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移动通信扩容的方法有哪些

移动通信扩容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01 11:05:17

⑴ 移动宽带端口扩容怎么最快申请呢

换其他运营商,或者向工信部举报试试。
更多:

扩容移动宽带端口是指当地端口已经接满,没有办法继续接纳新用户,所以需要在当地工程规划下进行端口扩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简称“中国移动”、“CMCC”或“中国移动通信”、“中移动”)是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央企业。2017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是一家基于GSM、TDD-LTE、FD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如何增加手机内存

苹果手机是无法增大内存的。但安卓手机可以。有如下方式:

1、增大存储内存方,添加内sd卡来扩充。但前提是手机必须支持sd卡。

2、运行内存不可扩充的。因为收手机自身影响,且无法添加,所以无法增加运存只能合理管理,使手机处在合理的运存范围。

(2)移动通信扩容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合理管理运存

1、某些软件可以手动结束进程(进程)以释放内存。这取决于系统和软件。线路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移动电话,另一种用于以后的安装。可以关闭非手机。

2、进入航空模式(飞机模式或离线模式),以便关闭与通信有关的线程,以获得更大的操作内存。仅在有特殊需要时才使用此功能,例如玩具有很高内存要求的游戏。

3、手机随附的程序,如果不知道该功能,请不要随意关闭它。关闭后,可能会导致手机某些功能无法使用或由于错误而导致手机重启。通常仅在有特殊需要时使用。

⑶ 常见的信道利用方式有哪些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1.1传统的频分复用
传统的频分复用典型的应用莫过于广电HFC网络电视信号的传输了,不管是模拟电视信号还是数字电视信号都是如此,因为对于数字电视信号而言,尽管在每一个频道(8 MHz)以内是时分复用传输的,但各个频道之间仍然是以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的。
1.2正交频分复用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实际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OFDM全部载波频率有相等的频率间隔,它们是一个基本振荡频率的整数倍,正交指各个载波的信号频谱是正交的。
OFDM系统比FDM系统要求的带宽要小得多。由于OFDM使用无干扰正交载波技术,单个载波间无需保护频带,这样使得可用频谱的使用效率更高。另外,OFDM技术可动态分配在子信道中的数据,为获得最大的数据吞吐量,多载波调制器可以智能地分配更多的数据到噪声小的子信道上。目前OFDM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和视频领域以及民用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线(ADSL)、数字视频广播(DVB)、高清晰度电视(HDTV)、无线局域网(WLAN)和第4代(4G)移动通信系统等。 [编辑本段]时分复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所以有时也叫同步时分复用。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的利用率。时分复用技术与频分复用技术一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电话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此外时分复用技术在广电也同样取得了广泛地应用,如SDH,ATM,IP和HFC网络中CM与CMTS的通信都是利用了时分复用的技术。 [编辑本段]波分复用通信是由光来运载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在光通信领域,人们习惯按波长而不是按频率来命名。因此,所谓的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本质上也是频分复用而已。WDM是在1根光纤上承载多个波长(信道)系统,将1根光纤转换为多条“虚拟”纤,当然每条虚拟纤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由于WDM系统技术的经济性与有效性,使之成为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扩容的主要手段。波分复用技术作为一种系统概念,通常有3种复用方式,即1 310 nm和1 55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1)1 310 nm和1 55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
这种复用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仅用两个波长:1 310 nm窗口一个波长,1 550 nm窗口一个波长,利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窗口传输,这是最初的波分复用的使用情况。
(2)粗波分复用
继在骨干网及长途网络中应用后,波分复用技术也开始在城域网中得到使用,主要指的是粗波分复用技术。CWDM使用1 200~1 700 nm的宽窗口,目前主要应用波长在1 550 nm的系统中,当然1 31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也在研制之中。粗波分复用(大波长间隔)器相邻信道的间距一般≥20 nm,它的波长数目一般为4波或8波,最多16波。当复用的信道数为16或者更少时,由于CWDM系统采用的DFB激光器不需要冷却,在成本、功耗要求和设备尺寸方面,CWDM系统比DWDM系统更有优势,CWDM越来越广泛地被业界所接受。CWDM无需选择成本昂贵的密集波分解复用器和“光放”EDFA,只需采用便宜的多通道激光收发器作为中继,因而成本大大下降。如今,不少厂家已经能够提供具有2~8个波长的商用CWDM系统,它适合在地理范围不是特别大、数据业务发展不是非常快的城市使用。
(3)密集波分复用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可以承载8~160个波长,而且随着DWD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分波波数的上限值仍在不断地增长,间隔一般≤1.6 nm,主要应用于长距离传输系统。在所有的DWDM系统中都需要色散补偿技术(克服多波长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四波混频现象)。在16波DWDM系统中,一般采用常规色散补偿光纤来进行补偿,而在40波DWDM系统中,必须采用色散斜率补偿光纤补偿。DWDM能够在同一根光纤中把不同的波长同时进行组合和传输,为了保证有效传输,一根光纤转换为多根虚拟光纤。目前,采用DWDM技术,单根光纤可以传输的数据流量高达400 Gbit/s,随着厂商在每根光纤中加入更多信道,每秒太位的传输速度指日可待。 [编辑本段]码分复用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主要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例如在多址蜂窝系统中是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的,一个信道只容纳1个用户进行通话,许多同时通话的用户,互相以信道来区分,这就是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多信道同时工作的系统,具有广播和大面积覆盖的特点。在移动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连接,是无线多址接入方式,属于多址接入技术。联通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就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称为码分多址,此外还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同步码分多址(SCDMA)。
(1)FDMA
FDMA频分多址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FDMA适合大量连续非突发性数据的接入,单纯采用FDMA作为多址接入方式已经很少见。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就是采用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
(2)TDMA时分多址
TDMA时分多址采用了时分的多址技术,将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TDMA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适合支持多个突发性或低速率数据用户的接入。除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采用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外,广电HFC网中的CM与CMTS的通信中也采用了时分多址的接入方式(基于DOCSIS1.0或1.1和Eruo DOCSIS1.0或1.1)。
(3)CDMA码分多址
CDMA是采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在FDM和TD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DM的特点是信道不独占,而时间资源共享,每一子信道使用的频带互不重叠;TDM的特点是独占时隙,而信道资源共享,每一个子信道使用的时隙不重叠;CDMA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在同一时间可以使用整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它在信道与时间资源上均为共享,因此,信道的效率高,系统的容量大。CDMA的技术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PN)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CDMA码分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4)同步码分多址技术
同步码分多址(SCDMA,Synchr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指伪随机码之间是同步正交的,既可以无线接入也可以有线接入,应用较广泛。广电HFC网中的CM与CMTS的通信中就用到该项技术,例如美国泰立洋公司(Terayon)和北京凯视通电缆电视宽带接入,结合ATDM(高级时分多址)和SCDMA上行信道通信(基于DOCSIS2.0或Eruo DOCSIS2.0)。
中国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也采用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它意味着代表所有用户的伪随机码在到达基站时是同步的,由于伪随机码之间的同步正交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码间干扰,系统容量方面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它的系统容量是其他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的4~5倍。 [编辑本段]空分复用空分复用(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多对电线或光纤共用1条缆的复用方式。比如5类线就是4对双绞线共用1条缆,还有市话电缆(几十对)也是如此。能够实现空分复用的前提条件是光纤或电线的直径很小,可以将多条光纤或多对电线做在一条缆内,既节省外护套的材料又便于使用。 [编辑本段]统计复用统计复用(SDM,Statistical Division Multiplexing)有时也称为标记复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或智能时分多路复用,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带宽动态分配。统计复用从本质上讲是异步时分复用,它能动态地将时隙按需分配,而不采用时分复用使用的固定时隙分配的形式,根据信号源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信号和信号本身对带宽的需求情况来分配时隙,主要应用场合有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和分组交换网等,下面就以这两种主要应用分别叙述。
6.1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
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主要完成对MPEG-2传输流(TS)的再复用功能,形成多节目传送流(MPTS),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任务。所谓统计复用是指被复用的各个节目传送的码率不是恒定的,各个节目之间实行按图像复杂程度分配码率的原则。因为每个频道(标准或增补)能传多个节目,各个节目在同一时刻图像复杂程度不一样(一样的概率很小),所以我们可以在同一频道内各个节目之间按图像复杂程度分配码率,实现统计复用。
实现统计复用的关键因素:一是如何对图像序列随时进行复杂程度评估,有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法;二是如何适时地进行视频业务的带宽动态分配。使用统计复用技术可以提高压缩效率,改进图像质量,便于在1个频道中传输多套节目,节约传输成本。
6.2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的一种新型交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如X.25,帧中继,DPT,SDH,GE和ATM都是分组交换的例子。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可以定长和不定长),以分组为存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1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1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即VC,两个用户终端设备在开始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需要通过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分组传送。分组交换网中有的支持统计复用,有的不支持统计复用,例如SDH就不支持统计复用,其带宽是固定不变的,支持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有帧中继、ATM和IP,下面作分别介绍。
(1)帧中继
帧中继是在X.25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传输技术,用户信息以帧(可变长)为单位进行传输,并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2)ATM
ATM支持面向连接(非物理的逻辑连接)的业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按照多媒体业务实际需要动态分配通信资源,对于特定业务,传送速率随信息到达的速率而变化,因此,ATM具有统计复用的能力,能够适应任何类型的业务。
(3)DPT
DPT(Dynamic Packet Transport)是Sisco公司独创的新一代优化动态分组的传输技术,吸收了SDH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将IP路由技术对宽带的高效利用以及丰富的业务融合能力,和光纤环路的高带宽及可靠的自愈功能紧密结合,由于所有节点都具有公平机制且支持带宽统计复用,可成倍提高网络可用带宽。
(4)吉位以太网
GE(Gigabit Ethernet)是以太网技术的延伸,是第3代以太网,它主要处理数据业务,是目前广电宽带城域骨干网采用的主流技术。以太网交换机端口(RJ45)所带的用户信道使用率通常是不相同的,经常会出现有的信道很忙,有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即便是以太网交换机所有的端口都处于通信状态下,还会涉及到带宽的不同需求问题,而数据交换的特性在于突发性,只有通过统计复用,即带宽动态分配才能降低忙闲不一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带宽。
7字节间插复用
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中复用是指将低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或将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段的过程。我们知道SDH复用有标准化的复用结构,但每个国家或地区仅有一种复用路线图,由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灵活方便。而字节间插复用(BIDM,Byte Intertextur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SDH中低级别的同步传送模块(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le)向高级别同步传送模块复用的一种方式,高级别的STM是低级别STM的4倍。如图1所示的4个STM-1字节间插复用进STM-4的示意图,当然4个STM-4字节间插复用进STM-16也一样,其余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以此类推。这里的字节间插是指有规律地分别从4个STM-1中抽出1个字节放进STM-4中。进行字节间插复用,一是体现了SDH同步复用的设计思想;二是由AU-PTR(管理单元指针)的值,再通过字节间插的规律性,就可以定位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使低速信号可以方便地分出或插入高速信号,这也是SDH与PDH相比较的优势之一,由于PDH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位置的无规律性,从而高速信号插/分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进行复用/解复用,因为复用/解复用会增加信号的损伤,不利于大容量传输。 [编辑本段]极化波复用极化波复用(Polarizati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卫星系统中采用的复用技术,即一个馈源能同时接收两种极化方式的波束,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卫星系统中通常采用两种办法来实现频率复用:一种是同一频带采用不同极化,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等;另一种是不同波束内重复使用同一频带,此办法广泛使用于多波束系统中。
信道复用(multiplexing) 能够合并和分解信号,使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单一的通信线路连到远方的一种通信技术。多路复用器将多个信号结合到一个线路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信号被分离。每个在多路复用线路上传输的设备被预分一个时隙或一个频率,即使设备没有进行传输,时隙或频率仍然分配给它,并保持不使用状态,这导致了一些频带浪费,统计多路复用技术利用动态地为需要传输的设备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个问题。
多路复用向许多在单一共亨线路上与远方设施进行通信的用户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它不是为每个用户设立一条和远方设施相连的个人数据连接。高速数字线路为多个用户处理音频和视频通信提供了足够频带。多路复用器为使用这个频带提供了途径。
频分多路复用(FDM) TDM是一种频带模拟传输技术,使用它可以在一条电缆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每个数据库或音频信号都被调制成不同频率的载波。信道的频率范围被进一步细分为窄的频道,每个频道都能传送不同的信号。信号频道之间的保护频带分开细分的传输频道以减少干扰。在无线电和TV广播中广泛使用FDM,而从多个电台通过电磁波或电缆同时广播。
时分多路复用(TDM) TDM是一种基带技术,不同的电路(数据或音频)由它们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帧流位置来标识,通过脉码调制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变化,数字化信息依次插入传输的时隙,每个信道得到一个时隙,从而使所有信道平等地共享用于传送的介质。
反逆多路复用 反逆多路复用是将单个高速数据流分解成多个低速数据流,而在多个低速连接的通路上传输的技术。它能节省租用高速线路的费用,并能更好地利用线路。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复用中若将时隙分给并不总是进行传输的站,就不能很好地利用传输线路,这些预分的时隙可能会被浪费。统计时分多路复用通过动态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线路。统计时分多路复用较昂贵,这是因为它包含一些处理器,并使用缓冲技术来有效地利用信道。缓冲可能增加延迟,处理器和其他电路必须具有高性能的设计,以提高通信速度。

⑷ 移动的资管系统的3g扩容怎么走流程

到当地移动营业厅咨询客服,并提供身份证明,即可将移动2G手机卡升级成为移动3G手机卡。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分别对应电信、联通、移动。

⑸ 电话交换机的扩容方式有哪些

传统的交换机进线口和出线口是固定的,如果都满了需要扩容,扩容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增加分机板卡。二是增加新的交换机硬件设备进行堆叠。但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可以用方法一跟二扩容的,如果交换机已经是现在的最大配置,就不能扩容了。这种方式的扩容,都有最大的限制,不能无限扩容,可以看下交换机的说明判断。
三是通过云的方式扩容,能保留本地交换机系统,又能实现分机和线路的无限扩容,不需要购买硬件设备,详细的可以看下Enjoytalk混合云方式,写得很详细的。

⑹ 手机网络问题

什么是CDMA技术?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i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按信号性质分,可分为模拟、数字;按调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调相、调幅;按多址连接方式分,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采用的便是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GSM比模拟移动电话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频谱效率上仅是模拟系统的3倍,容量有限;在话音质量上也很难达到有线电话水平;TDMA终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达到9.6kbit/s;TDMA系统无软切换功能,因而容易掉话,影响服务质量。因此,TDMA并不是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的最佳无线接入,而CDMA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1995年,第一个CDMA商用系统运行之后,CDMA技术理论上的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国内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到今年4月,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在澳大利亚主办的第28届奥运会中,CDMA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GSM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刚投放市场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就在研制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比较成熟的制式有泛欧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美国的ADC(D-AMPS)和日本的JDC(现在改名为PDC)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这些数字系统中,GSM的发展最引人注目。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络开通运行。

GSM系列主要有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部分,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工作频段的差异。

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并增大系统容量,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了越区转接和漫游功能,扩大了客户的服务范围,但上述模拟系统有四大缺点: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尤其是在欧洲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相互之间不能漫游,对客户造成很大的不便。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当时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

我国自从1992年在嘉兴建立和开通第一个GSM演示系统,并于1993年9月正式开放业务以来,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大多采用GSM系统,使得GSM系统成为目前我国最成熟和市场占有量最大得一种数字蜂窝系统。截至2002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2亿,比2001年年底新增5509.2万。
什么是3G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 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 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什么是3G手机

第三代手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兆字节/每秒、384千字节/每秒以及144千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

目前,国际上3G手机有3种制式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和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TD-SCDMA标准。
什么是小灵通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或小灵通,是指一种无线本地电话技术,采用微蜂窝通信技术。PHS 技术实际上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属于第二代的通信技术。PHS 基站覆盖范围有限,通信基站与终端间距离较短。因此,所采用通信功率较小,而覆盖较大面积时需要更多的基站。在手机的通讯速度世代上,PHS属于2G的范围。
什么是双模手机
由于手机用户数量的激增,导致了手机通信网络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这最终的结果将导致手机在通信时很容易出现类似于掉线、串音、话音质量不好、难以上网等故障现象。为了解决上面的故障现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手机运营商和生产商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采取相关措施来进一步扩容手机网络系统,提高手机通信时的语音质量,于是不少手机生产商在成熟的GSM网络基础之上,又推出了同时支持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手机,尽管这种双模手机刚刚问世,但由于它的出现,使基于GSM、CDMA的手机由梦想变为现实。使用GSM/CDMA双模手机,用户可以在GSM与CDMA之间自由切换,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往掉话,通话难和音质差等问题,较以前只使用GSM网的通话更加方便。

顾名思义,所谓的“双模”就是工作在两个网络模式下,这两个工作模式就是GSM网络和CDMA网络,所谓的“GSM/CDMA双模手机”就是指手机可以同时支持GSM以及CDMA这两个网络通信技术,它可以根据环境或者是实际操作的需要来从中做出选择,哪个网络技术更能发挥作用,就让手机切换到哪种模式下去工作,如果在一种模式下,手机通信质量不高或者是出现其他不良的通信现象,可以自由转到另外一个网络模式上工作,它实际上就是扩大了手机的通话频率,并大大提高通信的稳定性而已。在一些手机用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尤其合适使用双模手机,因为双模手机能够灵活地在GSM网络和CDMA网络之间进行切换,能始终保持通话不断,而且可以同时接收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综合叠加,把噪音信号过滤,突出话音信号,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语音享受。另外,双模手机采用宽带技术,支持呼叫转移、呼叫等待、三方会谈、主叫号码显示、短消息、语音信箱、自动漫游多种功能。

由于GSM/CDMA双模手机能同时工作在两个不同技术的网络之中,因此双模手机无疑具有这两种网络技术的特点。从技术角度而言,GSM网络因为频段高,使得信号穿透能力强,因此在高楼林立的复杂环境中能带来良好的通话质量和通信覆盖;而CDMA网络,系统容量特别大,同样的频率资源,CDMA网的系统容量可以是模拟网的8-10倍、GSM网的3-4倍。GSM网要覆盖北京全市,大约需要建立300个以上的基站,而CDMA只需建80个左右的基站即可达到这一目的,节约了有限的频率资源。CDMA特有的宽带传输手段,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并适用于在手机上开出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等。此外GSM网络还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CDMA网络也具有自动跟踪多径信号和软切换技术,大大降低切换掉话的可能性,这将非常有利于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通话和数据传输。双模手机的出现,对于用户而言,感受无疑将是最深的,同时又将是最实际的,因为使用双模手机,通过GSM/CDMA网络的漫游,掉话现象将大大减少,打进打出将更加自由,同时可以获得两种网络技术的所有优点,因此双模手机可以确保手机用户自由地在五大洲160几个国家进行通信。

手机用户对网络的最大意见就是经常掉话,不仅现在人们在通话过程中深受其苦,而且有人担心将来如果网络支持传真,会不会因掉话问题而使无线传真变成“水中月”。这是因为手机越区切换时采用的是“硬切换”,在从一个基站覆盖区进入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先断掉与原基站的联系,然后再寻找新进入的覆盖区的基站进行联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断后接”,当然这个断的时间差仅几百毫秒,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无法感觉到,只是一旦手机因进入屏蔽区或信道繁忙而无法与新基站联系时,掉话就会产生;而现在双模手机采用的是“软切换”技术,在越区切换时,双模手机并不断掉与原基站的联系而同时与新基站联系,当手机确认已经和新基站联系后,才将与原基站的联系断掉,也就是“先接后断”,掉话的可能几近于无。 目前在中国移动市场上,有几家手机生产厂商准备针对国内即将上马的CDMA网络,来开发可同时应用于GSM和CDMA网络的双模手机,计划在今年年底就可以看到双模手机的样机。预计即将推出的双模手机具有上网速度快、通信质量高、连网的稳定行高、切换方式灵活以及计价合理等多种优点,而且使用该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自动处于语音频道状态,一旦通信结束后,手机又将返回到数据频道状态。如果你是一位经常需要到全世界各地出差的用户,那么双模手机将会使你更加畅通无阻!

当然,尽管双模手机功能强大,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相信GSM手机仍会保持相当的活力。首先是网络覆盖的优势,GSM手机在国际漫游和国内漫游上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明显优势;其次是维护水平的优势,大量有经验的经过系统培训的厂家和现场技术人员的存在,有效地降低了网络的运营成本和系统风险;第三是品牌优势,GSM手机已广为人知,但普通用户并不了解双模手机的优势,这会使双模手机在初期的广告成本上升,营销难度加大。而且GSM手机的技术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比如用EFR(增强的全速率话音编码)代替FR(全速率话音编码)以改善语音质量,尽快使数据传真等业务投入应用,应该说,GSM手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⑺ 手机内存扩容有哪些方法

现在智能手机如果想扩容,较佳的方法就是用手机U盘扩容。答主扩容手机内存用的是aigo的手机U盘,aigo手机U盘随时用随时就可以插到手机上。拍照也可以即拍即存,让你摆脱手机容量的限制,帮你告别内存不足的担忧。如果有照片、视频或大文件很占手机内存也可以一键备份到aigo手机U盘里,等到用的时候既可以在手机上浏览,也可以直接把手机U盘插到电脑上查看。

⑻ 手机自带内存能扩大么

手机机身存储空间是不能扩大的。
但是可以通过安装内存卡(也就是MicroSD卡)来扩展内存空间。

Micro SD Card,原名Trans-flash Card(TF卡),2004年正式更名为Micro SD Card,由SanDisk(闪迪)公司发明。在Micro SD面市之前,手机制造商都采用嵌入式记忆体,虽然这类模组容易装设,然而有着无法应实际应潮流需求的困扰--容量被限制住了,无法再有升级空间。Micro SD仿效SIM卡的应用模式,即是同一张卡可以应用在不同型号的行动电话内,让行动电话制造商不用再为插卡式的研发设计而伤脑筋。 Micro SD卡足以堪称可移动式的储存IC。
Micro SD卡是一种极细小的快闪存储器卡,其格式源自SanDisk创造,原本这种记忆卡称为T-Flash,及后改称为Trans Flash;而重新命名为Micro SD的原因是因为被SD协会 (SDA) 采立。另一些被SDA采立的记忆卡包括Mini SD和SD卡。其主要应用于移动电话,但因它的体积微小和储存容量的不断提高,已经使用于GPS设备、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一些快闪存储器盘中。它的体积为 15mm x 11mm x1mm ,差不多相等于手指甲的大小,是现时最细小的记忆卡。它也能通过SD转接卡来接驳于SD卡插槽中使用。 现时MicroSD卡提供128MB、256MB、512MB、1G、2G、4G、8G、16G、32G和64G的容量(MWC 2014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SanDisk打破了储存卡最高64GB容量的传统,正式发布了一款容量高达128GB的 Micro SD XC 储存卡。

⑼ 如何做好移动通信网的网络优化

移动通信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建设周期短,发展速度快,前后工期的重叠进行,网络的建设无论在规划阶段以及后续的扩建工程中,均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造成整个通信网络的各种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资源大大浪费,还使得通话质量下降,服务水平低,网络运行效率低。
为使得网络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应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通信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
网络优化工作,就是对整个网络的资源根据需求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调配,达到合理的运用。同时,对于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未开通某些新功能等问题时,也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因此,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 网络优化,不仅对于当前的GSM900MHz网络而言,对于还在发展的GSM1800MHz和CDMA800MH也是同样重要的。
2 网络优化的内容
网络优化既然是对网络资源的重新调配,那么,有哪些资源是可以应用的呢?
2.1 网络资源
频率资源:无线通信的频率资源是宝贵的,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尤其珍贵,频率资源包括可用的频段(900MHz/1800MHz,对运营商而言)、可用的方式(固定、跳频)、覆盖的区域、单站的频率覆盖方式、相邻小区的频率复用方式等。
地域资源:移动通信网要完成网络覆盖,覆盖的地域非常重要,合理的分布站址无疑可以取得更好的覆盖效果,即使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有时也要有相应的投入。
业务资源:移动通信网是随业务的发展而设立的,只有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才能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网络中的移动业务,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需求也不一样。网络的设置要充分吸收各种业务量,尤其是对于新增业务如短信息、信息广播、数据业务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

⑽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信是如何使用三种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

微蜂窝技术是一种提高蜂窝网络系统容量的快速有效方法,它作为一个现有蜂窝网络的延伸,在无线通信组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灵活运行微蜂窝技术,建设一个高质的微蜂窝网络,无论是在提高系统利用率,还是在改善网络深度覆盖情况,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移动通信扩容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节约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浏览:340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199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
肛周尖锐疣治疗方法 浏览:244
怎么踢腿减肥最有效方法 浏览:764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
有什么方法杀蛐蛐 浏览:832
异步电机轻载震荡抑制方法研究 浏览:476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7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7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3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