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蟹塘颤藻的处理办法
第1天下午使用底毒消进行蟹塘改底,第2天早上使用蓝藻溶解酶1罐即可,一般1周后就能够杀死颤藻。颤藻是蓝藻的一个属,显微镜检测河蟹胃内容物就有颤藻,因为螃蟹喜食藻类。颤藻分布广泛,可生长在淡水、海水、潮湿土表等处,甚至可见于水管内,在内陆水体中几乎无处不在。
一、蟹塘颤藻的处理办法
1、颤藻属于颤藻科,是最原始的绿色植物之一,它进行大量繁殖时会产生带有腥臭味的蓝黑色皮块,影响水质。处理时第1天下午可以使用底毒消对蟹塘进行改底,然后第2天早上再使用1罐蓝藻溶解酶即可,大概1周后就可以杀死颤藻。或者在池塘里面投放上层滤食性鲢鱼、田螺等,同时培育有益藻类抑制颤藻。
2、颤藻是蓝藻的一个属,用显微镜观察河蟹的胃内容物时就会发现里面有颤藻,这主要是因为螃蟹喜欢吃藻类。如果颤藻太多,死亡的藻降解就会产生大量藻毒素,水里面的亚硝酸盐会严重超标,同时底部溶氧会快速降至7毫克/升以下,凌晨甚至还会降至2个氧。螃蟹如果在脱壳期间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因缺氧导致脱壳未遂而死亡。
3、颤藻的分布比较广泛,可生长在淡水、海水、潮湿土表等处,甚至还可以生长在水管内,它在内陆水体中几乎无处不在。颤藻的生长不会受季节变化影响,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它的的生命力非常强,能够进行大量繁殖,经常和铜绿微囊藻、水华束丝藻等一起形成水华,这时就会很难控制。
二、蟹塘颤藻在一天中什么时间段打合适
1、颤藻在一天中的中午打合适。由于颤藻具有一定的强趋光性,可以将针对性强的药物(如爽水灵Ⅱ)洒入池塘与颤藻接触杀灭。颤藻比较喜欢氮或有机磷高的水体,它主要以池塘中的氮和磷为营养,因此养殖户可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这些自养型微生物,让它们抢夺颤藻的营养源。
2、还可以使用芽孢杆菌(益生健)破坏颤藻的适宜繁殖生态,为硅藻绿藻成为优势藻类创造条件,否则即使颤藻被药物杀灭但由于它的繁殖性较强又会很快成为优势种。同时还要调整水中营养素的比例抑制颤藻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
3、预防颤藻爆发一定要勤开增氧机搅动水体保持鲜活,这样就能促进水中有益藻类生长抑制颤藻,减少水体有机质积累,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在养殖螃蟹初期一定要坚持按照预防颤藻暴长的方法养水,注意每间隔10天或者半个月就要使用一次美之源+育藻膏,这样就能平衡池塘当中的营养元素,抑制颤藻生长。
B. 螃蟹脱壳塘里蓝藻爆发,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夏季高温,螃蟹集中脱壳期间,蓝藻爆发,捞出浮起死藻,并马上换入新水,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螃蟹脱壳期间不宜使用化学类刺激性药物,生物制剂见效缓慢。中长期治理方法,在保证水草旺盛的同时,使用田螺和鲢鱼等滤食性水产动物,处理过多藻类。
C. 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暴发原因及处理方法
近年来很多河蟹养殖户都表示,当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就会爆发蓝藻,蓝藻如果没有处理得好就会导致给养殖户朋友带来巨大的损失。
下面一起学习一下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暴发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蓝藻暴发原因
1.池塘环境差
蓝藻暴发是判断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蓝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华,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恶劣的环境造成其他藻类无法正常生存,而蓝藻成为最后的优势种群导致暴发。
2.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
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3.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4.水位浅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浅的池塘光照强度大,水温升高快,这时其他藻类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能继续生长。
二、处理蓝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随着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补菌调水,补碳保草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
水草长势良好直接关系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和蓝藻形成竞争。
4.定期解毒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