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有哪些

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26 18:12:23

① 阅读名着的方法有哪些

1、“精读”与“略读”并举。 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应该也进行适当的略读。略读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 2、“积累”和“表达”并举 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大家要准备两个本,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双管齐下,阅读中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 3、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还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 三、以成果展示名着阅读 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更好地促进经典的阅读,还要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 当然名着的内容、思想文化比较复杂,大家要 “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对名着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例如:如何看待《红楼梦》中的宿命思想?如何理解《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杀人放火行为?怎样认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浓厚的宗教色彩?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对名着进行有批判地辨证读。否则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

②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主要方式

从上述可见,我国古代文学鉴赏方式,虽不乏对作品作整体分析的着作,而如宋之后兴起的诗话,明清盛行的小说评点,都具有札记、随笔特点,表现为较大的灵活性与可读性。这是就方式而言的,如果就鉴赏种类而言,则有意象点评、功利论评、源流考评等,这我们另文论述,这里从略。

我国古代文学鉴赏与西方表现为不同方式,有其社会的、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诸方面的原因。随笔性的诗话和中国第一部诗话之作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关系很大。欧阳修始创诗话之际,说他的创作宗旨在于“以资闲谈”(《六一诗话》卷首题辞)闲谈就不讲究完整周备,或记事、或论理、或言篇、或析句,没有设定的要求。以后的大量诗话之作,多为条目连缀,各篇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这就使内容显得面广量大而为松散集合,有的论诗宗旨,还有推溯诗派渊源、评论佳作名篇、摘赏锦言佳句,漫谈创作技法,更有记述诗坛轶事、考证名物掌故、诠释难字僻语等。而一些关于诗歌的鉴赏也统一在这样的体例中,自然随笔体成了通行体式。旁涉式、随感式运用到小说、戏曲等长篇作品中时,也就衍化为评点式了。评点也是一种随感,不同于今天的评论或鉴赏文章。这种方式的产生和为历代人接受,一方面渊源自最早的语录体,《论语》、《孟子》等儒家着作在士子中影响深广:一方面受到佛家谈禅说法的影响,佛家要求“悟”,因而宣道时语简而玄,甚至只要拈花微笑的动作表情,不作长篇大论,周密论证,就认为解决问题了;再一个原因是魏晋始的清谈之风,披靡士林,其谈或品藻人物、或品赏风物、或品鉴诗文,即兴而发,随意所之,对象无恒定性,内容无系统性,结构无严密性。古代长期的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其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局限了人们的视野,窒碍了人们的心胸,型铸着人们的思维,往往重微观轻宏观,重感受轻分析,重局部轻全局,重独体轻联系,很习惯于随感、随评的随笔。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自然地形成了传统的鉴赏方式。

古代文学鉴赏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有其自具的优长,也有与生俱来的缺陷。它的长处在于短小精悍,轻便灵活,取精去粗、着手成春。它的短处则在于寸楮尺缣、散漫不经,只见局部,不见全局,易有片面之见,发偏颇之言。因这种方式的长期使用,加之又不乏独具慧眼的大家,也就使之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由于有不少真知灼见,精金粹玉,也就为古代的文学鉴赏丰富了内容,提供了经验,并打下了理论基础。今天,一方面整理出版了大量的诗话、文评、剧说与小说评点,既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资料,又说明了这些方式的鉴赏仍为今天的读者所欢迎。另一方面出版了今人写的如《百家唐宋诗新话》等新诗话,《新评新校六部古典小说》等新评点之作,说明这些传统方式,只要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予以改造,仍不失为一些有益的形式。

对于传统的鉴赏方式,要继承更要发展。古代的一些鉴赏文字,多写得见解卓异,文彩飞扬,读来不仅启智益思,而且它也成了欣赏对象,不像今天有些鉴赏文章写得枯燥、呆板,使人觉得如听解剖报告,不能和原作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当然,对于传统方式,我们也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之科学化、严密化、系统化、现代化,使之更好地为今天的读者服务。我们还要在总结和继承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创造和完善既有民族传统色彩的,又有现代科学精神的文学鉴赏样式,使新时代的文学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③ 古人读书的方法

1、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着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着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④ 古代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读书方法有:诵、录、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诵

“诵”字的原意即大声背诵。宋朝着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五岁时,已经能够背诵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说:“从来都称六经,为什么只读五种?”老师回答:“《春秋》不足读也。”这在当时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种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称作“断烂朝报”的评语中。可是黄庭坚说:“是何言也。既曰经矣,何得不读?”据说他于是“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

二、录

“录”就是抄书。书籍难得,靠抄书保存文本,这与记诵类似。

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题为《送东阳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说:“余幼时即嗜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为什么说“不敢稍逾约”?当时人有“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借书与人曰痴”。意思是借书不还的事太多,所以书不可以轻易借予人。正因为如此,宋濂不敢逾约,否则再借就难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术投入使用前,古书都曾经历过以记诵文本和抄本形式流传的阶段,记诵或抄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差错,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辗转流传之中变得差异极大。

这种情况即使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据的底本原有差异,二是刻板印刷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错误。所以古人读书,在诵、录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对,以便尽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确性。

四、疑

“疑”是指一种积极追问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许衡,就最喜欢善于“疑”的学生。他的传记有曰:“诸生或有疑问,则为之喜见颜面。因语之曰:‘书中无疑,能以为有疑;有疑,能使之无疑。学斯有得矣’。”不过,这个意思并非他自己的发明,比他早一点的朱熹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五、入味

所谓“入味”,是我从古人的以下这些话中间概括出来的一个说法:“读书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朱熹);“弄书册而游息时,书味犹在胸中”(黄庭坚);“睡余书味在胸中”(陆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说读书“当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实着体验……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颐所说:“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⑤ 求中国古典文学名着阅读方法

一、名着要通读。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阅读,总而言之,都要把携正这部名着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的通读一遍。
二、名着要精读。边读边思考,边读塌搏边勾画边摘抄,边读边批注,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文章,相关的影视作品去读,这样就可以加深对名着的理解。
三、名着要反复读。每读一次感受都会不一样。
四、如果你原来已经看了白辩衫悔话文版的,那么老师建议你可以再去看一看文言文版的原着。读了原着,你就能更好的挖掘其中思想和语言的精髓所在。

⑥ 文学高手请进! 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一、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去思考。由于作者人生经理的不同,使得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性。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探究,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如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但却不被楚怀王理解,甚至“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因而他的作品充满着忧愤。又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经腔迅历过“乌台诗案”,受到过生与死的考验,因而把生死置之度外,其作品也显得豪放从容。再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热心科举却屡试不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地撞击着他的心灵,花狐鬼妖的合奏也就自然地交织成他人生的乐章。
二、从作品内容、形式去分析。拿到一部作品,我们首先要对它进行整体阅读,熟悉它的内容,进而思考作家选取了什么题材,表现了什么主题,塑造了什么形象。其次,通过阅读去把握作品的结构、语言和体裁等。因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优秀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这部作品到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这些”、“为什么这样写”,通过思考并解答上述问题,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鉴赏。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一定要用心去读,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捕捉作品的意象,去品味作品中蕴涵的情感。这样就会感受到“蒹葭苍苍”的淡燃岩雅,“鸷鸟之不群兮”的高洁,“脉脉不得语”的哀怨,“大漠孤烟直”的雄浑,“伍段此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南望王师又一”的期盼,“满纸荒唐言”的辛酸,进入作品营造的意境,与作者同悲同喜。

⑦ 古代文学学习方法

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

1、文化储备:

读者步入欣赏领域之前,对欣赏对象——文本,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既决定于接受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生修养,也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表现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还有审美态度。文化积淀主要指读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识储量。审美能力可以理解为读者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2、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由接受理论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赏之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兄旁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现为文体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蕴期待3个层次。它决定着阅读的选着、重点和效果。

问题期待即读者对文学体裁样式的期待指向。意向期待即读者对文学形象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较为深沉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

3、发生阶段:

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是指读者通过语猜尘世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即“言”、“象”阶段。

4、欣赏注意:

把欣赏活动作为一个动力过程,其发动伊始就要注重“欣赏注意”的形成。

5、感知形象:

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则是一个在现形象的过程。

6、发展阶段:

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对意蕴的深入把握,其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联想、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应的持续。

7、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想象。广义的想象包括初级形态的联想和高级形态的联想。狭义的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又可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8、情感反应:

共鸣和净化是两种常见的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共鸣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沟通,交流融会,并同忧同喜。二是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不同的读者产生的心理趋同。

净化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是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穗肢,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

9、延留阶段:

延留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延留的表现之一是回味;另一种表现是溶入。

(7)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⑧ 阅读古典名着的方法有哪些

最实在的是找一本《古文观止》,那种有古今通译的,然后看一些古代白话的小说,这些小说的语言和今天很相似,是古代的口头语写成的,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进而借助工具书例如《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来看一些史传类文章,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至于论语,老子,不是明白字面意思就能读得懂的。这些都是哲学性很强的,而且引申义很多,通假字很多。《吕氏春秋》、《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很多,趣味性很强,《荀子》的议论文其实很磅礴,读起来很有感觉。《离骚》和《庄子》神话和想象太多,不建议一开始就读。千万不要看什么《30天都30本名着》那样的书,读书要循序渐进,要回归原着。读不懂的可以看译文,但不要看别人的点评。那样会限制读书的思维,也会丧失读书的乐趣。学习古代文学慢慢的来,不着急,这非一日之寒。楼主有什么疑问也可以交流,我目前在准备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考试。最后祝LZ在古代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阅读全文

与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觅蛙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447
笔记本电脑如何开机的方法 浏览:174
热刺传球训练方法 浏览:380
打巨人城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31
给宝宝断奶有什么方法可以回奶 浏览:449
拉法基嵌缝膏使用方法 浏览:824
大牙齿有洞什么方法治疗效果好 浏览:103
德国煮蛋器wmf使用方法 浏览:358
抄板的正确方法 浏览:847
乐观的同桌怎么用冒号的方法写 浏览:104
重庆流产哪里好弆五洲妇儿方法 浏览:14
夜光粉制作简单方法9岁 浏览:462
完成任务的常用方法 浏览:409
有什么方法可以制造色散 浏览:608
快速去除车内异味的开窗方法 浏览:997
烤鲳鱼的步骤方法 浏览:502
教师节什么方法给老师钱 浏览:433
名图开空调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77
清洗牛头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158
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快速降温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