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通过植株生长调控以促进葡萄花芽分化
根据花芽分化条件,结合葡萄生产实际和葡萄生物学特性,为了促进葡萄花芽分化与发育,可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除需调节好设施内的环境条件外,调整树势、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更为重要。
(1)冬剪时选留芽眼充实、节间较短的枝条,采用中、长梢修剪,适当多留结果母枝,待现蕾后再疏去空枝。
(2)采用缓和生长势的栽培架式,如倾斜式棚架、T形架或水平棚架。留枝量宜稀疏,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3)适当绑缚结果新梢,让新梢水平或适当自由下垂,并抹除副梢,提高基部第1~3节花芽的分化能力。
(4)绑缚新梢,及时摘心,抑制新梢徒长,促进基部花芽分化,提高其分化水平,形成更多的花穗。
(5)生长后期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采果后重施有机肥,促进枝条早成熟。
(6)果实采收后保护好叶片,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
(7)适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植株健康生长。
2. 如何促进花芽分化
影响花芽分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低温、短日照、氮素和激素。针对这些因素,促进花芽分化一般采用如下措施:
(1)高地或高纬度育苗
高地和高纬度地区,低温和短日照来得早,能比较早地满足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条件。如低纬度的南方栽种草莓,那里的低温、短日照来得晚,往往是要在北方育苗,运至南方栽培。即使在北方,为了满足某种栽培方式需要提早育苗,有时要在高山或高原地区育苗,由于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气候冷凉,有利于花芽提早分化。
(2)控制植物体内的氮素水平
花芽分化前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除此外,可采用断根或假植的方法。试验证明,断根(或假植)可在短期内阻止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使植物体内氮素水平下降(图35)。由图35中可以看到,断根后氮素水平急剧下降,15天后下降到最低水平,以后又开始急剧上升,第25天又达到断根前的水平。由此可见选择最适宜的时期断根或移栽,对控制植物体内氮素,促进花芽分化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确定断根或移栽的时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北京地区一般在8月下、9月上断根比较合适,断根过早,气温高,日照长,尽管氮素水平低,但仍不能分化花芽;断根过晚,秧苗生长期和花芽分化期短,形不成大量花芽,也会影响产量。如果采用花芽分化前移栽的方法,则可在8月中下旬进行,给秧苗一段缓苗的时间。
图35 草莓断根后体内氮素浓度变化(奈良农试)
(3)摘叶可控制植物体内抑制花芽形成的物质汤姆逊研究了在长日照下摘叶对花芽分化的影响(表25)。结果表明,摘除成叶比摘除幼叶更有利于花芽分化,全部摘叶效果更好,即使在16小时的长日照下也能分化花芽。说明成叶在长日照下形成抑制成花物质。但全部摘叶植物难以长期存活,因而实用价值不大。
表25 摘叶和日照处理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4)花芽分化前应控制赤霉素的使用
如上所述,赤霉素可促进草莓匍匐茎的发生和生长,但抑制花芽的形成。因此,在育苗的前期喷赤霉素可加速秧苗繁殖。但后期一定要控制使用,以保证花芽的顺利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