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更好的清除土壤污染物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1/4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土壤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能力相当于一定的处理能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例如:
2/4
①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对所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②: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水进行灌溉的污灌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③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性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例如禁止使用虽是低残留,但急性、毒性大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根据农药特性,合理施用,制订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既要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④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性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极为重要的一环。⑤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定期对辖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查,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要规定优先检测的土壤污染物和检测标准方法,这方面可参照有关参照国际组织的建议和我国国情来编制土壤环境污染的目标,按照优先次序进行调查、研究及实施对策。
3/4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①施加改良剂:施加改良剂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如添加有机质可加速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减少农药的残留量。即向土壤施加改良抑制物(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使它与重金属污染物作用生成难溶化合物,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及土壤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这种方法起到临时性的抑制作用,时间过长会引起污染物的积累,并在条件变化时重金属又转成可溶性,因而只在污染较轻地区尚能使用。②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控制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也是减轻重金属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据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无机成分大量向穗部转移,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落干则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 重金属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因此,加强水浆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但砷相反,随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而毒性增加。③改变耕作制度:通过土壤耕作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旱田改水田,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在水田中DDT的降解速度加快,利用这一性质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业污染的有效措施。 ④客土深翻 :污染土壤的排除,特别是重金属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产生积累,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的根本办法是彻底挖去污染土层,换上新土的排土和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但如果是地区性的污染,实际采用客土法是不现实的。 耕翻土层,即采用深耕,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减低。这种方法动土量较少,但在严重污染的地区不宜采用。⑤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种子、种经济作物或种属,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⑥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主要有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近年来,把其它工业领域,特别是污水、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引入土壤治理过程中,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如磁分离技术、阴阳离子膜代换法、生物反应器等。虽然大多数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但积极吸收、转化新技术、新材料,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工程实用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⑦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 :根据农药的“最大一日容许摄取量”(容许摄取量/(kg·d),用ADI值表示)乘以安全系数(一般定为1/100)。 残留容许量=ADI×体重(kg)/食品系数[kg/(人·d)]
4/4
总之,在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上,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采取可行的办法,既消除土壤环境的污染,也不致引起其它环境污染问题。
Ⅱ 土壤金属消解
消解是指把被检测物全部(可溶的不可溶的全有)提取出来。不是消除掉。
土壤里的金属一般都会变为可溶态的,即是离子态。根据金属不同,方法不同。土壤消解的方法很多,有微波消解,密封容器消解,电热板消解,电熔融,干式灰化等。
但是最后都是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含量的。
蛋白质是可以被消解的。通常我们采用恒温消解仪进行蛋白质消解
Ⅲ 怎样消除土壤碱性
碱性土壤改良方法:
一、农业措施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其温度状况,从而提高土壤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且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既能中和碱性,又能活化土中的钙,均能起到减轻或消除碱害的作用。
有机肥源主要有:绿肥(可通过大量种植获得,品种有田菁、草木樨等);人与家畜、家禽的粪尿等排泄物;生活垃圾庄稼秸秆粉碎还田 。
二、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水利工程改良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水位,方法则主要通过明渠排水,或者用俗称为“洗盐”的方法来用水冲洗盐碱土。这种方法经过实践结果表明,一次即可以使土壤含盐量从0.3%降至0.2%,两次使用就可以降至0.1% 。
但是,碱化地区的水资源通常比较缺乏,针对日趋紧张的淡水资源,此方法可能造成浪费,得不偿失。部分学者提出利用劣质的水资源(咸水、微咸水、地矿化碱性水等)进行灌溉,在改良盐碱土壤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当前水资源的短缺。
三、化学方法改良措施
化学方法改良盐碱土是指向碱化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它可以改变土壤中的胶体吸附性离子的组成,进而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得土壤结构性和通透性均有所增加。这样既有利于土壤脱盐和抑制反盐,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常用的化学改良剂包括过磷酸钙、石膏、硫酸亚铁等。但是化学改良法虽有这些优点,但同时也使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钠离子增加。如果不和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结合,则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植物改良
对于治理盐碱土地,生物措施普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径。引种耐盐、洗盐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盐。如怪柳对氯化物等盐类有较强忍耐力。植物体本身带有的泌盐腺、泌研孔的结构,可以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粗盐,增加植物的覆盖率也可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盐分的表聚。
五、微生物菌剂改良
施加微生物菌剂也是盐碱土改良的生物方法之一。目前关于微生物在改良盐碱土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关于微生物促进植物耐碱耐盐行的研究。通过耐碱耐盐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可以减轻盐分对于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改良盐碱土地。
研究表明,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的盐碱地土壤可以提高灌木、乔木的成活率、生物量、保存率、新梢生长量、乔木胸径、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发育和生长长势。
Ⅳ 土壤消解四酸作用及顺序
土壤消解四酸顺序:一般先加入硝酸,消解一些比较容易消解的组分,再加入高氯酸,消解不易消解的组分。高氯酸消解后残渣会变成白色,但绝不会澄清。如果想澄清,这时候要再加入氢氟酸。氢氟酸要赶尽,千万注意安全。如果要求不高就不要使用氢氟酸了,太危险。
作用:先加氢氟酸调好PH值,再加高氯酸不会影响高氯酸的氧化效果。高氯酸的沸点比较高,消解时候的温度可增加到170℃,硝酸就不用这么高,100℃就可以了。
简介
由于环境样品中污染种类多,成分复杂,而且多数待测组分浓度低,存在形态各异,而且样品中存在大量干扰物质。更重要的是,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仍以综合指标(如COD,BOD,TOC等)进行定量描述已不能满足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
很多有机物属持久性、生物可积累的有毒污染物,并且具有“三致”作用,可这些有机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极小,对上述综合指标的贡献极小,或根本反映不出来。
土壤样品成分复杂,均匀性差,是所有环境样品检测过程中预处理最复杂的样品。消化过程极其复杂耗时,也是困扰土壤测试实验室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更好的土壤检测实验室高效地进行土壤检测,中科检测采用了快速的消化法。
土壤检测快速消除法的优点是什么?
节省时间,最快只需要2个小时;
酸用量少,每0.1-0.25克样品只需5-6毫升;
友好性高,消除过程除每隔30分钟振动观察外,无阶段,作业人员更安全
简单易掌握;
交叉污染少,结果更准确
Ⅵ 分析比较土壤样品的各种酸式消解方法的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1]
1.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2.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3.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4.高辐射大量的辐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种毒质.这种毒质会使植物生长不了,停止生长!焚烧树叶:树叶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散发出来的.但一遇火,就会蒸发毒物.人一呼吸,就会中毒戴上美国进口普卫欣天猫过滤性好,
Ⅶ 设计实验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镉含量
1.筛选
镉(Cd)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是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含量的高低可分别采用火焰法或无焰法来进行测定;比色法干扰因素较多,操作较繁琐,目前已很少采用。
2.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石墨炉无火焰装置;Cd元素空心阴极灯;仪器使用适宜条件可参照仪器说明书并进行试验。
3.主要试剂
分析中使用的酸和标准物质均为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优级纯试剂,其他为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
1)氢氟酸(HF)、硝酸(HNO3)、盐酸(HCl)、高氯酸(HClO4)。
2)碘化钾饱和溶液。
3)抗坏血酸。
4)甲基异丁基酮(MIBK)。
5) Cd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Cd(99.99%),加入少量稀HNO3溶解,在水浴上蒸干后,加5 mL 1 mol/L HCl,再蒸干,加HCl和H2O溶解残渣,用H2O稀至1 000 mL,控制溶液酸度为0.5 mol/L,此溶液含Cd 1000 ug/mL。
4.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
1)火焰法用逐级稀释法配制成含Cd 10.00 ug/mL的标准液,再配制成含Cd 0.00、0.10、0.20、0.30、0.40、0.50、1.00 ug/mL的标准系列,酸度为0.5 mol/L HCl。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以相对吸光度为纵坐标,C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石墨炉无火焰法用逐级稀释法配制成含Cd 100 ug/L的标准液,再配制成含Cd 0.0、2.0、4.0、6.0、8.0、10.0、12.0、16.0、20.0 ug/L 的标准系列,酸度为0.2 mol/L HCl。分别吸取标准系列溶液5.00 mL于25 mL具塞试管中,加4 mL水,加2mL 1mol/L HCl,加0.2 g抗坏血酸,摇溶,再加4 mL饱和碘化钾溶液,激烈振荡0.5 min后,准确加入5.00 mL甲基异丁基酮萃取,激烈振荡1 min,静置分层后测定有机相。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上测定吸光度,以相对吸光度为纵坐标,Cd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土壤样品的消化
1) HF-HC1O4-HNO3消化法 称取经105~110℃烘干,过0.149 mm(100目)以上筛孔的土样0.5 g精确至0.0001g)于3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内,加几滴去离子水湿润,加10mLHF,加5mL 1:1 HC1O4-HNO3混合液,加盖低温消化(100℃以下)1h后,去盖,升高温度(低于250℃)继续消化至HC1O4大量冒烟。再加5mL HF和5 mL 1:1 HClO4-HNO3混合液,消化至HClO4冒浓厚白烟时,加盖,使黑色有机碳化物充分分解。待坩埚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开盖驱赶白烟到近干,加5mL HNO3消化至白烟基本冒尽且内容物呈干裂状,取下趁热加5 mL 2 mol/L HCI,加热溶解残渣(不能冒烟)。然后转移到25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并立即将消化液转移至塑料瓶中待测。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
2)王水-过氯酸法 称取经105~110℃烘干,过0.149 mm(100目)孔筛的土样2g(精确至0.001g),放于100 mL高型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如系石灰性土壤,可滴加适量HCl至无大量气泡产生),在通风柜中先加7.5 mL浓HCl,继加2.5 mL浓HNO3,放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激烈反应过后,添加5 mL HClO4,消煮,直至近干(注意不要烧焦),此时残留物为白色或灰白色沉淀,如颜色比较深,可再加5 mL HClO4,继续消化至符合要求为止,在一般情况下,添加两次即已足够,取下烧杯,添加10 mL 1 mol/L HCI,用玻棒搅拌并在搅拌下加热至微沸,冷却过滤至5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定容待测。
上述两种消化方法,王水-过氯酸法使土壤中重金属(Cd,Co,Cr,Cu,Ni和Pb)的结果偏低,尤其对土壤背景值的测定影响较大。一般,测定土壤背景值时建议采用HF-HClO4-HNO3认法,测定污染土壤时可采用王水-过氯酸法。
(3)样品的测定
土壤消化液中Cd含量高时,可将待测液直接喷入空气一乙炔火焰中测定;当待测液中Cd含量低时可用石墨炉无火焰法测定,或取适量消化液(5~10 mL)按标准曲线的方法用MIBK萃取后测定。样品溶液与标准曲线同时在原子吸收仪上测定吸光度或元素浓度。
5.结果计算
cd=C1xVxts/W
式中,C(Cd)为土壤镉浓度,ug/g或mg/kg; C1为测得的镉的浓度,ug/mL;V为测定时定容体积,mL;ts为分取倍数;W为样品重量,g。
6.注意事项
1)若萃取液中Cd含量超出标准曲线范围时,不可用甲基异丁基酮稀释测定,而应减少消化液的量,重新萃取,否则将带来较大的误差。
2)高氯酸的纯度对空白值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在消化时所加入的高氯酸的量应保持一致,并尽可能地少加,以便降低空白值。
3)消化时应尽可能将高氯酸白烟驱尽,否则加入碘化钾时会产生大量高氯酸钾的沉淀,但少量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与仪器性能有关。
5)Pb、Cd、Cu、Zn、Cr、Ni和Co等的消解,采用HF-HClO4-HNO3全消解方法,可在同一消化液中测定上述元素,用此法测定的土壤标样GSS 1-8的测定结果可达“可用值±1S”,范围内。此法对于大量样品的分析更为合适,可节省时间。在农田土壤质量普查中,有利于基层分析人员的掌握。
6)土壤中镉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参阅(GB/T 17141-1997)。
摘自中国标准物质网
Ⅷ 消解方法汇总
一、土壤的消解
仪器:ED36 聚四氟乙烯消解管
试剂:1. 盐酸(HCl):ρ=1.19g/mL,优级纯 2. 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3. 氢氟酸(HF):ρ=1.49g/mL
4. 高氯酸(HClO4): ρ=1.68g/mL,优级纯 步骤:
1. 称取土壤样品0.2-0.5g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中,加入10mL盐酸HCl,插入消解孔中。
2. 设定消解仪温度为140℃,时间60min。加热至样品剩余少量后取下冷却。 3. 加入5mL硝酸HNO3 、5mL氢氟酸HF、3mL高氯酸HClO4 ,摇匀。 4. 设定消解仪温度为160℃,升温加热约1h,冷却。
5. 继续加热挥硅,升温到160℃,待冒浓白烟蒸至少量后,时间60min,取下冷却,定容后液体呈透明。 污水的消解
仪器:ED36 聚丙烯消解管或玻璃消解管 试剂:
1. 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2. 硫酸(H2SO4): ρ=1.84g/mL,分析纯 3. 高锰酸钾(KMnO4 ):5% 步骤:
1. 取20mL样品(或适量)于聚丙烯消解管中。
2. 加入0.5mL硝酸HNO3、1mL硫酸H2SO4,均匀混合样品。
3. 加3mL5%的高锰酸钾KMnO4溶液放置15分钟,如果样品由紫色或者褐色褪色,则再加2 ml高锰酸钾KMnO4溶液。
4. 把盖子放置在消解管上留一点缝隙以允许有一点压力存在,但是不要让太多的烟雾留出。
5. 95℃加热回流2小时,保持不沸腾。 6. 冷却后样品消解完毕。
二、蔬菜的消解 化妆品的消解
仪器:ED36 玻璃消解管 试剂:
1. 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2. 高氯酸(HClO4): ρ=1.68g/mL,优级纯 步骤:
1. 取新鲜蔬菜的可食用部分,依次用自来水、二次蒸馏水洗净,将其表面水晾干,置烘箱内100-105℃恒温烘干,取出后研细,置于干燥器中。 2. 称取已粉碎研细的蔬菜样品0.5g 于消解管中, 塞上带孔管塞, 加入15mL混合酸HNO3+ HClO4(4+1),放置过夜。
3. 设置消解仪温度为65℃,将消解管插入消解孔中,使酸回流清洗试管内壁,使样品与酸完全混合,保持10min。
4. 升温到100℃,此时,消解管中充满红棕色浓烟,保持30min消解样品,如果样品没有完全消解,冷却后补加5mL混酸HNO3+ HClO4(4+1),重新设置温度,继续消解到样品溶液透明,呈淡黄色。
三、茶叶的消解
仪器:ED36 玻璃消解管 试剂: 1. 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2. 高氯酸(HClO4): ρ=1.68g/mL,优级纯
3. 过氧化氢(H2O2 ):30%,分析纯
步骤:
1. 称取已粉碎并通过120 目筛下的茶叶样本0. 5g 于消解管(硬质玻璃管)中,加入10mL硝酸HNO3 ,(塞上带孔管塞),放置过夜。
2. 插入消解仪消解孔中,设置消解仪温度为65℃,缓慢加热使样品起泡混合,保持65℃恒温15min。共30min。 3. 升温到135℃,保持2h,消解样品。
4. 如消解不完全,冷却后补加5mL混合酸HNO3+ HClO4(4+1),或滴加过氧化氢H2O2,升温并保持温度,至溶液透明。 5. 升温到160℃,赶酸至2mL左右。 仪器:EHD36 玻璃消解管 化妆品的消解 试剂:
1. 硝酸(HNO3):ρ=1.42g/mL,分析纯 2. 硫酸(H2SO4): ρ=1.84g/mL,分析纯 步骤:
1. 化妆品一般含有乙醇、甘油等有机成分,需要预先将溶剂挥发。取1.0g样品,置于消解管中,设定温度为90℃,加热5-10min,驱走有机溶剂。 2. 取下加5mL水、10-15mL硝酸HNO3,放置片刻后,继续加热5min,取下。
3. 加入5mL硫酸H2SO4,设定温度为350℃,加热至产生白烟,取下定容。
Ⅸ 怎样消除土壤碱性
碱性土壤改良方法:
一、农业措施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其温度状况,从而提高土壤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且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既能中和碱性,又能活化土中的钙,均能起到减轻或消除碱害的作用。
有机肥源主要有:绿肥(可通过大量种植获得,品种有田菁、草木樨等);人与家畜、家禽的粪尿等排泄物;生活垃圾庄稼秸秆粉碎还田。
二、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水利工程改良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水位,方法则主要通过明渠排水,或者用俗称为“洗盐”的方法来用水冲洗盐碱土。这种方法经过实践结果表明,一次即可以使土壤含盐量从0.3%降至0.2%,两次使用就可以降至0.1%。
但是,碱化地区的水资源通常比较缺乏,针对日趋紧张的淡水资源,此方法可能造成浪费,得不偿失。部分学者提出利用劣质的水资源(咸水、微咸水、地矿化碱性水等)进行灌溉,在改良盐碱土壤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当前水资源的短缺。
三、化学方法改良措施
化学方法改良盐碱土是指向碱化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它可以改变土壤中的胶体吸附性离子的组成,进而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得土壤结构性和通透性均有所增加。这样既有利于土壤脱盐和抑制反盐,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常用的化学改良剂包括过磷酸钙、石膏、硫酸亚铁等。但是化学改良法虽有这些优点,但同时也使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钠离子增加。如果不和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结合,则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植物改良
对于治理盐碱土地,生物措施普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径。引种耐盐、洗盐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盐。如怪柳对氯化物等盐类有较强忍耐力。植物体本身带有的泌盐腺、泌研孔的结构,可以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粗盐,增加植物的覆盖率也可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盐分的表聚。
五、微生物菌剂改良
施加微生物菌剂也是盐碱土改良的生物方法之一。目前关于微生物在改良盐碱土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关于微生物促进植物耐碱耐盐行的研究。通过耐碱耐盐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可以减轻盐分对于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改良盐碱土地。
研究表明,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的盐碱地土壤可以提高灌木、乔木的成活率、生物量、保存率、新梢生长量、乔木胸径、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发育和生长长势。
Ⅹ 土壤微波消解方法国标
非常重要的奥,不同的样品选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土壤食品等重金属检测一般是3种方式
1、微波消解(微波消解仪+赶酸仪)
2、高压消解(高压消解罐+赶酸仪)
3、湿法消解(四氟消解管+消解仪)
欢迎各位老师补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