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陶器的制坯方法有哪些

陶器的制坯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8 21:15:10

如何制作陶瓷,具体是步骤是什么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的制作步骤如下:一、制坯:制坯的方法分手制成形(手捏、土条、土片挖空、拉坯等)和模具成形(模制成形可大量翻制)。
二、阴乾:阴干的速度依作品的大小、厚薄及气候而定,正常的天气下约一周左右,若需加速干燥,可将生坯先用电扇吹至表面变色后,排放于电窑内,以10~20安培数持温200度C之窑温烘干,此时窑盖需开约20公分,使土坯内蒸汽排出。
三、素烧:土坯在呈皮革硬度时,使用光滑石头、汤匙、灯泡、、等表面光滑的器物打磨坯体,使其表面光滑。素烧后不上釉,可在窑外以纸、木屑、树枝、树叶、稻壳、甘蔗等为材料,利用烧的烟熏染作品,使坯体表面转变成黑且光亮的效果。亦可用锡箔纸将作品与木屑包裹后放入电窑内烧至500度C即可达熏烧效果。
四、釉上彩:坯体经过素烧高温釉烧后,将釉上彩的颜料涂于坯体上,在经过第三次的窑烧才完成。(※釉上彩多用低温【700~900度C】处理,且因釉彩原料含铅,所以用釉上采制造食用器皿时,需特别注意安全性。
五、釉下彩:先将一些特别的颜色料,画在坯体上,然后再上釉,釉烧后使作品呈现特别的效果。
陶瓷的制作就讲这么多了,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关注们齐家论坛。

② 陶器制作步骤简介

对于陶瓷,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会感到陌生。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陶瓷作为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也被世界各国称为是“陶瓷的故乡”。而陶瓷中的“陶”就是指的陶器。朋友们对于陶器由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陶器,以及陶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吧。

什么是陶器?




陶器是指以黏土或陶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后加工制作成型的一类物品。

陶器有着很多种分类,可以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等。但是不管哪一种陶器,其都具有着其独特而又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陶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因为制作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质制作出符合自己意志要求的东西。那么,陶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陶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吧。




第一步:准备工作。

制作陶器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将制作陶器的工具准备齐全,另外,还要讲制作陶器的黏土或者陶土准备充分。

第二步:原料加工。

原料加工主要是指配泥,即将陶土或者黏土中的杂质清除出去,同时,安装需要将不同产地的陶土或者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成符合自己要求的熟土。另外,如果是制作有釉的陶器,就需要配釉工作。

第三步:泥坯塑制。




泥坯塑制过程,即是揉泥和成型的过程。其中,揉泥是拉坯的准备工作,具体就是将泥团放于车面的圆心部位,转动辘轳的同时用双手以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待揉泥完成后,制作成型。

第四步:陶器施釉。

此一步主要是针对有釉陶器而言的。主要的施釉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浸釉、涂釉和喷釉。

第五步:陶器煅烧。

在陶器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陶器煅烧了。一般情况下,将制作成型或者施釉完成后的陶器放入窑内进行煅烧,其最适宜的煅烧温度在800℃至900℃左右。




以上就是陶器制作方法及其大体的制作步骤,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③ 陶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一、制坯:制坯的方法分手制成形(手捏、土条、土片挖空、拉坯等)和模具成形(模制成形可大量翻制)。 二、阴乾:阴干的速度依作品的大小、厚薄及气候而定,正常的天气下约一周左右,若需加速干燥,可将生坯先用电扇吹至表面变色后,排放于电窑内,以10~20安培数持温200度C之窑温烘干,此时窑盖需开约20公分,使土坯内蒸汽排出。 三、素烧:土坯在呈皮革硬度时,使用光滑石头、汤匙、灯泡、、、等表面光滑的器物打磨坯体,使其表面光滑。素烧后不上釉,可在窑外以纸、木屑、树枝、树叶、稻壳、甘蔗等为材料,利用烧的烟熏染作品,使坯体表面转变成黑且光亮的效果。亦可用锡箔纸将作品与木屑包裹后放入电窑内烧至500度C即可达熏烧效果。 四、釉上彩:坯体经过素烧高温釉烧后,将釉上彩的颜料涂于坯体上,在经过第三次的窑烧才完成。(※釉上彩多用低温【700~900度C】处理,且因釉彩原料含铅,所以用釉上采制造食用器皿时,需特别注意安全性。 五、釉下彩:先将一些特别的颜色料,画在坯体上,然后再上釉,釉烧后使作品呈现特别的效果。(釉像一层保护膜,覆盖于色料之上,在高温烧至1100度C至1200度C以上,所以较具安全。)

④ 陶器的制作方法

制作一件陶器之前,最基础的工作是选择适合的黏土。黏土是制陶的原料,而它又分为陶土和瓷土。瓷土含铅量较少,没有很多杂质,氧化铝含量较高,熔点也较高,而陶土却有可能含一些微量的金属或其它草类,所以陶土成形需要的温度低,瓷土成形需要的温度较高。
接下来就是动手做了。首先把你要的形状(在此我们制作一个变形的花瓶)在脑袋里构思好,再来要依靠拉胚机把湿泥拉成圆柱体,然后随着拉胚机的旋转,把圆柱体向你构思的形状靠近。
根据瓶形制作底部造型,等到陶土半干的时候,再沾上水将瓶形和底部粘合,就是很简单的器皿了。
接着把泥浆倒入器形,让泥浆在接近底部的部分进行凝结,时间根据温度、泥浆浓度、自我需要等因素自由控制,到了一定的厚度,把里面的泥水到出,直到没有水为止,等泥浆半干后仔细的修整器形,直到自己满意。
再拿去窑里烧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

⑤ 在陶器的制作上,大致有几种方法

在陶器的制作上,大致有那么几种:一是捏制法。就是用手把泥团捏制成一定的器物形状,然后制作成一定的器皿。这种制作方法比较粗糙,不规则。二是贴筑法。将粘湿的泥团捏成片,再一片片地贴在某一物件上,烘干后就成了一件陶制品。三是盘筑法。将泥料搓成条,从下往上盘绕成形,然后拍打、压抹完成。这三种中最常用的是第三种。

⑥ 陶器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陶器的制作方法

⑦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哪些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如下:

1、准备好材料,进行拉坯成型。

(7)陶器的制坯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主要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素坯彩绘等等。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1,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

3,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做实泥成型。

4,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5,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属小件玩具,如唐宋两代各种姿态的娃娃、杂技人、牛羊马狗猴等十二辰属相等。

6,素坯彩绘,是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阅读全文

与陶器的制坯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星露谷物语铁锭快速入手方法 浏览:119
摩托机油尺正确的测量方法 浏览:799
炸虾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425
a型血人最佳解压方法 浏览:109
调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浏览:38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浏览:545
魅蓝拦截的信息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3
雕刻牛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6
武汉恋爱挽回方法操作步骤 浏览:431
戒掉手机的四个方法 浏览:574
快速有效治疗尖锐湿方法 浏览:226
最简单的方法画hellokitty 浏览:844
反渗透膜解决方法 浏览:485
扯面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浏览:494
文彦博树洞取球方法好在哪里 浏览: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确泡水方法 浏览:497
黑檀手串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818
延迟满足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161
种植业污染解决方法 浏览:894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