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6 08:15:38

‘壹’ 矿泉水的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成型于1995年,其中灌装产品菌落总数要求低于每毫升5单位。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

‘贰’ 山泉水微生物化验需要什么荮品

山泉水属于天然饮用矿泉水,国标8537_2018要求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产气夹馍梭菌以及大肠菌群,所以用到的主要培养基就是CN、KF、SPS、乳糖胆盐培养基等

‘叁’ 做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限度 水质过滤用什么仪器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 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检验结果以 1g、1ml、10g、10ml或10cm2 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检验量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 或cm2).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 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 或20ml(其中10g或10ml用于阳性对照试验). 检验时,应从2 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得少于4 片.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 倍量供试品. 供试液的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 小时.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 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 的供试液.油剂可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 使供试品分散均匀.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性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作为1∶10 的供试液.必要时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并置水浴中适当加温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3.需用特殊供试液制备方法的供试品 (1)非水溶性供试品方法1 取供试品5g(或5ml),加至含溶化的(温度不超过45℃)5g 司盘80、3g 单硬脂酸甘油酯、10g 聚山梨酯80 无菌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的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分乳化,作为1∶20 的供试液. 方法2 取供试品10g,加至含20ml 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采用薄膜过滤法过滤除菌.选用孔径为0.22μm的脂溶性滤膜,在140℃干热灭菌2小时)和无菌玻璃珠的适宜容器中,必要时可增加十四烷酸异丙酯的用量,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然后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5~10 分钟,萃取,静置使油水明显分层,取其水层作为1∶10 的供试液. (2)膜剂供试品取供试品100cm2,剪碎,加100ml 的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必要时可增加稀释液),浸泡,振摇,作为1∶10 的供试液. (3)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6.8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肠溶制剂)或pH7.6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用于结肠溶制剂)至100ml,置45℃水浴中,振摇,使溶解,作为1∶10 的供试液. (4)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取规定量供试品,置冰冻室冷冻约1 小时,取出,迅速消毒供试品开启部位,用无菌钢锥在该部位钻一小孔,放至室温,并轻轻转动容器,使抛射剂缓缓全部释出.用无菌注射器吸出全部药液,加至适量的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若含非水溶性成分,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中,混匀,取相当于10g或10ml 的供试品,再稀释成1∶10 的供试液. (5)贴剂供试品取规定量供试品,去掉贴剂的保护层,放置在无菌玻璃或塑料片上,粘贴面朝上.用适宜的无菌多孔材料(如无菌纱布)覆盖贴剂的粘贴面以避免贴剂粘贴在一起.然后将其置于适宜体积并含有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80 或卵磷脂)的稀释剂中,用力振荡至少30 分钟,制成供试液.贴剂也可以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成供试液. (6)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当供试品有抑菌活性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供试液的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常用的方法如下. ①培养基稀释法 取规定量的供试液,至较大量的培养基中,使单位体积内的供试品含量减少,至不含抑菌作用.测定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菌数时,取同稀释级的供试液2ml,每1ml 供试液可等量分注多个平皿,倾注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培养,计数.每1ml 供试液所注的平皿中生长的菌数之和即为1ml的菌落数,计算每1ml 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平皿法计数规则报告菌数;控制菌检查时,可加大增菌培养基的用量. ②离心沉淀法 取一定量的供试液, 500 转/分钟离心3 分钟,取全部上清液混合,用于细菌检查. ③薄膜过滤法 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项下的“薄膜过滤法”. ④中和法 凡含汞、砷或防腐剂等具有抑菌作用的供试品,可用适宜的中和剂或灭活剂消除其抑菌成分.中和剂或灭活剂可加在所用的稀释液或培养基中.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培养基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 63 50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 98 003〕菌液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18~24 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 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菌数为50~100cfu 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7 天,加入3~5ml 含0.05%(ml/ml)聚山梨酯80 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 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孢子数50~100cfu 的孢子悬液. 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 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 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适用性检查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48 小时,计数;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3~28℃培养72 小时,计数;取白色念珠菌50~100cfu,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行制备2 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3~28℃培养72 小时,计数.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结果判定 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计数方法的验证当建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下列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菌种及菌液制备 同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验证方法 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1)试验组 平皿法计数时,取试验可能用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1ml 和50~100 cfu 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薄膜过滤法计数时,取规定量试验可能用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50~100cfu 试验菌,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其菌数. (2)菌液组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3)供试品对照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稀释剂对照组 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试验时,可用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浓度为每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结果判断 在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70%.若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不低于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70%,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表1)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表1 常见干扰物的中和剂或灭活方法干扰物 可选用的中和剂或灭活方法 戊二醛 亚硫酸氢钠 酚类、乙醇、吸附物 稀释法 醛类 稀释法、甘氨酸、硫代硫酸盐 季铵类化合物(QACs)、对羟基苯甲酸酯 卵磷脂、聚山梨酯 汞类制剂 亚硫酸氢纳、巯基乙酸盐、硫代硫酸盐 双胍类化合物 卵磷脂 干扰物 可选用的中和剂或灭活方法 干扰物 可选用的中和剂或灭活方法 卤化物 硫代硫酸盐 乙二胺四乙酸(EDTA) 镁或钙离子 磺胺类 对氨基苯甲酸 ?-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酶 若没有适宜的方法消除供试品中的抑菌作用,那么验证试验中微生物回收的失败可看成是因供试品的抗菌活性引起的,同时表明该供试品不能被试验菌污染.但是,供试品也可能仅对试验用菌株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他菌株没有抑制作用.因此,根据供试品须符合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和菌数报告规则,在不影响检验结果判断的前提 下,应采用能使微生物生长的更高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方法验证试验.若验证试验符合要求,应以该稀释级供试液作为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供试品检验. 计数方法验证时,采用上述方法若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率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情况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检验. 验证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同时进行. 供试品检查计数方法包括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检查时,按已验证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菌数的测定. 按计数方法的验证试验确认的程序进行供试液制备.用稀释液稀释成1∶10、1∶102、1∶103等稀释级的供试液. 1.平皿法根据菌数报告规则取相应稀释级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 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 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 个平板.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置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每种计数用的培养基各制备2 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3 天,霉菌、酵母菌培养5 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一般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在特殊情况下,若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有霉菌和酵母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有细菌,则应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细菌菌落数.然后将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数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细菌数,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的细菌数进行比较,以菌落数高的培养基中的菌数为计数结果. 含蜂蜜、王浆的液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数,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测定酵母菌数,合并计数. 菌数报告规则 细菌、酵母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霉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100cfu 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取两位有效数字)的依据.以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报告1g、1mL 或10cm2 供试品中所含的菌数. 如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1 时,以<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2.薄膜过滤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一般为50mm,若采用其它直径的滤膜,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滤膜材质时应保证供试品及其溶剂不影响微生物的充分被截留.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1ml 或10cm2 供试品的供试液,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每1g、1ml 或10cm2 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 进行试验.用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方法和冲洗量同“计数方法的验证”.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 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培养和计数 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法,每片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 个. 菌数报告规则 以相当于1g、1ml 或10cm2 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

‘肆’ 如何有效预防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潮湿的环境是其存在的重要条件。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该细菌的存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新国标《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在微生物限量上,取消了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传统的消毒方式,如臭氧在低浓度及短时间接触冲洗无法完全杀灭,周而复始,污染不断加剧。必须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方法纠正,确保饮用水质量检测合格。

奥克泰士

为目前先进、环保的饮用水消毒剂,奥克泰士在德国、瑞典、印度、孟买、美国等多个国家对饮用水的消毒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用奥克泰士不仅是对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有效控制的保障,也体现了您对品质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奥克泰士为食品级高浓缩型杀菌消毒剂,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银离子,所采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它与稳定剂结合形成复合溶液。作为催化剂添加的痕量银离子可以保持长久的效用。银离子的杀菌作用是基于单价银离子通过共价键和配位键来与细菌蛋白质牢固结合,从而使细菌钝化或沉淀,失去活性。奥克泰士为德国原装进口,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的特性,产品经过欧盟EMAS检测认证、IFS国际食品标准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等。它可以穿透细胞膜,从内部进行氧化,从生物膜并使其脱落,可以清除供水系统中已有的生物膜并抑制其不再生成,同时杀灭水中的所有细菌,切断铜绿假单胞菌通过饮用水对人的影响,持久保持水质无菌,产品高效广谱、无残留、绿色安全。因独特的杀菌消毒效果,配合水厂的水箱、水罐、蓄水池、主供水道、分支管等方面进行彻底去污、洗洁、消毒,可达到饮用水生产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提高水的品质。保证饮用水成品、饮用水源水、管道内壁、空瓶、瓶盖等卫生安全及控制微生物、絮状物、等质量问题,延长产品保质。近年来深受各大饮用水生产企业的青睐。

‘伍’ 纯化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怎么做 要详细

1检测前的准备
1.1仪器:微生物限度检验仪
微生物限度培养器
1.2培养基:TGYA琼脂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
上述培养基均须做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TGYA琼脂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参见微生物计数操作检查法SOP07-QC-3-017,R2A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试验中选择的菌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操作方法同微生物计数操作检查法SOP07-QC-3-017中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
75%的酒精
1.3开启净化工作台,把微生物限度检验仪连接电源。

2检测
2.1薄膜过滤法
使用孔径大小不超过0.45μm的薄膜过滤器。
2.2在净化工作台下,用火焰喷枪对泵头端面和过滤片进行消毒。把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固定在微生物限度检验仪上,打开微生物限度培养器盖子。
2.3取50ml的纯化水,倒入微生物限度培养器中,打开微生物限度检验仪开关,立即过滤。过滤完成后,取下过滤器,在过滤器膜的另一面中,倾注TGYA琼脂培养基,盖上盖子。
2.4取50ml的纯化水,倒入微生物限度培养器中,打开微生物限度检验仪开关,立即过滤。过滤完成后,取下过滤器,在过滤器膜的另一面中,倾注R2A琼脂培养基,盖上盖子。
2.5每个样品过滤后均做2单个培养,检测完毕,取一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固定在微生物限度检验仪上,注入100ml的75%酒精过滤,关闭仪器、电源。

3培养
倾注TGYA琼脂培养基的,在30℃-35℃培养48h-72h,并计数。倾注R2A琼脂培养基的,在20℃-25℃培养5d-7d,并计数。
分别计算和报告两种培养基每1ml纯化水中的cfu值。

‘陆’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什么检查方法应怎么检查

找到有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检查的一些资料,详细如下: 1.涂片法:绿色脓液和脑脊液等可以先直接涂片或离心后取沉淀涂片染色,如为革兰阴性菌,则结合临床表现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2.培养法:取感染部位标本,如脓液、痰液、血、尿、皮疹、穿刺物或渗出液等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微生物特性进行鉴定,可确立诊断。 3.血象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也有减少的情况,并可见贫血及黄疸。 4.辅助检查:呼吸道感染,X线表现为双肺散在支气管肺炎伴结节状渗出阴影,或阴影中可见小透光区(小脓肿)。听诊检查可有弥漫性细小水泡音及喘鸣音。脑脓肿的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楚的低密度灶,脓肿附近脑组织可有低密度水肿带。

‘柒’ 矿泉水 检验规范

这是28大类要求的,应该就是你要的检测规范了。

‘捌’ 有谁知道现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方法,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指绿脓杆菌,该菌对人有致病力,可使伤处化脓,引起败血症等。检测方法是《化妆品卫生规范》下面是详细的检测方法:
1.增菌培养:取1:10样品稀释液10mL加到90mL 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37℃培养18h~24h。如有绿脓杆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
2. 分离培养: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18h~24h。凡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其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此培养基选择性强,大肠艾希氏菌不能生长,革兰氏阳性菌生长较差。
在缺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时也可用乙酰胺培养基进行分离,将菌液划线接种于平板上,放37℃培养24h,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不整,菌落周围培养基略带粉红色,其它菌不生长。
3. 染色镜检:挑取可疑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4. 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挑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15s~30s之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为氧化酶试验阴性。
5. 绿脓菌素试验:取可疑菌落2~3个,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上,置37℃培养24h,加入氯仿3mL~5mL,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氯仿液内,待氯仿提取液呈蓝色时,用吸管将氯仿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1mol/L的盐酸1mL左右,振荡后,静置片刻。如上层盐酸液内出现粉红色到紫红色时为阳性,表示被检物中有绿脓菌素存在。
6.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可疑的绿脓杆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培养24h,观察结果。凡在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者,即为阳性,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7. 明胶液化试验,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的纯培养物,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37℃培养24h,取出放冰箱10min~30min,如仍呈溶解状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如凝固不溶者为阴性。
8. 42℃生长试验:挑取可疑的绿脓杆菌纯培养物,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放在41~42℃培养箱中,培养24h~48h,绿脓杆菌能生长,为阳性,而近似的荧光假单胞菌则不能生长。

检验结果报告
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在分离平板上有典型或可疑菌落生长,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及绿脓菌素试验皆为阳性者,即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如绿脓菌素试验阴性而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产气和42℃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仍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绿脓杆菌。

‘玖’ 如何鉴定食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按老套路来啊,镜检,革染,生理生化试验
或者条件允许的话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DNA,16s扩增,测序,比对。
不管怎么做,顺利的话也要一周。有时候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的CAB培养基产生色素也不一定都是那么绿,因不同厂家的培养基不一,可能产色素就不一/就有深浅不一!这是由于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不同所致!
其实充分考虑铜绿假单胞菌的特点,
可以使用一些快速的测试方法。
比如在液体培养基中仅仅生长在表面,
在紫外线下面发生蓝色荧光等等……

全部符合,就是铜绿了。

‘拾’ 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还能放心喝吗

编者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定期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这一新举措,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普遍好评。广大读者不但从公布的信息中了解到市面上各种食品的合格情况,而且可以从中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武装自己,指导消费,我们将组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专家组成员就公布的信息为读者连续进行科学解读。

本期我们请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熊正河教授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专家组的相关专家一起就如何理解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来给大家做解读。

2016年7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6年海南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来源于海南省25家生产单位的32批次瓶(桶)装饮水的抽检结果表明,有30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的包装饮用水(16.8L/桶)铜绿假单胞菌超标。桶装水以其天然卫生、不含杂质及添加物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家庭和集体场所饮用桶装水已相当普遍。但近年来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问题逐渐呈现出来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隐患。那么铜绿假单胞菌是什么?它会产生哪些危害?铜绿假单胞菌是如何进入饮用水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什么?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因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口与创面呈绿色,又名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因对营养要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化合物作为氮源,所以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同时因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铜绿假单胞菌如何进入饮用水中的?

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原因有水源受到污染,或现有的较为简单的水生产加工工艺;或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包装材料未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1. 水源

大多数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不易存在于天然矿泉水的水源中,但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巴西及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含量的限定MPN<3/L或每250mL不得检出来看,该菌在水源中的污染确实存在。但水源污染不易发现,只有严重污染时才可被发现,因此保证水源安全是控制瓶(桶)装饮用水安全的首要环节。

2.水生产加工过程

由于瓶(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为保证矿物质含量一般不使用逆渗透技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有可能会透过过滤装置进而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池及增压泵中并进行繁殖,而简单的反冲洗并不能将该菌彻底消除,即使常规的消毒技术,也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在利用水流甚至气溶胶传播时,比其他微生物种类有优势,一旦污染难以消除,所以现有的水生产加工工艺也是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3.从业人员或包装材料

目前WHO已将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列为人类皮肤污染指示菌,说明控制好从业人员自身的卫生也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未进行彻底消毒的包装材料就进行饮用水生产也是引起瓶(桶)装饮用水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原因。

饮用了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水会有什么安全风险?

鉴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 GB19298-2014《包装饮用水》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并且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如果检出,则为不合格产品,应该召回和停止销售。

至于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如果,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高,饮用量也不多,对于一般的健康者来讲,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该细菌的感染。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健全或是出现免疫缺陷时,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是受到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则极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受感染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热,黄疸,脾大,伤口溃烂,并产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继发性疾病。

对消费者的建议

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对于身体免疫能力低下者,应尽量减少饮用瓶装饮用水。同时,当发现饮用水出现明显的异味时,请不要饮用。当我们选择瓶装饮用水时,最好选择充有二氧化碳或者经过巴氏消毒过后的瓶装水。

此外,对于医院病患,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对同一种抗生素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熊正河)

阅读全文

与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直角尺测量直角的方法 浏览:333
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139
拉饵盘正确使用方法图 浏览:975
沈阳居民医保有哪些缴费方法 浏览:411
obopi电视机黑屏解决方法 浏览:200
滤料检测方法 浏览:396
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鼻塞 浏览:64
怎么祛湿最简单方法 浏览:990
水菠萝的种植方法 浏览:230
看骨骺线是否闭合有哪些方法 浏览:27
脊柱沟锻炼方法 浏览:297
五香花生米空气炸锅快速制作方法 浏览:800
色谱定性分析有哪些定量分析方法 浏览:684
标准成本差异可采取哪些方法解决 浏览:253
账卡物不相符解决方法 浏览:465
陶瓷煲使用方法 浏览:665
地毯掉毛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614
腹泻大便潜血如何治疗方法 浏览:192
根达菜种植方法 浏览:523
定主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浏览:544