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枝栒子盆栽怎么养 平枝栒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管理
棚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天8:00-9:00、16:00-17:00各喷水1次,但不使土壤过湿,以保持叶面湿润为宜。为防止病菌感染,插后第7天喷1次0.2%的多菌灵药液进行全面消毒。40天后开始炼苗,炼苗5-6天后即可移栽。
湿度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
由于平枝栒子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
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厘米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厘米。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
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厘米。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厘米,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厘米,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厘米即可。
2. 盆景怎么种植方法
一、上盆
在苗圃或苗床中培育的种苗,移栽到盆钵中继续栽培,称为上盆。
1.选盆 盆的大小与花苗要相称。上盆时既要避免大盆装小苗,又要避免小盆装大苗。
2.装盆 先用一至数片碎盆片(浅盆可用窗纱等)将盆底的排水孔盖上,然后装入一层较粗的基质,再装入一层普通基质。将花苗放在盆中央,四周加上土并用手自盆边向中心压实。不宜栽得过深,盆土也不宜装的太满,一般盆面离盆口1.5cm 左右(俗称留沿口) ,以利于浇水、施肥。
3.浇水 上盆后立即浇水,水要浇足,一般连续浇两次,见到水从排水孔流出即可。
二、换盆,把盆栽的植物换到另一个盆中去的操作,称为换盆
盆栽中有两种情况需要换盆:一是随着幼苗的生长,根群在盆内生长受到限制。一部分根系
自盆孔穿出,或露出土面,此时应及时将植物有小盆换到大盆中,扩大根群的营养面积,利于植株继续健壮生长;二是由于多年生长,盆中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劣,养分贫乏, 或基质被老根充满,植物的吸收能力下降,此时换盆仅是为了修整根系和更换新的基质。
有小盆换大盆时,应按植株的当时体量和生长速度,逐渐换到较大的盆中,而不宜一次换入过大的盆钵。盆大苗小,水分不易控制,容易导致通气不良,影响生长。一年生与二年生花卉在温室中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要换盆2~3 次。宿根花卉多为一年换盆一次,木本花卉多为两年到三年换盆一次,依种类而定。
ps: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多在秋季生长将停止时换盆,活在春季生长开始前换盆。常绿种类也可在雨季进行。如温室条件适合,管理周到,可随时换盆。但在花芽形成及花朵盛开的时候不 宜换盆。
3. 这是什么盆景
榔榆 平枝栒子
别称:小叶榆。是榆科、榆属植物,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
虽然榔榆盆景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比较好样的,但是一般成活的几率是比较低的,那么如何提高榔榆盆景的成活率以及如何养护好一盆榔榆尼。希望下面的讲解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5.榔榆盆景成活之后,大家不要急于给榔榆施肥,建议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施肥的工作,例如秋后进行施肥的工作,可选择翠姆水溶肥。另外,控制好浇水的量对于盆景的种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多向枝干上喷水,盆土最好保持偏干,这样才能够让榔榆盆景长得更好。
4. 平枝荀子怎么养
平枝荀子喜阳光和排水良好,也稍耐阴。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叶,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11月下旬叶色开始变红,12月中下旬在我国黄河以北地区进入落叶期。
平枝荀子的枝叶横展,叶小而稠密,浓绿发亮,开花时粉红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嵌在其中。秋观红果,晚秋叶色红亮,枝叶成片层次分明。与岩石配植非常适宜。或作地面覆盖植物,种在草地边缘,林缘及台坡。也是盆景制作的上好材料。平枝荀子又称铺地蜈蚣。根及全株都可入药。
平枝荀子的繁殖常用插条和种子繁殖。春夏都能扦插,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高。种子秋播或湿砂存积春播。
5. 平枝栒子叶子边缘开始发黑,之后就黄叶子了,怎么办
平枝栒子叶子边缘开始发黑,之后就黄叶子了的原因主要有五点。
1、温度过低
平枝栒子又被称为矮红子,属于匍匐灌木,常被作为盆景种植,那种植时平枝栒子也在掉光了是什么原因呢。冬季养殖平枝栒子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8度以上,温度过低植株不适会导致叶子掉光,严重时植株还会被冻死。
2、浇水不当
平枝栒子喜水怕水涝,养殖时要严格控制浇水的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浇水过多会使土壤中有积水,从而导致植株叶子掉光;浇水太少会使植株缺少水分导致叶子干枯泛黄,每次给平枝栒子浇水时沿着花盆浇一圈即可。
3、光照不足
平枝栒子属于半阴植物,养殖时需要让植株接受散光照射,如果长期将植株放置在阴凉处养殖,会使植株缺少光照导致叶子发干掉光。平时可以将平枝栒子放置在室内半阴通风处养殖,光照强烈时可以适当的给植株遮阴。
4、土壤变质
平枝栒子生长速度很快,养殖时要根据植株的大小及时更换盆土,长期不换土壤,土壤透气性排水性降低就会导致植株叶子掉光。养殖平枝栒子时可以将园土和河沙混合配制土壤,也可以将园土、炉灰混合配制土壤。
5、光线太弱
长期将平枝荀子放在光线荫蔽的环境里,会导致它的叶子发黄发黑。
6. 刚买的平枝栒子上盆时需要摘掉叶子吗
刚买的平枝栒子上盆时需要摘掉底下老叶,直流上面的新叶子又易于成活。下面讲讲平枝栒子的种植方法。
拓展资料
平枝栒子带土球的下山桩,对枝条和叶片进行必要修剪,避免消耗过多水分,然后把剩余的大多数叶片抹掉,要适当留一小部分。平枝栒子栽培用的土壤,最好用腐殖土混合沙土栽培,有条件可用山土颗粒混合河沙养护,注意在填土的时候,要轻拍盆体,使得土壤和根系结合紧密,不要在土球和栽培土之间出现缝隙。
7. 平枝荀子盆景室外能过冬吗
平枝栒子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稍耐阴,畏强光暴晒。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空气过于干燥时,除向盆内浇水外,还要经常向植株及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青翠光亮。植株生长期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在花蕾形成期和坐果后各喷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利于花蕾形成和果实生长。
冬季时,若在北方地区,可移至冷室内越冬;黄河以南地区也可将花盆埋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越冬时应停止施肥,也不要浇太多水,保持盆土不过分干燥即可。
平枝栒子萌发力强,生长迅速,且耐修剪,平时应及时剪去多余枝条,并经常抹芽、摘心,以保持树形优美。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对植株进行重剪,将剪下的形态优美的枝条进行扦插,成活后或作微型盆景,或数株合栽,配以奇石,制成丛林式小盆景。本种虽耐贫瘠,但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
平枝栒子的病害主要有夏日因强光暴晒引起的枝干发生溃疡状瘢痕和裂皮,可适当遮光进行预防。此外,还有白粉病,其嫩梢和新叶会出现白色粉状斑块,可适当进行疏枝,以增加通风,严重时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百菌清等药物进行防治。虫害则有红蜘蛛、天牛等,应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