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布氏菌病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

布氏菌病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09 22:02:25

1. 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牛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牛发生流产和不孕,公牛发生睾丸炎和不育为特征,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病原体是牛布氏杆菌。

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牛流产。流产后多数伴发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

公牛发生睾丸炎和副睾炎,失去配种能力。

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可采取3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1)细菌学检查。取母牛阴道分泌物、胎衣、胎儿胃内容物涂片,将涂片在酒精灯上加温固定后,滴加2%沙黄水溶液,在火焰上方微微加热0.5~1分钟至出现蒸气,水洗后用1%孔雀绿复染1~2分钟,水洗吸干、镜检。若看到红色的球杆菌便可确诊。其他杂菌成绿色。

(2)全乳环状反应。取刚挤出的全乳1毫升放于反应管内,加入抗原(染成蓝色或红色)0.1毫升,充分振荡混合,静置于37℃温箱中,1小时后取出立即判定。用蓝色抗原时,若在乳脂层出现比乳柱深的蓝色环状带即判为阳性。

(3)平板凝集反应。此法比较简单实用。

采取被检牛血液,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作被检材料。先用蜡笔在玻璃板上划成2厘米×2厘米的方格,每一方格中放置一份被检血清0.02毫升,用0.2毫升吸管吸取充分搅匀的抗原,分别在每一血清样品旁加入0.03毫升抗原,每格各用一根火柴棒或牙签搅拌血清和抗原,使其均匀混合,若室内温度偏低,可将玻板在酒精灯上方微微加温,于4分钟内出现凝集现象者为阳性。

本病公牛无治疗价值。母牛流产后继发予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时可用0.02%呋喃西林,0.1%高锰酸钾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子宫,排除冲洗液后向子宫内灌入抗生素药物。胎衣不下时可采取手术剥离或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单位,以加速胎衣排除。本病防疫主要是加强检疫,不到疫区引种。必须买牛时一定隔离30天以上,并作二次检疫,确认健康才能入群。

对同群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布氏杆菌菌苗,被污染的场所及用具有3%~5%来苏儿消毒。

2. 如何确诊猪布氏杆菌病

猪群中发生大批流产,公猪睾丸炎,有的猪发生跛行、关节炎等,应怀疑布氏杆菌病,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检查
采集流产母猪子宫及阴道分泌物、血液、乳汁、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肝、胆、淋巴结等病料。制成涂片,柯氏染色后镜检红色的细菌为布氏杆菌。
(2)血清学试验
可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

3. 猪布氏杆菌病的疾病诊断

本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特征,同时隐性感染动物较多。因此,应以实验室检查为依据,结合流行情况和症状进行综合诊断。 实验室检查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很多,而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采取被检猪血液,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作为被检材料。准备0.2毫升吸管和洁净的玻璃板以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先用蜡笔在玻板上划成4平方厘米的方格,在每一方格的血清样品旁加0.03毫升的被检血清,摇动抗原瓶使抗原均匀悬浮,用0.2毫升吸管吸取抗原,在每一方格的血清样品旁加入0.03毫升抗原,用牙签搅拌血清和抗原,使其均匀混合,于4分钟内判定结果,出现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反应,否则判为阴性,一般用于猪群的布鲁氏菌病检疫。也可用其他凝集试验和变态反检查。

4. 如何做羊布病检测

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布氏杆菌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人类感染检查:
1、血像: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细菌学检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养,早期血、骨髓培养阳性可达70%~80%。
3、血清学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病程2周以上可阳性,效价在1∶100以上,两次测定效价成倍上升,有助诊断。
(2)补体结合试验。效价在1∶10以上为阳性。
(3)抗人球蛋白试验。效价>1∶80为阳性。
(4)皮内试验。将布氏杆菌素0.1ml注入前臂皮内,24~48小时局部肿块超过2.5×2.5cm以上为阳性。
(5)荧光抗体测定也可应用。

5. 实验室检测家畜布氏杆菌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血象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 2.细菌学检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均可做细菌培养。因牛种菌初分离困难。要求严格的环境,故各种标本最好采集两份,一份用含肝浸液的肉汤做培基,在CO2孵箱中培养;另一份放一般环境中孵育,培养时间不得短于2周。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标本较血液标本阳性率高。有人建议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血液接种到鸡胚卵黄中可获较高阳性率。 3.免疫学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传染病的假阳性率可达30%以上,如兔热病该凝集效价升高;注射霍乱疫苗的人90%可呈假阳性;接种布鲁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价也增高。诊断时要注意分析。另外由于抗体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则可出现患者血清低稀释度为阴性,高稀释度反为阳性的所谓前带现象。因此做该实验时应增大患者血清稀释范围。 (2)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16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ist)用于测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不全抗体可阻断完全抗体与抗原的凝集反应,使凝集试验呈假阴性。Coombs试验是使不完全抗体与不可见抗原结合的复合物通过抗人球蛋白血清结合成块,直接可见。故凝集试验阴性者可作此检查。

6. 布氏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本菌传染性大,要注意防止实验室污染。
(一)分离培养
急性期采集血液,慢性期采取骨髓,接种于双相肝浸液培养基(一半斜面,一半液体)置37℃10%CO2环境中培养,每隔2天检查一次,如无细菌生长则摇荡培养基,使液体浸过斜面上,有细菌生长,可依鉴定项目确定是否为布氏杆菌。经一月培养无细菌生长,可报告阴性。
(二)血清学检查
通常作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效价增高4倍以上时,更有诊断价值。

7. 布鲁氏菌病的检查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贫血不清,仅见于严重患者或有延徒性病灶者。
2.细菌培养
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
3.免疫学试验
(1)血清凝集试验 试管法乃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但注射需乱菌苗后也可呈阳性,故应检查双份血清,若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长,乃提示近期布氏杆菌感染。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法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且检测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因慢性患者的抗体属IgG型,故本法可同时用于急、慢性病人的诊断。近来有采用亲和素酶联试验,较ELISA更敏感。
(3)2-巯基乙醇(2-ME)试验 本法可检测IgG,用于鉴别自然感染与菌菌免疫。自然感染达1个月后,体内凝集即以IgG型为主(初为IgM型),该IgG对2-ME有耐受性;而菌菌免疫后3个月内的凝集素均以IgM为主,可为2-ME所破坏。
(4)补结试验 补结抗体亦属IgG,病程第3周的效介可超过1:16。本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特异性亦高,但出现时间晚于凝集试验。
(5)人球蛋白试验 病人尚可产生一种不完全抗体,后者虽可与抗原结合,但肉眼不可见。当将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体复合物中,即出现直接可见的反应。不完全抗体出现早而消失晚,故可用于急、慢性期病人的诊断。鉴于本法操作复杂,只适用凝集试验阴性的可疑病人,效价>1:80为阳性。
(6)皮内试验 布鲁菌素皮试乃为一种延迟超敏反应,24~48小时观察结果。仅有局部红晕而无肿块者为阴性,局部红肿和硬快的直径达2~6cm者为阳性。皮试在病程6个月内的阳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几近100%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7)其他免疫试验 有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因操作复杂,不适于普遍采用。
4.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心电力产可示P-R新时期处长、心肌损害、低电压等。骨、关节的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椎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肝功能及脑电图的改变的均属非物异性。

8. 布氏杆菌病是怎样一种病如何检测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传染途径是病牛或带菌牛,特别是在流产或分娩时,大量布氏杆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偶尔在乳、粪、尿以及阴道流出的恶露内发现。然后通过消化道、损伤或完整的皮肤、黏膜、结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病牛的临床特点是发生流产、胎衣滞留、子宫炎、不孕症、乳房炎、关节炎等,孕牛在7~8月时流产。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人可通过与病牛的频繁接触及食入未严格杀菌的病牛乳、肉而感染。人患病的主要症状是呈波浪热、关节炎和睾丸肿胀,头和全身疼痛,有的发生骨质变形、流产等。
布氏杆菌的检验主要是采用两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1)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采被检血清0.03毫升,加抗原0.03毫升与之混合,4分钟内观察反应并判定结果。凝集者判为阳性,不凝者判为阴性。对阳性反应的牛再进行试管凝集反应。
(2)试管凝集反应。操作方法:每份血清用5支小试管,第一管加入2.3毫升0.5%碳酸生理盐水;第二管不加;第三、第四、第五管各加入0.5毫升。用1毫升吸管吸取被检血清0.2毫升加入第一管内并混匀之,以该吸管吸取混合液分别加入第二管和第三管,每管0.5毫升。以该吸管将第三管混合液混匀,吸取0.5毫升加入第四管,混匀后,再从第四管吸取0.5毫升加入第五管混匀,弃去0.5毫升。如此稀释后,从第二管起,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12.5,1∶25,1∶50,1∶100。然后先以0.5%碳酸生理盐水将抗原原液作20倍稀释,并加入上述各管(第一管不加,作为血清对照组),每管加0.5毫升,振摇均匀。加入血清后,第二至第五管各管混合液的容积均为1毫升,血清稀释度从第二管起依次为1∶25,1∶50,1∶100,1∶200。每次试验还应做阴性血清对照:阴性血清需取自未患过布氏杆菌病的牛,且先须以布氏杆菌抗原检定,证明确为阴性反应者。阳性血清对照:阳性血清通常取自人工免疫的牛,但亦可从送检血清中选取,其凝集价最好不低于1∶800。抗原对照:加1∶20抗原稀释液0.5毫升于试管中,再加入0.5毫升碳酸生理盐水。以上试管于充分振荡后置于37~38℃恒温箱中22~24小时,然后检查并记录结果。
判定标准:“++++”表示上层液体100%清亮,管底有极显着的伞状沉淀物。振荡时,沉淀物碎裂成花瓣状、块状和粒状(100%菌体被凝集)。“+++”表示凝集现象与四个加号相同,但上层液体75%清亮(75%菌体被凝集)。“++”表示上层液体50%清亮,管底有伞状沉淀物,振荡时碎裂成花瓣状、块状和柱状(50%菌体被凝集)。“+”表示上层液体25%清亮,管底有不很显着的伞状沉淀,或只有伞状沉淀的痕迹。振荡时,在液体中有可见小块和粒状物(25%)菌体被凝集。“-”表示无凝集现象。液体不透明,无伞状沉淀,有时细菌可能沉于管底,但振荡时又呈均匀混浊状态。牛以1∶100稀释度出现两个加号以上的凝集现象时,被检血清判定为阳性反应。以1∶50稀释度出现两个加号以上的凝集现象时,被检血清判定为可疑反应。可疑反应的牛,经过3~4周,须重新采血检验。如重检仍为可疑,应判定为阳性反应。

阅读全文

与布氏菌病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髋关节痛有哪些治疗方法 浏览:635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有哪些 浏览:663
美术课堂组织方法研究前期调查表 浏览:511
鼻窦炎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588
如何保护和发展眼睛视力的方法 浏览:151
各方法之间对比分析 浏览:434
红菇最佳食用方法 浏览:158
放线找水平线最简单的方法视频 浏览:948
计算特别多0有简单方法吗 浏览:980
剩余可动油计算方法 浏览:715
防范木马和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85
科比膝盖受伤用什么方法 浏览:667
肩晒伤后痒疼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832
压力传感器固定方法图片 浏览:563
脓性分泌物可选用哪些处理方法 浏览:519
雕刻神仙鱼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90
打开手机屏保的方法 浏览:317
元宝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708
小车无损安装方法 浏览:254
龟头敏感脱敏治疗方法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