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游离蒽醌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游离蒽醌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2 22:43:50

①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实训过程中应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简略画流程图

2. 掌握用 pH 梯度萃取法分离不同酸性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3.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方法。 4. 熟悉蒽醌

② 分离游离蒽醌与蒽醌苷的最佳方法

将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乙醇提取液浓缩后,用与水不想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乙醚等)反复萃取,游离蒽醌则转溶于有机溶剂中,蒽醌苷仍留于水溶液中。也可以将上述浓缩液减压蒸干,置于回流提取器中,以氯仿等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游离蒽醌类,蒽醌苷则留存于残渣中。

③ 分离游离羟基蒽醌混合物的最佳方案是

D
蒽醌呈酸性
溶遇乙醚后,用碱梯度萃取
酸性强的先和碱反应成盐,溶解于水中,用分液漏斗分液,得到酸性较强的
继续重复操作就分离开了

④ 从大黄中提取游离蒽醌的最佳方法是

可以看中药化学书啊,很经典的提取。可以用苯-硫酸回流提取

如何使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分离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

实验原理:大黄为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有“推陈致新”的作用。品种繁多,质优者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和唐古特大黄(R·tang uticum Maxim ex Reg)的根。
大黄中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是几种蒽醌衍生物,其中甙是主要的成分,因其泻下作用常强于相应的甙元,甙元主要包括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共五种蒽醌甙元。大黄的致泻效力与其中的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正比。游离的蒽醌甙元几无致泻作用。具有较强的致泻作用的蒽醌甙有以下几种:大黄酚-1-葡萄糖甙、大黄素-6-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还含有蒽醌衍生物的双糖甙,如: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大黄酚双葡萄糖甙以及番泻甙A和B,番泻甙C,番泻甙的泻下作用,较蒽醌甙为强,但含量远较后者为少。近年来,日本人西冈五夫从大黄中分离出四种新的大黄泻下成分,称大黄酸甙A、B、C、D。除此外还含有大黄鞣酸及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一部分是游离的,一部分是结合成没食子酰葡萄糖甙),儿茶精,此类鞣质及相关物质有止泻作用与蒽醌衍生物的甙类之泻下作用恰恰相反。
1、大黄酚(chrysopanol)

金黄色片状结晶。Mp196℃(乙醇或苯),能升华,可溶于丙酮、醋酸、氯仿、甲醇、乙醇、热苯,微溶于石油醚、乙醚,不溶于水,NaHCO3和Na2CO3水溶液,可溶于NaOH溶液。
2、大黄素(Emodin)

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其溶解度:乙醚0.14%,苯0.041%, 氯仿0.0718%,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Na2CO3水溶液。大黄素具有抑制小鼠黑色瘤和小鼠乳腺瘤的作用。
3、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黄色针状结晶,mp223~224℃(甲苯)能升华,可溶于乙醚、苯、热乙醇、稀氨水、Na2CO3和NaOH水溶液。
4、大黄酸(Rhein)
黄色针状结晶,mp321~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石油醚。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5、大黄素甲醚(Physcion)

红色针晶mp206℃(苯)能升华。溶解性能似大黄酚。
6、羟基蒽醌甙类
①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Physcion monoglucoside)
黄色针晶mp235℃
②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Aloe-emodin monoglucoside)

mp239℃
③大黄素葡萄糖甙(Emodin monoglucoside)

mp190~191℃浅黄色针晶
④大黄酸葡萄糖甙(Rhein monoglucoside)

mp266~270℃
⑤大黄酚葡萄糖甙(Chrysophanol monolucoside)

mp245~246℃
⑥大黄素-l-O-β-D-葡萄糖甙(1-0-β-D-gluranosyl emodin)

mp239~241℃
⑦芦荟大黄素-W-O-β-D-葡萄糖甙(W-O-β-D- gluranosyl aloe-emodin)

mp187~189℃
⑧大黄酸甙A、B、C、D

大黄酸甙A:R=OH 大黄酸甙B:R=OH
大黄酸甙C:R=H 大黄酸甙D:R=H
本实验根据大黄中的蒽醌苷类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成游离羟基蒽醌和糖,而游离羟基蒽醌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从水解物中将游离羟基蒽醌提出,再利用游离羟基蒽醌的酸性不同,采用 pH梯度萃取法将其分离。也可利用游离蒽醌的极性不同,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500mL圆底烧瓶、烧杯、滴管、橡皮管、球形冷凝管(750px)层析缸、标本瓶、索氏提取器一套、2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普通滤纸、薄层板、喷雾器、广泛PH试纸。
材料及试剂: 大黄10~20g、NaHCO3、Na2CO3、NaOH、硫酸、氨水、盐酸、乙醚、石油醚、醋酸乙酯。
实验步骤
1.游离蒽醌的提取
称取大黄粗粉5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在水浴上加热3-4小时,放冷,抽滤,滤饼水洗至近中性,抽滤,于70℃干燥后,研碎,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3-4小时,得到乙醚提取液。
乙醚提取液经薄层层析检查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薄层板为硅胶—CNC粘合板,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7:3)近水平或直立展开,在可见光下,可看到四个斑点。其中Rf=0.9的黄色斑点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混合物,在此条件下,不能分开,其余3个斑点依Rf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大黄素(橙色斑点)、芦荟大黄素(黄色斑点)、大黄酸(黄色斑点)。
2.PH梯度萃取分离
(1)将乙醚提取液加入250mL分液漏斗中,以40mL 2.5%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乙醚层经薄层层析检查(薄层层析条件司上),提示乙醚提取液提出大黄酸后,合并三次NaHCO3萃取液,用浓盐酸酸化,可得大黄酸沉淀。(注意:加酸时应缓慢加入,以防酸液溢出)
(2)经2.5% NaHCO3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醚层,继以2.5% 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每次40mL,用薄层层析法检查乙醚层,结果说明已提尽大黄素后,合并三次Na2CO3萃取液,并酸化,得大黄素沉淀。(酸化时注意操作同前)经2.5% Na2CO3水溶液提取后的乙醚液,再以2.5% Na2CO3水溶液提取约四次,每次30mL,经薄层检查,指示提尽芦荟大黄素,合并四次萃取液,酸化得芦荟大黄素沉淀。(酸化时操作注意同前)
(3)经2.5% Na2CO3水溶液萃取过后乙醚层以2.5% NaOH水溶液萃取至碱水层无色为止(约四次),每次50mL,合并NaOH萃取液,酸化得沉淀。过滤、水洗至洗出液呈中性。低温干燥后溶于小体积石油醚中,作为柱层析的样品溶液,用簿层层性析检查样品溶液有一个黄色斑点(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的斑点),若改用下述纸层析条件可将两者分开。
纸层析条件:新华滤纸7×20(cm)
展开剂:水饱和的石油醚(BP60~90℃)
展开方式:上行法
显色剂:4%NaOH乙醇溶液
3.用纤维素粉柱层析法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
(1)纤维素粉的制备:
将新华滤纸(或其边角纸屑)剪成小片,称取15g,加入稀硝酸(每100mL水中加65~68%的硝酸5mL)300mL,加热水解(约2小时),抽滤(G3号耐酸漏斗),滤饼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加少量乙醇、乙醚依次各洗涤一次,待挥发掉残存的乙醚后,低温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备用。
(2)装柱:将纤维素粉约8g,用水泡和石油醚(BP60~90℃)按湿法装柱。
(3)样品上柱:将样品溶液用移液管小心加入层析柱柱床顶端。
(4)洗脱:用水泡和石油醚(BP60~90℃)洗脱,分段收集,每份10mL,分别浓缩,经纸层析检查(纸层析条件同上),相同者合并,分别收集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用醋酸乙酯重结晶后测熔点。
4.大黄酚的鉴定
(1)在薄层板上用点滴反应检查大黄酚对NaOH,MgAc2试液的反应。
(2)测定大黄酚的紫外光谱。
(3)用溴化钾压片法,测定大黄酚的红外光谱。

⑥ 根据大黄中游离蒽醌性质,除用双相酸水解法提取外,尚可用 哪些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蒽醌(anthraquinone)是具有如下骨架的化合物的总称。蒽醌类化合物包括了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和二聚物,如蒽酚(anthranol)、氧化蒽酚(oxanthranol)、蒽酮(anthrone)、二蒽醌(dianthraquinone)、二蒽酮(dianthrone)等,另外还有这些化合物的甙类。在天然产物中,蒽醌常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蓼科、豆科、茜草科和低等植物地衣类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蒽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主要有①止血作用:蒽醌类化合物能促进血小板生成,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原,使凝血时间缩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使血管的收缩活性增加,因此能促进血液凝固。②抗菌作用:蒽醌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最敏感,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及伤寒杆菌等也较敏感。抑菌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糖及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并能抑制蛋白和核酸的合成,因此可避免临床上某些抗菌素的毒副反应及耐药性。③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甙类因由糖基的保护,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被细菌酶分解成甙元和糖。甙元刺激大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吸收,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④利尿作用:蒽醌类化合物能使尿量增加,并促进输尿管的蠕动,尿中钠钾亦明显增加,而产生利尿降压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减少肠道氨基酸的重吸收,抑制肝肾组织中尿素的合成,提高血中游离必需氨基酸浓度,利用体内尿素氮合成体蛋白和抑制肌蛋白的分解,以及增加尿素和肌酐的排泄来完成的。此外,随着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为蒽醌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含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涉及到诸多疾病的治疗,如可治疗冠心病、粘膜溃疡、淋巴结核、烧烫伤、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伤骨科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等危急重症及杂病。植物药中存在的蒽醌衍生物多为羟基蒽醌和它们的甙。大多数的蒽醌甙是蒽醌的羟基与糖缩合而成,也有少数是糖与蒽醌的碳原子直接连接而成。通常结合蒽醌分子量小于500,且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游离蒽醌分子量约300左右,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苯、乙醇等,还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而不溶于水。目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含蒽醌类化合物的产品主要是中草药的粗提物,粗提物的总蒽醌含量不大于20%。中草药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精制常使用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虽然所得中药浸膏的总蒽醌含量可达50%以上。但这些有机溶剂均为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试剂,如浸膏中溶剂残留量不控制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而且该方法危险性大,对环境也有污染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无污染、成本低,从植物药中提取的蒽醌类化合物选择性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分离提取方法。本发明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是由下列步骤来实现的:将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原药材用通常方法提取获得有效成分粗提物,取粗提物加水,用碱溶液调PH至6.5-10,加入到已装有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柱中,粗提物量(g)与树脂量(ml)重量比为1:10—100;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以水和洗脱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浸膏,总蒽醌含量≥50%。本发明所述的粗提物是指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原药材用常规方法经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去药渣,提取液适当浓缩或直接浓缩至干制得的有效成分提取物。粗提物亦可用常用精制法进行预处理。粗提物蒽醌总含量为5-30%。本发明所述的碱溶液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碱性水溶液。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指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本发明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苯乙烯型、2—甲基丙烯酸酯型等大孔吸附树脂,粒度为210~10080目、比表面积为100~300cm2800cm2、/g、孔径1020~50A300A。本发明所述的洗脱液是指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碱性水溶液以及碱性水溶液与上述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本发明上柱方式也可是先将粗提物用有机溶剂溶解,拌入大孔吸附树脂干粉,然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后上柱。大网格吸附剂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国外最早用于废水处理、医药工业、分析化学、临床鉴定和治疗等领域。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中草药化学成分。大孔吸附树脂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对有机物选择较好,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存在的影响。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与以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原理不同。它本身具有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筛性原理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正因为这些特性,使得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水溶性化合物的提纯得以大大的简化。从显微形状上看,大孔吸附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组成的网状孔穴结构。当这些球体由偶极矩很小的单体聚合制得的不带任何功能基的吸附树脂为非极性吸附树脂,例如,苯乙烯—二乙烯苯体系的吸附树脂。这类吸附树脂孔表面的疏水性较强,可通过小分子内的疏水部分的相互作用吸附溶液中的有机物。而中极性吸附树脂系指含酯基的吸附树脂,例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与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等交联的一类共聚物,其表面疏水性部分和亲水性部分共存。极性吸附树脂是指含酰胺基、腈基、酚羟基等含氮、氧、硫极性功能基的吸附树脂。除此之外,有时把含氮、氧、硫等配体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作强极性吸附树脂。由于吸附性和筛性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分开。本发明就是利用了大孔吸附树脂中非极性和中性树脂的特点,将植物药中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分离和纯化。本发明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替代有机溶剂萃取法,从中药粗提物中提纯、精制蒽醌类化合物,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溶剂,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易于控制,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使中药制剂有效成分明确、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到较高水平,为中药制剂走向国际、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方便。实施例一:从大黄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大黄生药粗粉500g,加适量9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三次95%乙醇提取液的量和提取时间分别为800ml、1小时;500ml、0.5小时;500ml、0.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上聚酰胺柱,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大黄粗提物。取大黄粗提物10g5g,用无水乙醇溶解拌样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020~80目、比表面300cm2400cm2/g、孔径30A100A),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8%,收率>3.5%。实施例二:从虎杖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虎杖生药粗粉500g,加适量9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三次95%,乙醇提取液的量和提取时间分别为800ml、1小时;500ml、0.5小时;500ml、0.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上聚酰胺柱,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虎杖粗提物。取虎杖粗提物10g5g,用无水乙醇溶解拌样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0目、比表面300cm2400cm2/g、孔径30A100A),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2%,收率>3.5%。实施例三:从何首乌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何首乌生药粗粉500g,加适量8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三次80%乙醇提取液的量和提取时间分别为800ml、1小时;500ml、0.5小时;500ml、0.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上聚酰胺柱,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得何首乌粗提物。取何首乌粗提物10g5g,用无水乙醇溶解拌样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020~80目、比表面300cm2400cm2/g、孔径30A100A,以水和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5%,收率≥3.5%。实施例一:从大黄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020~80目、比表面300400cm2、孔径30100A)120ml,湿法装柱。另取大黄粗提物5g,加水100ml,用4%氢氧化纳调节pH至7~8,搅拌溶解后上样,流速8~15滴/分,待样品全部加完,先用水洗至流出液几乎无色或淡黄色不再改变,换95%乙醇洗脱液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8%,收率≥3.5%。实施例二:从虎杖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020~80目、比表面3400cm2、孔径30100A)120ml,湿法装柱。另取虎杖粗提物5g,加水100ml,用4%氢氧化纳调节pH至7~8,搅拌溶解后上样,流速8~15滴/分,待样品全部加完,先用水洗至流出液几乎无色或淡黄色不再改变,换95%乙醇洗脱液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2%,收率≥3.5%。实施例三:从何首乌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取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树脂结构为苯乙烯型、粒度520~80目、比表面3400cm2、孔径3100A)120ml,湿法装柱。另取何首乌粗提物5g,加水100ml,用4%氢氧化纳调节pH至7~8,搅拌溶解后上样,流速8~15滴/分,待样品全部加完,先用水洗至流出液几乎无色或淡黄色不再改变,换95%乙醇洗脱液洗脱,收集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蒽醌含量≥55%,收率≥3.5%。1、一种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原药材用通常方法提取获得有效成分粗提物,取粗提物加水,用碱溶液调PH至6.5-10,加入到已装有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柱中,粗提物量(g)与树脂量(ml)重量比为1:10—100;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以水和洗脱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浸膏,总蒽醌含量≥5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苯乙烯型、2—甲基丙烯酸酯型等大孔吸附树脂,粒度为2010~80100目、比表面积为100~300cm2800cm2/g、孔径10~50A400A。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洗脱液是指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碱性水溶液以及碱性水溶液与上述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本发明涉及从植物药中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替代有机溶剂萃取法,从中药粗提物中提纯、精制蒽醌类化合物,总蒽醌含量≥50%,避免使用了有毒有害溶剂,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易于控制,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⑦ 某中药含有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等成分,设计合理的 提取 分...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酸水解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酸水解的方法
2、 得到大黄粉酸水解药渣
二、实验原理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为得到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先酸水解,使蒽醌类化合物以苷元的形式游离出来。
三、方法
10g大黄粉
20%H2SO4直火回流加热1小时,抽滤
滤渣
水洗中性,干燥
滤饼
四、注意事项
1、药粉在水洗中性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失;
2、药渣干燥前要松散;
3、水解液酸性强,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五、思考题
1、酸水加热为什么要用回流装置?
2、要得到大黄中的蒽醌苷元,还有什么办法?

(2)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连续回流提取方法
2、得到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提取物
二、实验原理
苷元为亲脂性成分,用乙醚提取。
三、实验方法
滤饼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ml Et2O,
提2.5hr(提取液无色)
Et2O液(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
四、注意事项
1、 纸筒的包法:原则是药粉不漏出
2、 提取器的装法
(1)纸筒的高度不超过侧管的高度;
(2)药粉的高度不超过虹吸管的高度;
(3)线头在管内,保持提取器闭封。
3、 溶剂的倒法
50ml由提取器上端倒入,浸泡药粉;100ml倒入平底烧瓶中。
4、 温度的控制
溶剂蒸气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水浴温度约60℃。
5、 实验室禁止明火,实验过程中保持通风,尽量避免乙醚挥出。
6、 平底烧瓶要干燥。
五、思考题
1、同回流提取相比,该方法的优点?
2、还可选用哪些溶剂提取?
3、若平底烧瓶中有水,将会有什么结果?
4、为什么温度控制在溶剂蒸气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

(3)PH梯度萃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PH梯度萃取的方法和原理
2、得到大黄素粗品
二、实验原理
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强弱不同的碱水萃取,得到大黄素。
三、实验方法
1、 分离方法
乙醚液(T)
↓120ml(40mlX3)2.5%NaHCO3
↓-------------------------↓
乙醚液(1) NaHCO3液
↓120ml(40mlX3)2.5%Na2CO3
↓--------------------------↓
乙醚液(2) Na2CO3液
↓120ml(40mlX3)2.5%Na2CO3 ↓调 pH3
↓--------↓ 沉淀
Na2CO3液 乙醚层(3)
↓100ml(25mlX4)0.5%NaOH
↓------↓
NaOH 乙醚层(4)

2、TLC跟踪检查
硅胶-CMC-Na
展开剂:Pet-EtOAc(7:3)
样品:乙醚液(T,1-4)
四、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检查是否漏。
2、乙醚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若有沉淀留在瓶中,用待萃取的碱液洗后再倒入分液漏斗中,直至沉淀全部被溶解。
3、 产生乳化层,解决的方法是:
(1)轻摇;
(2)长时间静置;
(3)用电吹风加热
(4)玻棒搅动
(5)抽滤
4、待完全静置分层后放出水层。
五、思考题
1、 萃取时碱水层的颜色?
2、 比较五种蒽醌类化合物极性大小、酸性大小。
3、 在TLC中,五种蒽醌类成分Rf值的大小顺序?
4、 萃取大黄素时,碱水中若含少量乙醚,酸化后能得到沉淀吗?
5、 判断各种蒽醌类成分分离的依据是什么?
6、 你能设计出比该方法更完善的实验条件吗?写出实验方法及验证方案。

(4)柱色谱精制大黄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
2、得到大黄素精品
二、实验原理
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极性差异分离。
三、实验方法
1、装柱方法:100~200目硅胶10g,用脱脂棉填柱子底端。
要求:均匀,柱面平整紧密无气泡。
干法装柱:小漏斗法,下端活塞打开,硅胶均匀地倒入柱中;
湿法装柱:硅胶用洗脱剂拌均匀至无气泡,下端活塞打开,倒入柱中。
2、加样方法
要求:原始色带小,均匀。
干法上样:样品用少量丙酮溶解后,加少许(半牛角匙)硅胶拌匀,将丙酮挥尽后上于柱顶端。
湿法上样:样品用少量(<1ml)洗脱剂溶解,用吸管移入柱顶端。
3、洗脱收集:加洗脱剂洗脱,待色带冲下时,用瓶子分段收集。
分段标准:(1)色带颜色
(2)10~15ml/瓶
洗脱剂:Pet-EtOAc(7:3)
4、合并浓缩:TLC跟踪检查,合并大黄素液,回收至5ml左右。
5、放置析晶
四、注意事项
1、玻璃器皿干燥,无水;
2、装柱时,下端活塞应打开;
3、洗脱剂不能低于柱平面。
五、思考题
1、 比较湿法装柱与干法装柱的特点?
2、 比较湿法上样与干法上样的特点?
(5)鉴 定

一、实验目的
1、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2、大黄素熔点的测定
二、实验内容
1、熔点:大黄素(256~257℃)
2、颜色反应:比较大黄素与茜草素的颜色区别 ( 纸片反应)
试剂:%NaOH,0.5% MgAc2
三、思考题
1、大黄素、茜草素定性反应后的颜色?结构与呈色的关系?
2、其它鉴别方法

⑧ 大黄中主要游离蒽醌化合物有哪些如何提取分离

五种游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大黄提取液中游离蒽醌化合物《分析科学学报》

2006年01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http://www.studa.net/yaoxue/090123/16195759.html

⑨ 游离蒽醌和其苷的区别可采用的方法有

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根据蒽醌的α与β位羟基酸性差异及羧基的有无,使用不同碱液(5%NaHCO3%Na2O31%NaOH5%NaOH)依次从有机溶剂中萃取蒽醌类成分,再分别酸化碱液,蒽醌类成分即可析出沉淀。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游离蒽醌的分离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7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1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3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6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3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3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8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8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0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1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