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受到意外伤害,例如蛇 酸的袭击,如何迅速识别
楼主表述不是太明白。
被蛇咬伤的紧急救治
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这两个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剧毒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 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除尽快送医院救治外,争取时间,做紧急处理是最重要的:
1、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以减少有毒血液的蔓延。作为中毒者,一定要安静,不要胡乱挣扎,跑动,要限制肢体活动。最好能用担架运送伤者。
2、结扎。在伤口的上方(靠近心脏方)用止血带或布条等扎紧。其松紧程度以能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为准。中蛇毒后,为了不扩大中毒面积,就要把受伤的肢体扎紧,以防血液流动引起更大面积地中毒。结扎也不能太紧,太紧容易导致机体坏死。结扎后每20分钟,要松开1-2分钟,再扎上。这样,既可以保证受伤肢体的供血,又可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
3、用清洁的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但不要用井水、河水冲洗,以免伤口感染。
4、如果危急时刻身边有火和小刀,就可以扩创排毒。把小刀在火上烧一烧,消消毒,然后按毒牙痕的方向纵行切开皮肤,最好把两个毒牙痕连贯起来。再用两手用力挤压,这样做可以促使淋巴液外流,毒液被排除。但是,切得不要太深,以免伤害肢体。有的人觉得这样做太疼了,受不了。但是,在中蛇毒的危难时刻,这样做却是必需的。
5、另外,在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嘴吸毒。但吸吮者要没有龋齿,口腔内没有破损、溃疡才行。吸完以后要尽快吐出,并漱净口腔。如果口腔之内有伤口,就不能吸毒,以防自己也被蛇毒感染。
6、以上仅为应急方法,如果是被毒性小的蛇咬伤基本可以无恙,对被剧毒蛇所伤者,也可赢得时间,中毒者还需要尽快服用解蛇毒药片和涂抹蛇毒药粉,所以必须尽快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② 怎样认辩是否被毒蛇咬伤
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在腿上擦烟油或雄黄
烟油 抽烟的人都知道
蛇就离你远远的 蛇最怕这两样东西了 老一辈上山的人都知道
不过你不惹它 它不会咬你的
野外被毒蛇咬伤如何应急处理?
①如何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
②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咬伤后不要剧烈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记住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如果把蛇打死,则带上死蛇,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刀口如米粒大小,这样就可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内服、外敷药物,具体用什么蛇药,应根据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
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时,不要随便将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处,手中持一小棍或树枝,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③ 怎样鉴别毒蛇与无毒蛇咬伤
如果被蛇咬伤,首先应区分是毒蛇咬伤还是无毒蛇咬伤,这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实施对症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其准确鉴别有“三看”标准:一看牙痕形状;二看伤口症状;三看患者全身症状。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见表19。
表19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表
蛇别毒蛇无毒蛇牙痕一般两个,深而较大,呈“¨”状牙痕较小,数多间密疼痛剧痛、灼痛(神经毒除外)不明显肿胀迅速扩大不扩大出血流血、伤周瘀斑血泡(神经毒除外)出血或不出血淋巴结肿大、触痛不肿大、无触痛全身症状神经毒或血循毒症状或两者共存无或轻微(1)牙痕形状 凡毒蛇咬伤的牙痕较深大,一般有2个,并且有一定的间距,呈明显的“八”字形或倒“八”字形相对排列;而无毒蛇咬伤的牙痕比较浅小,个数较多,间距甚密,如锯齿状,呈弧形排列。
(2)伤口症状 凡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伤口有麻木感或剧痛感,并逐渐加剧,伤肢迅速肿胀(仅金环蛇、银环蛇、海蛇咬伤后无明显的伤口局部症状),伤口出血少许或出血不止,有的还出现水泡、血泡和淤斑,形成溃疡和坏死;而被无毒蛇咬伤的患者,伤口无麻木感,虽有少许疼痛,但数分钟后疼痛逐渐减轻或彻底消失,伤口周围不肿或轻度肿胀,出血不多或呈渗血点状。
(3)全身症状 凡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均头晕、眼花、胸闷、心悸、畏寒,甚至出现昏迷、抽搐等症,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心、肾机能衰竭,呼吸肌麻痹等危重症;而被无毒蛇咬伤的患者,除有时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外,则无其他明显的症状。
④ 怎么判断是不是被毒蛇咬伤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⑤ 在野外被蛇咬伤,如何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用嘴巴把毒吸出来,这可万万不可,被蛇类咬伤后如果立即使用消毒液,会大大降低危险性。患者在一两小时之内能够送到医院一般可以获得及时治疗,要向医生描述蛇的种类以便施以对症的消毒液。在野外获得消毒液只能是异想天开,但幸运的是,仅有一小部分蛇为毒蛇。许多毒蛇的毒液从位于上颚前部的尖牙射出,蛇咬后留有明显的伤痕,类型也各不相同。(美洲珊瑚蛇的咬伤可能难以察觉)有时虽非毒蛇,其咬伤也会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判断 是否是毒蛇,就当做毒蛇对待。不过为使患者不致心慌意乱,可说这并非毒蛇。疗法:处理毒蛇咬伤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止毒液进一步向体内扩散,安慰患者,使其镇定,让其放松,体息时让咬伤处低于心脏。立即冲洗残留在皮肤上的毒液,能有肥皂使用更好,在伤口的上方用绷带扎紧--不是止血带。用时伤口处也用绷带扎紧。譬如脚踝被咬,就在膝盖处包扎。这样可尽可能阻止毒液的扩散,防止进入淋巴系统。将伤口置于凉水中--例如一条小河。当然如可能冰镇伤口最好。如引发中风应积极治疗,同样要进行人工呼吸,时刻 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 不可切除伤口,不可用口吮出毒液 判断是不是被毒蛇咬到的方法有:无毒蛇咬人后,人身上被咬伤的地方留下的牙印较小,颜色浅,不疼不肿,而被毒蛇咬伤的人,伤口处一般会有较明显的牙印,伤口红肿,疼痛,人还常有头晕,抽搐,休克等多种症状。
⑥ 如何辨别是否是毒蛇咬伤的
确定为毒蛇咬伤后,必须进一步明确诊断是被何种毒蛇咬伤,这对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采用抗蛇毒血清(单价)治疗时,由于抗体的特异性,更需进一步加以仔细鉴别。只根据牙痕的形态尚不足以区别为何种毒蛇咬伤,必须结合病历、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加以综合分析;还应根据各种毒蛇的分布地区、生活习性来具体判断。一般说来,在具体的分布上,平原地区首先应考虑为蝮蛇;丘陵山地、水域附近多考虑金环蛇和银环蛇;丘陵地区多考虑眼镜蛇;开阔的田野要考虑蝰蛇;丘陵山区、林木间或灌木丛处多考虑竹叶青和烙铁头;山区或丘陵林木阴湿处或山谷间多考虑五步蛇;山区林间、水边、岩缝处多考虑眼镜王蛇;海边或打捞上来的混杂在鱼中的多考虑海蛇。另外,清晨或黄昏被咬多考虑蝮蛇;夜间多考虑银环蛇;白天多考虑眼镜蛇。还可根据各种毒蛇的生态和活动规律及被咬时间,亦对确认何种毒蛇咬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10种主要毒蛇形态和生态情况比较见表22。
表23 10种毒蛇咬伤鉴别(续)-1
蛇伤种类局部表现全身表现实验室检查五步蛇 持续剧烈灼痛,肿胀严重,伤口流血多,附近有较多较大的水泡、血泡,组织溃烂和坏死的范围大而深 中毒出现快且凶猛,常有心悸、畏寒、发热、胸闷、视力模糊,牙龈、鼻、眼结膜、大小便出血,全身皮下有散在性瘀斑,尿少、尿闭、血压下降、休克等 血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出血,凝血时间长,血块收缩时间不良尿检:血尿,心电图有心肌损害表现蝰蛇 伤口出血不止,局部肿痛剧烈,发展快 中毒症状出现快,来势凶,病情持久,皮下、内脏、五官出血严重。常因失血、溶血而出现贫血、黄疸,尿呈酱油色,尿少、尿闭,终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而造成死亡 血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血中胆红素、血钾升高,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尿检:病后半小时即可出现血尿竹叶青 伤口灼痛,肿胀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死亡率很低 血检:血小板减少,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烙铁头 局部肿胀,伤口痛如灼,可出现水泡、血泡 头痛、头昏,眼花、视力模糊,五官和内脏出血 血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海蛇 伤口不红、不肿、不痛、不痒,但有麻木感 于伤后3~5小时才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吞吐困难和语言感到困难,全身筋骨疼痛,全身肌肉呈迟缓性瘫痪,尿呈深褐色(肌红蛋白尿),呼吸麻痹,心力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检:血钾升高尿检:尿呈褐色,肌红蛋白呈阳性反应(1)蝮蛇 含混合毒,偏重于血循毒素。致死原因:呼吸衰竭是主要致死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与休克,亦可导致伤者死亡。
局部症状:一般牙痕两个呈“··”形,间距较小,深而清晰,伤口出血不多,有刺痛感及麻木感。伤肢肿胀严重,伤口附近可有大小不等的血泡和水包,伤口破溃后组织易溃烂,产生炎性溃疡。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一般咬伤后1~6小时出现头晕、全身不适、畏寒、发热、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早期中毒临床特征,严重病人可出现吞咽困难、张口困难、全身肌肉酸痛、胸闷、颈项强直、四肢活动障碍、呼吸逐渐变慢变弱,以至呼吸逐渐停止,病人随之转入昏迷、休克,血压下降,出现酱油色血红蛋白尿,一旦出现少尿或无尿,便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眼镜蛇 含混合毒,以血循毒中的心脏毒为主,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局部组织有广泛的毒性作用。
致死原因:循环衰竭、呼吸麻痹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二者在中毒严重时逐渐加重,最后心跳和呼吸均停止。
局部症状:牙痕呈“··”或“∴”形。伤口疼痛明显,流血不多,很快闭合成紫红色或黑色斑点。伤口的中心有麻木感,但四周感觉过敏。周围皮肤迅速红肿,患肢有明显压痛,局部出现水泡、血泡、组织坏死,并可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甚至可引起骨髓炎,这就是眼镜蛇咬伤的主要局部特征。伤肢还出现淋巴管炎,伴有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在咬伤后半小时或最迟不超过4小时,即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恶心、呕吐、腹痛、流涎、出汗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3)眼镜王蛇 含混合毒。
致死原因:该蛇毒性猛烈,一般在1~2小时内引起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这是致死的两大主要原因。
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与眼镜蛇咬伤基本相似,但因其毒性更猛烈,其中毒症状出现的快而严重,特别严重者可在被咬伤后几分钟内致死。广西某山区有被此蛇咬伤后3分钟内死亡的报道。
(4)五步蛇 含血循毒,以凝血毒为主。
致死原因:出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心肌、脑组织出血也可能是致死原因。经抢救治愈后,部分病人可有患肢肌肉萎缩、挛缩、死骨脱出等一系列后遗症。
局部症状:牙痕较大、较深,间距宽,呈“··”形,伤口皮肤常有撕裂现象,局部剧痛如刀割,持续而难以忍受,流血不止,肿胀严重,迅速向心室发展,可扩展至躯干。伤口周围出现较多、较大的水泡和血泡,并有大片瘀斑,易发生组织坏死和溃烂,伴有局部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来势凶猛,迅速出现。患者感觉全身不适、胸闷、心悸、气促、畏寒、发热、视力模糊,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全身广泛性的内外出血,皮肤和黏膜出现大片瘀斑,民间俗称“蕲蛇斑”。牙龈、鼻、眼黏膜出血,并有吐血、咯血、便血、血尿发生;严重者胸腔、腹腔和颅内出血,一旦出现出血症状,不易止住,即便止住了还会再度出血,这是五步蛇咬伤的主要特点。因严重失血,病人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搏细而速、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休克。肾血流量较少,导致少尿或无尿。
(5)蝰蛇 含有血循毒,毒性猛烈而持久。
致死原因:病人多因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由于脑出血死亡。经抢救脱险后,部分病人有伤肢挛缩和运动障碍的愈合后遗症。
局部症状:牙痕呈“。。”形,伤口剧烈疼痛,如剜如灼,逐渐加剧,持续不止。肿胀蔓延迅速,向心性扩展至躯干。伤口附近有大量水泡、血泡、瘀点、瘀斑,易发生组织坏死和溃烂,形成溃疡可深达骨质,伴有局部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咬伤后发病急,来势凶猛,症状严重,病程较长。常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症状。全身广泛性内外出血,皮下出血,形成播散性瘀斑,早期血尿;继而有齿龈出血,结膜下出血、咯血、便血等症。由于严重失血,病人口干、烦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搏细而加速,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并由脑出血导致昏迷。因出血、溶血可导致肾脏损害,有尿少、无尿、蛋白尿和管型尿,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6)竹叶青 含血循毒,毒性较弱,以局部刺激为主。
致死原因:此蛇咬伤死亡率较低,一般2~3日症状逐渐消退,无后遗症。如果咬伤头、颈部,也会因肿胀严重窒息,导致生命危险。
局部症状:牙痕针尖样,呈“。。”形,以后变成“八”字形。咬伤后伤口疼痛、灼痛,且有压痛。局部肿胀,可向心性蔓延。常有血水泡、瘀斑,严重形成溃疡,偶有伤口流血不止,伴有局部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表现较轻,仅有头晕、眼花、嗜睡、恶心、呕吐等。少数严重病人有黏膜出血、吐血、便血等症状。
(7)烙铁头 含血循毒,类似竹叶青的毒性,但较剧烈。
致死原因:常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局部症状:牙痕似竹叶青样。伤口有剧烈烧灼感,极难忍受,很快变成紫红色。伤口周围红肿、发硬、有压痛,出现水泡、血泡或瘀斑,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痛。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伤口出血不止。
全身症状:一般有头晕、头痛、眼花、视物模糊、嗜睡、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重者可出现皮下出血、五官出血、吐血、便血和血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蒙胧和休克。
(8)银环蛇 含神经毒,总的表现为影响运动神经—骨骼肌传导功能。
致死原因:呼吸麻痹,自主呼吸停止是主要的致死原因。
局部症状:牙痕一般2个,为针尖样,呈“。。”形。被该蛇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仅有痒感和麻木感,伤口不红、不肿、不痛。
全身症状:咬伤后1~6小时才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肌肉关节酸痛、四肢乏力。继而瘫痪向躯体发展,引起呼吸麻痹,呼吸逐渐变慢、变浅,呈腹式呼吸,以至呼吸运动停止,全身处于瘫痪状态。重症病人因呼吸抑制缺氧而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传导阻滞而致循环衰竭。
(9)金环蛇 含神经毒,其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与银环蛇基本相同,但潜伏期较长,病程发展亦较缓慢。
致死原因:死亡原因与银环蛇相同。
局部症状:牙痕呈“∴”形,附近皮肤潮红,毛囊突出呈荔枝壳样外观,稍有浮肿,伤口不痛或轻微疼痛,不出血,有麻木感,附近淋巴结肿痛。
全身症状:类似银环蛇咬伤,但出现和发展比银环蛇稍慢。全身肌肉、骨骼关节呈阵发性酸痛,严重病人可出现全身浮肿症状。
(10)海蛇 含神经毒。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有些海蛇还含有肌溶毒素,直接引起骨骼肌坏死。
致死原因:呼吸麻痹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也可由严重的肌红蛋白尿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继发性感染引起病人死亡。
局部症状:各种海蛇咬伤局部症状基本相似,除被咬伤时局部有瞬间刺痛外,伤口只有麻木感,不红、不肿、不痛,局部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全身症状:潜伏期较长,一般3~5小时才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伤者初感全身筋骨疼痛、活动困难、肢体强直,继而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吞咽和语言困难、肌肉疼痛加剧;继四肢瘫痪后,肋间肌瘫痪,病人感觉呼吸费力,胸前有压迫感。呼吸逐渐变得慢弱,呈腹式呼吸。因缺氧而出现唇、指甲发绀,最后呼吸逐渐停止。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⑦ 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最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是什么!
综述毒蛇有五种特征:
一、看身体(你发现它的第一反应)
看明白就行。
⑧ 怎样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
毒蛇一般都是三角形的头部,颜色比较鲜艳,如果被蛇咬伤,一般都按照毒蛇处理的,类似先使用刀片先化开伤口,呈现十字形,绑着伤口的上端,不要剧烈的运动,及时送医治疗
⑨ 被蛇咬伤后,从伤口上怎么判断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着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