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肝气犯胃的治疗方法

肝气犯胃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26 20:54:49

‘壹’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的木 火 土 金 水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就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归纳方法和生克制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物质所构成。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的特性又是什么呢?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所谓的曲直 就是指的树木曲曲直直的,向上 向外舒展的这种升发的状态,因此 凡是具有生长 生发 条达 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木的范畴。

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 升腾 向上的特性,凡是具有温热 升腾的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属为火的范畴!

土爰稼穑 

稼是指的播种 穑是指的收获,所谓稼穑是指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因此 凡是具有生化 承载 受纳等特性的事物或者现象,均可归属于土的范畴!

金曰从革

 从 就是顺从 服从,革 是指的革除 改革 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 变革 肃杀的特性,因此 凡是具有肃杀 潜降 收敛 清洁性能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金的范畴。

水曰润下

所谓润下 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冷 滋润 向下 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的范畴!

五行学说中所说的木火土金水,不单指五种具体物质,而是指的五种特性的集合。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观指导,将自然界和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形成描述人体内 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

五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涉及到五行学说的内容,首我们主要从相生相克 相乘相侮两方面来阐述,先是五行的相生相克:

相生 是指的五行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助长 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而相克 是指五行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

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它们是即相反 又相承的两面,其中生中有克 比如 水生木 木生火 而水能够克火,这就是生中有克。克中也有生,比如 金克木 木克土 而土却能生金,所以这是克中有生。只有生中有克 克中有生,五行之间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和协调的发展。这就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属于五行之间的正常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不正常关系 又称为病变关系,我们用相乘和相侮来概括,相乘 是指的一行对所胜的一行过于克制的病变关系

比如说:木本来是克土,但是如果木太过 克制土的力量会增强,从而导致土的虚弱,这就是木旺乘土!

而当土过于虚弱的时候,木虽然并不是很强大,但是因为它本来就克制了土,所以木克土的力量仍然会增强,这就是土虚木乘。

由此我们看出来,相乘的方向 其实跟相克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相乘为相克太过!

相侮 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相侮是指的一行对所不胜的一行反克的病变关系,比如说 正常应该是金克木,但是 如果木过于旺盛 它不仅不被金所克制,反过来会反侮金!这就是木亢侮金。

而如果金过于虚弱,木 虽然并不强大,但是木它不仅不被金所克制,它反过来仍然会反侮金,这叫金虚木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相侮的方向是按照反克的方向来进行的,因此相侮又称为反克太过!

相乘和相侮,它们都是反常的克制现象,这两者之间 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五行学说,可以用来说明五脏之间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

比如:肝藏血以济心血;这就是肝生心,即: 木生火

心阳忆助脾阳运化;这就是心生脾,即火生土;

脾的健运可以补益肺气;这就是脾生肺,即土生金;

肺的清肃下行,有利于肾的纳气;这就是肺生肾,即金生水

肾所藏之精,能滋养肝学;这就是肾生肝,即水生木

而肝的疏泄,可以疏达脾气,令脾气不至拥塞。这就是 肝制约脾,即木克土

脾的健运可以控制肾水,使肾水不至泛滥。这就是脾制约肾,即 土克水

肾主水,可以抑制心阳,使心火不至于亢盛。这就是肾制约心,即水克火。

而心的阳气可以制约肺肃,使肺金清肃不治太过。这就是心制约肺,即火克金。

肺的清肃,抑制了肝的升发,防其太过。这就是心制约肝,即金克木。

五行之间不仅可以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明五脏之间病变的传遍规律。

首先按照相生之间的传遍规律:即母子关系:

1.母病及子;

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也称“顺传”

比如:肾与肝是母子关系,肾脏是母脏,肝脏是子脏。若母脏肾阴精亏虚不足,就会导致子脏的肝,阴血不足。最后出现肝肾两脏同时亏虚。这就是母病及子。

再比如:脾胃和肾也是母子关系,脾土为母脏,肺金为子脏。若母脏脾胃虚弱日久,会导致子脏肺气不足,这就是母病及子的传变。

2.子病及母;

指病变由母脏波及到子脏,也称“逆传”

子病及母有三种形式:

1.子脏比较亢盛,从而引发母脏亢盛,最后导致两脏都很亢盛。又称为:子病犯母;

比如:心火旺盛,影响到母脏,从而引动肝火,导致心肝火旺。这种心火引动肝火,表现心烦失眠,而导致情绪急躁。这就是子病犯母的第一种形式。

2.子脏虚弱导致了母脏虚弱

比如:肺气的虚弱不足,会导致母脏脾胃也会虚弱不足;

再比如:心血不足也常常累及到他的母脏肝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肝血虚。

3.子脏过于亢盛,导致子盛母衰,又称为子盗母气。

比如,肝火旺盛,会导致肾精的亏虚,这也是子盗母气。

按照相生有子病及母,和母病及子,两种规律。

按照相克规律也有,两种病变规律。

1.相乘:相克太过,或五行不及而被克为病。

比如:肝气太过,或脾气不及,都会导致肝木克脾土的力量太过,或是相克,或是相乘。这就叫肝气乘脾。

肝气犯胃,肝气犯脾,我们又称为肝气不和,或肝脾不调。这两种会出现什么表现呢?

通常会出现情绪比较紧张,容易烦躁焦虑,平时的压力比较大,如果克制胃的力量增强的化,会出现胃胀,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如过克制脾的力量增强的话,会导致腹胀腹泻等等表现。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紧张就会出现拉肚子的表现。比如有些同学考试之前,很紧张,一紧张就会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因为他胃胀,而有人一紧张就会拉肚子,这都是肝木和脾土之间相乘病变传变规律的体现。

相克的病变传变除了相乘,还有相侮的传变规律。

相侮:即反克为病,他是逆着相克的传变规律传变

比如:肺金克制肝木,肝木容易旺盛太过,或者是肺金容易虚弱不足,都可以,导致肝木不仅不被肺金所克,还会反侮肺金,肝木反侮肺金,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肝木旺盛,会出现急躁易怒,情绪暴躁。当他出现情绪激动,,比如跟人剧烈争吵,肝旺就会出现反侮肺金,而出现剧烈的咳嗽,甚至是咳血的症状,这种一发脾气就咳嗽,或咳血的情况,这就属于肝木反侮肺金的情况。

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传变规律,不仅可以说明五脏的病变规律,还可以用来指导疾病诊断和防治。

其中按照相生的规律确定的防止规律,可以概括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其具体治法可以有以下五种:

滋水涵木法 :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是指通过滋养肾阴,来养肝阴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肝旺泻心法 :是指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

用于心肝火旺证

抑火补脾法: 又称温阳健脾法;

是指温补阳气,以补助脾胃,这里的火虽然是对应的心火,但是中医认为,心火心阳的根本在于肾阳,因此抑火补土的方法就是通过补肾阳,达到温补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培土生金法: 又称补脾养肺法,指是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肺两虚证。

金水相生法: 即滋养肾之阴法,适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者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以上是按照相生的原则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按照相克的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扶弱

当一行太强,我们要要抑制他,当一行太弱时,我们就扶助他。使五行恢复平行,按照相克规律,有以下四个治法:

1.抑木扶土法: 又称疏肝健脾法;是指通过疏肝平肝以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办法,适用于脾气急躁易怒,导致胃胀,腹胀,嗳气,反酸,大便溏泄的症状;

2.培土制水法: 又称温肾健脾法,是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的的方法;

适用于水湿泛滥而导致的水肿胀满的症状

3.佐金平木法: 又称泻肝清肺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气的一种方法,适用肺气清肃于肝火偏盛,影响导致的急躁易怒,咳嗽咳血症状

4.泻南补北法: 又为滋阴降火,泻火补水法,是指泻心火滋肾水,心火偏旺的心肾不交证;适用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腰膝酸软的症状,总之恢复平衡是,五行相克的根本大法。

1.为什么有人一生气就会胃痛?

答:肝气犯胃,(肝胃不和),即目旺乘土,肝气旺盛,就容易生气,一生气肝旺克制脾胃太过,就会导致胃胀,胃痛,容易拉肚子!那么我们如何治疗呢?

治疗:抑强扶弱

肝气太旺,所以应该抑强,用疏肝的方法,肝脾不足,治疗应该扶弱,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所以选用疏肝和胃的方法;

比如选择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丸等

2.为什么有人越累越睡不着?

因为累,疲劳属于肾虚,肾水不足,则心火容易偏旺,肾水越睡不着,则心火越偏旺,所以越睡不着,这是一个心肾不交证;

心火偏旺,所以需要泻心火,肾水不足所以需要补肾水来恢复平衡;这就是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体现

方药:天王补心丹,或者是酸枣仁汤来进行治疗

下面根据五行的相生原则,治疗原则为:

实则其泻子,虚则补其母

相克的原则:抑强扶弱;

总而言之;运用五行学说,治病的原则就是,恢复平衡;

‘贰’ 吃东西容易腹胀怎么办啊

吃东西后腹胀有多种情况,1、吃的食物凉了后容易腹胀,2、吃了豆类食品后也容易腹胀,3、吃了凉的薯类食物也会腹胀,4、吃了热的食物后马上吃凉的食物,5、自己本身有胃病,吃的不合适后就会腹胀。
胃病需要自己饮食上一定注意,多吃好消化的食物、热的食物,多吃面食类食物,面包、馒头、饼干,不要吃或者少吃油大的食物,每次吃饭不要吃太饱,尽量吃个八分饱,胃病最好自己饮食上注意,治疗胃病的药只能治标不治本,解决暂时出现的情况,过了药劲胃病又犯了。坚持这样的饮食得几年,胃涨会慢慢转好。

‘叁’ 肝经不通怎么办。有快好的方法吗

建议:肝经不通,肝气犯胃是中医的病理病机,需要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也可以服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丸等治疗。

‘肆’ 肝气盛简介

目录

1 拼音

gān qì shèng

2 注解

肝气盛 证名。肝经邪气盛实的证候。又名肝气实。证见善怒、头眩、目赤、两胁胀痛等。《灵枢·淫邪发梦》:“肝气盛,则梦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气盛则为血有余、故目赤,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甚则气逆头眩,耳愦颊肿,皆肝实之证也。”肝气盛可导致肝火旺盛。参见肝病、肝火条。

治疗肝气盛的穴位

‘伍’ 胃疼怎么办呢

胃痛,从中医角度来看,多是肝气犯胃,您除此症状外多伴有情绪不好,胃脘胀满不适,疼痛,甚至饭后加重,打嗝,遇热有明显,与最近您情绪不好后进食,或食辛辣热物太多有关,可以买中成药治疗——逍遥丸就可以了。,一日三次,一次6-8颗,饭前一小时温水服用,平日多注意情绪控制,不要生气,饮食多清淡,少喝酒及吃麻辣烧烤等,生活有规律

‘陆’ 中医内科学对证的方剂每一个病症所有的证型都要记住吗

是的
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

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

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悸怯定志虚归脾,

阴天阳桂凌苓桂,

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

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

厥实气五虚四物,

血实通淤虚人参,

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 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

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胃寒良食保滞柴,

瘀失虚寒黄建中,

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

痰夏肝气四七煎,

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

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

脏寒小建食导滞,

滞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热秘调承气六磨,

气黄血润冷温脾,

阴虚增液阳虚济。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

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

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

寒湿术附脾建中,热盛黄解陷犀角。

湿四脾柴淤逍遥。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

气柴湿实热中消,脾苓阴贯淤结调。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

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

痰浊半夏瘀通窍,气虚补气血虚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淤通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中风络虚白丸子,风痰天麻肝阴镇,

痰热桃仁痰火林,痰浊涤痰脱参附。

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

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

痉羌邪热甚羚羊,

阴四火营阳虚痰,

刚葛柔括蒌桂枝。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正柴温虎劳何人,寒姜冷金热清瘴。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

水肿风水越婢术,

水浸胃皮湿滞疏,

毒麻脾实肾真桃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十六、淋证.

淋热八石苇劳比,沉䃼蓟柏膏清淋。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4)气淋:

实证:利气宣导-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6)膏淋:

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

三十七、癃闭:

癃湿正肺热清肺,滞沉阻挡脾中肾。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

寒姜湿热四,淤身肾虚左右归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上消渴中玉术,下消六味肾气丸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行防寒乌着苡汤,

热虎痰合虚荣筋,

阳虚真武阴虚六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气郁丹栀淤血府,

血归阴清气补中,

阳虚金匮痰连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

沙天胃肝归,阳,保父归。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医内科笔记
中医辩证治疗简解
中医内科学-本科教材简单整理
不扯了,贴贴一个老中医收集并自己编的中医歌决,有用的自己看. - 新奇军
中医内科核心笔记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搜索
中医内科分证论治歌诀中医病名及证型表汇总中医证型及诊断要点中医病名证型速记中医内科看病用药口诀中医疾病辨证口诀中医内科学病证歌诀黄帝内经180个内科病症中医辨证治疗处方口诀中医内科证型背诵口诀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下载APP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22]3822-11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号

关注公众号
保存36
生成长图
分享

‘柒’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不管是自身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我们都需要提前的保护它,受过胃病折磨的人应该都知道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食补来保健,以下分享煲什么汤养胃护胃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1

1、寒邪客胃

寒邪可从饮食中来,即指吃了寒凉食物,比如西瓜。也可能是因为呼吸寒冷空气而冻伤了胃。

这种胃痛,若是长时间不理睬,会累及多个脏腑,引发吐血、便血、呕吐等症状。

针对于此,胡世云医生为大家介绍的汤品是:暖胃猪肚汤。

暖胃猪肚汤

【材料】猪肚150g,胡椒3g,桂圆15g,紫苏叶10g,大枣3颗,生姜5片,葱、蒜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放入煲中,用文火煲1个小时。如果你觉得材料不太充分,还可以将鸡肉去皮,加入一起煮。

【作用】如它本身,就是起着暖胃的功效。

2、饮食伤胃

很好理解,就是吃了不该吃的食物,或者吃错了方法,导致肠胃不适、食欲不振。

如果是中医给诊断,往往会发现有大便不畅、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等症状。

针对于此,胡世云医生推荐的食疗方是:鸡内金小米粥。

鸡内金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g,鸡内金15g,山楂10g,白萝卜籽10gl。

【做法】小米炒熟,其他材料洗干净,然后放入煲中,加入水,用文火煲煮,沸腾后加入盐,便可以开始吃了。

【作用】是一款不失营养又能养胃的粥品。

3、肝气犯胃

一般情况下,肝与脾胃是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但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产生问题,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工作。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除去胃部存在不适、疼痛感,伴随有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的症状。平时本就性情急躁、忧思多虑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胃痛。

胡萝卜佛手汤

【材料】瘦肉150g,胡萝卜250g,佛手10g,芹菜适量。

【做法】将瘦肉、胡萝卜、佛手、芹菜清理完毕,切好,加水煮汤即可。

【作用】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4、脾胃虚弱

这一类胃痛的含义就比较笼统了,比如脾气虚、脾阳虚、胃阳虚、胃气虚等等算入此类。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像开篇提及到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等,都会导致脾胃失调,变得虚弱。

针对于此,胡世云医生给出的食疗方有2款:滋阴益胃汤和温胃鱼肚汤。

滋阴益胃汤

【材料】花旗参、石斛、沙参、玉竹各15g,猴头菇适量,瘦肉或去皮鸡肉。

【做法】将它们洗净、泡发,加入水一起煮汤。

温胃鱼肚汤

【材料】鱼肚(花胶)、虫草花、花菇适量,胡椒3g,生姜5片,大枣3颗。

【做法】同样是将它们洗净,该泡的泡发,然后主料加入煮汤,等到快好之时加入调味品即可。

【作用】以上两款汤都有利于养阴益胃,口干咽燥、饥不欲食的人群适宜食用。

养胃是个漫长的过程,大家除了要做好药物治疗与饮食调护,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平静气地过好每一天。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2

1、桂圆红枣山药汤

材料:12颗红枣、300克山药、两大匙桂圆肉和适量砂糖等。

做法:首先把山药的皮去除,然后洗净将其切成丁,接着将山药、红枣一起放进煲中加水煮,一直煮至软熟,再将桂圆肉和砂糖放入,等桂圆煮至散开之后即可。

功效:山药有补脾胃的功效,而红枣和桂圆能补血益气,同时也可以健脾胃。

2、人参猪肚汤

材料:猪肚500克,人参5克,黄连5克,甘草6克,枣(干)5克,干姜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大葱10克,姜10克,盐6克

做法:将人参、黄连、炙干草、大枣、干姜、黄芩、半夏洗净后装入纱布袋内;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猪肚反复搓洗干净;净纱布袋纳入猪肚内,用绳扎紧口放入炖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及生姜、葱、料酒,烧沸,再文火炖50分钟,加盐搅匀;将猪肚捞起,去药包,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条,放入锅内烧沸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脾胃、益气血、消癌肿之功效,对治疗幽门癌症效果尤佳。

3、七物鸡汤

材料: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黄连5克、干姜10克、甘草5克、大枣10克、鸡肉500克、料酒10克、葱15克、胡椒粉3克、盐6克、鸡精6克。

做法:把以上7味药物洗净,放入盆内;鸡肉洗净,切成4厘米的`块;葱切成段。将7味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鸡肉同放炖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料酒、葱、胡椒粉,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0分钟,加入盐搅匀即成。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适宜胃酸过多、胃功能减退患者。

4、番茄疙瘩汤

材料:番茄两个,鸡蛋1个,面粉200克,番茄酱适量,香葱、食盐、食用油、水适量。

做法:面粉加120克水,用筷子和成面疙瘩,去蒂洗净切成小块,鸡蛋打散,葱洗净切碎备用;锅中下油,将番茄翻炒几下,倒入两勺番茄酱,继续翻炒直到炒出红汁,成泥状,倒入800克水,煮开;将面疙瘩拨入锅中,不时用筷子搅开,以免粘在一起,倒入鸡蛋液,稍待片刻,再搅开,便会形成蛋花,加少许盐调味,起锅前撒葱花,搅拌均匀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面食养胃,番茄也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加上口味清爽,能够良好调整大鱼大肉后不堪重负的肠胃。

煲什么汤养胃护胃3

1、夏季煲汤食谱大全

(1)鸡脚栗子百合汤

原料:新鲜鸡脚10只,猪手1只,百合50克(1两),鲜栗子肉250克(半斤),湘莲子50克(1两)

制做:

1、剥去鸡脚附着之黄衣,斩去趾骨,洗净,斩开两段,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2、烧净猪手上之余毛,洗刮净,斩件,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3、栗子肉用滚水烫过,去衣;洗净莲子,百合。

4、把适量清水煲滚,放入鸡脚、猪手、栗子肉、莲子煲2小时,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时,下盐调味。

(2)鸭梨南北杏瘦肉汤

原料:新鲜鸭嘴梨三个、瘦肉十两约四百克、南北杏共一两约四十克、花生油、盐各少许、清水十二碗;

做法:

1、鸭嘴梨洗净,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净,瘦肉原块洗净备用;

2、烧滚清水,下猪肉、梨和杏仁,旺火烧至大滚,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约二小时即成。

功效:本汤可加油,盐调味,也可淡饮,清爽润喉。

(3)罗汉果瘦肉汤

原料:大罗汉果四分之一个、猪腿精肉八两约三百二十克、陈皮一小块、清水十碗;

制作:

1、陈皮浸透洗净,猪肉原块洗净;

2、把清水,罗汉果和陈皮同放直身瓦煲内,旺火烧滚,然后下猪肉,再滚起改用文火煲约两小时即可。

tips:买罗汉果,要以颜色黑褐,有光泽,摇时不响者为佳;

功效:这个汤适合哮喘患者,因罗汉果有解热消暑,治咳化痰,促进肠胃机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4)茵陈健肤汤

原料:猪瘦肉200克,片糖一块,苦参50克,茵陈40克,地肤子15克,生地20克

制作:

1、瘦肉原件洗净;

2、猪瘦肉与其他用料同时入煲,倒入适量清水,煲4小时,去渣饮汤;

功效:适用于汗多湿重,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皮肤湿疹等,也适用于皮肤痕痒症。

(5)藕节炖排骨

原料:排骨350克,鲜藕300克,姜丝、绍酒适量。

制作:

1、排骨切小块,水后盛入炖器。

2、鲜藕剥皮切条块,与姜丝一起放在排骨上面

3、放入800毫升清汤,加盐、味精、绍酒调好味,灌入排骨里,上笼蒸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6)鸡片蘑菇汤

原料:鸡脯肉250克,鲜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鸡蛋1个,绍酒、姜、葱段各适量。

制作:

1、鲜蘑菇切片烧水,番茄切三角块,鸡脯肉洗净,切片;鸡蛋取清;姜切丝。

2、鸡脯肉加盐、味精、蛋清、干淀粉搅匀,放入沸水锅舀一下,捞起待用。

3、将锅置于旺火上,油爆姜丝、葱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适量清汤,再加盐、鸡精,待汤沸后加鸡片、番茄、味精、绍酒、麻油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安神健体。

(7)青红萝卜猪肉汤

原料:青萝卜一斤约六百四十克,红萝卜四两约一百六十克,蜜枣四个,猪腿精肉十两约四百克,陈皮一小块,清水适量

做法:

1、把萝卜去皮,切角块猪肉原块洗净陈皮浸软,洗净;

2、把清水与陈皮同放直身瓦煲内,旺火烧滚,下全部原料,再滚起改用文火煲约三小时即可。

tips:购买煲汤萝卜,以粗壮身重,上圆下尖为好

功效:这个汤有治肺燥,喉干,眼涩等食疗功能

(8)节瓜鸡脚汤

原料:眉豆100克,节瓜600克,陈皮1块,鸡脚10只

制作:

1、眉豆浸透,洗净;节瓜去皮,洗净,切大块;陈皮浸透洗净;鸡脚斩去爪尖,洗净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鸡爪烫约2分钟,捞起沥干水

3、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烧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2.5小时,以精盐调味,即可以佐膳饮用。

功效:清热消暑,健脾开胃。

2、夏季防暑注意事项

1、不要过量喝冷饮。冷饮过量,尤其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锻炼之后,一下子喝太多冷饮,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胃液分泌,易引起消化不良,有时还会引起胃痛或腹泻。所以,应以少量多次饮用为好。

2、不要吃不洁饮食。夏季食品极易污染各种病菌,稍不注意卫生,食后就会得病。所以,切记不要直接食用从市场买回的熟食品,买回的熟食品一定要加热消毒后再吃。

3、不要饭后马上游泳。因为饭后马上游泳,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人体浸泡在水里,胃部血管受冷刺激引起收缩,容易发生胃痉挛、呕吐和消化不良等。因此,应至少在饭后半小时之后才能下水游泳。

4、不要在烈日下曝晒。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钟的阳光最为强烈,人们在这一时间段内最好不在日光下活动。外出旅游和在阳光下劳作者,应打伞、戴宽沿帽、穿长裤和长袖衬衣,也可以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霜。

5、不要拒绝“心静自然凉”。情绪安然,热环境中求自静,避免吵闹,少进行剧烈运动及其他高消耗的活动,同样也能起到以静抗高温酷暑的作用。

6、不要长时间用冷湿毛巾敷头。这种做法虽然让人暂时感到舒服,但冷刺激会使头部肌肉收缩、血管直径变小、大脑血流量降低,可造成暂时性脑缺血,使人更加头昏脑胀。大脑受冷刺激后会感到所谓清醒,但这种“清醒”兴奋点不集中,不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7、不要在砖石、水泥地上睡觉或在外露宿。因砖石、水泥地阴冷潮湿,透湿性和聚湿性很强,容易使人受寒受潮,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风湿性疾病。在外露宿,容易感受风寒,使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感冒、病毒性肠胃炎等疾病。

‘捌’ 肝火胃火旺怎么调理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肝火旺盛怎么调理比较好

肝火旺盛的引起原因其实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过大,有的则是因为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嘴,在烟酒上不能很好的控制好,另外有的的话可能是在平常的生活饮食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能吃得太过辛辣了,这也会造成一定得问题,而且还有一个极容易引起现在当代青年人肝火旺盛的一个原因就是熬夜,大家都知道,长期熬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发胖,脱发等等,这都是对身体很不好的。那么如果肝火过盛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控制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呢?

首先,既然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话,那肯定要先从自己的嘴上下功夫,要尽量吃一些清凉的食物,不要吃太干燥的的,这都对于肝脏下火有很好的帮助,然后就是对于烟酒这些对身体有害的东西,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不要过度使用,一定要适量的控制好,这样子才能长久的做到下火甚至可以更好的避免以后上火的情况出现。当然,熬夜的话那就更需要控制住了,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则是因为娱乐,都会经常熬夜,都变成了夜猫子,这就是需要改善的地方,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善肝上火的方法。当然,如果是对于那些很严重的情况,还是尽快去医院就诊的最好,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控制肝脏上火。

肝火旺盛得调理方法基本上都是要求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上来进行改善的,一定要保持平衡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烟酒控制,当然,还是要避免熬夜的,熬夜带来的危害可不仅仅是上火这么简单,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玖’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丸剂怎么写

中医执业医师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医学教育网2019-05-12
大号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临近,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chǐ)桔梗汤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wēirúi)汤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gé)散合加减泻白散

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二)缓解期

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一)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xiè)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痫病

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十、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一、呕吐

(一)实证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二、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十三、泄泻

(一)暴泄

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二)久泄

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十五、便秘

(一)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二)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十六、胁痛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十七、黄疸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健脾和胃,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十八、头痛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十九、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

4.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二十、中风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二)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

2)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

3)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

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三)恢复期

1.风痰瘀闭: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

2.气虚瘀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拾’ 肝气犯胃

胀气可能是胃、肠道出毛病的一个症状,张开嘴巴咀嚼、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同时吃进许多空气)、边吃饭边喝汤(将胃中的消化酶冲下消化道)等,都容易造成消化问题带来胀气。消化不良、胃病也会伴随胀气;食物过敏也可能是造成原因,它使食物在结肠发酵,产生氢气及二氧化碳;糖类食品含有细菌,是产生胀气的主要来源。你需找出自己无法消化的食物,进而避开这些食物。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胀气。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要开朗,睡眠要充足,有可能使胃肠功能性紊乱逐渐好转。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饥饱均匀,一般吃八分饱,勿过食,以适应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得太多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气。酸牛奶,特别是含双歧杆菌的酸牛奶,能增加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维持肠道内正常细菌的平衡有益,故适当饮用酸牛奶利于肠道内正常功能的恢复,药物方面斯达舒可以标本兼治,改善症状的同时从根本上起到治疗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肝气犯胃的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硬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软水 浏览:80
主题图标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01
图片双层pdf制作方法 浏览:961
口腔划伤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620
小腿粗的针灸方法视频 浏览:143
提高和声技巧的及方法 浏览:332
如何对待社交恐惧的方法 浏览:993
w7时间与网络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8
痔疮出血快速止血方法 浏览:895
台式电脑密码忘3个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90
足贴使用方法图 浏览:758
电脑直联网络摄像头方法 浏览:640
尿酸肾衰竭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105
幼儿园活动反思有哪些方法 浏览:53
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浏览:585
气动测量孔距的方法 浏览:703
海边锻炼身体方法 浏览:41
铸铁煎锅使用方法 浏览:736
如何改善睡觉多动的方法 浏览:338
北京缘之天森鲜炖燕窝的食用方法 浏览: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