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的国家标准
法律分析:摩尔法和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软化水、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摩尔法测定范围为3 mg/L~150 mg/L,超过150 mg/L时,可适当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后测定;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为5 mg/L~1 000 mg/L;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μg/L~100 μg/L。
法律依据:《GB/T 15453-201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第一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中摩尔法和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软化水、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摩尔法测定范围为3 mg/L~150 mg/L,超过150 mg/L时,可适当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后测定;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为5 mg/L~1 000 mg/L;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μg/L~100 μg/L。
2. 纯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国标检验方法
纯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国标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以下是关于该方法的详细说明:
1. 比色法原理: 比色法是基于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来进行检测的。该方法要求显色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同时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且稳定,与显色剂的颜色有明显差别。
2. 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首先,需要对待测的纯水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显色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向样品中加入特定的显色剂,使氯离子与显色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 比色测定:利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比色分析时,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显色剂用量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显色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离子的性质和检测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纯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国标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比色法,该方法通过显色反应和比色测定来准确测定氯离子的含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仪器的使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