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得了IgA肾病到底该怎么治疗啊赶快让我好了吧!
IgA肾病是不可以治愈的疾病,IgA肾病的预后和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因素比如说初始发病时蛋白尿的水平、血压控制的程度、肾功能水平以及病人年龄、性别,其他合并疾病的情况是有关系的。病理情况是很重要的决定预后的因素。如果临床表现轻,但病理重,预后就不好。IgA肾病实际上不是一个温和、进展缓慢的疾病,IgA肾病的有些病人都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期。有的病人也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良性过程的疾病。决定疾病是否进展的因素,比如说病人合并了感染,我们要积极地去控制感染,预防感染的发生。积极的控制蛋白尿,力求把蛋白尿控制在尿蛋白定量1g以下,把血压控制达标。病人的预后就会相对比较好,对于肾脏功能的保护比较好,肾脏的存活期就比较长。
㈡ IgA肾病如何治疗【IgA肾病】
1. 一般治疗:
①适当休息,注意饮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②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治疗,但治标不治本,易出现毒副作用。
2. “循经护肾疗法”治疗
IgA肾病是本医院的主治疾病,采用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独特疗法“循经护肾疗法”,以中医中药外用治疗为主,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给药,很少吃药和打针,从给药通道上根本解决“是药三分毒”的弊端,在对肾脏无损伤的情况下给予肾脏治疗,使损伤的肾小球基底膜得到有效的恢复。
㈢ IgA肾病有什么样的临床症状
Iga肾病跟普通的肾炎患者肾病是一样的,都是尿蛋白,有几个家,然后人比较容易疲劳,还有出现水肿。
㈣ 该怎么治疗IGA肾病
要注意尿液的变化,因为尿液异常变化是Iga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正常人在60岁以内,普通不应该有经常夜尿,假如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用不良的早期表现。尿变色是IgA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时,立刻就诊。此外iga肾炎早期症状还有: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尿量均匀为每天I500毫升左右,每天4-8次。假如没有发热、多量出汗、多量饮水等,小便量呈现骤减或陡然增加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肾脏病变。
很多患者在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衰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会呈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怎么早期发现IgA肾病,要注意水肿症状,水肿是Iga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Iga肾病还有其他症状表现,其中包括有小便泡沫多,这一水肿也是Iga肾病症状的出现持久不消逝,阐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㈤ 什么是i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最常见的肾小球来源血尿的原因。在原发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它可以占到40%以上,因此是我们国家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IGA肾病是我们国家非常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最常见的肾小球来源血尿的原因。在我们国家原发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它可以占到40%以上,因此是我们国家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好发于青年人,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前驱感染之后,三天以内出现肉眼血尿,此后可以转为镜下血尿,也就是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到尿中红细胞增多。
这种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等,如果我们去做肾穿刺活检,也会发现不同的IGA肾病的病人会有不同的病理表现,因此它的治疗方案和对治疗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病人的预后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㈥ IgA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IgA肾炎(IgA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Berger病。此外,又被称为IgA-IgG系膜沉积性肾炎和IgA系膜性肾炎等。
IgA肾病也可解释为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有大量颗粒状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肉眼血尿,通常持续蛋白尿数小时至数天,个别可达1周。这类病人约占总数的40%~50%,儿童中略高。个别可有严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与肠道IgA血管炎有关。本病另一常见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约占总数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发生1次或数次肉眼血尿。肾病综合征可见于5%~20%的病人中,以儿童和青年病例为多,常属弥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肾小球硬化。此外,有时系膜IgA沉积为主的现象也可以出现在以足突融合为特征的微小病变肾病中。约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通常能自行缓解。其中20%~25%则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体肾炎。在病程活动期有氮质潴留者并不少见,约占25%。起病时即有高血压约占10%,然在30岁以后起病者中显着增多;随病程延长,伴高血压者超过40%。
㈦ iga肾病都有什么症状早期怎么治疗
IgA肾病是指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免疫复合物为主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由粘膜缺陷或IGA分子异常有关,例如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劳累等均可以成为发病诱因。IgA肾病按病理分五级:1,轻微病变型2,轻度病变伴小的节段性增生型3,局灶节段硬化肾小球肾炎型4,弥漫系膜增生和硬化型5,弥漫硬化型。
㈧ 怎么治IGA肾病
目前该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病人肉眼血尿发作的频率,蛋白尿的程度,有没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来采用药物治疗。第一,一般治疗,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肉眼血尿的患者,感染的时候是有有效抗生素,对反复肉眼血尿发作的病人,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对有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第二,特殊药物的使用,再有广泛新月体形成,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IgA肾病患者,治疗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同,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减少,IgA肾病患者到蛋白尿可以适当使用,大部分患者有反复肉眼血尿的发作,其中少数人可以,自然缓解。
㈨ IgA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既往认为对本病尚无特异疗法,而且预后相对较好,因此治疗措施不是很积极。但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深入,有许多研究证明积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IgA肾病从病理变化到临床表现都有很大差异,预后也有很大区别,因此,治疗措施必须做到个体化。 1.一般治疗儿童最多见的临床类型是反复发作性的肉眼血尿,且大多有诱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因此要积极控制感染,清除病灶,注意休息。短期抗生素治疗对于控制急性期症状也有一定作用。对于合并水肿、高血压的患儿,应相应给予利尿消肿,降压药物治疗,并采用低盐、低蛋白饮食。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于以肾病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患儿,应予以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日本曾作全国范围多中心对照研究,采用泼尼松及免疫抑制治疗IgA肾病的患儿,其远期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要明显低于使用一般性治疗的患儿。 Kabayashi曾回顾性研究二组病人,一组为29例,蛋白尿>2g/d,泼尼松治疗1~3年,随访2~4年,结果表明早期的激素治疗(Ccr在70ml/min以上时)对于稳定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有益。对另一组18例蛋白尿1~2g/d的IgA肾病也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同时以42例使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及吲哚美辛(消炎痛)的IgA患者作对照,治疗组在稳定肾功能及降压和减轻蛋白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Lai等报告了一个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17例患者每天服用泼尼松4个月。与17例对照组相比,平均观察38个月,两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显着差异,泼尼松治疗对轻微病变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提高缓解率,但有一定不良反应。这一研究提示泼尼松治疗对于IgA肾病是有益的。 有人报道一组对成人IgA肾病的对照研究以考察硫唑嘌呤和泼尼松的疗效。66例病人使用硫唑嘌呤和泼尼松,结果表明其在减慢IgA肾病进展方面,与48例未接受该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是有益的。 最近,Nagaoka等报道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咪唑立宾(mizoribine)用于儿童IgA肾病治疗,该药安全、易耐受,可长期服用,并能显着减少蛋白尿和血尿程度,重复肾活体组织检查证实肾组织病变程度减轻。 有关应用环孢素的报道较少,Lai等曾应用环孢素进行了一个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例,患者蛋白尿大于 1.5g/d,并有肌酐清除率减退Ccr(77±6)ml/min,予环孢素治疗12周,使血浆浓度水平控制在50~100ng/ml。结果显示蛋白排泄显着减少,同时伴随着血浆肌酐清除率提高,但这些变化在终止治疗后则消失。 总之,免疫抑制剂在治疗IgA肾病方面的功效仍有待评价。Woo和Wallker分别观察了环磷酰胺、华法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及激素的联合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期间可以降低蛋白尿并稳定肾功能,但随访2~5年后,肾功能保护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3.免疫球蛋白在一组开放的前瞻性的研究中,Postoker等人采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1次/d,每次2g/kg,连用3月,然后改为16.5%人血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每次0.35ml/kg,每半月1次,连用6个月,结果发现,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由5.2g/d降至 2.2g/d,血尿及白细胞尿消失,肾小球滤过率每月递减速率由3.78ml/min减慢至0。 4.鱼油(fishoil)IgA肾病患者缺乏必需脂肪酸,而鱼油可补充必需脂肪酸,从而防止早期的肾小球损害。鱼油富含长链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EPA(Eicosapentaenoicacid)、DHA,这些物质可代替花生四烯酸,作为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的底物而发挥作用,改变膜流动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早在1984年Hamazaki收集20例IgA肾病患者做了初步研究,治疗组接受鱼油治疗1年,肾功能维持稳定,而未接受鱼油的对照组,则显示血浆肌酐清除率的降低。 1994年Donadio进行了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共收集55例病人,每天口服12g鱼油为治疗组,51例病人服橄榄油为对照组,所选病例中68%的基础血肌酐值增高,初始观察终点是血肌酐上升>50%,结果为在治疗期间(2年),鱼油组仅6%的病人进展到观察终点,而对照组达33%,每年血肌酐的增高速率在治疗组为0.03mg/dl,对照组为0.14mg/dl。4年后的终末期肾病发生率,对照组为40%,治疗组则为10%,结果有统计学显着意义,没有病人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表明鱼油可减慢GFR的下降率。该作者在1999年又报道了上述病例远期随访结果,表明早期并持续使用鱼油可明显延缓高危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衰竭出现时间。 5.其他Copp最近组织了一个为期6年的前瞻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以探讨长效服用贝那普利对中等程度蛋白尿、肾功能较好的儿童和青年IgA肾病患者的治疗功效,试验于2004年完成。 以往有人采用苯妥英钠5mg/(kg·d)治疗IgA肾病,发现可降低血清中IgA及多聚IgA水平,且血尿发作次数减少,但循环免疫复合物未减低,且远期疗效不肯定,近年已很少使用。 中医中药治疗IgA肾病也有一定疗效,对于中等程度的蛋白尿,使用雷公藤多甙片lmg/(kg·d)治疗3个月,可获明显疗效。 6.透析及肾移植对终末期肾衰患者可行透析及移植治疗。 (二)预后 成人IgA肾病10年后约15%进展到终末肾功衰竭,20年后升至25%~30%。儿童IgA肾病预后好于成人,Yoshikawa报道20年后10%进展到终末肾功能衰竭。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重度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硬化以及间质小管病变严重,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男性也易于进展;肉眼血尿与预后的关系尚存争议。据报道,IgA肾病患者从肾功能正常起,每年GFR的减低速度为1~3ml/min,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病人GFR递减率为9ml/min。合并高血压时,GFR减低速度更是高达每年12ml/min,因此,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在IgA肾病治疗中至关重要。
㈩ IgA肾炎的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肉眼血尿,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个别可达1周。这类病人约占总数的40%~50%,儿童中略高。个别可有严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与肠道IgA血管炎有关。本病另一常见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约占总数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发生1次或数次肉眼血尿。
肾病综合征可见于5%~20%的病人中,以儿童和青年病例为多,常属弥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肾小球硬化。此外,有时系膜IgA沉积为主的现象也可以出现在以足突融合为特征的微小病变肾病中。
约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通常能自行缓解。其中20%~25%则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体肾炎。在病程活动期有氮质潴留者并不少见,约占25%。起病时即有高血压约占10%,然在30岁以后起病者中显着增多;随病程延长,伴高血压者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