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汉语中有7种发音部位,由前到后分别是什么
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有七种, 分为以下七组:
(一)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 个,是:b、p、m。
(二)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齿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只有1个,是:f。
(三)舌尖中音,由舌尖和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d、t、n、l。
(四)舌根音。由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ɡ、k、h。
(五)舌面音,由舌面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j、q、x。
(六)舌尖后音,舌尖翘起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zh、ch、sh、r。
(七)舌尖前音,由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z、c、s。
⑵ 语言学中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分类
辅音及分类
又称子音。普通话里如b、p、m、f等都是辅音。发音方法是,由于口腔中有了阻碍,呼出的气流通过这些阻碍而爆发成音或摩擦成音。发音动作的次序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先把发音器官位置摆好的阶段称为成阻,已作势而还未出声的阶段称为持阻,声音发出时称为除阻。辅音的气流一般来自肺部,通过声门、声腔,由阻碍而成声。由于声门的开着或闭着而形成辅音的两种不同声源,声门开着,声带不颤动,成为爆发或摩擦的噪音,称为清辅音,声门闭合,肺部气流冲开使声带颤动,产生乐音,与爆发或摩擦同时(或先期)发出的,称为浊辅音。
辅音由于口腔中发音部位(阻碍部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因此发音部位也是分析辅音的重要依据。口腔中的阻碍一般由静的器官和动的器官构成,静的多在上部,如上唇、上齿、上腭等,动的多在下部,如下唇、下齿、下颌、舌的各部等。软腭后端的小舌虽居上部,却非常灵活,它能上下移动而开闭咽通道,由此决定是口音还是鼻音。
辅音的分类多数是既按发音方法又按发音部位。由于世界各种语言的辅音彼此不同,此详彼略,因此要拟订出一套包括世界语言全部辅音的表格是不可能完备的。国际音标表中的辅音已概括了大多数。语音学家在分析某一特定语言的语音时每有修订和补充。
⑶ 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爆出而发音。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3、m 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4、f 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大胆”、“歹毒”。
9、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10、n 舌尖中、浊、鼻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难弄”。
11、l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罗列”。
12、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重镇”。
1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发音的情形与zh[]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拆穿”。
14、sh舌尖后、清、擦音。
15、r 舌尖后、浊、擦音。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例如“如若”、“仍然”。
16、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开,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家具”。
17、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发音的情形与j[]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确切”。
18、x 舌面、清、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例如“心胸”。
19、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根翘起,顶住软腭,形成阻塞;到达口腔,然后舌根与软腭突然离开,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光顾”。
20、k舌根、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形与g[k]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快看”。
21、h舌根、清、擦音。发音时舌根翘起,与软腭之间留一条缝隙;例如“黄昏”。
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⑥舌面音:j q x(3个)
⑦舌根音:ɡ k 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 p d t ɡ k(6个)
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个)
③擦音:f h s sh r x(6个)
④鼻音:m n(2个)
⑤边音:l(1个)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个)
②浊音(颤动):m n l r (4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个)
②不送气音:b d ɡ z zh j(6个)
⑷ 什么是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就是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2)发音方法,就是气流克服阻碍发出声音的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分为以下七组:
(一)双唇音
由上唇和下唇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
个,是:b、p、m。
(二)唇齿音
由下唇和上齿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只有1个,是:f。
(三)舌尖中音
由舌尖和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d、t、n、l。
(四)舌根音
由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ɡ、k、h。
(五)舌面音
由舌面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j、q、x。
(六)舌尖后音
舌尖翘起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zh、ch、sh、r。
(七)舌尖前音
由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z、c、s。
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克服阻碍的方式
按照发音时气流克服阻碍的方式,普通话的声母分为五类:
1.塞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通向鼻腔的通路。气流经过口腔时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有6个,就是b、p、d、t、ɡ、k。
2.擦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非常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通向鼻腔的通路。气流经过口腔时从窄缝挤出,摩擦成声。擦音有6个,就是f、h、x、sh、r、s。
3.塞擦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通向鼻腔的通路。气流经过口腔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塞擦音有6个,就是j、q、zh、ch、z、c。
4.鼻音。口腔里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垂,打开通向鼻腔的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鼻腔通过。鼻音有两个,就是m和n。
5.边音。舌尖与齿龈相接构成阻碍,舌头两边留有空隙。软腭上升,堵塞通向鼻腔的通路。气流经过口腔,颤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通过。边音只有1个,就是l
。
(二)气流的强弱
按照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两类,就是不送气音和送气音。
1.不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有6个,就是b、d、ɡ、j、zh、z。
2.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强。有6个,就是p、t、k、q、ch、c。
(三)声带是否颤动
按照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的声母分为两类,就是清音和浊音。
1.清音。气流呼出时,声门打开,声带不颤动,发出的音不响亮。清音有17个,就是b、p、f、d、t、ɡ、k、h、j、q、x、zh、ch、sh、z、c、s。
2.浊音。气流呼出时,颤动声带,发出的音比较响亮。浊音有4个,就是m、n、l、r。
⑸ 普通话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
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b、p、m。
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
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z.c.s。
(也叫平舌音)
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
d、t、n、l(也叫舌翘音)
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
zh、ch、sh、r。(也叫翘舌音)
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
j、q、x。
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
近构成阻碍。普通话声母有3个g、k、h。
2、按发音方法分类
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有以下五种:
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角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普通话有6个塞音:b、p、d、t、g、k。
2)鼻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封闭口腔通路;待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到达口腔和鼻腔,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由鼻腔透出成声;除阻时口腔阻碍解除。鼻音是鼻腔和口腔的双重共鸣形成的。鼻腔是不可调节的发音器官。不同音质的鼻音是由于发音时在口腔的不同部位阻塞,造成没的口腔共鸣状态而形成的。普通话有2个鼻音声母:m、n。
3)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之间接近,形成适度的间隙;持阻时,气流从窄中间摩察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普通话有6个擦音;f、h、x、sh、s、r。
4)边音普通话只有一个舌尖中的边音:1。舌尖和上齿龈(上牙床)稍后的部位接触,使口腔中间的通道阻塞;持阻时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两边与上腭两侧、两颊内侧形成的夹缝中通过,透出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
5)塞擦音是以“塞音”开始,以“擦音”结束。由于塞擦音的“塞”和“擦”是同部位的,“塞音”的除阻阶段和“擦音”的成阻阶段融为一体,两者结合很紧密。普通话有6个塞擦音:j、q、zh、ch、z、c。
普通话的辅音声母还包括“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清音”与“浊音”的区别。
普通话只有塞音和塞擦音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送气音—这类辅音发音时气流送出比较愉和持久,由于除阻后声门大开,流速较快,在声门以及声门以上的某个狭窄部位造成磨擦,形成“送气音”。普通话有6个塞擦音:p、t、k、q、ch、c。
不送气音—指发音时,没有送气音特征,又同送气音形成对立的音。普通话有6个不送气音:b、d、g、j、zh、z。
⑹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分包括哪七类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分包括:
(1)双唇音有3个(b、p、m);
(2)齿唇音有1个(f);
(3)舌尖前音有3个(z、c、s);
(4)舌尖中音有4个(d、t、n、l);
(5)舌尖后音有4个(zh、ch、sh、r);
(6)舌面前音有3个(j、q、x);
(7)舌面后音有3个(g、k、h)。
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按构成成分可分为三类:
(1)单韵母:即单元音韵母,共10个:其中,舌面元音7个:a,o,e,ê,i,u,ü ;舌尖元音两个:-i(前),-i(后);卷舌元音1个:er。
(2)复韵母:即复元音韵母,共13个:其中前响复韵母4个:ai,ei,ao,ou;后响复韵母5个:ia,ie,ua,uo,üe;中响复韵母4个:iao,iou,uai,uei。
(3)鼻韵母:即由元音带上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共有16个:其中,前鼻音韵母8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后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ong,ueng,iong。
⑺ 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b、p、m。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z、c、s。(也叫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d、t、n、l(也叫舌翘音)。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zh、ch、sh、r(也叫翘舌音)。
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j、q、x。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⑻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分包括哪七类
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1、双唇音:b p m(3个)
2、唇齿音:f(1个)
3、舌尖前音:z c s(3个)
4、舌尖中音:d t n l(4个)
5、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6、舌面音:j q x(3个)
7、舌根音:ɡ k h(3个)
(8)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普通话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⑼ 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
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 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b、p、m。 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 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z.c.s。 (也叫平舌音) 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 d、t、n、l(也叫舌翘音) 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 zh、ch、sh、r。(也叫翘舌音) 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 j、q、x。 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 近构成阻碍。
⑽ 什么是发音部位, 什么是发音方法 请举例子说明!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主要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法,这两个概念都是针对辅音而言的,因为元音发音一般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
例如你发b这个辅音声母,发音时先要把双唇闭紧,这就形成阻碍,所以从的发音部位上讲就是是双唇,闭紧后气流在你的口腔聚集,然后你突然张开口,气流爆破,但声带不震动,这就是发音方法,用专业的名称来讲b从发音方法看就是塞音、清音。重点是要结合自己的发音过程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