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兽药使用不当,主要表现为卵用兽药和不按标准量使用;在屠宰前使用药物改善症状,逃避检查;以及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进而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长时间存留。
2.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如瘦肉精可以促进动物生长,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瘦肉率,但是人类使用会中毒;
3.饲养环境受到抗生素和化学元素的污染,比如饲料中掺杂了抗生素,工业废水随地表水渗透被动物饮用等,都会导致兽药残留超标。
兽药残留主要表现为激素类残留、兴奋剂类残留、抗生素类残留、毒素类残留,有测网现有的兽药检测项有: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泰乐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竹桃霉素,以及重金属含量检测等。
兽药残留的危害:
1.中毒反应,对于青霉素类、磺胺类抗生素,由于具有抗原新性,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瘦肉精在人体食入时则会出现心悸、头疼眼花、肌肉震颤、四肢无力等急性毒性作用;
2.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动物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最终导致一些病毒抗生素无法抑制、治疗;
3.引起激素样作用,人经常食用含有激素残留的食品,会干扰人体内的激素平衡,产生一系列激素样作用,比如提前发育,生殖系统紊乱以及癌变疾病等。
兽药残留的应对措施:
1.健全法律法规,只有健全法律机制,加快对兽药残留管理立法,把兽药残留监管纳入法制监管的轨道,使监督和处罚有法可依,法律的可操作性更强,推动和促进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2.建立兽药残留监控体系,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各级兽药残留检测检验机构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3.重视和加强兽药残留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点:
a.加强兽药休药期的制定;
b.开展抗生素环境生态毒理风险性评估体系研究;
c.建立快速、常规的检测方法;
d.改善饲养环境,发展生态养殖,提倡福利养殖,减少兽药使用;
e.普及相关知识,合理使用兽药,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
希望以上回答能解决你的疑问,望采纳。
2. 控制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措施有哪些
畜肉及肉制品检测——抗生素类(氯霉素、呋喃四项、磺胺类、喹诺酮类)、违禁添加(瘦肉精)、亚硝酸盐等;禽肉类检测——抗生素类(氯霉素、呋喃四项、磺胺类、喹诺酮类)、违禁添加(地塞米松);水产品检测——抗生素类(氯霉素、呋喃四项)、违禁添加(孔雀石绿);禽蛋类检测——抗生素类(氟苯尼考、氯霉素、呋喃四项、磺胺类、喹诺酮类)、违禁添加(喹乙醇代谢物);牛奶类检测——真菌毒素类(黄曲霉毒素M1)等。
农业部235公告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分为4类:不需要制定限量的兽药88种,制定限量的兽药94种,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但不得检出的9种,禁止在动物性食品中使用的药物31种。其中,中国自行制定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有18种。
河南冠宇仪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兽药残留检测仪GY-196可定量快速检测动物疫病、药物残留、抗生素残留、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或非法添加物质残留含量。适用于畜牧监测中心、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畜禽养殖户自查、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