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天鸡为什么不下蛋,怎样让鸡冬天下蛋
1.第1~2天每只鸡每天口服溴隐亭1.25mg,第3~7天每只鸡每天口服克罗米芬12.5mg;六天后即可开始下蛋。这种方法绝对有效,为科研结果。
下面其余方法为网上提供的,仅供参考。
2.每只母鸡肌肉注射"丙酸睾丸素注射液"0.25~0.3mg,1~2天即可醒抱。
3.每只母鸡每天灌服10mL食用醋,连灌2~3天。(注意防灌入肺内)
4.用2%硫酸铜水溶液胸肌注射,每只母鸡每天注射1mL,隔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注射液应灭菌)
5.每只母鸡每天喂1~2片(每片0.12g)盐酸奎宁片,连喂2~3天。
6.每只母鸡每天注射黄体酮50mg,1~2次即可。
7.每只母鸡每天喂1片(0.5g)去痛片,连喂3天。
2. 怎样使母鸡冬季多产蛋
冬季日照短,气温低,体热消耗大,产蛋量下降,甚至完全停产。因此,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防寒保温、换气防潮和补充光照,以维持鸡冬季的产蛋量。
(1)防寒保温
开放式鸡舍北边的窗户关闭严实,并钉上塑料膜,简易鸡舍北墙要增挂草帘;朝南的门窗也要减少开启时间,以防寒风吹袭。密闭式鸡舍则适当减少通风量。其次,在严冬可生炉火或砌火墙以增加舍温,使舍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3℃以上,不应低8℃。
(2)换气防潮
冬季严闭鸡舍,舍内饲养密度大,往往造成地面过于潮湿,空气污浊,因而影响鸡体健康。因此,在冬季防寒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每天中午天气暖和时应定时打开出气窗。垫料要及时更换,并注意减少往地面洒水,以降低舍内湿度。
(3)增加喂料量
由于温度下降,鸡为了保持体温,就要增加采食量。冬季鸡的采食量约比温暖季节增加10%。同时要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保证鸡的营养需要。但注意给饲量的增加应适可而止,防止鸡体过肥。
(4)补充光照
冬季日照时间量短,为提高产蛋率,开放式鸡舍必须进行人工补光。当蛋鸡达到26周龄时,每天的光照时间一般不少于14小时。密闭式鸡舍按既定的光照制度执行。
(5)预防疾病
由于寒冷应激以及过分强调舍内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易使鸡舍内空气污浊,病原微生物增加,使得冬季鸡易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按程序做好免疫工作,保证鸡安全越冬。
3. 为什么天冷了鸡就不下蛋了
冬天鸡不下蛋可能是因为温度过低、光照不足、营养不良导致。
想要冬天鸡下蛋,就要将鸡舍内的温度调节至15-18度间,并且要在鸡舍上方安装补光灯,使母鸡接受足够的光照,另外还需为鸡提供蛋白质和钙质较多的食物。
1、防寒保暖
冬季产蛋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就是温度太低了,一般低于7摄氏度的时候,蛋鸡的产蛋量会明显下滑,且饲料的消耗量也会增加。养鸡户应保证鸡舍温度在18-23度之间,以维持蛋鸡的产蛋效率。
2、注意饲喂方法
鸡在冬季需要更多的能量用来抵御低温,这就需要养鸡户在饲喂鸡群的饲料中补充更多的能量物质,如玉米。另外,冬季疫病多发,养鸡户应适当补充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提高鸡群抵抗力。另外,增加饲喂次数,提供温水供鸡群饮用等,都可以提高产蛋率。
3、做好免疫与消毒
冬季疫病多发,疫病一旦到来,可就不是降低产蛋率的事儿了。所以养鸡户要做好鸡舍、料槽等各个区域的消毒,并对鸡群进行定期的、合理的免疫。尤其是要重点防范禽流感、新城疫、传支、传喉等鸡病。
4、注意鸡舍通风
有人说通风不畅是鸡的万病之源,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很有道理。冬季养鸡户为了保温,往往难以做到通风的顺畅和空气的新鲜,导致鸡舍二氧化碳、氨气、氮气过多,且湿度过大,这不但影响产蛋,也会严重影响鸡群健康。
4. 散养土鸡吃什么下蛋多,冬天不下蛋怎么办
可以给母鸡吃蛋白质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应占饲料总营养的16-18%,可以从鸡生蛋时就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母鸡下蛋所需的主要营养也是蛋白质,而且母鸡在产蛋期的营养消耗量比较高,所以饲料的营养要充足。新鲜的青绿饲料和蔬菜脚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这些成分在饲料中也至少要占30%。
一、散养土鸡吃什么下蛋多
1、可以给母鸡吃一些蛋白质比较多的饲料,一般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应占总营养的16-18%。可以从鸡开始生蛋时添加,到28-32周龄时要多喂一些饲料,比如补喂些小鱼、虾、蛆及昆虫等,都可以收到效果。
2、母鸡下蛋所需的主要营养是蛋白质,而且母鸡在产蛋期营养消耗比较高,所以饲料营养必须充足。如果想要提高蛋鸡的产蛋量,那么应确保鸡饲料的多样化,必须达到营养全面。
3、新鲜的青绿饲料、蔬菜脚叶等含有维生素,这些成分在饲料中必须要占30%。一定要给鸡少喂包谷、碎米、谷子、小麦等含淀粉多的饲料,这样会使鸡过肥,导致产蛋减少。鸡在产蛋期间要补充钙和磷等矿物质,可以给其喂些贝壳粉、石粉、骨粉等。
二、土鸡冬天不下蛋怎么办
1、鸡一般在冬天会减少产蛋量,这时一定要加强鸡舍的温度,使鸡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养鸡时不要只养母鸡,鸡窝里还可以养一两只公鸡,这样鸡的产蛋量也会增多。
2、也可以适当的给鸡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在鸡平时喝的水里面,可以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等,或者在食物里加入高蛋白饲料,这样既能提高产蛋量,还能使其长肉。
3、鸡一定要少圈养,如果天气比较就尽量把鸡放出去,让鸡自己觅食。这样不仅能使鸡多下蛋,还能提高鸡蛋的质量,使其更有营养,口感更好。
5. 冬季寒冷,母鸡产蛋少怎么办
冬季由于气温低,昼短夜长,母鸡产蛋少甚至停产。因此,冬季对蛋鸡饲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防寒保温、防湿工作 低温对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都有很大影响。例如,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减少,饲料消耗增加,舍内湿度也增加。当温度低于0℃时,还会使鸡冠冻裂。因此,在冬季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使鸡舍温度控制在13~16℃,是提高蛋鸡产蛋量的关键。
具体措施有:①就地取材,设防寒棚。可用木杆、树条、板皮等材料,搭设防寒棚,上面铺上油毡纸或塑料布、牛皮纸等;然后,在塑料布或纸上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或稻壳,掺上生石灰用来防鼠防虫。②加强鸡舍检修:糊严门窗、天棚,降低通风量,特别是杜绝贼风的侵袭。③在鸡舍四周或北面加防风障。④及时清除鸡粪,加厚垫料,保持干燥。⑤有条件的鸡舍,可设置取暖设备。
(2)补充光照 冬季日照时间渐短,如不注意补充光照,一般养在开放式鸡舍的当年秋季开产的母鸡,往往会推迟产蛋高峰;而准备淘汰的老母鸡又会因光照时间渐短而提前换羽,这样都会降低产蛋量。因此,对开放式鸡舍,一般在9月下旬开始至翌年3月底止,应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刻表,计算出每天的日照时数。自然光照不够时,应增加人工光照,每天补到14~16小时。
具体措施有3种:①早晨补:就是在清晨天明之前开灯补充光照。②晚上补:就是在晚上日落后开灯补充光照。③早晚补:天明之前和日落之后开灯补充光照。前两种方法虽然每天开灯各一次,但要随着自然光照时间的变化调整开、关灯时间,一是麻烦,二是容易造成光照时间不稳定。第三种方法,每天5点开灯至天亮,晚上开灯至19点,每天开灯时间可以固定不变,较为方便、准确。
人工补充光照的光源以白炽灯为好,光照强度不能太大,以防强光刺激鸡体而使鸡体疲劳、产生恶癖等。一般控制在 5~10勒克斯。例如,15~20平方米的鸡舍,将一盏40瓦的灯泡悬挂于2米高处。
(3)适当调整日粮配方 首先,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使每千克日粮代谢能达11.72~11.92兆焦,以增强母鸡御寒能力;其次,补充各种维生素添加剂,弥补冬季青饲料不足;再次,要合理安排喂料次数,晚饲前可适当增喂一次颗粒料,可以防寒,增加产蛋量。
(4)加强管理 一是鸡群迟放早关,防止在户外受寒或冻冠;喂料要定时定量,饲料不能突变,不喂霉变饲料。二是注意饮水温度,冬季切忌用带冰碴的水;有条件时,冬季饮水可用温水,且应防止蛋鸡羽毛淋湿。三是注意鸡舍内的通风换气,防止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和蓄积,保持鸡舍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在50%~55%。
6. 冬季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怎样提高蛋鸡的蛋成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从而引起鸡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死淘率增高,严重时造成大批鸡死亡,给养鸡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提高养殖效益很重要。
一、做好保温防湿工作
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为18℃-25℃,舍温低于7℃时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所以做好鸡舍保温尤为重要。新建或待建鸡舍尽可能选用保温材料建造密闭性鸡舍;已建成或正使用的鸡舍在门窗外侧加挂棉门帘,或在鸡舍外墙加固一层保温材料,对于特别寒冷地区可在鸡舍内增设取暖设备,如煤炉、热风炉等。
冬季鸡舍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滋生,增加疾病的发生率,通常舍内相对湿度不超过60%为宜。因此,鸡舍要勤打扫,同时要控制少用水,合理安排带鸡消毒的频率和时间,避免舍内湿度过大。
二、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冬季气温偏低,只注意鸡舍的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这往往是冬季发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诱因。所以,在保持鸡舍内稳定温度的同时,及时清除粪便和垃圾,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添加保健药物消除有害气体刺激;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污浊有害气体。通风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气温高时。全封闭鸡舍采用机械通风,应从弱至强逐渐进行,使鸡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防止风机出风口和进风口处温度骤降引起鸡受寒发病。开放式鸡舍通风时要防止出现对流风,一般采用天窗通风,通风口可设置挡风板,利用挡风板使进入冷空气吹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再吹向鸡身,确保鸡体健康。
三、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
冬季的自然光照不足,而光线的减少会使鸡脑垂体前叶的相关激素分泌量降低,从而导致鸡群产蛋率下降。因此,鸡舍冬季要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以刺激蛋鸡多产蛋。一般要求产蛋期光照每天16小时。人工补充光照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可提早开灯,早晨温度比较低,早开灯可以增加鸡体产热量,降低因低温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使鸡群在最低温度时开始活动和采食。二是要有规律性,按时开、关灯,切不可忽早忽晚、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三是可采用变频开关,在每次开、关灯时都要逐步由暗到亮、由亮到暗,给鸡一个适应过程,防止鸡群产生应激。
四、增加能量饲料供给
饲料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鸡的产蛋性能,往往因为原料来源不同,成分含量不同,引起产蛋率不同程度地下降,产软蛋、薄皮蛋等。建议最好采用正规大厂家的品牌全价料,确保鸡体营养需求。冬季鸡对饲料的消耗量要比其他季节增加10%左右,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如油脂、玉米等,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增强鸡的抵抗力,提高产蛋率。
五、重视免疫接种工作
鸡场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及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防疫。冬季,对鸡群一定要做好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抗体检测和免疫接种工作,抗体较低时要加强免疫。另外,疫苗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择大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
六、及时观察调整鸡群
要注意鸡舍环境条件的变化,勤于观察鸡群,及时淘汰鸡冠萎缩、耻骨收缩、羽毛紧收、腿部皮肤发干的僵鸡。发现病鸡,及早隔离、诊断、治疗,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和死鸡,可通过深埋、焚烧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呼吸道疾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