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个体给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个体给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2 05:28:18

1. 如何做到给药个体化,给药个体化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你去问你的医生啊。。。最常见的就是基因导向的给药个体化,先把你基因抽出来测序,然后根据结果由你的医生进行判断,给出最适合你的用药方案。。。

2.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鸭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饲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常用的给药方法①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鸭群体小,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可靠。
②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③吸入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此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鸭场气雾免疫。
④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疗皮肤损伤或消灭体表寄生虫等。
⑤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在集约化养鸭场,用于群体防治疾病时,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法。(2)注意事项①针对性用药: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②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这样才能使所有鸭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鸭超量中毒。
③选择适宜的剂量: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④合理的疗程: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⑤注意休药期: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3. 护士用药浓度计算公式

2006-7-22 08:54 PM 反冲力
临床药动学监测与个体化用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 蔡卫民教授
[中图分类号] R9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5(2006)05-0010-04
临床药动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Service, CPS) 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和80 年代初的美国,作为一种药剂师参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临床服务项目,已经在美国各大医院实践了2 0 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中国,开始于2 0 世纪8 0 年代初的临床药学工作,主要内容是对一批治疗指数窄、毒副反应大的药物开展了血药浓度监测,它能够发展依赖于分析方法的改进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我国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中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应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可见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医院药学工作重点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国家出台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相关的文件,指出医院药师必须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明确了医院药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临床药师下临床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然而,TDM 不仅仅是血药浓度监测,它还包含了CPS 这一更重要的内容: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生理、病理状况结合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1 ] 。要提供这样的服务,临床药师必需具备的临床药动学专业知识和服务技巧非常重要。本文就国外医院中临床药动学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步骤,介绍临床药动学监测的内容和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

4.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有哪几种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必须正确的选择药物和适当的给药方法。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主要有:
(1)泼洒法是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强大杀灭效果,而对鱼、虾等动物安全的药物浓度,均匀的泼洒在养殖池内的一种方法,故又称全池泼洒法。全池泼洒法必须正确计算出养殖水体的体积和用药量,均匀泼洒。
(2)悬挂法又叫挂篓(袋)法。即将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或布袋中,悬挂于食场周围,利用水产动物到食场摄食的习性,达到给药的目的。
(3)浸浴法又称浸洗法。即将养殖动物集中在较小的容器或水体内,配置较高浓度的药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制用药,以杀死其体表和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4)浸沤法即将采集到的中草药扎成捆,投放在养殖池食场附近或池塘进水口处、上风头处等位置浸沤,利用浸泡出药物有效成分扩散到养殖池中,抑制或杀死水中及鱼体表、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5)涂抹法也称涂擦法。捕起患病的水产动物,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将水产动物包裹住,然后直接将药液滴在病灶处或用棉花蘸药液涂抹,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或防止伤口被感染。
(6)内服法又叫投喂法。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饵料)中,制成适口的药物饵料投喂。此法常用于增加营养、体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后恢复等,特别是对细菌性肠炎和寄生肠虫病疗效较好。具有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不患病水产动物不产生应激反应等特点。但其治疗效果受病情轻重和摄食能力的影响,对重病和失去摄食能力的个体无效。
(7)灌服法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内服法。即将水产动物麻醉,然后用橡胶导管把调制好的药液灌入胃和肠,灌毕将其放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暂养,视病情进行第二次灌药,直至病愈。
(8)注射法主要有肌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要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情、病原体的特征、水产动物的状况、池塘的养殖条件等,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适宜的药物剂量、科学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5. 鸡群常用投药方法有哪些

在预防或治疗鸡病时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饲给药
把药物按一定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鸡。适用于连续性投药、药物不溶于水或溶于水中但适口性差的药物。在配制时首先要计算用药量。如盐酸土霉素与饲料的配合用量是0.02%,即100千克饲料中加0.02千克土霉素,也就是加20克土霉素。计算好后,添加时要逐级稀释,先将20克药物加入到10倍于药量(200克)的饲料中,反复搅拌均匀;然后再扩大到100倍饲料中,同样反复充分搅拌均匀;最后与剩余的饲料混匀。如药物是片剂或中草药,要先碾成粉末,再与饲料混合。
(2)饮水用药
把药物按一定比例兑入水中。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病鸡不吃料只喝水时及大群投药。配药的水要求清洁、无杂质,最好用冷开水。盛水容器应洗刷干净,以免降低药效。具体用药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用药前停水2~3小时,饮完药液后,换上清洁饮水。
要根据鸡群大小计算药液用量及兑水量,鸡群要有足够的槽位或饮水器,保证每只鸡都能在同一时间喝到足够药水。配好的药水让鸡在短时间内饮完。
治疗用药或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要现配现用。补充营养的药物或在水中稳定的药物,可以把药物配到水中,让鸡全天自由饮水,如电解多维。
(3)注射用药
主要是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可很快进入血液。逐只紧急治疗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肌内注射可在鸡胸肌或大腿外侧肌肉进行,皮下注射可在颈部皮下进行,静脉注射可选择翼下静脉,注射前要保定好鸡,局部用酒精棉球消毒。
除上述投药方法外,大群给药还有气雾法,个体用药还有直接灌服法。

6. 鸡的投药方法有哪些

在养鸡生产中,为了促进鸡群生长,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经常需要进行投药。鸡的投药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全群投药法、个体给药法和种蛋及鸡胚给药法。

(1)全群投药法

1)混水给药

混水给药就是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鸡自由饮用。此法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病,尤其是适用于已患病、采食量明显减少而饮水状况较好的鸡群。投喂的药物应该是较易溶于水的药片、药粉和药液,如葡萄糖、高锰酸钾、四环素、卡那霉素、北里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亚硒酸钠等。应用混水给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对油剂(如鱼肝油等)及难溶于水的药物(如制霉菌素、红霉素),不能采用此法给药。②对微溶于水且又易引起中毒的药物片剂,不仅要充分研细,然后溶于水中,使之成为悬浮液。③对其水溶液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如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要现用现配,一次配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为了保证药效,最好在用药前停止给鸡供水1~2小时,然后再喂给药液,以便鸡群在较短时间内将药液饮完。④要准确掌握药物的浓度。用药混水时,应根据“毫克/千克”或“%”首先计算出全群鸡所需药量,并严格按比例配制符合浓度的药液。“毫克/千克”是代表百万分率,例如,125毫克/千克就是百万分之125,等于每千克水中加入125毫克药物或每吨水中加入125克药物。如果将“毫克/千克”换算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可,例如500毫克/千克=0.05%。⑤应根据鸡的可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鸡的饮水量多少与其品种、饲养方法、饲料种类、季节及气候等因素紧密相关,生产中要给予考虑。如冬天饮水量一般减少,配给药液就不宜过多;而夏天饮水量增加,配给药液必须充足,否则就会造成部分鸡只饮水过少,影响药效。

2)混料给药

混料给药就是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鸡吃料时能同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投药,是养鸡中最常用的投药方式。适用于混料的药物比较多,尤其对一些不溶于水而且适口性差的药物,采用此法投药更为恰当,如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氯苯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等。应用混料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尤其对一些易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呋喃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抗寄生虫药物等,更要特别注意。常用的混合方法是将药物均匀混入少量饲料中,然后将含有全部药量的部分饲料与大批量饲料混合。大批量饲料混药,还需多次逐步递增混合才能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饲喂时每只鸡都能服入大致等量的药物。②要注意掌握饲料中药物的浓度。混料的浓度与混水的浓度虽然都用“毫克/千克”或“%”表示,但饲料中的药物浓度不能当做溶液中的药物浓度,因为混水比混料的药物浓度往往要高。例如北里霉素,混料浓度为110~330毫克/千克,而混水的浓度却为250~500毫克/千克。但对鸡易产生毒性的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药),其混水量往往比混料量低。例如磺胺嘧啶,用于治疗时混料浓度为0.2%,而混水的浓度为0.1%。③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给维生素B1和维生素K,应用氨丙啉时则应减少维生素B2的投放量。

3)气雾给药

气雾给药是指让鸡只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作用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给药方法。这里只介绍通过呼吸道吸入方式。由于鸡肺泡面积很大,并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而应用此法给药时,药物吸收快,作用出现迅速,不仅能起到局部作用,也能经肺部吸收后出现全身作用。采用气雾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选择适用于气雾给药的药物。要求使用的药物对鸡呼吸道无刺激性,而且又能溶解于其分泌物中,否则不能吸收。对呼吸系统如有刺激性,则易造成炎症。②要控制气雾微粒的细度。气雾微粒越小进入肺部越深,但在肺部的保留率越差,大多易从呼气排出,影响药效。若气雾微粒较大,则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黏膜表面,未能进入肺部,因而吸收较慢。一般来说,进入肺部的气雾微粒的直径以0.5~5.0微米为宜。③要掌握药物的吸湿性。要使气雾微粒到达肺的深部,应选择吸湿性慢的药物;要使气雾微粒分布在呼吸系统的上部,应选择吸湿性快的药物,因为具有吸湿性的药物粒子在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其直径能逐渐增大,影响药物到达肺泡。④要掌握气雾剂的剂量。同一种药物,其气雾剂的剂量与其他剂型的剂量未必相同,不能随意套用。

4)外用给药

此法多用于鸡的外表,以杀灭体外寄生虫或微生物,也常用于消毒鸡舍、周围环境和用具等。采取外用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根据应用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外用给药法。如对体外寄生虫可采用喷雾法,将药液喷雾到鸡体、产蛋箱和栖架上;杀灭体外微生物则常采用熏蒸法。②要注意药物浓度。抗寄生虫药物消毒药物对寄生虫或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但也往往对鸡体有一定的毒性,如应用不当、浓度过高,易引起中毒。因此,在应用易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时,不仅要严格掌握浓度,还要事先准备好解毒药物。如用有机磷杀虫剂时,应准备阿托品等解毒药。③用熏蒸法杀死鸡体外微生物时,要注意熏蒸时间。用药后要及时通风,避免对鸡体造成过度刺激,尤其对雏鸡更要特别注意。

(2)个体给药法

1)口服法

若是水剂,可将定量药液吸入滴管滴入喙内,让鸡自由咽下。其方法是助手将鸡抱住,稍抬头,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鸡冠,使喙张开,用右手把滴管药液滴入,让鸡咽下;若是片剂,将药片分成数等份,开喙塞进即可;若是粉剂,可溶于水的药物按水剂服给,不溶于的药物,可用黏合剂制成丸,塞进喙内即可。

口服法的优点是给药剂量准确,并能让每只鸡都服入药物。但是,此法花费人工较多,而且较注射给药吸收慢。

2)静脉注射法

此法可将药物直接送入血液循环中,因而药效发挥迅速,适用于急性严重病例和对药量要求准确及药效要求迅速的病例。另外,需要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时,也必须采用此法,如注射氯化钙等。

静脉注射的部位是翼下静脉基部。其方法是:助手用左手抱定鸡,右手拉开翅膀,让腹面朝上。术者左手压住静脉,使血管充血,右手握好注射器将针头刺入静脉后顺好,见回血后放开左手,把药液缓缓注入即可。

3)肌内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的优点是药物吸收速度较快,药物作用的出现也比较稳定。肌内注射的部位有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外侧肌肉。①胸肌注射:术者左手抓住鸡两翼根部,使鸡体翻转,腹部朝上,头朝术者左前方。右手持注射器,由鸡后方向前,并与鸡腹面保持45°,插入鸡胸部偏左侧或偏右侧的肌肉1~2厘米(深度依鸡龄大小而定),即可注射。胸肌注射法要注意针头应斜刺肌肉内,不得垂直深刺,否则会损伤肝脏造成出血死亡。②翼肌注射:如为大鸡,则将其一侧翅向外移动,即露出翼根内侧肌肉。如为幼雏,可将鸡体用左手捉住,一侧翅翼夹在食指与中指中间,并用拇指将其头部轻压,右手握注射器即可将药物注入该部肌肉。③腿肌注射:一般需有人保定或术者呈坐姿,左脚将鸡两翅踩住,左手食、中、拇指固定鸡的小腿(中指托,拇、食指压),右手握注射器即可进行肌内注射。

4)嗉囊注射

要求药量准确的药物(如抗体内寄生虫药物),或对口咽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四氯化碳),或对有暂时性吞咽障碍的病鸡,多采用此法。其操作方法是:术者站立,左手提起鸡的两翅,使其身体下垂,头朝向术者前方。右手握注射器针头由上向下刺入鸡的颈部右侧、离左翅基部1厘米处的嗉囊内,即可注射。最好在嗉囊内有一些食物的情况下注射,否则较难操作。

(3)种蛋及鸡胚给药法

此种给药法常用于种蛋的消毒和预防各种疾病,也可治疗胚胎病。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①熏蒸法:将经过洗涤或喷雾消毒的种蛋放入罩内、室内或孵化器内,并内置药物(药物的用量根据每立方米体积计算),然后关闭室内门窗或孵化器的进出气孔和鼓风机,熏蒸半小时后方可进行孵化。②浸泡法:将种蛋置于一定浓度的药液中浸泡3~5分钟,以便杀灭种蛋表面的微生物。用于种蛋浸泡消毒的药物主要有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及碘溶液等。③注射法:可将药物通过种蛋的气室注入蛋白内,如注射庆大霉素。也可直接注入卵黄囊内,如注射泰乐菌素。还可将药物注入或滴入蛋壳膜的内层,如注射或滴入维生素B1

7. 兽药计量单位有哪些如何换算

在畜禽疾病治疗中,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有效地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的含量、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对正确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降低养鸭成本、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兽药计量单位及使用计算方法有:

(1)兽药的含量与标示量①兽药的含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一般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测定方法来分析。含量测定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内容。例如:10%氟苯尼考注射液,即100毫升中含氟苯尼考10克。

②兽药的标示量:是指该剂型单位剂量的制剂中规定的主药含量。如土霉素片的标示量为0.25克。(2)兽药含量的计量单位兽药的种类繁多,剂型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目前,有关药品的计量方法如下:

①以重量计量:主要用于粉剂和片剂等固体制剂,其表示法为1千克(kg)=1000克(g);1克(g)=1000毫克(mg);1毫克(mg)=1000微克(μg);1微克(μg)=1000纳克(ng)。

②以容量计量:主要适用于注射剂等溶液制剂,其表示法为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厘米3(cm3)。

③以百分浓度计量:适用于固体和溶液制剂,溶液制剂表示每100毫升溶剂中含多少克药物,例如,5%的葡萄糖溶液,表示在100毫升溶液中含有葡萄糖5克;粉剂、散剂等固体制剂则表示每100克制剂中含药物多少克,例如,10%的环丙沙星散剂表示每100克散剂中含环丙沙星10克。

④以“单位”或“国际单位”计量:主要是用于某些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和抗毒素类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

A.抗生素,抗生素多用国际单位(IU)表示,有时也以微克、毫克等重量单位表示,如青霉素G,1国际单位(IU)=0.6微克青霉素G钠纯结晶粉或0.625微克钾盐,8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钠应为0.48克;1毫克制霉菌素=3700单位(U),1毫克杆菌肽=40单位(U)。

B.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一般用国际单位(IU)表示,其他维生素则以重量单位表示。1国际单位(IU)维生素A=0.3微克维生素A醇=0.344微克维生素A醋酸酯;1国际单位(IU)维生素D=0.025微克结晶维生素D3的活性;1国际单位(IU)维生素E=1毫克DL-2生育酚醋酸酯。在实际应用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常用重量作单位。

C.激素与酶,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常用酶活性单位(FIU)表示,用含有的活性单位去换算用量。激素用国际单位(IU)表示,各种激素1国际单位折合国际标准制剂的重量为黄体酮1毫克、绒毛膜促性腺素0.1毫克、垂体激素0.5毫克、促乳激素0.1毫克。

D.抗毒素,通常以能中和100单位毒素的量,作为1个抗毒素单位。(3)常用兽药剂量表示法①畜禽个体给药每千克体重×毫克表示法:即每千克体重畜禽应用药物的质量,如环丙沙星注射液的剂量为:一次量,鸡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内注射,一天2次,连用2~3天。应用时应根据个体的重量,计算出总的用药量,如体重为2千克的鸡,1次注射20毫克。

②毫克/只(头):有时畜禽的个体给药其剂量也用毫克/只(头)来表示,即每只(头)畜禽应用药物的1次量。

③百分浓度(%):以饲料或水为100,所含药物为百分之几,即称百分浓度。如强力霉素0.04%拌料,即为100克饲料中含强力霉素0.04克,或0.02%饮水,100毫升水中含药0.02克,也即为4克药物/10千克饲料或2克药物/10升水。(4)常用兽药剂量计算方法在兽药使用剂量计算过程中,必须先弄清药物含量的重量、容量,国际单位与毫克之间的换算,千万不要混淆,下面举例说明。

①某养猪户利用环丙沙星治疗猪下痢,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毫克,药物规格含量2.5%,10毫升(含0.25克)。如55千克的猪,则需药量为:2.5×55=137.5毫克。计算该注射液中环丙沙星含量为25毫克/毫升,需该注射剂的体积是137.5/25=5.5毫升。55千克的猪应注射5.5毫升环丙沙星。

②某养鸡户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时,使用10%的氟苯尼考粉。已知100克拌200千克饲料,如500只鸡,每只鸡采食量是0.25千克,则按说明书计算需要药物重量为:500×0.25×100/200=62.5克。即称10%的氟苯尼考粉62.5克,与125千克饲料充分混合均匀,直接饲喂。也可根据说明书直接按100克药拌饲料200千克。

③某养猪户利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猪舍消毒,一般用过氧乙酸浓度为0.3%~0.5%,而市售的过氧乙酸浓度为20%。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如喷雾器容积为25升,要配0.3%的溶液需要100%的过氧乙酸的体积是25×0.3%=0.075升。市售的过氧乙酸是20%,所以配制时,所需20%过氧乙酸的体积应为0.075×100/20=0.375升。0.3%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按25升计算,取浓度为20%过氧乙酸0.375升,与25升水混合均匀即成。

④国际单位与毫克的换算,一般抗生素1毫克约等于1000国际单位,即10毫克等于1万国际单位。如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使用庆大霉素,其规格2毫升/支(含8万国际单位)。若用其饮水,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克,而制剂含量标注为8万国际单位。在实践中,可以1万国际单位换算成10毫克,1支庆大霉素(2毫升含8万国际单位),可供体重1千克的鸡8只饮水用。

8. 给药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是什么

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

9. 怎么计算化疗药物用量体表面积

呵呵,现在有体表尺,上面有身高和体重两个数值,一拉就知道了,公式据说很复杂,而且貌似不同的国家用的还不尽相同,临床根本不用,只是拉个体表尺。体表面积也只是个大概,具体到一个病人,不是简单的计算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般来说根据体表面积算出的剂量上下浮动5%是没问题的,而且人的体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反正我是不知道公式,呵呵。

10. 怎样计算个体给药剂量

当猪只发病用药物治疗时,首先要看明白使用说明书是怎样规定的。如果已标明每千克体重注射多少毫升,那就照此执行。但有时只标明每千克体重多少毫克,那就要进行换算。

例如:一头10千克体重的猪,需要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治疗因大肠杆菌引起的水肿病,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是每10毫升含1克,每次肌内注射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到底该猪每次应注射多少毫升硫酸卡那霉素?

换算:首先应明确10毫升含卡那霉素1克,即1克=1000毫克,每毫升含100毫克。每次肌内注射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10千克体重需要10毫升×15毫克=150毫克。150毫克需要150毫克/100毫克=1.6毫升。

结果:10千克体重的猪每次应肌内注射1.5毫升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另外,不少药物,如肾上腺素、安钠咖、阿托品、安乃近等一些“剧药”,多采用不标明每千克体重用量而只注明“猪”的用量的方式,凡是不标明的通常指的是50千克标准体重的猪的用量,可以除以50,换算出每千克体重的大致用量。

阅读全文

与个体给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7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1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3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6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3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3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8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8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0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1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