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竹的栽培技术
1、盆土:栽培文竹的盆土,宜用肥沃的沙壤土,要求温暖湿润、富含腐枝、排水须好,一般可采用园土4份、腐叶土2份、堆肥土2份和沙1份的比例配制,并要做到定期换土加肥。如果如施肥过浓引起“浇根”,需要倒盆除去肥料,并用清水冲浇土坨,再换进新土养殖。
2、浇水:浇水是文竹栽培养殖的关健点,浇水过多,盆土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浇水过少,则会导致叶尖枯焦发黄。因而浇水过程中,要视天气、长势和盆土干湿情况而定,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在天热干燥时,可用水喷洒叶面的方式增湿降温,冬天则要少浇水。
3、施肥:文竹不好肥,但也不能缺肥,受盆栽的盆土限制,文竹养殖必须及时补充养分,以满足生长要求。文竹施肥过程中,要次多量少,不可施浓肥,否则引发叶黄。一般可选择每月施一次腐熟的薄液肥即可,植株长大定型后,可适当控制减少施肥。生长期每月要追施1~2次含有氨、磷的薄肥,促使枝繁叶茂,其他液肥亦可。需要注意的是,开花期施肥不要太多,在5~6月和9~10月分别追施液肥2次即可。
4、光照:文竹养殖不能拿到烈日下暴晒,炎热季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之处。同时,文竹开花期既怕风,又怕雨,要注意通风的良好,好天气时可适当置于室外接受阳光照射。冬季盆栽文竹温度应保持5℃以上,以免受冻。
5、摆放:文竹喜爱清洁和空气流通的环境,如果受烟尘、煤气、农药等有害气体的刺激,叶子便会发黄、卷缩以至枯死。所以,应将文竹摆放在干净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大理石类释放汞气体的装饰材料。
6、植株修剪:
叶状枝缺失修剪:当主枝上小叶状枝生长位置不理想或某种原因缺失时,可在主枝适当位置进行短截修剪,迫使该处的隐芽萌发。一般剪截的高度就是叶状枝萌生的高度,枝上便剌所在的位置就是叶状枝萌生的位置,而枝的粗度愈大,隐芽的萌芽率越高。
全株的更新修剪:若全株枝叶因受强烈日光灼伤或盆土过干,缺肥及某种未知原因而生长不良时,便可进行全株更新。更新修剪时,可全部将叶状枝剪除,但要注意枝上倒刺看生的部位,因为它们决定了所留枝条的分布是否均样。生长季度修剪一般高易萌生新枝,修剪后还应适当减少浇水量,绝对不可使盆土过湿,否则会导致修剪失败。 文竹姿态优美,枝干细柔,层次分明,高低有序,经过立意构图制成盆景陈设阳台或室内,更显秀丽宁静。其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先择:高20cm左右文竹一棵,选10cm余高的文竹二棵;不规则形汉白玉浅盆和其配套的几架;高10cm左右的山石若干;适量培养土和青苔。
盆景造形:把汉白玉浅盆面铺一薄层培养土,把最高的一棵文竹、弯曲的枝叶向左植盆的右端,把第二高度文竹栽植第一株文竹左侧不远适当靠盆后沿的位置上,然后把最矮一棵文竹栽植盆长1/3与2/3交界处,文竹弯曲的枝叶也要向左,以达到三棵文竹朝向的协调统一。然后调整文竹在盆中的位置,达到自然优美为止。
点石铺苔:在盆面适当靠右后的位置上摆放山石若干,并在盆面培养土上铺盖青苔,达到绿化的艺术效果。最后用清水向文竹和青苔上喷洒,使培养土湿润即可。 1、盆控法:花盆与植株的大小比例应为1:3,这样可限制根系的生长,保持株型大小不变。
2、摘去生长点:在新生芽长到2~3cm时,摘去生长点,可促进茎上再生分枝和叶片,并能控制其不长蔓,使枝叶平出,株形不断丰满。
3、利用文竹的趋光性:适时转动花盆的方向,可以修正枝叶生长形状,保持株型不变。
4、物遮法:即用硬纸片压住枝叶或遮住阳光,使枝叶在生长时,碰到物体遮挡便茎转或弯曲生长,从而达到造型的目的。
5、几种造型法的综合运用:
(1)塔式:选2--3枝高而挺拔秀丽的茎干为主峰,摘去茎上各个生长点,定株高为30--35厘米。余下的枝干和新生的茎干不要高于主峰。对新生芽,可视其茎的粗细来决定是否摘去生长点。若其茎比主峰的茎粗,应摘去,若比主峰的细,则不必摘,任其生长。与此同时,还需利用物遮法和其本身的趋光性不断调整株形。
(2)双丛式:在盆中栽植一高一低两株文竹,高者30厘米左右,低者18厘米左右,生长期间再象塔式文竹那样造型即可 。
(3)自然式:以文竹自然生长的株型为主,仍采用摘去生长点,物遮和利用其趋光性等基本方法,使枝叶舒展,给人以自然的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对文竹的整形必须与控制肥水结合进行。即在室温15--18℃时,每周浇一次透水,使盆土保持湿润(以手指可按下为宜)。不施肥或少施肥。
文竹每年应换盆一次,逐年加大,如不换大盆,可翻盆将小块根剔去一部分,更换新土,原盆栽植,平时注意茎枝更新,随时剔去衰老病残茎枝。 功效
润肺止咳,凉血通淋,利尿解毒.。主治肺结核咳嗽,急性支气管炎,阿米巴痢疾,阴虚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
1.内服:文竹25~40克,水煎加冰糖服.
2.内服:煎汤,6~30克。
抗菌作用
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杀灭蚊、蝇幼虫的作用
将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浓度,可使其中的孑孓于72-96小时后全部死亡,2-5%浓度时,经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印度产同属植物Asparagusracemosus中所含皂甙,对动物子宫有抗催产素的作用。
镇咳去痰作用
经动物试验有镇咳和去痰作用。
临床应用
1、沧疗乳房肿瘤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短期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长久疗效尚不显着,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
用法:每日取鲜天门冬2两,剥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制成片剂内服、或注射剂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2、用于扩张宫颈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用法:选择大小及弯度适当(长5~7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门冬1条,末端系一纱线,浸泡于95%酒精中,4小时后即可应用。操作时按常规消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外口,以长镊子夹住天门冬的系线端,另一端对准宫颈口徐徐插入,达子宫颈管内口。阴道内填塞纱布1块,以防天门冬脱落。约12小时即可行刮宫术。
炮制方法
1、天门冬
《注解伤寒论》:“去心。”《雷公炮炙论》:“凡使,去上皮一重,劈破去心。”陶弘景:“蒸,剥去皮,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千金要方》:“洗净,去心皮。”《本草图经》:“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暴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济生方》:“汤浸,去心。”《仁术便览》:“水润,略蒸,去心。”《本草原始》:“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候软缓缓劈取,不可浸出脂液,不知者乃以汤浸多时柔则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药品辨义》:“打扁抽去 心。”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色黑者,迅速洗净,或用明矾水洗净,晒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2、炒天门冬
《丹溪心法》:“炒。”现行,取净天门冬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
3、炙天门冬
《食疗本草》:“入蜜煮之。”现行,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投入净天门冬片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天门冬片100kg,用炼蜜12kg。
4、朱天门冬
取净天门冬片用清水微润湿,撒入朱砂细粉拌匀,晒干或晾干。每天门冬100kg,用朱砂0.15kg,以清心除烦。贮干燥容器内,炒天门冬、炙大门冬、朱天门冬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
药材性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药材归经
入肺、肾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2、《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
天门冬的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1、《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2、《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3、《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 宜久服。
4、《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
5、《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6、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
7、《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8、《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9、《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
用法宜忌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1、《本草经集注》:垣衣、地黄为之使。
2、《日华子本草》:贝母为使。
3、《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药方选录
1、治嗽:人参、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儒门事亲》三才丸)
2、治吐血咯血:天门冬一两(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
3、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去心)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素问病机保命集》天门冬丸)
4、治肺瘙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补缺肘后方》)
5、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粗滓,用银锅或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6、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7、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8、治疝气:鲜天冬五钱至一两(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云南中草药》)
9、催乳:天冬二两。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相关记载
1、《本草衍义》:天门冬,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
2、《本草蒙筌》:天、麦门冬,并入手太阴经,而能祛烦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实亦有偏胜也。麦门冬兼行手少阴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复走足少阴肾,屡屡滋肾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盖痰系津液凝成,肾司津液者也,燥盛则凝,润多则化,天门冬润剂,且复走肾经,津液纵凝,亦能化解。麦门冬虽药剂滋润则一,奈经络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胜于麦门冬,下而消痰必让于天门冬尔。先哲亦曰,痰之标在脾,痰之本在肾。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观之,则天门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标,非但与麦门冬殊,亦与半夏异也。
3、《本草汇言》: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为病,如肺热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谓除偏痹、强骨髓者,因肺热成痿,肾热髓枯,筋槁不荣而成偏痹者也。天门冬阴润寒补,使燥者润,热者清,则骨髓坚强,偏痹可利矣。然必以元虚热胜者宜之。
4、《长沙药解》: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伤寒》麻黄升麻汤用之,治厥阴伤寒,大下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泻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疗肺痈而排脓血也。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泄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其性寒滑湿濡,最败脾胃而泄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
5、《本草正义》:天门冬肥厚多脂,《本经》虽曰苦平,其实甚甘,气薄味厚,纯以柔润养液为功,《本经》主暴风,盖指液枯内动之风而言,滋润益阴,则风阳自息,此即治风先治血之义。痹亦血不养筋之病,正与风燥相因而至,故治风者亦能治痹,非以祛外来之风痹。惟湿为阴寒之邪,痹病固亦有因于湿者,然必无甘寒阴药,可治湿痹之理,盖传写者误衍之,天冬柔润,岂可以疗阴霾之湿邪痹着?《本经》又曰强骨髓,则固益液滋阴之正旨,三虫伏尸,即血枯液燥之劳瘵,甘寒清润,原以滋燥泽枯,是以治之。
6、《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7、《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8、《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9、《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赢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10、《日华子本草》
11、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蹶嗜卧,足下热痛。
12、《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13、《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14、《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文竹以盆栽观叶为主,清新淡雅,布置书房更显书卷气息。文竹枝叶纤细,挺拔秀丽,疏密青翠,姿态潇洒,是良好的切花、花束、花篮的陪衬材料。稍大的盘株可置于窗台,大型盆株加设支架,使其叶片均匀分布,可陈设在墙角处。
2. 文竹的种植方法
栽培技术
文竹可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一般多采用播种法繁殖。
(1)播种繁殖通常在温室内地栽采种母株,文竹种子12月至次年4月陆续成熟。因为文竹种子寿命短,采种后应及时播种或行沙藏。播种时去掉种皮,取出种子播于浅盆中或点播于内径7cm的花盆内。若播于浅盆中,种子以2cm的株行距点播,将种子按入土中,覆土2-3mm,浅盆上盖玻璃,并予以遮阴。温度保持20℃左右,约20-30天发芽。
(2)分株繁殖4-5年生的植株,可在早春进行分株。要细心操作,尽量少伤根。缓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新芽抽生。此法繁殖系数低,而且分株后新株株形不整,故较少采用。
当播种苗高5cm左右时,即可分栽上盆,栽入内径为7cm的盆中,也可在浅盆中分苗,株行距5cm。用土为腐叶土及沙土各半,并适当加些腐熟的厩肥,缓苗后,每周追施稀薄液肥1次。当植株长至10cm以上时,定植于10-17cm盆中,盆土以壤土4份、腐叶土5份、沙1份、腐熟厩肥1份的比例配合,并施以基肥。生长期间应常施追肥,对氮肥和钾肥需要较多。
在生长季节,文竹不耐阳光直射,光照过强,会引起叶状枝枯黄和脱落。故夏季要遮阴,而冬季则不必遮阴。文竹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在栽培过程中,应经常向周围地面喷水。
文竹多年栽培,每年春天换盆1次,去掉宿土,换入肥沃的新土。视植株生长情况,换较大的盆或仍用原盆。剪去枯枝和黄的叶状枝,保持美观的株形。控制施肥,以免徒长和抽生长蔓,破坏株形,影响观赏。
3. 文竹怎么养
文竹的养护方法:
1、注意喷水为文竹创造一个湿润的环境。喷水时不只喷枝干及盆土,最好周围地面也喷一下。喷水最好用喷雾器。
2、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因缺水干尖。但是一定要掌握在盆土表面现干时再浇,不要连续浇水过多。否则土壤过于潮湿,会引起烂根。
3、注意适当遮荫,一般以半荫为宜(俗称“花荫凉”),在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如无遮荫条件,可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趁阳光斜射、光线较弱时移出室外,其它时间放在室内。
4、要注意适当的给文竹补充养分。花友们可以用植物通用的有机液体肥,稀释500倍,每周给文竹浇根一次,然后加水稀释1000倍喷叶子,有助于文竹叶片的吸收,养分充足,常年就能保持绿油油。
4. 文竹要怎样栽培
文竹栽培宜在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沙壤土中生长。移栽时,要注意把根盘在下面,栽后即浇水,并保持湿润。立秋后可换盆。并施少量粪干作基肥。种上5~6年的文竹,到立秋后在叶尖上开出白色小花,在开花期间,要精细管理,注意防风防雨,开花时,切忌移动花盆;寒露时应搬进温室。年底陆续采收种子,搓去外皮,风干,不要受潮,文竹种子只能存放1年。文竹病虫害不多,在夏天应注意防治蚧壳虫危害。
植物生长都有一个特点,即生长点偏向光源,这在生物学上称之为“向光性”。栽培文竹时,便可利用这个特点。当文竹出新枝,大约高达10~15厘米时,可根据需要使文竹单面受光。光源在左,新枝向左弯;光源在右,新枝就向右弯。一般经过一两个星期之后,就可以达到控制形态的目的。但在这时必须注意的是,侧面受光的供给时机要合适,不要早也不要晚。因为枝条弯曲过早,影响弯曲程度不够,过晚枝条光线的敏感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也适合于其它花卉,对防止偏冠效果良好。
5. 文竹怎么栽培
1、栽植:文竹春季栽植或翻盆换土,多采用盆栽。肉质须根,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要求严格,盆栽采用腐叶土与少量细沙充分混合的培养土。文竹在栽植时要求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文竹每年需要换1次盆土,待根系长满盆时再更换大盆。文竹在换盆时需要把外围的须根剪掉,并去除一部分旧盆土,添加新肥土。
2、光照与温度:文竹若接受直射光照,除造成叶片发黄外,也会出现焦灼状。通风不良会造成文竹大量落叶,而且不能结实。因此,文竹应在室内或荫棚下陈设,但不能长期遮荫,应放在 室内明亮环境中。秋末和冬季应摆放在靠近南窗的环境中,可多见些阳光。文竹冬季应入室养护,室温要保持在10℃以上。如果温度在5℃以下,则容易出现冻害。南方养殖文竹可以室外越冬,生长适温为15-25℃,如遇到32℃的高温会停止生长。
3、施肥与浇水:文竹生长期每月要追施1-2次含有氨、磷的薄肥,促使枝繁叶茂。文竹开花期施肥不要太多,在5-6月和9-10月别追施液肥2次即可。文竹在生长期要充分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浇水时不宜过多,更不能积水,否则易烂根、落叶,降低观赏价值。浇水量应根据植株大小灵活掌握。植株枝条过长时应及时搭架绑缚,并适当整形修剪,保持植株整齐美观。
6. 文竹的栽培方法
如何养好文竹:
(一)
怎样才能养好文竹
文竹性喜温暖通风、半阴半湿环境,不耐寒,忌阳光直射,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文竹栽培的关健是浇水。浇水过多,盆土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和黄叶脱落:浇水过少,盆土太干,则又容易导致叶尖发黄、枯焦脱落。所以平时浇水要视天气、长势和盆土情况而定,正确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不能浇“半截水”,即浇水仅湿润土表,下层盆土依然干燥。
文竹在天热干燥时,要用水喷洒叶面,以增湿降温。冬季则应少浇水,室温保持在5度以上即可。
文竹怕烟尘,放置地点要通风。
(二)
文竹叶片发黄的原因:
(1)
光照过强
阳光直射,易导致叶片发黄。
(2)
浇水不当
文竹喜湿润但怕涝,应以透气透水的沙质土壤培殖。
(3)
施肥不足
文竹不喜肥,肥多易抽条,但如长期不施肥,也会造成养分不足。应每半月浇一次极稀的腐熟肥,并注意施肥后及时浇水、松。
(4)
施肥不当
如施用了生肥或施肥过浓,会使叶片发把脱落。此时应及时用水冲洗盆土稀释,或立即换土挽救。
(5)
冬管不善
冬季应置于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8-12度范围内。长期背阴,室温低于8度以下,会导致叶片变黄。
(6)烟尘污染
文竹最怕烟尘和有害气体,养护应放于空气流通处,以避免污染。还应多向叶面喷水,冲洗尘灰。
(三)怎样控制文竹生长高度
文竹叶片轻柔,枝有节似竹,姿态优雅潇洒,很受人们喜欢。但盆栽文竹应以低矮为佳。随着文竹生长年份的增加,有时会越长越高,变得张牙舞爪,失却文雅之趣。笔者利用春天文竹生长旺季,见到新芽过于粗壮,即将其剪除,再新发芽则会比较细小,每剪一次即细小一次,直至满意为止,通过如此方法可达到控制其生长高度的目的,始终保持好株形美。
(四)怎样让文竹结果
文竹一般在养了4~5年后会开花,如果管理得当就能结果。为使文竹结果,一方面要加强肥水管理,另一方面要防止落花。防范措施为:花期不要移动花盆,如要移动花盆,则要注意方向,使原先的向光面不变,若光照发生紊乱,就会导致落花。文竹一般9~10月开小白花,12月到来年2月结球形小浆果,开始为绿色,成熟后为紫黑色,当果皮变色时,要及时采收,去掉外皮,晾干后备用。
7. 文竹怎样栽种
1、栽植
盆土可用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或用壤土、腐叶土、厩肥土各1份混合配制。
每年春季应给文竹换1次盆。换盆时去除宿土,保持原有的心土,在心土周围增加新鲜肥土,并应在盆底施3-4片马蹄片作基肥。盆底需多放粗沙或瓦片,以利排水,否则容易造成枝叶泛黄和根部腐烂。还应剪去枯枝黄叶,适当整形。
2、施肥
生长旺盛期平时每个月应给文竹施1-2次稀薄的腐熟马蹄片水,或施1次以氮、钾为主的腐熟稀薄液肥。如果缺肥或是肥料施得过多过浓,都会引起文竹泛黄或枯死。入冬后应停止施肥。植株定型后应控制施肥。
3、浇水
文竹喜湿又怕涝。浇水时要十分注意掌握水量,一般以盆土保持20%湿度为宜,即以浇入盆中的水很快渗入土中而土面不积水为度。盆中积水会烂根,土壤过于干燥又会使枝叶变黄或脱落。冬季应减少浇水,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洗枝叶,以提高空气湿度。但冬季不可用冷水喷洒枝丛。
4、温度、光照
室温应保持在12-18℃,越冬温度为5-10℃。
文竹喜阴,不可放在阳光下曝晒,夏、秋季宜置于通风的半阴处,春、冬季可置于室内向阳处。
5、病虫防治
病害有灰霉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片,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室内不通风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可喷洒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除治。夏季易发生蚜虫危害,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
6、整形修剪
文竹1-3年生的枝叶姿态最美,3年以后的植株就会表现出蔓性的特征,茎软、弯曲下垂、缠绕。如不想使之长大成攀缘状,可将过长的枝蔓进行短截,促其在根部萌发新枝;如保留则可立架,让其攀附生长。平时在结合翻盆或养护中,对老枝、过密枝等要进行修剪,使植株枝条疏密有致、层次分明,保持优美的株形,提高观赏性。
7、繁殖
文竹采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均可。4-5年的大株可分株,分株一般常于春季气温回升时,结合换盆进行,用利刀割切株从,每小丛保留植株2-3条,分株后置阴凉处,喷雾保湿,培育1年,至翌年可供观赏。由于分株法所得新株常株形不整,生产中多采用播种法育苗。首先要培养结实母株,一般盆栽营养面积太小,故多开花不结实。通常将2-3年生的健壮植株移栽到温室地栽或用较大的容器栽植,施以充足的基肥,以磷、钾肥为主,并搭设支架,任蔓生枝向上攀缘,保持适当阴蔽和通风,冬季至春季即可开花结实,次春种子陆续成熟。种子宜浅播于湿沙盆内催芽,保持20℃的温度和盆土经常湿润,25-30天即可发芽。发芽后施草木灰或过磷酸钙追苗。苗高5-6厘米时移植1次,8-10厘米时即可单株定植小盆中。
小贴士:
盆栽文竹,如养护不当,常会出现枝叶发黄的现象。现将引起文竹枝叶变黄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归纳如下:
(1)光照过强。文竹喜半阴半阳,忌强太阳光直射,否则即会造成枝叶发黄,所以要给文竹遮阴。
(2)浇水不当。文竹喜湿润但怕涝,故宜选用通气渗水的沙质壤土栽培。浇水要适当,多了会烂根,少了会使叶片枯黄。天气炎热干燥时,要每天向枝叶喷清水,以增加环境湿度,补偿枝叶的水分蒸发。
(3)养分不足。盆栽文竹,若多年不换盆,会造成土壤养分不足。若平时只浇清水,不浇肥,也会造成营养不足。盆栽文竹,应每周浇1次稀薄的腐熟液肥,并及时松土和浇水。
(4)施肥不当。如施用过浓或非腐熟肥料,会伤根,使叶片变黄脱落。应用水冲洗盆土,稀释肥液浓度,或立即以换土的办法挽救。
(5)冬季管理不善。文竹喜温暖,畏寒,冬季应放置于室内向阳温暖处,室温保持在8-12℃以上;长期背阴,处于8℃以下室温,会导致枝叶变黄。此外,还须控制浇水。
(6)烟尘污染。文竹怕烟尘及有毒气体,应放置于空气流通处,避免烟尘污染。还应经常向枝叶喷水,冲洗掉灰尘。
8. 文竹怎样栽培
文竹怎样栽培
盆土——适宜比较肥沃的沙壤土,富含腐叶,排水需良好,可采用园土4份,腐叶土2份,堆肥土2份,沙1份,进行配制,并要做到定期换土。
放置位置——可以将文竹放置在清洁,空气流通较好的位置,远离刚装潢的房子
9. 文竹怎样繁殖和栽培
文竹可以采用播种、扦插、压条等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扦插时选择枝条多、长势旺的文竹,轻轻扒开周围盆土,露出枝条与根的结合部,在作插穗枝条的根茎结合部的上方半厘米处,用利刀划一小口,让刀口暴露半天,然后敷上一层洗净的鲜苔,并经常保持湿润。
另外文竹的栽培方法很简单,平时需要时常保持土壤的湿润,但是也不能积水,一旦积水也很容易烂根,平时可以多向叶面上喷水。最佳的生长温度在22度左右。有条件的可定期施肥,注意修剪,保持文竹清秀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