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11 17:26:35

㈠ 生物监测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检测技术和方法

太笼统了,生物监测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我们可以对水源进行生物监测,可以对公共场所卫生情况进行生物监测,可以对制药厂的制药环境进行生物监测,可以对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不过大体上应该都可以进行字面理解,采样后进行微生物分析以便进行污染的评价。

㈡ 血脂各指标测定方法有哪些

在生化检查的时候,经常会查血脂四项,就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般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小于1.7mmol/L,如果超过2.3mmol/L,就可能会带来身体的损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个好的胆固醇,能够从外周把血管内皮上的胆固醇运回肝脏,所以称它为能清除外周胆固醇的胆固醇水平,所以它的水平增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降低的,正常值一般是要在1.0mmol/L以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肝脏合成的脂蛋白所携带的胆固醇,它把胆固醇运送到周围组织来供给它们使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如果这个人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只要小于3.4mmol/L就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本身是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已经出现了颈动脉斑块形成,这部分患者的正常范围就可能是在2.6mmol/L以下了,需要在1.8~2.6mmol/L。如果更严重的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了血管病变,比如冠心病、下肢血管闭塞,或者颈动脉狭窄70%以上,这部分人群的正常范围就应当是在1.8mmol/L以下。因此不同人群有一个不同的正常范围,或者有不同的适宜范围,可能更合理一些。

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

1、终点法(endessay)完全被转化成产物,不再进行反应达到终点,取反应终点的吸光度来计算被测物质的浓度。生化检验中除酶和BUN、CRE外几乎都用终点法来进行检测。

2、一点终点法:取反应达终点时的一个点的吸光度来计算结果。

3、二点终点法:取反应尚未开始时读取一个点的吸光度,待反应达终点时再取第二点的吸光度。用第二点吸光度减去第一点吸光度的差值来计算结果。主要用于扣除试剂和样品空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双试剂用。

4、固定时间法(两点法):是取尚在反应中的两点间的差值来计算结果。此两点既不是反应起始点也不是终点。主要用于检测一些非特异性的项目,如肌酐。

5、连续监测法(动力学法、速率法):是在测定酶的活性或酶代谢产物时,连续取反应曲线中呈线性变化吸光度值(△;A/min)来计算结果。因在反应线性时间内各点间的吸光度差值为零故又称谓零级反应。

(3)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

自动化分析仪就是将原始手工操作过程中的取样、混匀、温浴(37℃)检测、结果计算、判断、显示和打印结果及清洗等步骤全部或者部分自动运行。

如今,生化检验基本上都实现了自动化分析,还有专为大型或超大型临床实验室和商业实验室设计的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可根据实验室的检测量任意配置。

无论是当今运行速度最快(9600Test/h)的模块式全自生化分析仪,还是原始手工操作用于比色的光电比色计,其原理都是运用了光谱技术中吸收光谱法。是生化仪最基本核心。

㈣ 生化血脂拉网式检验是什么意思

考虑是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异常 或是饮食的 影响.
1、 肝功能的检查。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质、白蛋白质、球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比质比例等,主要筛查肠道疾病、肝炎、肝癌等疾病。
2、 肾功能的检查。肌酸酐(CR)、血中尿素氮(BUN),主要筛查尿毒症、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脏功能的检查。肌氨酸磷化酵素(CPK)、乳酸去氢酵素(LDH),筛查心脏及心肌的多种疾病。
4、 血脂。三酸甘油脂(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主要筛查动脉硬化等疾病。
5、 糖尿病。饭前血糖(AC SUGAR),主要筛查的疾病有糖尿病、低血糖等。
6、 尿酸(URIC ACID)。主要筛查痛风等疾病。
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
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空腹血糖;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温馨提示: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㈤ 血脂各指标测定方法有哪些

在生化检查的时候,经常会查血脂四项,就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般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小于1.7mmol/L,如果超过2.3mmol/L,就可能会带来身体的损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个好的胆固醇,能够从外周把血管内皮上的胆固醇运回肝脏,所以称它为能清除外周胆固醇的胆固醇水平,所以它的水平增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降低的,正常值一般是要在1.0mmol/L以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肝脏合成的脂蛋白所携带的胆固醇,它把胆固醇运送到周围组织来供给它们使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如果这个人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只要小于3.4mmol/L就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本身是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已经出现了颈动脉斑块形成,这部分患者的正常范围就可能是在2.6mmol/L以下了,需要在1.8~2.6mmol/L。如果更严重的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了血管病变,比如冠心病、下肢血管闭塞,或者颈动脉狭窄70%以上,这部分人群的正常范围就应当是在1.8mmol/L以下。因此不同人群有一个不同的正常范围,或者有不同的适宜范围,可能更合理一些。

㈥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生化检查有哪些

针对这三总骨质疏松的类型,我们需要了解其骨质疏松的检查是怎样进行的。
一、生化检查:进行改项目的骨质疏松的检查,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型。
二、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进行该类型的骨质疏松的检查,可以检查尿液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主要有(1)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2)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
三、(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尿羟赖氨酸糖甙。是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这两种骨质疏松的检查指标是有很大作用的。
四、X线检查:基层医院受条件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五、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通过X射线束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面积、骨矿密度,是最精确的骨质疏松的检查。

㈦ 严重脂血标本时生化项目的检测该如何处理

严重脂血标本时生化项目的'检测该如何处理

1、生理盐水稀释法:大部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具有自动稀释、自动换算功能;也可以先手工稀释,再将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本空白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但是该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脂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特别是要注意样本稀释后由于基质效应而导致测定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2、乙醚抽提法:在高脂血样本中加入有机溶剂乙醚,震荡混匀后离心,可有效地将样本中的甘油三酯等脂溶物质萃取出来。但是由于该方法加入了新的化学物质,会对有些检验项目的测定产生影响。

3、沉淀分离法:该方法来源于沉淀法测定HDL,即联合使用磷钨酸-镁沉淀剂和聚乙二醇-硫酸葡聚糖沉淀剂,沉淀血清中的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该方法对部分检验项目的测定会产生影响,且操作繁琐,因此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干化学法:干化学分析仪是采用以Kubleka-Munk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多层薄膜的固相试剂技术,将发生在液相反应物中的反应,转移到一个固相载体上,利用反射光度法和基于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差示电位法进行检测的一类新型仪器。当全血通过多层薄膜的固相时,血细胞、脂浊微粒等物质可以被阻截,因此该法亦可有效地去除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

5、高速离心法:将脂浊血清加盖密封,经高速离心后,血清可以分成两层,吸取下层的血清进行临床生化测定,适用大部分临床生化测定指标的测定。但该法设备要求较高,中小医疗机构没有高速离心机,限制了该法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都不做特殊处理,进行正常检测,但在报告中会注明:严重脂血及结果仅供参考,建议复查。ALT、AST、UREA少数项目无法测出结果;TP、CREA结果偏低;TBIL、DBIL结果偏高,必要时可以对样本进行稀释,但对结果会有影响。

脂血标本是临床常见的干扰原因,对比浊法和比色法的生化项目可以造成较大干扰。对不同的检测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消除干扰。

1)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乙醚提取法,经过乙醚处理的脂血标本虽然可以排除脂浊对于ALT、AST、TP、TBIL、DBIL、HBDH、CK-MB、Crea等指标的干扰,但是不能排除对ALB、GGT、LDH、BUN、GLU、CA等指标的干扰。生理盐水稀释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还有沉淀分离法等。以上方法都需要注意基质效应的影响。

2)常用的物理学方法是高速离心法,高速离心法易于推广,注意可能会得到溶血标本。

3)干化学法较好,可以有效排除脂血的影响。

遇严重脂血标本时,TG机外稀释,其它生化项目检测时我们用高速冷冻离心机,1-1.5万转/分处理,效果不错。

严重脂血的标本,实验室有条件应该进行超速离心分离后在检测;也可以进行稀释后再测,同时需要考虑稀释后浓度过低超出检测下限问题。

如方便,询问患者是否进食后采血,因为吃饭后尤其是摄入过多脂质食物时,大量的乳糜微粒会进入血液中形成脂血,干扰很多生化检测项目的测定。如果是体检或是慢性疾病患者建议严格空腹8小时后采血,如果是空腹采血患者或是急诊患者,应根据生化检测项目进行相应的去血脂处理,如超速离心法、血脂清除剂等。在不具备清除血脂条件的基层实验室,脂血标本测试完应标注标本类型为脂血标本,并告知临床科室原因。

㈧ 血液生化检查有哪些项目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红细胞检查(RBC)

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时红细胞减少常见于各种贫血,以及疾病导致的贫血。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身体缺氧等。2

白细胞检查(WBC)

正常值: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时,多数病人的白细胞增多,因此白细胞异常时通常是有疾病。如各种炎症,烧伤,疟疾,伤寒,病毒感染等。

血红蛋白(Hb)

正常值: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小板数量(PLT)

正常值:(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临床意义: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根据血小板的多少来判断疾病,常见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感染、溶血、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值: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根据血常规检查时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判断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疾病。

二、血脂检查

(1)血脂检查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2)正常值

1)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

2)甘油三脂(TG):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

(2)临床意义

1)总胆固醇(TC)

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2)甘油三脂(TG)

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需要检查的人群: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患者及肥胖人群。

(4)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三高症、高脂血症、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泛发性扁平黄色瘤、肥胖症。

(5)检查前禁忌:

1)禁食,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即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2)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应注意忌用高脂食物;不饮酒, 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塞、妇女月经、妊娠等。

三、血糖 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餐后3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如果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着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提示:一般做的是空腹血糖检查,请一定不要在检查前吃东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类经消化后可转化为葡萄糖,会严重的影响您的血糖指数。

低血糖标准: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

四、尿酸

正常参考值

磷钨酸还原法:

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1/L。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成人:90~420umo1/L。

尿酸增高,多引起痛风病。

五、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

正常值(以被检医院化验结果单为准)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谷丙转氨酶升高: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他引起ALT异常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2、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3、ALT/AST比值结果分析: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4、γ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5、胆红素的结果分析

(1)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肝炎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2)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等、血中直接胆红素显着升高。

(3)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来源增加,肝脏处理不及时,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

6、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结果分析

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所以分析结果时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响因素。

需要检查人群肝功能损伤患者或是健康体检中。

7.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

(1)在检查前要注意不要服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功能暂时性损伤,从而引起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在检查前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剧烈运动,这都有可能会造成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3)前一天一定不能喝酒,喝酒会导致转氨酶的升高,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时禁忌:

1、检查前不能进食,抽血检查要求空腹,空腹时间一般为8~12个小时。

2、所取的静脉血要新鲜,立即化验。

六.肾功能检查是研究肾脏功能的实验方法。常用的测定项目有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血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很多环境污染物,例如铅、汞、镉、铬、砷、烃类溶剂、石油产品等,均可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1、血尿素氮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大量内出血、烧伤、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0.80~1.20ml·s-1/m2

临床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

㈨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分几级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等三级。
1.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是指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一级标准品。
2.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较宽的分析范围。这类方法在条件许可的实验室中应经常使用。用于评价常规方法和试剂盒,鉴定二级标准品。
3.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指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他目的的需要,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范围,而且经济实用。这类方法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可称为推荐方法(recommended method),推荐方法应具有足够的实验证据。

阅读全文

与生化指标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心中的101教学方法 浏览:625
膝盖肌腱损伤治疗方法 浏览:77
保护手机的简单方法 浏览:743
母猪产床后挡板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442
屋面防水漏水检测方法 浏览:797
秘密时代精油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浏览:729
蜂毒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800
常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浏览:1001
常用中成药鉴别记忆方法 浏览:904
小米监控器安装方法 浏览:828
腰花怎么切花的正确方法 浏览:78
小米手机抽屉模式使用方法 浏览:450
剥虾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浏览:72
成人如何学拼音最快方法 浏览:844
跟腱炎粘连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200
佛手瓜食用方法 浏览:117
研究方法之资料收集 浏览:931
骶髂关节炎锻炼的正确方法 浏览:170
共溶体制备方法有哪些 浏览:987
宝马5系座椅记忆使用方法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