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散单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例如用多边形(有限个直线单元)逼近圆来求得圆的周长,但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则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称为矩阵近似方法,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并由于其方便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从事力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从结构工程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种丰富多彩、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对于不同物理性质和数学模型的问题,有限元求解法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只是具体公式推导和运算求解不同。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通常为:
第一步:问题及求解域定义:根据实际问题近似确定求解域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区域。
第二步:求解域离散化:将求解域近似为具有不同有限大小和形状且彼此相连的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域,习惯上称为有限元网络划分。显然单元越小(网络越细)则离散域的近似程度越好,计算结果也越精确,但计算量及误差都将增大,因此求解域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核心技术之一。
第三步:确定状态变量及控制方法: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常可以用一组包含问题状态变量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式表示,为适合有限元求解,通常将微分方程化为等价的泛函形式。
第四步:单元推导:对单元构造一个适合的近似解,即推导有限单元的列式,其中包括选择合理的单元坐标系,建立单元试函数,以某种方法给出单元各状态变量的离散关系,从而形成单元矩阵(结构力学中称刚度阵或柔度阵)。
为保证问题求解的收敛性,单元推导有许多原则要遵循。 对工程应用而言,重要的是应注意每一种单元的解题性能与约束。例如,单元形状应以规则为好,畸形时不仅精度低,而且有缺秩的危险,将导致无法求解。
第五步:总装求解:将单元总装形成离散域的总矩阵方程(联合方程组),反映对近似求解域的离散域的要求,即单元函数的连续性要满足一定的连续条件。总装是在相邻单元结点进行,状态变量及其导数(可能的话)连续性建立在结点处。
第六步:联立方程组求解和结果解释:有限元法最终导致联立方程组。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可用直接法、选代法和随机法。求解结果是单元结点处状态变量的近似值。对于计算结果的质量,将通过与设计准则提供的允许值比较来评价并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简言之,有限元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前处理、处理和后处理。前处理是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单元网格划分;后处理则是采集处理分析结果,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了解计算结果。
大型通用有限元商业软件:NASTRAN,ASKA,SAP,ANSYS,MARC,ABAQUS,JIFEX等。
㈡ 有限元模拟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用有限的、相互关联的单元模拟无限的复杂体,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体都能用相应的单元简化,从而建模分析计算出结果。使复杂的、感觉无处下手的工程问题简单化,这是最大的优点。缺点:精确度浮动性比较大。基于建模的水平和边界条件、载荷工况的模拟是否真实等等。
有限元是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把物体划分为有限个单元,节点之间用数学方程联系起来,你要做的东西如果是均质的用有限元还可以;但是如果是做岩土体之类的含有节理裂隙的东西时,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不再可靠,应采用离散元DEM,把物体视为离散个体的集合,这个比较合乎实际,结果就比有限元准确。
㈢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指什么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所以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3)有限元模拟方法主要有哪些用途扩展阅读: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
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㈣ 有限元分析的应用领域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更新周期愈来愈短,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是提升产品质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有效手段,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有限元法在工程设计和科研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已经成为解决复杂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几乎所有的设计制造都已离不开有限元分析计算,其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土木建筑、电子电器、国防军工、船舶、铁道、石化、能源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已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㈤ 有限元分析主要是分析啥 ,有什么具体用处哦
有限元主要是一种算法,基本思想是数学上的微分思想,例如ANSYS就是一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我们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构、流体、电厂、磁场、声场等等。。。
㈥ 有限元分析是什么 在机械设计上有什么用
涵义: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所以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在机械设计上的作用:有限元分析就是分析零件的结构,分析怎么设计才能用最少材料做出最稳定的精度。一般是 proe,UG,SW建模再转到ANSYS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受力情况看看最高承受多大的力,频率,看看在不同频率下的变形量,还有受热分析等。 不过ANSYS99%英文版的。
(6)有限元模拟方法主要有哪些用途扩展阅读: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通常为:
第一步 前处理。根据实际问题定义求解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问题的几何区城:根据实际问题近似确定求解域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区域。
(2) 定义单元类型:
(3) 定义单元的材料属性:
(4) 定义单元的几何属性,如长度、面积等;
(5) 定义单元的连通性:
(6) 定义单元的基函数;
(7) 定义边界条件:
(8) 定义载荷。
第二步 总装求解: 将单元总装成整个离散城的总矩阵方程(联合方程组)。总装是在相邻单元结点进行。状志变量及其导数(如果可能)连续性建立在结点处。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可用直接法、选代法。求解结果是单元结点处状态变量的近似值。
第三步 后处理: 对所求出的解根据有关准则进行分析和评价。后处理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了解计算结果。
基本特点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
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㈦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有限单元法是应用于构造应力场模拟的最广泛的数学模拟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所研究的地质体以一定的方式(单元形状和节点个数)简化为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化模型,再用相应的计算程序求出数值解答。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可以利用地质调查和构造解析获得的较少地质应力状态的资料来反演区域内各点的应力状态,从而获得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加深认识区域内的构造演化。目前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已由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扩展到空间问题、板壳问题,分析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科学计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有较大型的有限元计算程序达几百种,其中较着名的有:ANSYS、NASTRAN、ASK、ADINA、SAP等。以ANSYS为代表的数值模拟软件将有限元分析、计算机图形学和优化技术相结合,已成为科学计算领域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基于本区岩石圈的三维结构特点,我们首先对本区的三层结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模拟。对本区的物理模拟研究,前人已经做过很多工作,其中在对印度板块挤压下亚洲中东部的构造模拟中,有的反映出大型走滑断裂、裂谷和张性盆地以及压性逆冲断裂等构造现象,有的反映出多层构造中网络状流动现象,认为板内变形受塑性流动网络控制(Tapponnier et al.,1982;李建国等,1997)。这些工作往往只反映了本区的某一方面的特性,而无法对本区的构造形态做出动力学的完善解释。因此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我们首先建立了本区的一个三层结构模型,其中中上地壳深度根据天然地震资料定为30 km,下地壳以莫霍面为其底界,根据地震测深资料取50 km。因为本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岩石圈各圈层之间的作用关系,因此模型底部只考虑到100 km的深度。
㈧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1.弹性力学分析问题
2.平衡问题
3.固体力学
4.工程力学
㈨ 有限元法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一、有限元法的特点:
1、把连续体划分成有限个单元,把单元的交界结点(节点)作为离散点;
2、不考虑微分方程,而从单元本身特点进行研究。
3、理论基础简明,物理概念清晰,且可在不同的水平上建立起对该法的理解。
4、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适应性强。它可以把形状不同、性质不同的单元组集起来求解,故特别适用于求解由不同构件组合的结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它不仅能成功地处理如应力分析中的非均匀材料、各向异性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以及复杂的边界条件等问题,且随着其理论基础和方法的逐步完善,还能成功地用来求解如热传导、流体力学及电磁场领域的许多问题。
5、在具体推导运算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矩阵方法。
二、有限元法的优点
1、物理概念浅显清晰,易于掌握。有限元法不仅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物理解释来被掌握,而且可以通过数学理论严谨的分析掌握方法的本质。
2、描述简单,利于推广。有限元法由于采用了矩阵的表达形式,从而可以非常简单的描述问题,使求解问题的方法规范化,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并且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大量存储功能。
3、方法优越。对于存在非常复杂的因素组合时候,比如不均匀的材料特性、任意的边界条件、复杂的几何形状等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有限元法都能灵活的处理和求解。
4、应用范围广。有限元法不仅能解决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中的各种问题,而且随着其理论基础与方法的逐步改进与成熟,还可以广泛地用来求解热传导、流体力学及电磁场等其他领域的诸多问题。不仅如此,在所有连续介质问题和场问题中,有限元法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