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气功如何修炼
注意看此图右下角,很多气功修炼的书籍都出自于此
气功修炼的初期的兴奋后转平静,三个月时间里,体验了气感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身。只练最简单的功法,并且只意守丹田,没做任何经络导引。丹田气满,气自然的开始流动,印象中过关感觉比较明显的是会阴、还有腰上一个穴位,当时没有网络,了解不多。三个月后气的大军终于进逼脑户关,有明显的压力及穴位跳动,然后气再分两头冲向两边太阳穴,明显胀感并跳动,那种胀是实感,太阳穴真的鼓起来并跳动明显。到这一步,全身气感强烈,特别双脚双手,气感不断冲刷,头部除玉枕(脑户)没过,头顶百会-印堂及往下的小周天没通,全身大部分已通了,也就是说,大周天已通了大部分,而等待小周天通后,大小周天都通了。
因为并没有任何意念引气,是气自寻路径,所以小周天运转的理论也得到验证。当时每天练功半小时左右,一般都是晚上睡前宿舍躺练。曾有几次为求更强气感到外面练站功,既要隐蔽还要安全,找到边上变电所九里香花树下,不过蚊叮虫咬,加之时有风雨雷电,多有不便。以此后只练睡功。
比如这些气功修炼和气功实修的书籍你可以看一下
此类气功书籍资料可在上面的图中右下角处找到,有很多气功学习的书籍
[气功冥想健康法].悟真.扫描版
[气功偏差的防治].傅余堃.扫描版
[气功千金方].秦潮.扫描版
[气功强身法].邝安堃.扫描版
[气功强身治百病].麦如松.扫描版
[气功热点面面观].汪卫东.扫描版
[气功入静之门].刘天君.扫描版
[气功入门].张六通.扫描版
[气功入门教程].佚名.扫描版
[气功入门重德本].乐道.扫描版
[气功三百问].林厚省.扫描版
[气功神髓大观].李兆生.扫描版
[气功十六讲].曲祖贻.扫描版
[气功使人健康].林厚省.扫描版
[中国气功6].陈诚献.扫描版
[中国气功辞典].吕光荣.扫描版
[中国气功萃义].吉良晨.扫描版
[中国气功大成].方春阳.扫描版
[中国气功大论战].张兆志.扫描版
[中国气功大全].朱鹏飞.扫描版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楼羽刚.扫描版
[中国气功功法精选].赵宝峰.扫描版
[中国气功健康法].(日)吉田健一.扫描版
[中国气功经典1].吕光荣.扫描版
[气功书法及养生].林少明.扫描版
[气功探邃].庞明.扫描版
[气功探索].陆祖萌.扫描版[气功真传].汪茂和.扫描版
[气功正宗站桩疗法].秘静克.扫描版
[气功之谜].肖安荣.扫描版
[气功知识和流行功法].岂志纯.扫描版
㈡ 气功初级入门修炼方法
不晚,相比很多人来说,你很早了。可以自学,推荐 智能气功,这个是不仅知其所以,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健身气功,有着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可以不拜师傅学到高层次的。具体请搜索 “灵通站” 进去看看吧。入门的话先下载《简明智能气功学》来看,捧气贯顶法和三心并站庄都是可以自学的,练捧气贯顶法3个月再说。如果你属于敏感体质,练捧气贯顶法应该很快就能有气感。先练至少1年1、2步功法,打好基础,然后下载大专班教材来看,开发自己的超常智能。不过如果你是那万分之一,不用特意去练那些小功法也能开发出来功能。
㈢ 气功方法第一步
上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找,或者网络四套健身气功,坚持练习1年以上,并能保持闻鸡起舞的状态。修炼气功最缺的就是坚持,现在人都图见效快,所以已经很少人能练出气功了。
㈣ 怎样修炼气功
1.掌握练气功的三要素:调息、调身、调心
修练气功,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
(1)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这是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练功效果有关,所以初学者往往求静心切,这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
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用呼吸结合意守丹田。
丹田,是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它不是一个点或一个面,而是一个球体。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叫做气贯丹田。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进行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呼出。
(2) 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
初练时,务必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的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力后再去逐步学习。
运气是指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3) 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这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
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屈肘屈腕如抱球状,两目半闭凝视鼻端,然后调息,意守丹田,如“三圆式站桩
坐,有自由式和盘膝式两种
自由式,选适当高度之椅、凳或床,双脚踏地而坐,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叠放一起置于小腹前,目半睁,视鼻端,或双手合掌如佛,目半睁视指端
盘膝坐,有单盘膝、双盘膝和自然盘膝。单盘膝是将一侧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双盘膝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两小腿交叉,两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两足压在大腿下。上身姿势皆同自由式。行功应备软垫,两腿发麻时,可行自我按摩后收功。
卧,适于病弱或失眠者,可于睡前行此功。以右侧卧位为佳,头稍向前。下面的一只手自然屈肘放枕前,手心向上,上面一只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或放丹田处,手心按腹。腿的姿势是,下面的自然伸直或略屈,上面的屈膝120°放另一腿上面。
做,有两个含意:其一是指日常劳作时,根据工作的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姿势,配合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其精神实质是时时处处都意守丹田练气功;其二是指导引、太极拳等各家各派的动功功法,其姿势动作五花八门,学者应选其一种,认真练习。总之,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
2.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㈤ 气功第一步如何炼成
想学的话推荐 智能气功,这个是不仅知其所以,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健身气功,有着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可以不拜师傅学到高层次的。具体请搜索 “灵通站” 进去看看吧,上面资料很全。入门的话先下载《简明智能气功学》来看,捧气贯顶法和三心并站庄都是可以自学的,练捧气贯顶法3个月再说。如果你属于敏感体质,练捧气贯顶法应该很快就能有气感。
㈥ 怎样练气功
气功 怎么说呢 他分为很多种 比如瑜伽类 硬气功类 和聚气类 导引类 原理吗 宏观的说就是 自我催眠 激发人体潜能,常见的气功 都是 通过放松催眠的形式使自身的磁场生物电和地球的磁场产生共振,以前的人们无法理解这种状态 ,猜称之为气 其实不是气 时电 这一点从从多种功态都可以看出来,我就不说了 你自己仔细想想吧
朋友 气功的核心点 就是入静 精神集中, 这样自然 就会产生气感了 固定人称气功 为 “炁功” 就是说 没有的意思,无 气功一词最解放后 才改名的, 你如果想入门 只要没事时 锻炼 集中精神 就可以了, 如果能够随时随地集中精神,进入功态的话, 那样气功 自然就入门了 随便选个功法 就可以出功夫了
我可以给你介绍几名门功法 ,估计对你心意
就是你平时坐在椅子上,正坐,左右手互相护住耳朵,静听,就可以了,很简单,但是收效颇快 十几天吧。
还有就是 闲来没事,不管坐着或是立着,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正直身子,想象头顶,又一个很亮的日光灯照耀着你,吸气时灯里的白光,顺着头顶一直进入,腹部丹田,呼气时由腹部沿腿脚进入大地,名曰通天拔地。功法简单,功理深奥,要是练功得法,一星期左右就能有很强的气感。
最后给你说一个最简单的练气功法,让你先感受一下什么叫气感,就是 任何姿态都可以,然后把两手相对 间距大概三公分左右,然后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感觉一下,你就明白了,这就是气功,气功很简单,只要明白了道理,就好练了。虽然高级境界,比较深奥,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讲,不需要那些功法,还有就是,等修炼有成时,再练习那些高级功法自然就简单了,千万不要因为我说的这些功法简单,就一笑而过,真传 真传一句话,你试试就知道了
㈦ 怎么练气功
气功动作姿势:一,(调身)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二,入静(调心)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 ,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1.意守法。2.随息法。3.数息法。4.默念法。5.听息法。
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三,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自然呼吸法。顺呼吸法。逆呼吸法。停闭呼吸法。鼻吸口呼法。气通任督脉呼吸法。潜呼吸法。真息法。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动作盘腿,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盘腿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
(7)气功修炼方法第一步怎么练扩展阅读: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炼气要诀:专心呼吸,轻松舒适,静观其变,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聚精会神,感生化力。
㈧ 气功怎么练
修炼气功者,一般会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试阶段,又称感性认识阶段。起初,有的对气功持怀疑态度;有的对气功误认为是迷信;有的练功没有几天,就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经中西医药久治无效的疑难病症治好;有的一开始练功,就希望气功师为自己“灌顶”、“开天目”;其实,以上这些认识是模糊的和不现实的。
第二阶段:入门阶段,也称理性认识阶段。由于练功者通过百日筑基,逐步掌握了正确的修炼方法,明确了练功要领,逐步习惯站桩和静坐修炼,切实尝到了气功的甜头。通过修炼,头脑清醒,思维敏捷,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第三阶段:疾病反复阶段,修炼气功的过程是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强肾生精的过程。通过锻炼,经络敏感性提高了,对“病气”的反应也明显了,哪里有病,哪里就有反应。有的在未修炼气功前体内某处有病变或小孩时的陈旧性病变,平时认为治愈了,但炼功到了这个程度,就会将病变激发出来,因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时出现“气冲病灶”是好事,一是可以诊断自我身体状况,二是可以“外气”结合药物调治自己的疾病。
第四阶段:身体强壮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反复斗争,您只要坚定信念,以德为本,多做好事,持之以恒,勤于修炼,修遭悟道,终会使自己全身经络疏通,达到“精满混圆身”境界。
㈨ 怎么练气功哟
练气功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固本培元
面南背北,马步式或自然站立式,两手平抬至前胸,手心向下,指尖相对,舌尖轻甜上胯,意守丹田片刻,再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外界清灵、刚劲之气灌注入中丹田(前胸),呼气时将中丹田之气送入下丹田,反复练习。这一步主要是练丹田之真气,待丹田有热感,即可进行下面的一步。
第二步强化内气
做“铁牛耕地”式,两手撑地,身体与地平行,吸气时意想外界一股强大的清灵之气吸入胸腔,同时臀部拱起,整个身体呈弓形;呼气时,面、领、胸依次贴地(但不要擦着地)而行,同时将这股刚劲之气用意识和腹肌推入下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度。几天后,每呼一口气即可感到丹田一阵火热,有时热气向上肢内侧,直向手掌发射。
第三步封口催劲
找一副杠铃或其它适宜的重物,重量适合本人,扎好腰带。先自然站立,脚尖内扣,意守丹田,待热气出现,然后抓起杠铃上提,同时吸气,脚趾抓地;当杠铃提至胸部时,略微停顿一下,然后慢慢放下杠铃,同时缓缓呼气,脚趾放松,一吸一呼为一度,每天几十度。几天过后,可感到呼气时丹田火热之气向四肢发射,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此属正常反应。若面红、耳鸣、眼充血,则要减轻重量。这些反应严重者需要改练第一步,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练习这第三步。
第四步固气得劲
这一步是以气化力的关键,过去视为不传之秘。自然站立,脚趾抓地,意想身体被一团刚劲之气包裹着,此刚劲之气与自己内气浑然成一整体,姑且称这气为浑然气.每吸一口气,想象浑然气向身体内收、紧缩一步,密度、硬度加大,同时脚趾抓地更紧一步。当感觉这浑然气紧缩到最外层离身体只有半寸时,浑然气的密度、硬度异常大,可是感到身体好象被一层钢板所裹,坚硬无比。
此时,可感到浑身发热,身体皮肤微微颤动。由此可进行拍打练习。找一根木棒,拍打前,深吸一口气,拍打时,想象这层钢壳向外一挡,抵消木棒的力量,同时用鼻向外喷气。喷气,以及用意识向外推钢壳时,可感到皮肤震动的频率更大,这是良好的反应。练功一段时间,全身可不畏打击,此时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