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动植物有哪些御寒方法

动植物有哪些御寒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01 02:19:55

1. 帮助动植物御寒的方法举两例

在寒冷的时候植物可以在上面铺塑料膜及稻草,动物可以在窝里铺稻草

2. 大自然中那些动物或植物过冬的方式是什么

第一种办法是冬眠。例如:蛇、青蛙、乌龟等,它们冬天躲在自己的洞里睡大觉,一直躲到春天才醒来,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们不吃不喝,也不动,靠缓慢地消耗身体里的脂肪度过寒冷的冬天。狗熊也在睡觉,可稍有响声就会醒来,肚子饿了也会出来找东西吃,这叫假冬眠或半冬眠。
第二种方法是迁移居住地。例如,大雁、燕子等,。它们在冬天到来之前会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温暖,另一方面是能找到食物,这都是有利于它们生存的。
第三种方法是加厚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它们冬天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夏天要厚得多。至于吃的东西,它们也不用发愁,即在夏天、秋天尽量多吃东西,吃的胖胖的。冬天能找到食物的时候就吃,找不到吃的东西,饿几天它们也不怕。
第四种方法是储存食物。例如松鼠、蜜蜂、蚂蚁等。秋天时它们在自己家里储存大量食物、到冬天它们就不用出门了。
第五种方法是让卵过冬。例如,螳螂、蝗虫等。秋季时它们产卵,让卵在树枝上、草丛里、泥土里度过冬天。这些卵的外形有特殊的卵袋保护着,不怕寒冷,等到春天来临时,它们的幼虫就会爬出来,快乐的到处去玩了。

3. 冬天动物的御寒方式是什么

随着冬天的来临,各种动物都开始了应对寒冷的准备。昆虫是动物世界中的一大类,它们属于变温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冬诀窍。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螳螂为了让后代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将自己的卵攒集到一起做成很大的卵块(一块大概有300~400粒卵),再将一种分泌物做成一个卵囊来罩住卵块。这个卵囊的外层是很厚的保护层,并且黏附在向阳的树枝干上,所以卵块可以安然地度过严冬。

负子虫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将卵产在自己的后背上,并且带着它们钻到地下的土壤里,在那里等待春天来临。

切叶蜂早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开始准备过冬的花蜜和花粉,它们被储存在一个椭圆形的“住宅”里。切叶蜂把成沓的椭圆形的叶子运到地下或者一些空心的木头里,并把它们筑成蜂房,这就是切叶蜂建起的“住宅”,在那里它们产卵过冬,而丝毫不会受到严寒的侵扰。

金龟子的幼虫,一到冬天就躲藏到泥土的深处。因为它们身体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它们可以一个冬天都躲在地下,直到第二年春天的到来。

天牛不会挖土,但是它们会挖洞,而它们最拿手的就是在树干上挖洞,这是由于它们天生就有一张极其锋利的嘴巴。通过辛苦的劳作,它们往往能在树干上挖出一条很深的“隧道”,那里就是它们的幼虫过冬的最佳之地。

坚硬的外壳可以防御严寒的侵袭,灯蛾的蛹就拥有这样一层几丁质外壳,而且它们体内贮存着较多的脂肪,这就更有利于它们对严寒的抵抗。

避债蛾从幼虫时期就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避难所”,它主要是用树皮和树枝组成的。避债蛾平时就习惯在休息的时候钻到里面。而当深秋来到,它不仅会钻到“避难所”里,还将身体化作蛹以安全过冬。

蜜蜂的过冬方式十分特别,它们需要团结一致,而且分工明确。在深冬季节,它们一方面通过食用蜂蜜获得热量,另一方面它们还会围着蜂王“抱成一团”,形成一个蜂巢团,这时候蜂巢的温度会保持在35℃左右。最有意思的是,如果蜂巢团外层的蜜蜂冷得无法坚持时,内层的蜜蜂就会跟它们调换位置。在这个大集体中,工蜂们会像保姆一样照顾幼虫。它们一方面负责幼虫的喂食工作,另一方面还聚集起来形成一道保温层,从而使幼虫免受严寒的侵扰。

耐寒的昆虫的皮肤中含有一种可以变大变小的细胞,通过这样的变化来调整光线的反射程度,影响热量的吸收,从而调节自己身体的温度。小茧蜂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它们在零下47℃的严寒下仍然能安然无恙。

蝗虫的卵一般都会产在朝阳背风的斜坡上。蝗虫用坚硬的产卵瓣在地上钻出一个洞,然后把自己的腹部伸到洞里,把卵一粒粒的产在一起。这还不算完,它们还会用分泌出来的一种胶液把卵都包起来,就像个胶袋,既保暖又防水。

大青叶蝉会把卵产在树皮里过冬。它们的产卵管十分坚硬,能把树皮锯开,并把卵产到里面。

盲蝽象用尖锐的嘴巴在植物上刺出小洞,然后调头把产卵管输到小洞产卵,每个小洞只产一粒卵。而且,它们的卵在朝向洞口的一面有一个小盖子,既能挡风又不妨碍透气。

蛾子的幼虫冬天到来之前就钻进地下,筑起一座坚固的土房,然后从嘴里吐出黏液涂刷房子的内壁,使房子变得光滑,既安全又保暖。

小麦叶蜂深知在土壤浅层里睡觉太危险,因为可能会被来年耕地的农民耕到,于是它们拼命地往深处钻,以确保暖和和安全。

刺蛾幼虫吐出丝和黏液,把身上的毛,编织出一个很硬的圆茧,就像一个小鸟蛋,黏附在树杈上,硬得就像个小石头子。

黎星毛虫爬到老树干的朝阳的面,并钻进树缝和老树洞里,然后脱下身上的长长的毛,吐出丝织成个“毛毯”,把它紧紧裹在身体外面,这样就不怕严寒了。

甲虫有坚硬的翅鞘和厚厚的皮肤,可以有效地防寒。冬天快来时,它们就是积极的在体内贮存营养。冬天来到时,它们早就在落叶下、碎石里、树洞中或者随便找个隐蔽的角落,顺利地度过严冬。

多数蝇类和蚊子是以成虫过冬,它们溜进人们的住房,躲在阴暗的角落,人们不容易发现。而家蝇则将蛹埋在土里过冬。

豆天蛾和菜白蝶的蛹皮又厚又硬,比幼虫更耐寒。天气回暖的时候,过冬的蛹就破茧化蝶,飞向田间了。

蝶类的翅膀上鲜艳夺目的色彩是由极为细小而精微的粉状鳞片编织成的。当太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蝶翅上,由于折射和反射作用,蝴蝶显现出鲜艳夺目的色泽。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热能。

珍珠蝶除了能靠不停地扑动翅膀来产生热量,还能接收和积聚太阳光的能量。冬季晴朗的日子里,珍珠蝶翅膀上那密密麻麻、毛茸茸的鳞片,宛如亿万面镜子,能吸收大量的光能,使身体变得暖和起来。另外,珍珠蝶还能转动翅膀的角度来控制受热面,使获得的光能量达到最大值。当体温过高时,它便转动翅膀的位置来调节获得热量。它们的身体温度一般保持在35℃左右。

4. 动植物过冬的方式有哪些

动植物过冬的方式:

1.冬眠:例如:蛇、青蛙、乌龟等,它们冬天躲在自己的洞里睡大觉。一直躲到春天才醒来,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们不吃不喝,也不动,靠缓慢地消耗身体里的脂肪度过寒冷的冬天。狗熊也在睡觉,可稍有响声就会醒来,肚子饿了也会出来找东西吃,这叫假冬眠或半冬眠。

2.迁移居住地:如大雁、燕子等。它们在冬天到来之前会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温暖,另一方面是能找到食物,这都是有利于它们生存的。

3.加厚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它们冬天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夏天要厚得多,至于吃的东西,它们也不用发愁,即在夏天、秋天尽量多吃东西,吃的胖胖的,冬天能找到食物的时候就吃,找不到吃的东西,饿几天它们也不怕。

4.储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蚂蚁等,秋天时它们在自己家里储存大量食物、到冬天它们就不用出门了。

5.让卵过冬:如螳螂、蝗虫等,秋季时它们产卵,让卵在树枝上、草丛里、泥土里度过冬天,这些卵的外形有特殊的卵袋保护着,不怕寒冷,等到春天来临时,它们的幼虫就会爬出来,快乐的到处去玩了。

5. 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或植物过冬的方式

如下:

1、迁徙去南方过冬:如大雁、燕子、杜鹃、黄鹂等。

2、冬眠:如蛇、青蛙、狗熊、刺猬等。

3、储藏食物:如蜜蜂、蚂蚁、松鼠、兔子等。

4、用落叶方法过冬:一些树木和灌丛植物则采取“舍末保本”的方法,丢掉“包袱” 和“累赘”,以便安然越冬。

5、调整体内水分:在冬季,植物会降低能量消耗并增强抗寒性。冬天许多植物会枯萎,但不认为植物已经死亡,这是他们在冬天保护自己免受冻伤的方式。植物枯萎是水吸收减少和体内水分含量降低的表现。

冬眠(又名‘冬蛰’)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

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阅读全文

与动植物有哪些御寒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为拍照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27
大米枇杷粥的食用方法 浏览:335
李子园施肥方法视频 浏览:580
恐惧症治疗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144
虫百敌的使用方法 浏览:673
握拳的公式方法有哪些 浏览:420
荷花家庭种植方法 浏览:514
非洲菊怎么插花方法 浏览:83
夏季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 浏览:658
韩国sk投影仪使用方法 浏览:409
动物基因检测的方法 浏览:766
消消乐837关怎么过方法 浏览:393
泰国去黑头水使用方法 浏览:742
基础试验检测方法 浏览:945
分析化学中数理统计方法 浏览:499
安卓手机自动切换wifi设置方法 浏览:322
腿部拉伸方法简单 浏览:469
快速急刹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49
铜板与铜板连接方法 浏览:123
丝瓜种植方法的图片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