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资格证统考以来,面试皆采用结构化答辩(5分钟)+无生试讲(10分钟)+答辩(5分钟)的形式。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基本手段,因此若想要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了解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以小学数学为例,给大家分享以下5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类比法、演示法等。在试讲的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每节课都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下面对各种教学方法一一介绍。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也是每次上课都会运用到的教学方法,也是各位学员最为熟知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文中就不举例赘述。但是华图教研团队提醒广大考生,在资格证小学数学面试试讲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整个试讲过程只运用讲授法,因为讲授法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这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相符,因此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注意。
二、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课堂活动,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在无生试讲的过程中采用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和上述启发式教学法一样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但是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讨论法虽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在资格证面试考试时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在资格证面试短短的10分钟内,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浪费无生试讲宝贵的时间。此外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结束时要进行小结。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内角和是180°的推导过程是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该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证明内角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动手实践证明,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证明方法及结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寓教于乐,利于学生吸收。
四、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指的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指的就是学生的练习应与教师的讲解紧密结合,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知识,通过练习来巩固新知识。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资格证面试虽然仅仅10分钟,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完整的,因此在小学数学10分钟的无生试讲过程中,广大考生除了要有对知识的讲授之外,务必要加入适当学生的练习,这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对于考试而言,也是考官检验考生教学效果的环节,因而对于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华图教师还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练习题的设置一定要合理,不仅要与所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且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若有多道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由易到难。
五、演示法
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在运用演示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演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演示,演示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不熟悉、不知晓的内容,或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难点内容,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例如《三角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自主发现并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并不需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演示推导的过程,但是当学生自主操作发现了规律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可以演示推导过程并加以讲解,帮助基础不好的同学加以理解。同样是教师的演示,但是演示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达到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华图教师提醒广大考生在资格证面试试讲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怎么导入更好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考生们会遇到试讲的环节,想要在试讲环节顺利的通过的话,考生们还要去进行准备,提前做一些好的试讲方案出来。
1、首先是着装问题。一般试讲都有领导听课的(如系主任或你专业的教研室主任等),穿衣服一定不要太随便,也不要太花哨,很多老领导看不惯的。尽量整洁、斯文点。你是女孩子,可以化点淡妆,但不要浓妆艳抹。
2、备课一定要充分,所谓的充分有三层意思:
(1)内容一定要多,多准备点不要紧,可跟椐试讲时间自己控制,一定不要少!
(2)内容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一般试讲主要是领导想看看你的口才,当然也看看你有多少“料”,一般是让你随意安排讲课内容的,这时一定找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那些内容,这样不容易紧张,也不容易忘,还可以即兴发挥呢!
(3)内容尽量安排一些新颖、前沿的知识,同社会某些现状加以联系。这样会让领导、老师感觉你很有“料”,能够把握最新进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试讲之前一定要演练几次。即使你有足够的信心也要演练一次,如果老是紧张,就多说几次吧。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当然,能面对自己的朋友演练就更好了,因为他们或许还能给你提点意见和建议呢!
4、如果你的黑板字写的不错的话,尽量用“爬黑板”的方式讲课(除非有规定一定要用多媒体)。一来,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会给那些领导们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的,二来,在写的过程中,可以想:接下来我要讲什么?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消消紧张情绪,当然不要因紧张而写的飞快,慢点写不要紧,关键是把字写好,写的有条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可在海南华图官网进行了解。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 教资面试有什么技巧
一、自信满满,爱微笑的考生运气不会差
大多考生都能够注意到在面试进行过程前后要保持微笑,但在试讲环节时不是面无表情的进行试讲或说课就是表情不太自然,好像在自我陶醉。实际上你在面试的时候不是要演“教师”给考官,而是要展现出你的自信以及亲和力,所以你不仅在答题的时候需要保持微笑,更应该在试讲时保持适宜的真诚的微笑。比如说有的考生在转述自己在课堂提问问题时,好像在念课文一样,缺乏生动的表情和真实感。有的考生能够注意到要保持微笑,但这样的微笑“表演性”太强,且加上有的考生会紧张,而显得有些刻意和不自然。这种种状况就要求考生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问题,面对镜子刻意练习或者用手机自己录视频进行练习,想象你的听众是满教室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展现自己微笑和亲和力。
二、让你的话语充满真实感,带考官重回“课堂”
大多考生在平时练习时在语音语调上都注重于模拟一些“萌萌”或“大喊”的声音,但往往忽略了一点,我们的目的不仅仅以让考官听起来舒适自然,更是为了营造出一种能吸引学生注意且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所以我们的语音语调可以尽量显得温柔一些、逼真一些,切忌平铺直述,而是要有适当的抑扬顿挫以体现课堂气氛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考生在试讲中能够运用一些问题串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但在提问的时候,语气却太过平淡,不能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动能力。因此要在问题间有停顿,或者逐渐加强语气,让考官感觉问题的层次感,好像自己在被提问一样。这些提问的方法以及策略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练习时多加注意。
三、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除了以上两点外,肢体语言对于教师教学来说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教学过程的一大特色。手势,即手的动作与姿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能够表达一定的信息。布罗斯纳安认为“手势实际上是体态语的核心”。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他们的话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手势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手势的作用有三: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实,二是强调事实,三是吸引注意力。因此考生要重视对手势的练习,做到收放自如,起到辅助讲课表达的作用,但是切记喧宾夺主,让考官觉得你在指手画脚,或者不自然。总之手势要辅佐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让你的课堂更加真实!
综上,各位考生在平时要多加练习,真正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才能在考试时展现你的自信大方、展现你的课堂操控能力、展现你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潜质与能力,给考官还原一场“真实”的课堂。
4.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开头怎样导入才好
一、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语文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设疑导入通过教师提出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试讲《狐假虎威》一课,问学生:“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你们知道‘狐’和‘虎’分别指什么动物吗?”生:“‘狐’指狐狸,‘虎’指老虎。”师:“(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你们说他俩谁厉害呀?”生:“老虎比狐狸厉害!(纷纷回答)”师:“对!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则成语故事呀,狐狸比老虎更厉害!”生:“(惊奇、疑惑、兴奋地叫)啊?”师:“不信?咱们一起来看课文!” 设疑导入的注意点就是,一是疑问要足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最后要把这个疑问解决掉,形成呼首尾呼应。
二、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是指温习前面的知识点来进行本课的教学,温故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上节课的知识点的回顾,可以是同一作者以前的作品,可以是同一主题(如描写《春》的主题)的类似文章回顾等等。总之,温故知新导入法是非常广泛的。温故知新导入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如高中语文的《致橡树》,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树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那你们知道作为女性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爱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致橡树》去寻找答案。”温故知新导入法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前面的知识点掌握牢固,如是还没有学习的篇章误当已经学过的课文让学生回顾,反而暴露了自己短板。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一次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如初中语文《竞选州长》。可以这样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生:“马克·吐温”师:“没错,今天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与马克吐温有关的小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师:“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以后,一天,在大街上碰到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曼夫对他说:‘吐温先生,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告诉你,我的汽车的防弹玻璃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做锐利。’马克·吐温微笑着回答:‘州张先生,我说的跟你说的不一样。世界上最坚固的是你的脸皮,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是你的胡须居然长出来了。’”故事导入法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故事要有趣,二是讲故事要简明扼要,不要花费过长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用故事导入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名言俗语导入法
名言俗语导入法是指上课前教师通过名言俗语来导入。如高中语文《念奴娇》可以这样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有一位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千古名篇《念奴娇》,那么你们想知道诗人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写出了这样的佳作吗?”生:“想!”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欣赏美景走进苏轼的《念奴娇》。”名言俗语导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比较高。
5. 教资面试应该怎么准备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时间长度25天左右:第一阶段可以买教师资格证书,为自己打好基础。通过前25天的图书浏览,形成教师资格知识的基本框架,促进对知识问题的认知。这时候相关的困难可以通过知识点来解决。
第二阶段 解决问题阶段
时间长度15天左右。这一阶段可以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助手app中免费做历年真题或购买试卷,练习题型,通过题型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概念性理解,初步形成做题的习惯和技巧,提高考试的实际效率。
第三阶段 冲刺阶段
大概需要7~10天,最后一个阶段是克服之前留下的难题,补充知识的难点,全面提升自己,更好更稳定的拿到教师资格证。这个阶段的考试应该是全模拟进行的,也就是进行两次考试需要4个小时,最后一周的某一天进行一轮模拟试卷测试,由自己严格评分来衡量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查以下三点: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有适当的外貌和举止,有一定的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教学环节,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简单来说,面试分为三个部分:结构化面试、试谈、答辩。考生进入候车室签到后,分组抽签,抽取试题。然后在备课室写20分钟的教案。进入考场后,进行5分钟的结构化面试,尽量发言10分钟,答辩5分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教师资格考试
6. 教师资格证面试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哪些
随着笔试的结束,意味着教资面试即将拉开帷幕了,又到了怀揣教师梦想实现教师梦想的时刻了。而在教资面试当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就是试讲了,而在试讲里有一个很好的导入,无形当中也是为我们的试讲加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教资面试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最最主要的是:温故知新导入法,情景导入法和实验法。
首先温故知新导入法,相信是大家最不陌生的一个,几乎在读书的时候,老师们常用这种方法。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谁来给我回顾一下等差数列的定义。生:.............. 师:好,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等比数列。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样的导入,考官有理由给自己一个高分吗?或者说你是考官会给这样的导入高分吗?温故知新,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引出新的知识。所以给大家看一个用得比较好的温故知新导入法: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过的等差数列吗?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什么是等差数列?
生: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师:好,今天呢,咱们来学习跟等差数列相似的等比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同学们猜猜等比数列的定义是怎么描述的?
其实从以上的案例就可以总结出来,要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必须满足:知识的关联性和对学生的启发性,这才是一个很好的导入。
其次:情景导入法。这个导入方法是现在新课改后的一个主流导入方法,可以使用视频图片歌曲,当然了如果积累够足,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设疑等方式。给大家一个关于讲故事的案例。
师:同学们,在古代,我国有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于是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然立即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位改革家是谁呢?有哪位同学知道?
生:商鞅。
师:没错,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商鞅。他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掀起变法运动呢?这又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一定要注意关联性以及语言的简练,精准。还有一个设疑方法,在这里强调一下,一定是要跟同学的经验相矛盾的,并且要注意收尾呼应,给大家一个案例:
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时,向西横渡大西洋,经过37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第二次去,绕了一个大圈,是顺着西班牙和北非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时才详细横渡大西洋,却只花了20天。
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绕了一个大圈,时间却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以上就是关于情景导入法的介绍以及应该注意的技巧。
最后一个是实验导入法。这个比较适用于理科教学中,先给大家一个案例:
师:手绢被火点着以后会怎样?
生:会被烧坏/被烧黑了……
师:我做个实验,能使手绢烧不坏,大家信不信?
教师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绢
生:疑惑……
师:手绢像是被点着了,但其实是我事先洒在上面的酒精在燃烧,手绢的布料还没有开始被烧到了。
大家想不想弄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
在实验导入法中大家要注意的是:一些安全问题的强调,还有就是在演示的时候一定要规范自己表演的动作。
希望以上课堂设计导入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在面试中讲课时吸引考官,并且给你一个高分。
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该怎样去讲
面试试讲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顺利拿到步入教师行列的敲门砖——教师资格证,所以如何在面试中取得突出亮点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学科10分钟试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新课导入、新课的讲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试讲才可脱颖而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新颖生动的开场
直击主题的导入,它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考官的眼球,取得良好的印象。考生们需要开动脑筋,尽量避免比较通俗的导入方法,比如复习式、提问式等,应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展开设置情境式热门方法,例如用作品展示、情景导入、社会话题等方法引入新课,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导入的部分与新课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有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面试当中占用时间最长的部分——新课的讲授与巩固提高,这一部分要做到充实丰富。首先,考生需要明确考题要求,在试讲过程中不可遗漏任何知识点。其次,注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有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教师不要一味的进行讲解,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巩固提高部分要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例如这节课是高中部分《信息及其特征》,可以在PPT上展示生活当中的实例,请学生回答其中所蕴含的信息的特征,以达到学以致用。如果这节课学生最后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比如《Flash软件制作简单动画》,在巩固提高了的部分,教师可以遵循新课标里面——评价的多元化进行教学。采用自评、互评、师生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学生的作品中发现不足之处给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达到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有意义性的结尾
上述一切完成之后本节课的内容也至此结束了,如果在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社会话题的方式导入,并且给学生留有疑问,记得要进行解答。然后要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要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师个人总结的方式,可以请学生进行总结或是请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这样的方法不仅新颖而且还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做到环节的完整,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生要记住在留作业的时候切不可老套繁冗,不要拘泥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或让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重新操作或制作。要尽量联系下节课的知识内容或让学生动手动脑应用新知。比如上网搜集的任务、画图等作业。信息技术课程作业的一个标准就是要宽泛,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对于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这才是信息技术课程所要完成的最终的目标。
四、精心明确的设计
试讲要想拿到,我们还要在细节上注意,让考官更加注意到我们的用心,这就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定要注意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以及逻辑性,所以考生要把握课题内容,在备课时有个整体的构思。
五、流利清晰地表达
最后,标准的普通话,流利清晰、大方自然的表达能够赢得考官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