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引磬的使用方法

引磬的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12 21:27:38

❶ 佛家的引磬的打法

就是在那个边上敲,注意位置和节奏。引磬的回声很强的,不是像木鱼那样敲的

❷ 僧人手里拿的铜铃有什么用 那铃铛怎么拿怎么摇有什么说法有什么用处

铃:又名“三清铃”、“摇铃”、“帝钟”、“法钟”、“法铃”等。一般为铜制,有柄,铃内有舌,摇动发声。柄的上端为“山”字形,象征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道教认为,法铃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在道场上使用时,须以单手持之,向一边有节奏地摇动。《上清灵宝大法》:“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状,铜制,器底隆起之顶端,附有木柄,以便携持。木柄有绳,连一铁杆或铜杆。道众在醮坛朝拜或“转天尊”时,持而鸣之,用以引导道众,故名“引磬”。

您说的是这个吧?

❸ 寺庙中和尚敲的那个钵是什么东西

寺庙中和尚敲的那个钵是“引罄”,旁边还有一个小木槌,用时拿木槌敲。一般寺庙里的法器除了“引罄”以外,还有“大罄”、“木鱼”、“鼓”、“铃子”、“报钟”、“大钟”。

引磬是寺院道观的僧道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又称手磬。形似酒盅,直径约七厘米,形状与仰钵形坐磬相同。置于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长约三十五厘米,用细长铜棍敲击。

(3)引磬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演奏时,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举过胸部与口相齐,右手执金属磬钎敲击磬体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广泛用于佛教各种法事中。纳西族用于洞经音乐合奏。是佛教寺院中使用的宗教乐器,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木鱼大小不一,声音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❹ 佛教引擎使用方法

你是想问佛教引磬的拿法吗?是对口引磬,合掌木鱼,照面铛子,平胸铪子,捧月手鼓。
1、对口引磬:执持时候将引磬对口。
2、合掌木鱼:敲木鱼时,左手执木鱼,右手执椎。
3、照面铛子:不敲时,铛子与铛椎一并执在左手,铛椎挟在铛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对口。
4、平胸铪子:使用时,左手托,右手击。
5、捧月手鼓:不敲时,两手捧持,椎在鼓外,两大指挟在鼓内。
引磬,是藏、蒙古、纳西、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

❺ 佛家和道家做道场的时候,那个铃铛应该叫什么有什么作用是如何使用的

那个是叫引磬。

用时,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举过胸部与口相齐,右手执金属磬钎敲击磬体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广泛用于佛教各种法事中。

❻ 佛教中磬和引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他“动作”的场所
“大磬”多用于指挥“腔调”;
“引磬”则用于指挥“行动”
“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引磬”在诵经、唱赞时往往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您说的“中磬”,应该是指比寺院大殿那种小而比引磬大的那种。其实属于大磬的范围。
以上只是大概的用途,具体的用法和规矩,一定要到寺院里师从出家师父学习。网上有”法器教学“,可以找来学习。

❼ 磬的使用方法念佛时如何使用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
“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转身、礼拜”以及其他“动作”的场所
“大磬”多用于指挥“腔调”;
“引磬”则用于指挥“行动”
“大磬”并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引磬”在诵经、唱赞时往往配合木鱼作为敲打“板眼”之用。

❽ 出家人用的小引磬怎么使用敲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❾ 佛教钟声记怎么敲引磬

一般钟声偈是用地钟敲的,引磬的板点一样。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功熏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

1,搜视频:《钟声偈》慧鉴老和尚 栖霞寺

2、下载: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2.htm

❿ 佛教的磬怎么用昂

磬起源于我国虞舜时期,是庆典、祭祀的重要乐器。磬以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铜磬和铁磬。乐器类的磬形状为板状而曲折,而佛教使用的磬形状多近于钵。在佛教中,磬主要用于诵经、梵呗、修法时候。《文献通考》等书认为把梁朝时的铜磬乐器与佛教的铜钵相混淆,是将后者错误命名的结果。在佛教中经常使用的是大磬和引磬等。

大磬又名圆磬,形状如钵,直径从半尺到三尺不等。大磬用于指挥腔调,振作精神,多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敲用。大磬固定在殿内佛像左侧,不能搬动,更多场合都由引磬代替。

引磬又名小磬。据《禅林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引磬用于指挥行动,作为“板眼”,多于问讯、转身、礼拜等处敲用。

在丛林寺庙里,磬可谓是“犍椎”的主脑,由维那或悦众掌管。使用其他呗器者,必须配合维那的领腔而跟腔。作到唱念和“犍椎”声音协

阅读全文

与引磬的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浏览:908
右肾积液的治疗方法 浏览:860
如何让自己长高的方法 浏览:657
蒸箱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7
齿轮退磁后的检测方法 浏览:197
手机烘干砖的制作方法 浏览:350
宝宝快速通鼻塞的方法 浏览:509
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浏览:472
天麻的食用加工方法 浏览:558
花朵艺术加工方法和步骤 浏览:106
胎动怎么数正确方法 浏览:436
人类了解动物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浏览:452
瓷砖胶使用方法及图片 浏览:457
第一次下楼锻炼方法 浏览:498
祛痱止痒什么方法快速有效 浏览:45
12x8224x59简便方法 浏览:870
治疗尖锐湿效果好方法 浏览:554
阴囊穿孔的步骤和方法哪里能做 浏览:513
烤色海蓝宝怎么鉴别方法 浏览:993
幼儿画风筝训练方法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