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和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有什么区别
1、钢筋混凝土步骤不同
先张法: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法: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
2、施工工艺不同
先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张拉钢筋、浇灌混凝土和养护、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构件制作和养护、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灌浆和锚头处理。
3、应用方向不同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
4、钢筋放张不同
先张法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情况,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
(1)预加应力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先张法和后张法张拉程序:
先张法主要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
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预加应力的方法 :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
后张法张拉程序:
1、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
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B. 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水池壁板环向预加应力有哪些方法
一建市政第四版教材中1K414022( P171)介绍了两种方法:
1、环向缠绕预应力钢丝,用绕丝机施工,局部采用电热张拉。
2、电热张拉施工。
C.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哪些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先张法,后张法。
浇筑混凝土构件时,预先在构件中留出孔道.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穿入孔道,用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在构件另一端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钢筋的同时,构件受到预压应力。
当达到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值时.将张拉端的预应力钢筋锚固。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构件孔道中压力灌入填充材料(如水泥砂浆).使预应力钢筋与构件形成整体。
优点
1、抗裂性好,刚度大。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可不出现裂缝,或使裂缝推迟出现,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
2、节省材料,减小自重。其结构由于必须采用高强度材料,因此可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截面尺寸,节省钢材和混凝土,降低结构自重,对大跨度和重荷载结构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3、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预应力梁混凝土梁的曲线钢筋(束)可以使梁中支座附近的竖向剪力减小;又由于混凝土截面上预应力的存在,使荷载作用下的主拉应力也就减小。这利于减小梁的腹板厚度,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重可以进一步减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预应力混凝土
D. 什么叫做预应力
在砼受拉区内,用预先加力的方法,将钢筋拉长,当钢筋拉长到一定数值时,把钢筋锚固在砼上,然后放松张拉力此时钢筋即产生弹力回缩,由于钢筋已被锚固,故将回弹力传给砼,从而砼受到压力而压紧,通常这种压力叫预应力。
E. 预应力施工方法有几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预应力施工主要分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
1 先张法。清理底模--钢筋绑扎--安装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钢筋--支侧面模板--浇筑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放张--切割预应力钢筋--吊移预应力构件。
2 后张法。清理底模--钢筋绑扎--安装预留孔道胶管--支侧面模板--浇筑混凝土--拔出预留孔道胶管--在孔道内穿入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钢筋--孔道内压浆--封锚--吊移预应力构件。(如预留孔道采用埋入波纹管,则无拔胶管工序)。
F. 什么叫预加应力
预加应力: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6)预加应力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预应力混凝土按预应力度大小可分为 :
全预应力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全预应力混凝土是在全部使用荷载下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适用于要求混凝土不开裂的结构。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在全部使用荷载下受拉边缘允许出现一定的拉应力或裂缝的混凝土,其综合性能较好,费用较低,适用面广。
G. 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预加应力有哪些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主要用于桥梁 就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钢绞线张拉 来增加桥梁的使用寿命。
H. 根据张拉钢筋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顺序,预加应力有哪两种
1、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制厂生产。
2、后张法: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及锚头处理,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I. 施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有哪些方法
根据张拉钢筋与浇筑混凝土的先后次序,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
1.先张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先张法的主要工序为:将钢筋固定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夹具将预应力钢筋临时固定在台座上,再支模、浇筑并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切断并放松预应力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回缩的过程中,利用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而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的传递主要是通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2.后张法:在结硬后的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的方法称为后张法,后张法的主要工序为: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并在构件中预留预应力钢筋的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穿预应力钢筋并张拉预应力钢筋;当预应力钢筋张拉至设计要求后,在张拉端用锚具将其锚住,阻止钢筋回缩,从而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内灌浆,使预应力钢筋与构件混凝土形成整体。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预应力的传递主要是依靠设置在预应力钢筋两端的锚固装置(锚具及其垫板)。先张法的生产工序少,工艺简单,质量也容易保证,适用于可批量生产的中小型构件。后张法不需台座,便于在现场制作大型构件,但工序较多,操作也较麻烦,适用于大、中型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