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B)煤中的硫包括有机硫、硫化物、硫酸盐等,艾士卡法是煤中全硫测定的仲裁法.煤与艾士卡混合试剂(轻
(1)煤中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煤直接作燃料燃烧,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故答案为:酸雨;
(2)煤与艾士卡混合试剂(轻质氧化镁和无水碳酸钠以质量比2:1的混合物)混匀混合,在高温、通风条件下缓慢燃烧,使煤中各种形态的硫通过反应,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加1g艾士卡试剂覆盖在混合物上面充分吸收生成的硫的氧化物,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保证逸出的硫的氧化物全部被艾士卡试剂吸收,减少实验误差;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设计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4)滤纸灰化后留下的灰在高温炉中灼烧后,最终全部转变为气体,对固体质量称量无影响,不会产生误差,坩埚中剩余的质量即可认为是硫酸钡的质量,
故答案为:滤纸灰化后留下的灰在高温炉中灼烧后,最终全部转变为气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坩埚中剩余的质量即可认为是硫酸钡的质量;
(5)称取干燥煤样1g和2g艾士卡试剂放入30ml瓷坩埚(空坩埚质量为m1g)内,得到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m2g为硫酸钡沉淀和坩埚的质量,结合硫与守恒计算,硫酸钡质量=(m2-m1)g,则样品煤中硫元素质量分数=
×100%=
×100%;
故答案为:=
×100%;
(6)a.煤样不干燥,称量样品质量增大,过程中水变化为气体,测定结果会减小,故a符合;
b.步骤③中煤样未完全烧透,硫元素未全部反应,称量得到最后沉淀质量减小,故b符合;
c.步骤④中没有用热水洗涤残渣,会造成最后得到固体质量减小,硫元素减小,故c符合;
d.步骤⑥中高温灼烧时间太短,只进行了5分钟,滤纸未完全气化,造成沉淀质量增大,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