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近代史感言:如何学好近代史
学习近代史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最重要线索:
一、 国家的近代转型及其制度的现代化过程。
由以前的皇帝本位的的军机、内阁六部制转变为国民本位的近代国家转变。
二、 人的现代化过程。
从最早的留美幼童、水师学堂、京师大学堂到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逐步推广。
三、 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过程。
四、 帝国主义侵华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过程。
五、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六、 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的过程。
❷ 怎样生动有趣地学习中国近代史
介绍一本书,你看过会对历史非常有研究兴趣,就是《开放中的变迁》,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国古代史之间是断裂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历史走到今天,仍然带着它千年来的性格,也许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社会观和历史观,才能看清历史脚步之间的虚线。刘青峰金观涛两位学者的《开放中的变迁》一书,就是用一种超越历史断裂的社会历史观为我们重新整合了中国现代史的脉络。本书认为,存在两种社会统治权威,“社会西方民主制度的统治权威来源于超越特定宗教或意识形态的理性精神,不同信仰的人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因此遵守法律,服从统治,可称为规范认同。而中国传统的统治权威来源是意识形态认同”,中国的社会组织方式是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即社会唯一统治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的蓝图,而社会实体是这一蓝图的具体实现。这种社会组织方式是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历史无意识,百年变革之中没有被真正意识到,变革的实质是传统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它并没有中断。这其实是从文化心理的层面来寻求历史风云变幻的动力,从本书来看,这种解释确实呈现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性、系统性。
❸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新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兼有历史学和政治学两门学科的特点,所以它既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基础,又突出学科的强理论性和政治性,这就决定了对其考查方式的多样性,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针对该学科的特点为考生总结几点复习方法,以供考生参考。
一、宏观把握理清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这段历史;从时间段上来说,主要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的这段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显而易见,它包括两大部分,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其中,一般把1840-1949年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史部分(1至7章),这部分主要讲述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代史又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部分,即旧民主主义革命(1至3章)和新民主主义革命(4至7章)。而中国现代史部分(8至10章)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主要讲述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它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
二、加强记忆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纲要这门课所包括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一些小的知识点,关于时间的、事件的等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就非常零碎,但却又是考试查考的要点,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总结和记忆,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所有要考的知识点和重要的时间、事件熟记于心,要通过做题加强大脑对知识点的记忆,这部分应多做选择性题目。而针对重大事件,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建议考生把关于这些事件的相关问题总结到一起,比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关于这个问题,考生需要把握: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影响(当时的影响及对现在的影响),这些是对知识最基本的把握。
三、以时间或事件为轴线总结相通的知识点
纲要这部分所涉及的时间和时间比较多,考生若是单独分开来记,不仅不牢固,还会因为太零碎而记的筋疲力尽,所以考生可以按件事或时间之间的某种关联串起来,放到一起记,会容易很多。比如,关于中国共产党开的几次比较重要的大会: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关于这些会议需要掌握它们开的时间、内容、主要贡献、意义等,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整理一下,既有条理,又记得牢固。
四、以史实为基础做到史论相结合
纲要这门课很容易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来考察,尤其是形势与政策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跨科考试的方式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往往让考生感觉很难,有的考生碰到这种问题优势还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平常的备考复习中考生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种综合分析的能力。
❹ 中国近代史该怎么学
以平静的心去学,用平静的心去对待,但我知道那将会很难,历史终将过去,未来还很漫长,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放下那颗仇恨的心,要知道千百年前的成吉思汗,不也一样吗?但要知道,我们丛骄傲中倒下,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末落时要尊严,强盛是要谦虚,别整天想者称把全球,告诉中国人我们还很弱,我们还没有领导全球的实力,认真做好自己就是真正的爱国,倡导中庸为什么要走极端,
❺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方法
时间归纳法,历史就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一段故事,你只要把时间归纳一下 各个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一总结就有了
❻ 怎样学好中国近代史···
先看下易中天,袁腾飞等人的书,主要是看下人家是如何看历史的,学史不是为了记住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记忆不是目的。
主要分析当时的社会变化,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及他们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研究他们的得与失,说古是为了论今。
还有,要培养唯物的历史观,如果你喜欢研究人,会喜欢历史的
请采纳,谢谢
❼ 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方法
转一篇文章供参考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09财管2班
王瑢
09073224
做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就不能像高中时学习近代历史一样,只是为了学习知识点,应付考试而去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现在当我重新拿到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时发现,这本书与高中时历史课本是截然不同的,这本书是从每一个阶级去诉说每个阶级的发展,并且详细叙述了每个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中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不同作用,和出现,发展,最终的结果! 高中课本知识从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一直叙述到改革开放后这之间的所有时间,和经过。只是初步的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就是一个升华,一个从思想上的提升。这本书更需要我们知道的是思想上的一种理解一种感知! 中国近现代史,其主流和本质,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紧紧抓住这一主线,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和重点。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同学们要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加强对各种政治方案的比较。比如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论说中国问题;除政治史外,要注意加强对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可以通过历史的经验来处理现在社会的问题,和规划对未来的发展。
在课堂上,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多一些的互动,让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也能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心里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也许可以有更新颖的回答,和多方面多角度的回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理解问题的广度,能让我们对一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是大家更好的学习这门课。
多看一些相关的电视记录片,更能直观的了解一段历史,能让我们对次有更深的印象和感悟,从而能更好的诠释书上的那些生硬的文字,给同学们一个直观的视觉感受,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也能让我们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提高我们对历史的兴趣。
❽ 我想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该怎么学呢
首先看书籍和资料,最好看一看国外或是台湾的资料,系统性的了解了之后,多看看网上的一些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和现在的社会关联较大,所以高中教材中的很多表述与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大陆公开的出版物也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与历史事实有出入。要想真真的研究学习,就要带着批判的思想看资料与书籍
❾ 面对当前形势 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
仇,恨可以被淡忘,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但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的命题是不容选择的,要摆脱敌,人的奴,役,首先要国,强。但是,国人认识这一点时,却走过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认识:
第一,“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
第二,“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三,“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第四,就是“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第五,“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面对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中国人,民不仅表现了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而且开始了救,亡,图,存、促进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探索、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强发展道路。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开出了一剂又一剂救,国,方,案,其方案内容有异,实施手段有别,但拯,救中,国于未,亡的目,标是相同的。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始终。
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直到今天为止的历史,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按照时序的发展,概述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脉络,点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的巨大成就,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现代史所涵盖的内容。
首先,宏观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真正认识到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根据中国现代史与“今天”的社会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点,架起“昨天”与“今天”的联系桥梁,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尝试让学生表达出历史的内在联系。既要注意它是中国近代史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要重视它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2.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的基本制度、出台的重大政策方针、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不易,逐步学会用“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和分析框架,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3.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初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5.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6.从历史的演变中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体验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