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鉴别绿松石
看图,目测类似有微沁过了。
优化处理品识别
染色:绿松石染色后常呈深蓝绿色或深绿色,同时颜色均匀、不自然。
识别方法:用刀在绿松石孔处轻刮几下,颜色会被刮掉;用棉花沾氨水擦拭,会掉色。
----------
沁胶:将松石原料放在胶里浸泡数小时、几天以加固结构和加深颜色。
识别方法:沁胶的绿松石燃烧异味小,有松香味。
----------
灌胶:通过高温、高压把有颜色的胶填充到松石原料里,注胶后的绿松石颜色均匀一致。
识别方法:注油或者注蜡,用热针接触绿松石的裂隙、凹坑时有油珠或蜡渗出;注塑料,用热针接触绿松石或将其燃烧,可闻到刺鼻塑料气味。
B. 如何鉴别绿松石注胶,微沁等填充手段
由于绿松石本身的成矿的特点,大部分开采出来的绿松石瓷度都比较低,而且多裂,所以在加工的时候为了提高成品率,不浪费原料,很多都要经过优化处理,国内玩家又都追求原矿。因此相比料器造假,绿松石是否原矿,识别的难度比较大,也更加迫切。
今天绿松石资深玩家,国家高级珠宝鉴定师、估价师安华绿松石闻娟会告诉你几种常见的绿松石填充方法,以及如何鉴别的问题。
沁胶
最常见的优化是沁胶,也叫微沁,这种手段是针对有裂有铁线的绿松石。把绿松石放入烤箱当中,把绿松石中的水分去掉,然后浸入无色树脂从而对绿松石整体结构进行加固,使其在去皮过程中不会崩裂。微沁的特点是沁的时间比较短,胶并没有进入内部。
原矿高瓷高蓝绿松石
浸蜡
还有一种微沁,沁的不是胶,而是蜡。将绿松石放入蜡中煮,然后进行抛光。浸腊在珠宝业界称为过蜡、蘸蜡、合蜡,可加深绿松石的颜色,封住细微的孔隙,使宝石不宜被浸污,同时提高光泽度,使绿松石更亮、更光洁,蜡膜有助于绿松石保水。绿松石如果不封蜡,一段时间后,污物、汗水、油脂进去后是无法清除。处理绿松石的蜡有固体石蜡、液体石蜡、川蜡,其中川蜡的融合性最好。
原矿中瓷绿松石
刷胶
刷胶就是雕刻师在进行雕刻的时候,切磨抛光过程中绿松石容易碎裂,为了提高成品率,会在绿松石表面涂一层胶水后在进行切磨抛光。
原矿低瓷绿松石
注胶
这里再说一下注胶,它与前面几种所有不同,它主要是将泡松、面松等瓷度不好品质不好的绿松放入到压力罐中用真空泵将有色树脂填充入原料中,从而来改变瓷度和颜色来冒充高档的绿松石。这一种不能算优化,应该归为造假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