整雕部件比例要适当,即大小、长短、高矮要比例协调。组装时,还要按所构思物象的特定位置准确组装,使作品更加完美统一,从而突出作品的艺术效果。
一.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操作步骤及要领
零雕组装的步骤是:先雕刻主体部件,再雕刻次要陪衬部件(份),然后雕刻出装饰点缀部分,最后围绕主题构思形象进行组装,既先装主体部分后装陪衬次要部分。其操作要领是:必须注意雕刻构思整体形象及各组部件在颜色和质地上的选择搭配及组合,同时还应注意各个组件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如以“群鹤祝寿”作品为例,首先选用一弯形牛腿老南瓜作为主体部件的构思雕刻形体,将各种姿态的仙鹤的头、颈、身及长腿合理地布局在南瓜上,并逐一用雕刻刀雕刻出各仙鹤的身躯轮廓,再按各不相同姿态的仙鹤形象分别再单独雕刻出仙鹤的双翅,然后用牙签分别插入在不同姿态的仙鹤身上,用相思豆点缀双眼,用半圆片红车厘子点缀仙鹤的丹冠,最后雕刻出仙桃安插在适当的位置,点缀上松针(法兰香菜)。此作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自然,由整雕刻组装件拼组而成,其构思实属零雕组装的典范。又如“凤凰展翅”、“雄鹰展翅”等作品,要求突出它们展翅时的姿态,但选料上就受到原料大小、高低、长短的局限,所以必须采用整体雕形体加零雕部件的组合拼装技巧进行创作。如先整体雕刻出“凤凰”、“雄鹰”的头、颈、身、尾及腿爪,再分别单独取料雕刻出展翅飞翔的翅膀通过对接、安插、镶嵌等技巧进行组装在整体部件身上。常见的雕刻作品有“花瓶”、“迎宾花篮”、“水果提篮”、“梅花鹦鹉”、“天鹅”、“白鹭高飞”等,在创作时,大多需要采用零雕整拼的技法进行组合。
二.零雕组装的技法与技巧
零雕组装采用了食品雕刻中多种技巧进行创作,其主要是先雕刻主体形象,再采用添加的手段,弥补主体雕刻原料形状、长短、颜色上的不足部分,也就是主体部分加陪衬部分与点缀部分的整体组合拼装。它采用了切、削、掏、挖、旋、刻、镂、凿、对接等多种技法与技巧,来完成主体和陪衬的组合。
1.零雕组装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拼装技法。
①在整体形象上添加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在主体形象上通过添加翅膀、尾羽等手段来完成组装的作品,如“凤戏牡丹”,首先整雕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单独取料雕刻出一对展开的双翅,然后单独雕刻一朵牡丹花点缀以花草,最后通过对接、安插技巧进行组装完成。 ②.单雕与整雕相互组装的技巧手法:主要是通过各自独立的零雕小组合后,再配以整个作品的大组合装配而组合成完整的意境形象。如创作雕刻“百鸟朝凤”作品,此作品形态各异、复杂多样、组合性强,又要求协调统一于“朝凤”的主题之中,即要求用整雕加组装的技法,又要用零雕小组装再配合整个主题意境大组合装配的要求。先组装雕刻出“凤凰”的主体形象,再分别取料小组装雕刻出鸳鸯、仙鹤、白鹭、锦鸡、相思鸟、鹦鹉、杜鹃、天鹅、黄鹂、孔雀等众多禽鸟形体,再雕刻出所需陪衬点缀物,将主体形象摆放在中心位置,然后摆放形态各异的禽鸟再配以陪衬物和点缀花草,从而突出主题作品“朝凤”的意境来。
③.纯整雕形体的组合技巧手法:其特点是各自独立,又自成整体的组合装配,例如象“群象嬉戏”、“群鹿奔逐”、“金鱼戏水”等作品都采用单独零雕(独立整雕),将各种不同形态的大象、大鹿、小鹿、金鱼分别独立雕刻出各自独立的整体形象,然后根据主题意进行组合搭配,再配以花木、水草陪衬点缀,力求使整个作品题意相称、形象生动、自然有趣,给人以意趣昂然的生机活力。
2.零雕组拼整装的技巧。
零雕组拼可采用对接、安插、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进行组拼整装,如:对接,可用于大型的龙头、龙尾及龙爪,采用竹筷、牙签等进行对接相连,使整个龙身造型完整大气;安插:主要用于大型的禽鸟羽翅、丹冠、腿爪的安装;粘连:可用502瞬间粘合剂或能直接粘住原料的胶水,使零雕部件粘接在特定的位置上进行组装的技巧;镶嵌主要通过零雕部件在整雕部件的夹缝接口处,采用木楔子的原理直接插入夹缝中的组装技巧,此技法主要运用于各种禽鸟的羽翅、腿爪的组装。摆放是最常用的技巧,主要根据主题构思意图进行艺术性的放置安排所雕各部件,力求达到主题完整协调统一、合乎题意,使组合形体比例协调自然。
综上所述,食品雕刻的零雕组装,讲究构图造型艺术的完整统一,要求造型构图协调、自然、和谐,组装时要注意零部件与整部件,主体与陪衬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构思主题进行安插、对接、粘连、镶嵌、摆放等技巧,必须按照事物形态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合理的组装和安排。雕刻时先雕主体部件后雕次要陪衬部件,组装时也按先主体后陪衬进行组装。零雕组装也就是在整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装饰,但添加部分不能强加,更不能生硬,而且要符合造型自然美的规律,达到合情合理让人可信。添加装饰就是要根据被表现的物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形象的主要特征有意识的组合拼装在一起,力求达到一种新的形象和意境。总之要学会和掌握零雕组装的雕刻技法与技巧,平时除了要加强食雕造型的技法与技巧的实践操作外,还要加强个人艺术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增强对造型艺术美的规律和法则的掌握,在雕刻创作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熟练自如的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来。
教学的永恒主题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又“在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食品雕刻是烹饪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在运用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食雕教学模式是“以师带徒”式:即老师会雕几个品种,就教学生几个品种。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与科学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食雕课。本文遵循“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培养劳动者,社会经济要求职教高质量、高效益培养“货真价实的、适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本位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强调的是“四基”教学,即“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在该理论指导基础上,通过近十年的食雕教学体会对食雕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了相应的整理与调整。
一.循序渐进稳步向前
烹饪职业教育从发展到成熟近二十年的时间。重视食雕这门课可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初烹饪师资严重缺乏,这门课只是聘请一些社会上的在职厨师进行食雕教学。而且内容单一(以月季花、凤凰为主),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示范式),课时安排时间少(每周二课时,学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雕刻是很难学的一门课,时间一长便放弃了对雕刻的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雕作品逐渐被人们接受与青睐。因此我编排食雕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的宗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一些基础的食雕作品,让那些在食雕技术上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能在“质”和“量”上进一步升华。根据以上所述将食品雕刻课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刀法板块,基础花卉雕刻板块,鸟类雕刻板块,动物、人物雕刻板块,瓜盅、镂空雕刻板块和创新变通板块等六个板块。每个板块既是独立的个体,但彼此又有紧密联系。梯度渐进,逐渐引向深入。
1、基本刀法板块
食雕技术中的基本刀法如:旋、刻、挖、戳、镂、削、切等。用原料进行训练时,可以先从握刀姿势、原料的打片(厚薄一致,越薄越好)、削皮、各种胚形的削制、大刀花雕刻、玲珑球雕刻进行练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训练时的原料可以将萝卜、薯仔、南瓜等交替使用),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雕刻打下结实的基础。
2、基础花卉雕刻板块
(1)直刀法系列。即用雕刻工具中的主刀一直头尖刀直接雕刻而成的花卉。如月季花、大丽花、蔷薇花、荷花、牡丹花等。以教授月季花为主。要求学生通过月季花的学习后能变化到其它花卉的雕刻。
(2)戳刀法系列。用食雕工具中不同形状的戳刀(“U”形或“V”形戳刀)进行花卉的雕刻。如:西番莲、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花卉的雕刻外,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戳刀的作用。与其配套训练的可以是乌的翅膀、鱼的鳞片、龙的外表。
3、鸟类雕刻板块
着重讲授和练习各种鸟类雕刻。鸟类可以以凤凰为代表进行授课训练,在此基础上掺入仙鹤、喜鹊、寿带鸟、天鹅等雕刻手法相同的品种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鸟类在不同大小的胚形上的比例分配。如头与脖子的比例:脖子与胸的距离尺度;身体与脚的位置摆放等等。逐步实现作品逼真动人、有灵气,且要有自己的构思。
4、动物、人物雕刻板块
重点讲练典型品种和复杂雕刻手法。在教学中可以用龙和寿星为范例进行教学,从而延伸到十二生肖、渔翁、仙女、牧童等作品的雕刻。要求学生从模仿成雏形到临摹、最后会设计与组合。
5、瓜盅、镂空雕刻板块
两者可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先练瓜盅(即平面雕),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将图案复印到瓜盅上:用笔画到瓜皮上:或者直接用刻线刀进行雕刻),合理、科学地分配整个原料的表皮,而且作品需要一定的主题,最后进行刻划,将主题凸出来。在平面雕的基础上进行镂空技法的训练,可以用“群鹤飞翔”、“果篮”、“龙凤呈祥”等主题,旨在让学生的雕刻技术达到更高境界。
1、强调基础,促进迁移
关键是把握好基本刀法与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节课开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恰当的位置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让他们感到学雕刻不难,而且有趣,建立信心。以后再确定逐步升级,鼓励大多数学生达标,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是必然的。如果对初学者直接进行整雕教学,此时学生如何握刀、如何使用工具、原料性能等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从基本功(握刀 运刀 打片 削皮 制胚)开始练习,逐渐向各种花卉雕刻发展,逐步平稳过渡到鸟类、动物、人物等等的雕刻。如:凤凰的教学大致可分以下步骤:学会头的雕刻,其中包括各种摆头造型;接下来将头、身子结合起来雕刻;然后是头、身子、翅膀的雕刻,接下来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的雕刻;最后是头 身子 翅膀 脚 锦羽 假山 饰物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训练中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工艺流程规律的认识和基本技法的熟练。掌握了~定的基本功,在某些方面可以熟练运用。
2、“多”、“快”相结合
食品雕刻是配合各种菜肴和宴席用来进行点缀和烘托气氛的,因此,在食品雕刻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食品雕刻教学的“多、快”是十分重要的。
“多”,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多请教、多交流、多动手、多使用、多参赛、多总结。多观察、多积累:食品雕刻作品是世间万物的再现,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实物标本、美术图案及各类文字等,都是雕刻的好素材,平时要求学生多积累,就能使学生在设计食品雕刻作品时显得得心应手。多思考、多学习:作品的主题、构思、意境、造型等全靠多思考、多学习。思考的过程就是产生灵感的时机。多学习是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的源泉。食雕美,先在于
人美,人美在学识。多参赛、多总结:只有多参赛、多总结才能加深理解,分析归纳提炼,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才能不断的进步。
“快”,即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选题快、构思快、选材快、定形快、组装快。食品雕刻虽然称不上瞬间艺术,但它在使用时间和原料保质上都有一定的短暂性和局限性,因此,在雕刻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有速度上的要求,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满意的雕刻作品。选题快、构思快是指雕刻操作和创新的心中计划,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求作者进入角色。定型快是指在选题、构思、选料后,操作下刀要稳、要准、要快。既要快,又要保证质量和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展”与“艺”相结合
从单纯以雕刻作品衡量技术掌握为唯一标准的“结果型”教学转化为以技能的各个环节、原理、过程掌握为标准的“过程型”教学,“展”、“艺”是必备的两个组成部分。
“展”,即雕刻技法的展示、技术环节展示及工艺流程展示。“束沛如烹饪技能教学法”十分重视作品展示,因此,将雕刻技法各个环节和工艺流程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展示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雕刻,更重要的获得了对原理进行深层次分析认识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在月季花雕刻工艺流程展示中,通过对“制胚” “定花瓣” “刻花叶” “修废料” “雕花苞”等五个技术环节的展示和分析,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每片花瓣的定位、修改废料的关键、修成花苞的胚形、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各操作环节对成品质量的影响等。如果选派几位技术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示范,对其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和失败的现象作全面剖析,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月季花”的雕刻,而是掌握了以月季花为代表的直刀法雕刻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和培养了分析的习惯。
“艺”,即食雕教学的艺术设计、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食雕作品的构思、布局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十分重要。
例如,在完成花卉阶段的教学任务时,可在课堂中进行插花考试。要求学生用真假结合的手法(真,即真的花篮、花泥、绿草;假,即所有花卉均由学生雕刻,并进行花卉染色和布局),将花卉雕刻以插花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会了鸟类或动物的雕刻后,结合前面所学的技术进行零雕整装的学习。如:凤凰配牡丹,称“凤戏牡丹”;龙配凤,称“龙凤呈祥”等等。充分体现食雕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大量收集阅读各种图案、专业书籍等等,从而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升华,而学生亦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提高了审美情趣。
食品雕刻的运用及注意事项1.食品雕刻在菜肴中的运用
雕刻作品的使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美化宴席,烘托气氛的造型艺术,而且在与菜肴的配合上更能表现出其独到之处。它能使一个精美的菜肴锦上添花,成为一个艺术佳品,又能和一些菜肴在寓意上达到和谐统一,令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
菜肴对雕刻作品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它是根据菜肴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来决定雕刻作品的形态和使用方法。
把食品雕刻用到凉菜上,一般是将雕刻的部分部件配以凉菜的原料,组成一个完整的造型,如“孔雀开屏”,孔雀的头是雕刻的,而身上的其它部位,如羽毛等,则是用黄瓜、火腿肠、酱牛舌、拌鸡丝、鹤钨蛋、辣白菜等荤素原料搭配而成的。使雕刻作品与菜肴原料浑然一体。
食品雕刻在热菜上运用,则要从菜肴的寓意、谐音、形状等几方面来考虑。如荷花鱼肚这个热菜,配以一对鸳鸯雕刻,则成了具有喜庆吉祥寓意的“鸳鸯戏荷”;再如扒熊掌配上一座老鹰雕刻,借其谐音,则成“英(鹰)雄③旬斗志”,顿时妙趣横生;从造型上构思,一盘浇汁鱼的盘边,配上一个手持鱼竿的渔童雕刻,即成“渔童垂钓”,使整个菜肴与雕刻作品产生谐调一致的效果。
在具体摆放时,凉菜与雕刻作品可以放得近一些,热菜与雕刻作品则要远一些,如在雕刻作品的周围用鲜黄瓜片、菜花等进行围边,既增加装饰效果,又不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