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凝结试验的方法有哪些

凝结试验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03 17:36:38

❶ 土工试验主要都有哪些方法,方法

土工试验主要方法如下:
1、烘干法:测含水量
2、环刀法、灌砂法:测密度
3、比重瓶法:测土粒比重
4、平衡锥式液限仪法、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测界限含水量
5、击实试验:测最佳含水量
6、渗透试验:测渗透系数
7、直接剪切试验:测剪切强度
8、三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土样力学强度
9、固结试验:测土体固结性能
详见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❷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见国标 GB 1346-2011-T

凝结时间的测定
1 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 试件的制备
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初凝时间的测定
①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② 测定时,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③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④ 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4 终凝时间的测定
①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试模连同浆体,翻转180°,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② 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③ 达到终凝时应立即立即重复测一次,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标准GB175 —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❸ 混凝土凝结时间实验方法,步骤

建议楼主参照国标《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其中第4章“凝结时间测定”有详细规定。
混凝土贯入阻力为

3.5MPa、28MPa时的时间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❹ 水蒸气的凝结,实验怎么操作

1,遇到比较凉的东西【一般是0度以上或者是接近0度】,水蒸气就会化成露。实验:从冰箱冷藏室或者是0度保鲜室拿一个东西出来,最好是一瓶放了几小时以上的饮料,很快就会看见瓶子外壁上面会生成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了,变成像露水一样的水珠。,
2,遇到特别冷的东西【一般是0度以下许多度】,水蒸气就会化成霜。实验:从冰箱冷冻室拿一包已经硬邦邦的东西出来,或者是一瓶结冰的饮料,很快就会看见外表面上面会有冰晶,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变成了小冰晶。

❺ 混凝土缓凝剂凝结时间和凝结时间差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事实上,目前针对混凝土缓凝剂缓凝效果的评价方法还比较局限,主要是缓凝剂凝结时间和凝结时间差的测定。

1、对于净浆,标准方法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规定的测试方法。该方法所用仪器为标准维卡仪,测定混凝土缓凝剂凝结时间之前需预先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再按照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备水泥净浆,测定水泥净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主要体现在操作过程及读数方面的偶然性,尤其是在确定终凝时间时的人为误差更加明显。

2、对于混凝土,标准方法为《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规定的测试方法。该方法所用仪器为贯入阻力仪,测定凝结时间之前需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并装入标准规格金属圆筒中,可得到贯入阻力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果准确、误差较小,缺点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耗时费力。

3、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学者也尝试利用一些新的手段来评价缓凝剂的缓凝效果,如水化温升、X射线衍射、低场核磁共振、电阻法等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准确性尚须大量工程实践检验,且都没有形成相关标准。因此,目前工程上仍以传统方法为主。

凝结时间差是缓凝剂作用效果的最直观的体现,而混凝土缓凝剂的好坏却不只是由这两者决定。理想的混凝土缓凝剂应当在掺量较小的情况下具有显着的缓凝作用,而且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凝结时间可调性强,并且不产生异常凝结现象。另外,尤为重要的是,混凝土缓凝剂应能使水泥浆体初凝结时间明显延缓,又能使混凝土初凝和终凝间的间隔尽量缩短。

❻ 水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试验
( T 0505 - 2005 )
一、目的、适用范围与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秆有效长度50㎜±1㎜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试杆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终凝针为30㎜±1㎜、直径为 1.13±0.05㎜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0.05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羞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深40㎜±0.2㎜、顶内径 65±0.5㎜、底内径 75±0.5㎜的截面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的平板玻璃底版。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6、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8、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9、秒表:分度值1s。
水泥净浆搅拌机沧州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沧州筑龙工程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支持:0 3 1 7—5 1 0 6 2 8 2 1 3 7 3 1 7 0 7 5 3 8 扣扣:1146 777 607

三、试样及用水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四、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
2、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湿度应与实验室内室温保持一致。
五、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试验前必须做到
⑴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够自由滑动。
⑵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⑶水泥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然后5s~10 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渐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 s停机。
水泥净浆搅拌机承德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

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步骤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抺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上,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3)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 )当试杆距底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水泥净浆搅拌机承德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
六、凝结时间测定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底板,使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5.2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3、初凝时间测定
(1)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用“min”计。
(2)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的指针的读数。
(3)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4)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水泥净浆搅拌机承德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沧州筑龙工程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支持:0 3 1 7—5 1 0 6 2 8 2 1 3 7 3 1 7 0 7 5 3 8 扣扣:1146 777 607


4、终凝时间测定
(1)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用“min”计。
(2)为了准确观察试件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底板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底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3)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 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4)达到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5、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应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振动。
水泥净浆搅拌机承德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
七、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有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拌合水量按经验确定,用不变水量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量准确至0.5ml。
2、试验前须检查仪器项目: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拌制上。
4、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处,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m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到达到(28±2)㎜时为止。
(3)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也可从仪器上对应标尺读出。
P = 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八、安定性测定
(一)雷氏法(标准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试样需要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0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抺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雷氏夹移至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h±2h。
水泥净浆搅拌机承德厂家,新型水泥净浆搅拌机规格沧州筑龙工程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支持:0 3 1 7—5 1 0 6 2 8 2 1 3 7 3 1 7 0 7 5 3 8 扣扣:1146 777 607

3、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内水能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箅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4、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后,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精确到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的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二)代用法(试饼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样品需要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隔离剂。
2、试饼的成形方法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净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抺动,做成直径70mm~80mm、中心厚约10 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h±2h。
3、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内水能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定无外因时,该试饼已属不合格品,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放入水中箅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4、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后,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的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❼ 红细胞凝集试验的试验方法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 u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u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u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 u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u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u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表4-1 病毒血凝试验的操作方法(单位:uL) 孔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病毒稀释度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对照 生理盐水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病毒液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0.5%红细胞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弃50 结果观察 ++++ ++++ ++++ ++++ ++++ ++++ +++ + + - - 4. 结果判定:从静置后10 min开始观察结果,待对照孔红细胞已沉淀即可进行结果观察。红细胞全部凝集,沉于孔底,平铺呈网状,即为100% 凝集(++++),不凝集者(-)红细胞沉于孔底呈点状。
以100% 凝集的病毒最大稀释度为该病毒血凝价,即为一个凝集单位。从表4-1看出,该新城疫病毒液的血凝价为1:128,则l:128为1个血凝单位,1:64、l:32分别为2、4个血凝单位,或将128/4=32,即1:32稀释的病毒液为4个血凝单位。
(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
1. 根据HA试验结果,确定病毒的血凝价,配制出4个血凝单位的病毒液。
2.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自第1孔至第11孔各加50 uL生理盐水。
3. 第1孔加被检鸡血清50 uL,吹吸混合均匀,吸50 uL至第2孔,依此倍比稀释至第10孔,吸弃50 uL,稀释度分别为:1:2、1:4、1:8 …… ;第12孔加新城疫阳性血清50 uL,作为血清对照。
4. 自第1孔至12孔各加50 uL 4个血凝单位的新城疫病毒液,其中第11孔为4单位新城疫病毒液对照,振荡混合均匀,置室温中作用10min 。
5. 自第l孔至12孔各加0.5% 鸡红细胞悬液50 uL,振荡混合均匀,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2)。
表4-2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单位:mL) 孔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血清稀释度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病毒
对照 血清
对照 生理盐水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被检鸡血清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单位病毒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室温中静置 10 min 0.5%红细胞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弃去50 结果观察 - - - - - - + ++ +++ ++++ ++++ - 6. 结果判定:待病毒对照孔(第11孔)出现红细胞100%凝集(++++),而血清对照孔(第12孔)为完全不凝集(-)时,即可进行结果观察。
以100%抑制凝集(完全不凝集)的被检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效价,即HI效价。凡被已知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血凝者,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从表4-2看出,该血清的HI效价为1:64,用以2为底的负对数(-log2)表示,即6log2。

❽ 试验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指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是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动能、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中《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累积法 将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相对误差。实验中也经常涉及这一方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测100张纸的厚度再求一张纸的厚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周期,用秒表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于是采用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又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若没有螺旋测微器时,也可把金属在铅笔上密绕若干圈,由线圈总长度来测出金属丝的直径。 三、转换法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可以采取把所要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它变量(力、热、声、光、电等物理量)的相互转换进行间接观察和测量,这就是转换法,如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见接显示;风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树的弯曲成程度来观察;又如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万有引力恒量实验》为例:其基本的思维方法便是等效转换。卡文迪许扭秤发生扭转后,引力对T 形架的扭转力矩与石英丝由于弹性形变产主的扭转力矩这就是等效转换,间接地达到了无法达到的目的。本实验中转换法还应用于石英丝扭转角度的测量上,这个角度不是直接测出的,而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间接测出的。 转换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是对事物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产生的一种飞跃。如变曲为直实际上就是该方法的应用。理想化法: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实验中常可采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设一些理想条件的办法,以突出现象的本质因素,便于深入研究,从而取得实际情况下合理的近似结果(通俗他说就是抓大放小)。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假设悬线不可伸长,悬点的摩擦和小球在摆动过程的空气阻力不计;在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等实际都采用了理想化法。 四、放大法 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异。例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所便用的螺旋测微器,主尺上前进(或后退)0.5毫米,对应副尺上有5n个等分,实际上是对长度的机械放大;许多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是利用一根较长的指针把通电后线圈的偏转角显示出来。又比如在《卡文迪许扭实验》,其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思路最后转移到光点的移动(跟“库仑静电力扭枰实验一样),都是将微小形变放大方法的具体应用。 五、平衡法 物理学中常常利用一个量的作用与另一个(或几个)量的作用相同、相当或相反来设计实验,制作仪器,进行测量。例如测量中的基本工具弹簧秤的设计是利用了力的平衡,天平的设计是根据力矩的平衡;温度计是利用了热的平衡。 六、留迹法 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如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轨迹或图像等,设法记录下来,以便从容地测量、比较和研究。例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下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对应的时刻,从而可从容计算小车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并求出加速度;对于简谐运动,则是通过摆动的漏斗漏出的细沙落在匀速拉动的硬纸板上而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的位置,从而很方便地研究简谐运动的图像;又如利用闪光照相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等实际。都采用了留迹法。 七、模拟法 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某些物理现象送行直接实验和测量,于是就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模拟条件,在这样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因为对静电场直接测量很困难,故采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来模拟。又如在确定磁场中磁感线的分布,因为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我们就用铁屑的分布来模拟磁感线的存在。 此外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还有比较法、替代法、补偿法等。物理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由于中考和高考内容日趋拓宽,知识交叉部分(特别实行理综考试)越来越多,能力要求也就更加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摒弃“实验无关紧要”、“讲比做好”等错误观念,认真领悟实验中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另外对学生整体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真正领会物理实验方法的精髓,从而促进物理的学习,在中考和高考物理实验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满意请采纳

❾ 水蒸气的凝结(小学科学),实验怎么操作

【仪器和器材】

酒精灯,烧瓶,方座支架,带弯曲玻璃管的瓶塞,烧杯,金属板,细绳。

【实验方法】

1.按图1把仪器和器材装好,瓶内装入热水。

2.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少时,瓶内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不断由玻璃管喷出。

3.将悬吊的金属板移近管口,则见一部分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顺着板面流入下面的烧杯,这就是液化现象。

4.停止加热,让学生用手指轻轻触摸金属板,会感觉很热。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

【注意事项】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直接使用接近沸点的水,水量不要太多。

2.不要把管口附近出现的细雾说成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3.金属板不要太薄,也可以用口朝下的烧杯或茶杯代替。

阅读全文

与凝结试验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8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2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4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7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4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4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60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3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1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2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60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