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知道在司法鉴定中关于酒后驾车血液中乙醇含量的鉴定方法,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类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判断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522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GA/T105 血、尿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酮、正丁醇、异戊醇的定性分析及乙醇、甲醇、正丙醇的定量分析方法
GA 307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
3定义
GB 19522和下列术语及其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酒精含量
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呼气或唾液中的酒精浓度。
3.2
酒精清除率
人体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随时间消除的数值。
4酒精含量的判断
4.1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血液中酒精含量临界值
定 性
酒精含量阈值
饮 酒 驾 车
0.2mg/mL
醉 酒 驾 车
0.8mg/mL
4.2血液中酒精清除率为0.104mg/(mL.h)。在饮酒一小时后测试,并且血液中酒精浓度测定值在0.1 mg/mL—0.2mg/mL之间时,适用酒精清除率。
4.3血液中酒精含量与症状及肇事的关系见附录A。
DB31/205—2007
5测试方法
5.1呼气酒精含量检验
5.1.1对饮酒后驾车的嫌疑人员可检验其呼气酒精含量。呼气酒精含量采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进行检验。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应记录并签字。
5.1.2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GA 307规定。
5.1.3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的具体步骤,按照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的操作要求进行。
5.2唾液酒精含量检验
5.2.1对饮酒后驾车的嫌疑人员可检验其唾液酒精含量。唾液酒精含量采用唾液试纸条进行检验。唾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应记录并签字。
5.2.2唾液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有稳定的比值。唾液试纸条检验采用酶显色法,将能与酒精起特异性化学反应的物质(酶)固定到试纸条上,当唾液中酒精和试纸条上的物质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变化与标准色卡比较,可测试唾液中酒精的浓度,并推算出血液中酒精的浓度。
5.2.3唾液酒精含量检验的具体步骤,按照唾液酒精试纸条的操作要求进行。
5.3血液酒精含量检验
5.3.1对饮酒后驾车的嫌疑人员可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抽取血样应及时,并由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不应采用酒精或者挥发性有机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装血样的容器应洁净、干燥、密封,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5.3.2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按照GA/T105规定。
5.3.3血液酒精含量检验为仲裁检验。
DB31/205—200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血液中酒精含量与症状、肇事的关系
血液中酒精浓度
(mg/mL)
症状
发生肇事
0.50
精神愉快,飘然感
有可能
1.00
兴奋、脸红,语无伦次、笑怒无常
增加
1.50
激动、吵闹
很容易
2.00
动作不协调,意识紊乱,舌重口吃
一定发生
3.00
麻醉状态,进入昏迷
一定发生
⑵ 常用的血样处理方法
血液溶血是指血液标本在采集、抗凝、保存、传输过程中出现的红细胞、白细胞异常破裂。血液样本如果溶血会使红细胞中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造成检测结果的异常,如血清钾、血清钠、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葡萄糖等物质的异常大幅度升高,从而影响临床医师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判断,故标本中度及重度溶血时,建议再次采血。
我们如果了解了溶血的原因就可以预防多数溶血的产生。临床常见血样溶血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标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负压的存在造成血细胞破裂;
解决方法:标本采集量不足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的真空。
2、用注射器采血后转移试管时,未卸下注射器的针头,血样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小的管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
解决方法:特殊情况需要注射器转移血样的,需要卸下针头,开塞沿管壁缓慢注入。
3、抗凝管在混匀抗凝剂时,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受到冲击压力过大,破坏血细胞);
解决方法:轻轻颠倒180度,摇匀5-8次,尽量减少血样收到的冲击力。
4、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溶解接触面不均衡,界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或反应热);
解决方法:及时轻轻摇匀5-8次。
5、空的真空采血管真空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到管底的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导致破裂,临床可见溶血;
解决方法:使用蝶翼采血针采集血液样本时,倾斜管塞穿刺针,使其靠近采血管壁测,使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6、物理刺激(极度高温、低温、振动);
解决方法:避免物理刺激,保证血液样本在平缓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转运、检测、储存。
⑶ 酒驾血样保存期限及规定
法律分析:最长可保存半年以上,酒驾血液样本存放在低温环境中,血袋需排除空气,并加防腐剂,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存放时间因案件的需要,可长可短。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条 抽取血样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由不少于两名交通警察将当事人带到医疗机构或者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上述机构派出人员抽血,并对抽血过程全程监督。
(二)抽取血样应由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交通警察应告知抽血人员抽取两份血样,且不应采用醇类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抽取的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分别使用洁净、干燥的容器封装,并注明被抽血人姓名、抽血时间,分别装入纸质口袋密封,一份备案,一份送检。密封袋应注明被抽血人姓名、抽取时间、血样用途,由被抽血人签名、交通警察和抽血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被抽血人或抽血人员拒绝签名、盖章的,交通警察应当注明。
(三)填写《抽取当事人血样登记表》,写明抽血原因、抽血时间、抽血地点、被抽血人姓名等情况,并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四)抽取的血样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应低温保存。
关于醉驾血液保存多久这个问题并没有明文规定,一般来说按照国家标准酒驾血液样本在排除空气并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中一般可以保存半年以上。酒驾血样保存长短一般根据案件情况而定的,当涉案人员对送检血样结果无异议并签字确认后血样不在保存。
⑷ 酒驾抽血血液封存当事人虽要在场吗
需要,抽血之后通常需要抽血医生或者护士、执勤交警、犯罪嫌疑人、见证人(通常是另一名交警)在抽血袋上签字。这个全过程需要交警全程视频记录。
⑸ 交警酒驾抽血样本能保存多久
涉及酒后驾驶而抽取的血样应保存多长时间,没有明文规定。酒后驾驶抽取的血样应抽取两份血样,一份备案,一份送检。
备案的血样的用途是涉案人员对送检血样的鉴定结果有异议时,用于DNA鉴定和再次作酒精含量检验,如果涉案人员对送检血样的鉴定结果无异议,并且签名认可后,备案的血样可不再保存。
酒驾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⑹ 保存血不凝固
密封起来一样会凝固的.
我可以提供你几个你有可能做到的方法,你自己试验下吧.
一、拿一个玻璃瓶子,里面放上一些小玻璃珠,注意一定要小的,直径在5mm左右是最好了,采了血以后,把血放里面,不停的晃动小瓶子,直到你见到玻璃珠上裹着一些丝线样的东西再停下来。
二、就是到医院找熟人弄点抗凝剂加进去。
但是你想要长时间保存的话,还是必须要加很多东西的,我上面说的方法只是使血液不凝固,要保存的话,要加很多保养剂,而且还是必须要低温冷藏的哦。
⑺ 酒驾血样提取和检测过程的规范
法律分析:对需要检验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应及时抽取血样。抽取血样应由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不应采用酒精或者挥发性有机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装血样的容器应洁净、干燥,装入血样后不留空间并密封,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法律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4酒精含量值
4.1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临界值见表1.
表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行为类别
对 象
临界值(mg/100ml)
饮酒驾车 车辆驾驶人员 20
醉酒驾车 车辆驾驶人员 80
4.2 血液与呼气酒精含量换算
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可按标准GA307换算成血液酒精含量值。
5检验方法
5.1 呼气酒精含量检验
5.1.1 对饮酒后驾车的嫌疑人员可检验其呼气酒精含量探测器进行检验,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应记录并签字。
5.1.2 呼气酒精含量探测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GA307标准规定,并具备被动探测呼出气体酒精的功能。
5.1.3 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的具体步骤,按照呼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的操作要求进行.。
5.2 血液酒精含量检验
5.2.1 对需要检验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应及时抽取血样。抽取血样应由专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不应采用酒精或者挥发性有机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装血样的容器应洁净、干燥,装入血样后不留空间并密封,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5.2.2 血液酒精后驾车的人员拒绝配合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方法按照GA/T105标准规定。
⑻ 人的血液放在密封的瓶子里,多长时间会凝固凝固后还可以变成液体吗
血液凝固与密不密封没有关系,引发血液凝固的机理有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放在瓶子里的血液只要没有加抗凝剂一般15-20分钟后就会凝固,凝固后上层会出现少许液体,即血清。凝固的血液不能再变成液体。
想要保持血液不凝,应该事先加入抗凝剂,如3.2%的柠檬酸钠溶液,或肝素等,别说一天了,一周都不会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