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有哪些
发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 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可以吃点退烧药 维c银翘片里面好像有柴胡 退烧的 不过要是一天还没退烧就要上医院看病
❷ 最快的退烧方法
物理退热我们常用的是这种擦浴的方法,尤其用酒精擦浴。那酒精擦浴我们可以用医用酒精。当然是75的,但是一定兑一些温开水,把它稀释,稀释了之后,擦的话,颈部,像四肢,或者是腋窝下,或者是背部,这样的话,通过温水的蒸发,还有酒精的挥发,使温度可以得以下降。除了酒精之外,酒精擦浴之外,还有一些个别的,酒精得不到,用一些温开水擦也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就是体温过高的话,就是头枕冰袋,有一个冰箱里头,弄点冰块,或者是用一些纱布裹完以后,用个袋子装起来之后,头枕在头部,这样的话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快速退烧的方法有很多,有物理降温,也有退热药,还有中药。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退热,还可以泻火解毒退热等各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或者酒精擦浴,能够比较快的把高热退至中热,或者中低热。药物主要有西药,比如常用的布洛芬(美林口服液)还有尼美舒利颗粒都可以解热镇痛退热。中成药可以用小柴胡颗粒,中药退热的药物也比较多,如金银花、黄芩、大黄。但风寒风热要分清楚,风热感冒可以用风热感冒颗粒,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这些都是具有解表、退热功效的。
❸ 有哪些正确的物理退烧的方法
冷敷法
具体方法: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也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将热水袋中灌入冷水或放入碎冰块,垫上一层布后枕于头下,小冰袋可放在腋根部。
注意:采用冷敷法时,要检查冰袋是否漏水,并且在过程中应该定时更换袋中的冷水。
温水洗澡
如果发烧时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可以通过洗温水来帮助降温。
注意事项:水温要注意,应该调节在27~37摄氏度。因为水温太高会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而水温太低则可能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通过酒精帮助降温。
具体方法: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 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
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同时还能帮助降温。
具体方法: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❹ 退烧的方法有哪些
在非紧急情况下都不应该滥用退烧药,但有时候身体发热造成体感上的不适,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
(1)补充水分多通风,保持理想空气指数
发烧体温超过38.5℃后,体液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颤,即使发烧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得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烧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爸爸妈妈们可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不能有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露出哪里,以防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最近网络上还流传着一种神奇的德国妈妈的“湿毛巾绑腿退烧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经过,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烧效果其实有限。
(3)疏通膀胱经&肺经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岁以下宝宝,把手脚搓热,柄沿膀胱经捏脊,而5岁以上儿童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疏通经络,轻轻敲打肺经由下而上。
低烧: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最为对症
1. 推三关300~500次
2. 揉外劳宫1~2分钟
3. 重揉太阳穴1~2分钟
4. 拿风池50次
5. 清肺经15分钟
6. 掐揉二扇门4-5分钟
7. 推天河水300~500次:天河水就像人体的清凉之源,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由腕到肘直推。
高烧:清热凉血的按摩手法
1. 退六腑300~500次:退五脏六腑实热
2. 打马过天河20~30次,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这个声音就像是小马过河时马蹄拍打睡眠发出的响声。打至手微微发红就行,每次都要从下往上打满。
3. 蘸水捏脊20次
4. 捣小天心1~2分钟
(4)泡脚发汗退热
准确的说,发汗不仅仅只是降温,更是一种退烧的方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感冒发烧肢体酸痛头闷腹胀,可一旦汗流出来,体温就会渐渐下降,全身难受的感觉也会开始消退。流汗,是身体降温最自然的方式,当出汗的时候,血管舒张毛细孔开放,这样有利于体热发散,同时汗水的蒸发也能够带走大量热量。家长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吃退烧药起效后,就会开始流汗,温度也就退下来了。
发汗降温虽好,但要通过物理发汗降温(相对于吃退烧药降温)也有一定风险,因为此时体温中枢“设定值”并没有改变,要发汗降温,体温会经历一段先升再降的过程,如果挨不到流汗身体就已经受不了热晕过去,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选择安全的发汗方式就特别重要。
要看一种发汗方式好不好,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I)安全性:发汗过程可控,方便家长实时观察孩子情况,若真的出现意外能紧急处理。
II)发汗量: 发汗虽然有助于降温,但是不能出得过度,微微发汗去病,大汗淋漓反而会伤害身体。体有热证,汗出太多不仅伤了津液(伤阴),也会损伤身体的阳气,体内阴阳俱虚,正气虚损,就没有能量把邪气祛除出去,病就好不了。
III)发汗过程会不会容易受寒:发汗后毛细孔张开,若受寒了反而会使病情恶化。
❺ 物理退烧方法
物理退烧的办法,主要包括降温贴降温,同时也可以用温水泡澡。在进行降温的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以上就是常见的物理降温办法。
物理退热的办法包括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降温贴降温,降温贴贴的方法也是很有学问的,一般都是贴在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包括颈部、枕部、额头这些部位,包括腹股沟,都是可以贴降温贴的、。
另外就是温水泡澡,温水泡澡建议家长一定要保证室内恒温,或者比较暖和的情况下,可以给患儿泡澡,还有温水擦浴。温水擦浴相比泡澡来说更安全、有效性更好一些,因为可以反复的让患儿皮温得到蒸发。
另外就是多饮水,还有冷毛巾冷敷,包括酒精的擦浴,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❻ 发烧是最快的退烧方法是什么
快速退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降温以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物理退烧可以通过多饮用温水,使用退热贴盖覆在患者的额头,可以配合温水浸湿毛巾后拧干,在患者的腋窝、后背、胸腔等部位进行反复性擦拭,达到快速降低体温的目的。药物治疗可以采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混悬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酚麻美敏混悬液等,可以缓解因流行性感冒或者其他炎症性疾病而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但是需要注意解热镇痛类药物只能起到暂时性缓释作用,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查明具体病因后再进行对症性治疗。
❼ 退烧最好办法是什么
退烧最好的办法包括多喝白开水、喝姜糖水、物理降温、酒精降温、按摩法和搓脚。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1、多喝水。如果是发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喝白开水最好,用大杯子倒水喝,直到喝到喝不下去为止,多上几次厕所,体力的病毒就已经排出体外一部分。
2、喝姜糖水。然后还可以在家里煮姜糖水喝,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后加红糖大煮,趁热喝下去,然后睡觉出出汗,在刚开始发烧并不严重时,这个方法很有效。
3、物理降温。还可以用物理降温法,倒温水,拿毛巾浸泡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额头、腋下、手心脚心。
4、酒精降温。酒精降温用小毛巾蘸30%的酒精,擦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注意不可全身擦试,否则很可能会造成酒精中毒。
5、按摩法。按合谷穴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患者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法6、搓脚,搓脚心和四肢先搓脚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后背,最后再把耳朵搓热,再搓搓百会穴。等到患者出汗,体温也就降下来了。
注意事项:
1、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2、小儿发烧对爸妈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使用退烧药。但退烧药的使用应掌握有技巧和原则,何时用、怎样用,平时宜有正确观念,才不会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烧失控。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
❽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最快呢四种偏方退烧快
首先要弄清楚小孩体温是多少才算是发烧呢?正常人体温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腋窝温度为36℃—37.4℃。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烧。
更细一步划分为:37.3℃—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1℃为高热;
超过41℃为超高热。
如何退烧呢?
一、物理降温。
1、通过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只带走局部皮肤的热量,这种退烧效果不好。
2、在提高环境温度前提下,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使皮肤血管扩张,这种退烧效果最好。(如果小孩体温不超过38.5℃,我经常用这种方法给小孩退烧。)
3、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如果小孩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4、不要给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热。
5、记住:一定要让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汤之类的液体。孩子发烧不喜欢喝水,家长应该想办法少量让孩子补充液体。因为即使服了退烧药,如果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退热效果就不好。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烧药就会失灵。
二、药物降温。
什么时候要用药物降温呢?
如果小孩体温达到38.5℃就可以用药物来退烧。因为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38.5℃服用退烧药后,退烧药物起效时正好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什么退烧药最安全呢?
1、泰诺林,它的有效退热时间是3—4小时。
2、美林,它的有效退热时间是6—8小时。
当小孩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交替,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服泰诺林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以服用美林;如果6—8小时后再升高,可以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呢?
1、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即使高热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精神状况差,即使不发烧也应看医生。如果在发烧的同时,孩子显出非常难受状,服药降温后仍然非常难受,那就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
2、如果孩子仅仅是发烧,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只要能够通过物理和药物降温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多给小孩喝水,保证排尿和排便就可以了,最好在发热后24小时再到医院检查。
通常,你去医院时医生会要求给小孩验血。通过血常规确定小孩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不是细菌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啊,因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小孩仅仅是发烧,没有其他不适,不要急着要求医生输液啊。
5
最后,请各爸爸妈妈们注意:孩子患病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治疗药物,我们应该做到:能口服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❾ 常用的退烧方法有什么
第一种:物理降温,就是用酒精擦腋下,膝盖窝,肘窝关节的地方,靠酒精的挥发散热,第二种,使用退烧药,比如尼美舒利颗粒,安瑞克,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口服都可以,还有直肠给药的对乙酰氨基酚栓,都可以降温
❿ 有什么快速退烧的方法
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中医治疗发烧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选错了,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发汗退热法
这是最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烧的功效。
2.热者寒之法
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四大”症状,即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等症状,就是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可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如见高烧不退,烦躁,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的,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可用三黄片来治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3.通腑泄热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4.滋阴清热法
即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阴虚发热的病症。主要适用于由于阴虚而导致的胸口发热,手脚心发热,伴有烦躁不适,夜间出汗等症状,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也常见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疾病。此时不能应用前面所讲的方法,而应该滋阴清热,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来治疗。还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等穴位,多吃鲜藕、菱角、鸭梨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